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形(课件)(共137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地形
一.地势特点及影响 二.地形特点及影响 三.主要的地形区
1、主要山脉 2、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3、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四.地质灾害
地震、火山、泥石流等
中国的地势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概况
昆仑山 横 断 山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那么这种地势特征有何影响呢?
40°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东北平原特点
①我国最大平原,约35万平方千米; 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三 江平原多低地多沼泽; ③黑土广布(沃野千里),热季短,热 量是限制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主产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北 部是我国最大粮食基地; ④石油、煤、铁等资源丰富,大庆是我 国最大石油工业,辽河平原是我国最大 重工业基地;
2、影响:
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地形特点: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 积广大。
那么这种地形特征有何影响呢?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川藏公路
京塘高速公路
三峡
台湾岛东西两岸降水量对比:
8408mm
4.有利于西部的冰川融水东送 西部大山的冰川,号称“固体水库”,淡水储 量丰富,将来如有必要利用西部冰川融水解决 东部淡水资源的话,西高东低的地势就能十分 便利地利用大江大河由西向东的流向,将冰川 融水顺流而下,可节约大量“运水”的费用。
5.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农业、 城市的建设
•一、中国的地势特点及影响
1.总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气候特征:东南湿润,西北寒冷干旱
3.自然植被:
由东南向西北分别为:山地森林—高山 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水平方向)
4.垂直差异:
由于海拔高,呈现垂直方向的差异,从 山麓到山顶可分为7个自然带 。
内蒙古高原
范围: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长城以北 (包括内蒙古大部分、冀甘宁一部分)
40°
90°
100°
柴达木盆地
范围:青藏高原东北,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之间 (青海省西北部)
•特征:①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②西部 多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③有丰富的矿 产资源:石油、煤、有色金属(铅锌矿)、 钾盐等,素有“聚宝盆”之称;④察尔汗 (盐湖)建有全国最大的钾肥厂。
柴达木盆地
太 行 山 脉
巫 山
长 白 山
武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阿 尔 泰 山
祁 连 山 脉
横 断 山 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江南丘陵
四川盆地 两广丘陵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江南丘陵
对水降的影响
1.
有利 于海 上湿 润气 流深 入内 地, 形成 降水。
对河流的影响
2. 我国许 多大河 滚滚东 流,沟 通东西 交通, 方便了 沿海和 内地经 济联系。
3. 有利于水能开发。 两个阶梯交界处,河流落 差大,水流湍急,流速加快、水能资源集中便于 开发(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 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 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 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 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
•1、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第一级:青藏高原。(海拔>4000M)
•第二级:青藏高原以东以北。(海拔1000M---2000M) 以高原、盆地为主
•第三级:东部.以丘陵、平原为主(海拔〈500M)
•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延伸、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海底。 我国的大陆架有:渤海和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和南海的 一部分。
但矿产、森林、水能、草场等资源丰富。
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地理——P105106
对气候、河流、植被的影响
总 结:
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 不同。如: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 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 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 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 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范围:新疆北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
准噶尔盆地
特征: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 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 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
准 噶 尔 盆 地
近看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两盆地共同特点:①周围高山环绕;②内部平 坦、沙漠戈壁广布,边缘多绿洲;③均有丰 富的石油资源;④古丝绸之路的一段“绿色 通道”
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的 人民在黄土的陡壁上掘 洞而居--窑洞易于建造, 无需木材等建材,且冬 暖夏凉,宽敞舒适。随 着生活的不断改善,窑 洞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完全的土窑洞已变成了 砖石门脸,甚至是窑洞 “楼房”。
典型地貌
地形特征:①海拔1000-2000米;②世界上
黄 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区(由西北季风吹 来); ③因水土流失造成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④多煤、多梯田、多窑洞,盛产小米(主要粮食作 物谷子)。
800— 1600mm
影响 :
(1)有利影响: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 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 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 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 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 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115°
华北平原 40°
120°
位于 燕山—淮河 太行山— 渤海、黄海 35° 之间,
包括 海河平原
和 黄淮平原
近看
特点①我国第二大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 河流冲积而,也称黄淮海平原,黄河三角洲平均每 年向海上推进2.5千米 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③土层深厚、疏松,土壤排水性好,夏季雨量充沛, 秋季光照充足,是我国冬小麦、棉花主产区 ④春旱与水源不足是限制农业的最主要因素,旱、 涝、碱和风沙是最主要灾害; ⑤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发达,铁路交通为主,人口 稠密,聚落多为多边形。
长城 太
行 35°

秦岭
115°
黄土高原
范围: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 (包括山西和陕甘宁一部分)
面积:44万km2
特点: 黄土层深厚,最厚410m。1000~2000m 由于流水作用强烈,地形破碎、沟壑纵横
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主要地貌
• 黄土高原: • 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50°
100°
110°
40° 120°
特点: 平坦,山脉很少 第二大高原,1000~1500m 东部为草原,西部多戈壁荒漠
主要地貌
西


地形特征:①我国第二大高原;②地面平坦 广阔;③东部多草原西部多沙漠戈壁④海拔一 般1000米左右;⑤有丰富的炼、铁、稀土矿, 6、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乌鞘岭
30°
100°
110°
云贵高原
范围:北临四川盆地,南到国界;西起横断山脉,东到雪峰山 (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典型地貌 云贵高原特征:①地势西高东低,海拔2000米
下降到1000米;②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典型; ③地表崎岖,多石林峰林与漏斗洼地,有许多称为 “坝子”的山间小盆地是聚落(人口、农业)主要 分布区;④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伏流河),缺少 地表水,工程建设地质条件复杂,但有利于发展旅 游;⑤有丰富的铁、煤、铜、汞、铝土、锡、钛等 矿产资源。
3、四大盆地及特征
我国的四大盆地
80°
40° 90°
塔里木盆地
由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脚下到盆地中心,依序可 见戈壁滩、绿洲、沙漠
塔里木盆地结构示意图
特征:我国面积最大盆地,周高山环绕, 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有最大 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最大内流河
近看
80°
45° 90°
准噶尔盆地
安 岭
阴山
贺 兰 山
秦岭
燕山



南岭
3.南北走向

4.西北东南 5.弧形走向
(1)东西走向: 北---天山、阴山 中---昆仑山、秦岭 南---南岭 (2)东北—西南向: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 东: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 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小 兴安岭 (4)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 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 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 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二、中国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1、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 山地(33%) 高原(26%) 盆地(19%) 丘陵(10%) 平原(12%) 山区占全国面积2/3 2、影响: (1)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 (2)山区面积广,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秦岭地理意义
①1月0°C等温线;
②亚热带和暖温带;
③常绿阔叶林和落 叶阔叶林;
④800mm等降水 量线;
⑤湿润和半湿润; ⑥河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无有结冰期.含沙量大小; ⑦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⑧水田和旱地; ⑨水稻和小麦; ⑩一年三熟和一年二熟.
天 山
昆 仑 山 脉
秦 岭
南 岭
大 兴 安 岭
三小平原
成都平原:位四川盆地西北部,气候温暖,土壤肥沃, 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实现自流灌溉,自古就是闻名 天下的“天府之国”,是我国粮食基地、桑蚕基地、甘蔗 基地。
珠江三角洲:地形低平,水热充足,主产水稻和甘蔗, 是我国粮食基地、甘蔗基地、桑蚕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商品 基地;利用地形地洼特点,改造成基塘农业是我国最为典 型的生态农业之一;利用海陆交通便利、临近港澳国际市 场和改革开放较早等优势条件发展成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 地;经济发达和城镇化水平高;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
江汉平原
江淮平原
30°
110°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120°太湖平原
特点:①我国第三大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的 泥沙冲积而成,东西呈狭长形,轮廓破碎; ②地势比华北平更低,下游的长三角海拔在 10米以下,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有“水乡” 之称; ③由于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 高温多雨,盛产稻米、油菜、棉花,河湖众 多,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素有“鱼 米之乡”的美称;④中下游干流江阔水深与 众多支流构成发达的水运网。加上铁路、公 路网,水陆交通十分便利;⑤有丰富的铁、 铜等矿产资源,工农业发达,沿江城市密布, 形成一条发达的经济地带,长江三角洲是全
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
是天山山褶皱过程中断裂下陷形成 的构造盆地,底部的艾丁面海拔-155米, 是我国大陆的最低点,吐鲁番盆地是我国 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坎儿井是著名水利 灌溉工程,葡萄和哈密瓜是这里名特产。
4、三大平原及特征
我国的三大平原
120°
东北平原
130°
50°位于大、 小兴安岭 和长白山 之间。 包括: 三江平原
三、中国主要地形区
1、主要山脉
山脉为地形骨架,平原、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山脉
西侧
东侧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横断山脉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山脉 天山 昆仑山
南侧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北侧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天山山脉
1.东西走向 大

2.东北西南
100°
30° 110°
四川盆地
范围:位于大巴山、大娄山、巫山、横断山之间 (四川东部)
四川盆地结构示意图
“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卫星云图
特征:①周围山岭、高原环绕②内部多低山、 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③紫色砂岩页岩广 布被称为“紫色盆地”;④水网密布,长江 水系呈向心状汇聚;⑤自贡有丰富的井盐和 天然气,气候暖湿,热量条件与南部沿海差 不多,盛产水稻甘蔗,古代被称为“天府之 国”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河西走廊 柴达木盆地
2、四大高原及特征
我国的四大高原
40°80°ຫໍສະໝຸດ 90°30° 100°
青藏高原
范围:南至喜玛拉雅山,西至帕米尔高原,北面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东面为横断山脉(包括西藏、青海和川西) 面积:约250万km2,是全国最大、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也是最年轻的高原。
藏北高原羚羊
喜马拉雅山脉
远看
近看
地形特征: ①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
>4000米;②多大山(波状起伏),但相对高度 较小,“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地);③雪山连 绵、冰川广布,多湖泊,多大河源头;④聚落(人 口、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盛产青稞, 太阳能与水能丰富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