紫杉醇注射剂用药情况及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5月第6卷第14期
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4008
作者简介:梁瑾(1974-),女,汉族,陕西咸阳人,主管药师,学士。

研究方向:药物不良反应。

*通讯作者:宁美丽,E -mail :422087961@.
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树皮中分离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自1979年开始学者发现其是存在抗肿瘤作用的成分,在稳定微管中具有独特作用,而后几年开始陆续用于临床治疗中,1992年正式批准为抗癌一线药[1]。

目前紫杉醇可用于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输卵管癌、膀胱癌等疾病的治疗中,是一种抗微管药物,多采用聚氯乙烯为溶剂,其有较好的增溶能力,能促进微管蛋白二聚体的聚合,影响肿瘤细胞的分裂,促使微管稳定,诱导细胞凋亡[2]。

目前虽然紫杉醇的疗效已得到多项报道证实,但治疗期间易出现不良反应,以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最为常见,极易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治疗依从性,导致整体治疗效果欠佳[3]。

相关研究发现,药物成分、剂量、使用方式均是导致紫杉醇用药后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4],但未有确切研究证实。

本研究为明确诱发紫杉醇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探索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10日至2020年3月21日收治的
274例接受紫杉醇治疗的患者为试验对象。

患者年龄30~
75岁,平均(58.95±14.25)岁;体重52~72kg ,平均(61.48±
3.95)kg ;其中男120例,女154例。

纳入标准:①有详细记录紫杉醇用药史;②年龄≥30岁;③Karnofsky 评分≥80分,
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

排除标准:①抵触情绪严重;②对紫杉醇等药物过敏;③存在化疗禁忌证;④中途失访。

本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患者或其家属已知情。

1.2方法
调查内容: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法了解患者年龄、性
别、科室、超说明书用药情况、预防用药、化疗方案、原发肿瘤类型、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和系统等信息。

紫杉醇注射剂用药情况及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梁瑾,宁美丽
*
(咸阳市中心医院,陕西咸阳,712000)
预防医学
摘要:目的分析紫杉醇注射剂用药情况及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选择274例接
受紫杉醇治疗的患者为试验对象,对其均进行临床资料分析、调查,随后使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法探讨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结果177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大部分严重状态处于中重度,其中34.46%为头颈部癌,最常见的累及器官/系统为血液系统,临床表现为贫血、骨髓抑制。

发生不良反应组的男性、年龄>60岁、肿瘤科、超说明书用药、预防用药、联合铂类药物患者占比高于未发生不良反应组(P <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科室、超说明书用药、预防用药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 <0.05)。

结论紫杉醇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且诱发因素较多,为此需针对以上因素进行有效预防,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紫杉醇;不良反应;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979.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21)14-0026-03
Analysis of the medication of paclitaxel injec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s
LIANG Jin,NING Meili *
(Xianyang Central Hospital,Xianyang 71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of the medication of paclitaxel injec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s,in order to guid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 A total of 274patient received paclitaxel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test objects,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investigated,and then the risk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discuss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Results Most of the 177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were in a moderate to severe state,of which 34.46%were head and neck cancer.The most common involved organ/system was the blood system,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anemia and bone marrow suppression.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male,age >60years,oncology department,off-label medication,prophylactic medication and combined platinum drugs in the
adverse reactions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adverse reactions group (P <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age,department,off-label medication and prophylactic medication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s (P <0.05).Conclusion Paclitaxel injection has a high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many inducing factors.Therefore,the above factors should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KEYWORDS:paclitaxel;adverse reactions;risk factors
26--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5月第6卷第14期
不良反应例数评分(x ⎺±s ,分)贫血102 3.48±0.47PLT 降低74 2.19±0.19腹痛81 2.25±0.28腹泻85 2.37±0.31恶心
98 2.44±0.59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增高56 2.31±0.41呕吐
95 3.05±0.48血胆红素增高
62
2.11±0.27
表1
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评分比较
原发肿瘤类型例数占比(%)头颈部癌6134.46卵巢恶性肿瘤4424.86肺恶性肿瘤3117.51宫颈恶性肿瘤2011.30乳腺恶性肿瘤11 6.21胃恶性肿瘤10 5.65合计
177
100.00
表2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原发肿瘤类型分布情况
累及器官/系统例数(n/%)临床表现
血液系统125/70.62贫血、骨髓抑制(粒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消化系统65/36.72口干、腹泻、便秘、口腔溃疡、
肝功能损伤、恶心呕吐、
打嗝神经系统52/29.38眼发干、视物模糊、
耳鸣、头晕呼吸系统49/27.68咳嗽、呼吸困难、
胸闷皮肤及附件45/25.42严重脱毛、皮疹伴瘙痒、
皮下瘀血、面色潮红全身性损害45/25.42极度疲乏、全身冒汗、
全身肌肉酸痛循环系统35/19.77血压上升、低血压局部损害15/8.47四肢、颜面水肿泌尿系统
2/1.13
水钠潴留
表3
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情况及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判定标准:①用药前、后存在明显异常;②病历有详细不良反应记录[5]。

不良反应及评分标准。

①贫血:死亡为5分;危及生命安全,需立即治疗为4分;血红蛋白65~<80g/L ,需接受输血治疗为3分;血红蛋白80~<100g/L 为2分;血红蛋白100g/L 至正常值下限为1分。

②血小板(PLT )降低:<25.0×109/L 为4分;25×109
/L~<50×109
/L 为3分;50×109
/L~<75×
109
/L 为2分;75×109
/L 至正常值下限为1分。

③腹痛:重
度疼痛,影响日常生活为3分;中度疼痛为2分;轻度疼痛为1分。

④腹泻:需紧急治疗为4分;大便失禁需住院治疗,每日大便次数≥7次为3分;每日大便增加次数4~6次为2分;每日大便次数<4次为1分。

⑤恶心:需全肠外营养,经口摄入能量和水分为3分;经口摄食减少,不伴有明显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为2分;食欲降低为1分。

⑥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增高:>20倍正常值上限为4分;>5~20倍正常值上限为3分;伴随右上区疼痛或压痛、呕吐、恶心、疲劳,>3~5倍正常值上限为2分;大于正常值上限至3倍正常值上限为1分。

⑦呕吐:急需治疗,危及生命为4分;24h 内发作≥6次,全肠外营养支持为3分;24h 内发作3~5次,间隔5min 为2分;24h 内发作1~2次为1分。

⑧血
胆红素增高:>10倍正常值上限为4分;>3~10倍正常值上限为3分;>1.5~3倍正常值上限为2分;大于正常值上限至1.5倍正常值上限为1分。

274例患者中,187例接受了化疗前预防给药,化疗前
12h 口服10mg 地塞米松,6h 前口服10mg 地塞米松
片,用药前30min 肌肉注射40mg 苯海拉明。

184例联合
铂类药物治疗,紫杉醇(175mg/m 2
)+顺铂(80mg/m 2
)、紫杉醇(175mg/m 2)+卡铂(80mg/m 2)、紫杉醇(175mg/m 2)+奈达铂(80mg/m 2
),均在疗程开始的第1天用药,21d 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4个疗程。

超说明书用药:按照《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中“超说明书用药”定义、用法用量、禁忌证、适应证等内容评价。

推荐使用溶媒为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

1.3观察指标
①分析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程度;②分析原发肿瘤类型
对不良反应的影响;③分析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
表现;④比较发生不良反应和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各项资料;⑤Logistic 回归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
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用t 检验,将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作为因变量,运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分析
274例接受紫杉醇治疗的患者中有177例出现了不
良反应,且大部分严重状态处于中重度。

各种不良反应评分情况见表1。

2.2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原发肿瘤类型情况
177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头颈部癌占比最高,为
34.46%。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原发肿瘤类型分布见表2。

2.3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情况及临床表现
紫杉醇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累及器官/系统为血液系统,占比为70.62%。

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情况及临床表现见表3。

2.4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比较
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将其分为发生不良反应组(n=177)和未发生不良反应组(n=97)。

发生不良反应组的男性、年龄>60岁、肿瘤科、超说明书用药、预防用药、联合铂类药物患者占比高于未发生不良反应组(P <0.05)。

见表4。

2.5影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Logistic 回归变量设定如下。

因变量Y 为紫杉醇药物
27--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5月第6卷第14期
不良反应:1=发生,0=未发生;自变量X 为性别、年龄、科室、超说明书用药、预防用药、化疗方案。

具体设定:1=男性,0=女性;>60岁=1,≤60岁=0;肿瘤科=1,非肿瘤科=0;超说明书用药=1,符合说明书用药=0;预防用药=1,未预防用药=0;联合铂类药物=1,其他化疗方案=0。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科室、超说明书用
药、预防用药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 <0.05,表5)。

3讨论
紫杉醇是一种植物碱类半合成的抗肿瘤化疗药,能促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 2/M 期,稳定微管进而激活纺锤体
检查点,从而有效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分裂,虽然其抗癌效果显著,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和结构,且对正常细胞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从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临床深入研究过程中发现,紫杉醇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诱因与联合用药、药物用法等有关[6],比如与铂类化疗药联用时,若先使用铂类药物,可增加紫杉醇毒性,但针对此项报道结果有学者持反向说法,而本文旨在明确紫杉醇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

本研究中,17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4.46%为头颈部癌,其次为卵巢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主要是因为头颈部癌危险性较大,更易对脑部重要组织造成侵犯,紫杉醇使用期间,可因其作用于头部、颈部等部位而产生反作用,一旦出现超说明书用药或机体状态差等影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从累及器官/系统角度分析,紫杉醇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累及器官/系统为血液系统,临床表现为贫血、骨髓抑制,主要是因为随着药物疗程的推进和剂
量的增加可加重血液学毒性反应,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
切监测血常规,一旦出现骨髓抑制,应立即调整用药剂量;其次累及器官/系统为消化系统,临床表现为口干、腹泻、便秘、口腔溃疡、肝功能损伤、恶心呕吐、打嗝,以恶心呕吐最为常见,主要是因为紫杉醇能刺激中枢化学受体触发区,激动5-HT 3受体,升高5-HT 水平,刺激迷走神经,并传入纤维,进而引起呕吐、恶心反应。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科室、超说明书用
药、预防用药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 <0.05)。

①年龄:老年人群由于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抗病能
力较差,再加上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因此影响药物在体
内的排泄、代谢、分布、吸收情况,促使不良反应发生率上
升,增加用药风险;②科室:入住肿瘤科人群多属病情危重、发病进展快的人群,为挽救患者生命,常需接触多种治疗方案以稳定病情,而反复的接触性操作和其他疗法联合运
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影响疗效;③超说明书用药:经研究统计,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之一为超剂量给药,每项药物通过科学计算,规范了正确、安全、合适的用药剂量,一旦超标,便可引起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影响整体疗效;④预防用药:虽然通过预防用药能减轻化疗药物产生的胃肠道反应,但其所用药物也可另外产生其他不良反应,从而产生严重后果。

为了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还需注重以下干预措施。

①针对年龄:在运用紫杉醇注射液前,需了解患者一般情
况,尤其是年龄,对于老年人群需慎重考虑是否适用,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处理;②科室:由于肿瘤科人群极易发生不良反应,对此需将其作为重点观察对象,注重血药浓度变化检测,以免产生严重影响;③超说明书用药:紫杉醇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使用剂量存在一定局限性,对此为了保证治疗效果,还需适当控制剂量和使用频率,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禁止超量使用;④预防用药:对于预防用药者,需注重局部、全身反应,且定时检测血常规,一旦出现不良症状迹象,需及时干预、处理,以免产生严重后果,为了避免神经毒性发生,还需运用营养神经药物进行预防。

综上所述,目前诱发紫杉醇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为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需注重相关干预和用药指导,针对诱因进行有效预防,降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符李达,吴尚,简立智.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28-29.[2]闫加兴,李丽,曲学华,等.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联合顺铂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6,37(5):200-204.
[3]何小霞,王俊,谭斌,等.基于紫杉醇不良反应的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9,28(17):94-96.
[4]谢艾维.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其合理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10(1):34-36.
[5]余芸.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致严重不良反应45例特点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15(10):53-55.
[6]赵丽杰,吴红杰.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9):140-141.
项目类别发生不良反应组(n=177)未发生不良
反应组(n=97)χ2
P
性别
男性108/61.0212/12.3713.3265<0.05
女性
69/38.9885/87.63年龄>60岁157/88.7057/58.7632.8372<0.05≤60岁
20/11.3040/41.24科室肿瘤科155/87.5718/18.5621.6235<0.05非肿瘤科
22/12.4379/81.44超说明书用药是161/90.9610/10.3125.4158<0.05否
16/9.0487/89.69预防用药是168/94.9219/19.5918.7145<0.05否
9/5.0878/80.41化疗方案联合铂类药物162/91.5322/22.6814.3695<0.05其他化疗方案
15/8.47
75/77.32
表4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比较(n/%)
指标Wald χ2OR 95%CI
P
年龄 4.5258 4.2135 2.5698~6.98640.0041科室
3.3214 3.6657 1.1454~5.95680.0001超说明书用药
4.5415 2.3265 1.2581~7.45860.0005预防用药
3.1824
4.2886
1.1247~6.65820.0001
β
0.32580.51550.41470.3265表5
影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