蝜蝂传ppt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 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 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 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 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 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 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 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 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划出不懂生字词。 2、听录音,听准字音、停顿与节体感知 1、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重点研讨下列词句:卒 苟 病 艾 滋 极其力不已 , 至坠地而死 日思高其位,大 其禄 善负 愈 嗜 厚其室 踬仆 黜弃 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 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 也,亦足哀夫! 2、学生串讲课文大意。 3、概括全文讲了什么故事?
思考:
柳宗元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寓意?
讨论后回答
师总结
这是一篇寓言小品,借小虫蝜蝂言事, 讽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 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本文虽然短小, 却像是一面明镜,映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现 实。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写小虫持物负重的 本性如可目睹;更善于思考社会人生问题, 写贪官污吏的贪婪成性入木三分。文章类比 恰切,过渡自然,语言犀利,叙事生动,议 论精警,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 千载至今,仍能警戒世人。
五、拓展延伸 你身边有像蝜蝂那样的 人吗?你对他们有什么忠告? 跟你的同学分享一下,并写 成一篇文章。
Thank
you!
19、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22、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便有了文明。 2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5、有理想的、充满社会利益的、具有明确目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和最有意义的生活。 26、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27、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28、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2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30、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31、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3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33、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34、为了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尊石质的雕像。 35、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 36、扼杀了理想的人才是最恶的凶手。 37、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 2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 3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 4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5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 金 6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 锋 7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8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9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0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38、理想犹如太阳,吸引地上所有的泥水。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
教学目标: 1、了解虫的特点及以虫写人、人虫类比的独特艺 术构思 2、理解寓言讽刺惟利是图、贪婪成性者的深刻主 题 3、学习寓议于叙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以人写虫的构思和主题 教学难点:寓议于叙的技巧
大家先对照注释默读课文,
划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课文翻译
教学进程: 一、以一小故事导入 有一个人,叫阿富。他非常贪心,平时无论见 到什么,只要有可能,总是什么都想占为己有。 他也非常吝啬,什么破的旧的东西,都不愿意丢 掉,实在用不着就堆在房间的角落里。慢慢的, 房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有人见了,就对他说: “那些没用的东西就丢掉吧,你看房间都满了, 再不清理掉,很快你就连睡的地方都没有了。” 阿富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慢慢地,果然房 间都满了,连床上都堆满了东西,他真得连睡的 地方都没了,可还是舍不得丢。最后只能勉强挤 在破东西里,跟小强作伴了。 同学们,你们同意阿富的做法吗?为什么?有 一种小虫也这样,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柳宗元笔下 的《蝜蝂传 》。
背愈重,虽(即使)困剧(劳累 非 常 ) 不 止 也 。 —— 困 : 从 口 ( wei ) , 指房子的四周,从木 (树),会意,表示在旧房框子 里生长出来的大树而枝叶不得施 展,引申为疲乏。剧:严重。 困剧:疲乏严重,劳累非常。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 仆不能起——涩:从水,从四 “止”(脚,上为两个反 “止”,下为两个正“止”) 会意,表示脚多行走不滑之义。 局部删除简作“涩”,本义不 光滑。甚涩:很不光滑。
不知为己累也——不知道 成为自己的累赘。累:负 担,累赘。 唯恐其不积——只担心他 积攒的钱财不多。
及其怠而踬也,黜( chù)弃之,迁 徙之,亦以病矣—— 及: 等到 。怠 :
从心台声,本义轻慢,不恭敬,此指疏 忽。踬:倒下。(绊倒)垮台。黜弃: 罢官。黜:废,贬官。迁、徙:都有 “迁移”的意思,表示调动官职。迁: 多指升官。徙:多指降职,此指被降职 调到偏远的地方。亦以病矣:也已经困 苦不堪了。以:通“已”。病:疲困到 极点。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 而不知戒——艾(yì):停止。日:天天。 高、大:形容词活用作使动词,使…… 提高;使……增大。禄:俸禄。滋甚: 更加厉害。近于危坠:接近摔死。危: 上面是人,下面也是曲体人形,中间从 厂(hǎn山崖),表示人在山崖上或在山 崖下,本义高。引申出危险义。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 又持取如故——或:无定代词, 有的人。憐:从心,粦( lí n) 声,声旁更换为 “令”,作 “怜”,本义同情、怜悯。苟: 连词,如果。如故:象从前一 样。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 至坠地死——极其力:用 尽了它的力气。不已:不 停止。坠:从土,队声, 本义落下。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 室——嗜取者:指贪得无厌的人。 嗜:从口,耆(qí )声,本义是特别 喜欢、爱好。遇货不避:遇到钱财 就想捞一把的意思。货:从贝,化 声,本义是钱财。以:表示目的的 连词,用来。厚:使……厚实。现 在社会上贪得无厌的人,碰到钱财 就想捞一把,来使他的家富裕。
四、课文研讨 1、蝜蝂的本性是贪婪,作者是如何写其行为 和下场的? 遇物辄取——贪婪的本性;卒踬仆不能起— —贪婪到不惜生命;苟能行, 又持取如故—— 本性难移。至坠地而死——贪婪的后果。 2、现今世人的行为又是怎么的?与蝜蝂有何 相通之处? 3、请找到文中的叙述与议论的句子,并分组 朗读,品味寓议于叙的好处。 4、这则寓言想要说明些什么呢?对你有什么 启示?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 蝜蝂,是喜欢背东西的小虫。 者:复指代词。复指主语 “蝜蝂”,同时,也表示语 音停顿。蝜蝂,《尔雅· 释虫》 作“负版”,一种黑颜色的 小虫。善:喜爱。
行遇物,辄持取,其首负之——爬行碰到物, 就拿起放到背上,抬着它的头背着物。持: 从手,寺声,本义拿着,握住。取:从又 (手)从耳,会意,表示杀敌以手割取敌人 的耳朵作为报功的凭据,本义捕取、俘获。 引申为拿到手边。卬:仰的古字。 从卩,皆指人,会意,表示右边跪着的人抬 头看左边站着的人,本义抬头,脸朝上,引 申为敬慕、仰慕。负:从贝(财物),上从 人会意。本义人背财物,驮东西。译:行走 时碰到东西,总是把它拿取过来,抬起头来 把它背走。
前之死亡:指以前由于极力贪财求 官而自取灭亡的人。戒:人艹,从 戈,会意,表示两手持戈警戒的意 思。本义是防备、警惕。译:天天 想着使他的官位提高,使他的俸禄 加大,而贪取官财之心更加厉害, 以致于危及生命,身败名裂。看到 以前因贪财求官而死亡的人而不引 以为戒。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 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 虽 然它的形体很庞大,他的名字是 人,然而智力却如同小虫,也很 值得悲哀!虽:转折连词。魁然: 庞大的样子。智:见识,智慧。 亦足哀夫:也太可悲了。夫:句 尾语气词。
蝜蝂传
柳宗元
淮安市阳光学校
左图为柳州塑像
下图为故里塑像
柳宗元当然是“河东人”,但他这
样的强调,是有着特别原因的,也 许还带着分外的自豪。他们柳氏家 族,一向与薛、裴并称为“河东三 著姓”,历史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 时期著名的贤人柳下惠那里。在唐 帝国建立以后,通过与皇家结亲, 更使得柳氏世代显宦,柳宗元说, 在唐高宗时,他们家“并居尚书省 二十二人。”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 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 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 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 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 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 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 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 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虽然他们的 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 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