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LP和AFLP分析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及其在油菜改良中的应用价值(英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FLP和AFLP分析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及其在油菜改良中的应用价值(英文)
刘仁虎;孟金陵
【期刊名称】《遗传学报:英文版》
【年(卷),期】2006(33)9
【摘要】采用RFLP和AFLP标记对来自中国和欧美的7份甘蓝型油菜和22份白菜型油菜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这29份材料中,166个酶-探针组合和2对AFLP引物共检测到1477个RFLP标记和183个AFLP标记。
RFLP数据显示以拟南芥EST克隆作探针比用油菜基因组克隆做探针能检测到更多的多态性位点,且采用EcoRⅠ或BamHⅠ酶切比HindⅢ酶切多态性好,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中基因的拷贝数平均都为3个左右。
UPGMA聚类分析表明中国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比甘蓝型油菜和欧美白菜型油菜丰富,欧美甘蓝型油菜与欧美白菜型油菜聚为一类,而与中国甘蓝型油菜差异更大。
中国白菜型油菜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中国甘蓝型油菜的改良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揭示了利用白菜型油菜A基因组和甘蓝型油菜A基因组间亚基因组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总页数】10页(P814-823)
【关键词】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遗传多样性;油菜育种;亚基因组杂种优势
【作者】刘仁虎;孟金陵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35.1;S511.03
【相关文献】
1.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甘蓝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董云;庞进平;王毅;方彦
2.RAPD和AFLP在分析尼罗罗非鱼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J], 杨东;余来宁
3.AFLP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J], 王姗姗; 刘小娇; 靳玉龙; 白婷; 朱明霞; 王波; 张文会; 张玉红
4.用RFLP标记分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J], 孟金陵;A.Sharpe;C.Bowman;田志宏;傅廷栋;钱秀珍;D.Lydiate
5.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中花色与芥酸含量的遗传连锁分析(英文) [J], 刘雪平;涂金星;陈宝元;傅廷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