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卖炭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772年-846年)
预学检测
伐薪 xīn

chì惜不得直来自木柴。 指皇帝的命令。 吝惜不得。 同“值”,价值。
问题反馈
· 作者在《卖炭翁》中多处运用对 比,有何作用? (一组、五组)
·诗人是怎样突出卖炭翁的可怜和 宦官的可恨的? (三组等)
·从卖炭翁的身上反映了怎样的 社会问题?何等败落的朝廷才能滋 生出如此蛮横的官员?作者想要表 达怎样的主题?(王玉、李博艺等)
我为白居易颁锦旗
强者抽刀向弱者 勇者题诗讽暗世
人间世道何凄凉 ……
作业设计
壹 必写 (寸心乐写):联系背景和作者经历, 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发挥想 象,添加细节,将《卖炭翁》改写成小故 事,在对比中突出矛盾冲突。(300字左右)
贰 选做 (推荐阅读):《白居易:相逢何必 曾相识》。
感谢倾听!
(选自 白居易《轻肥》) ·气益振,神气益发骄横。
·同样遭遇旱灾,却一乐一悲,含
蓄有力。
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突出作
品主题思揭想露:了
,反映了
的社会现实,表达了
炭可以带来温暖,也可以制造冰寒。 炭是希望, 也是绝望。
炭引发怜悯同情,更激起愤慨憎恶。 炭 ----—— 被恃强凌弱的宫使夺走, 被骄奢无能的统治者夺走, 黑暗腐败的现实夺走……
朗读探旨
卖炭翁
白居易
女生: 读出诗人对卖炭翁 的同情:
语速要(缓慢) 语气要(低沉)
卖炭得钱何所营?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歇”延长)
男生:
翩翩两骑来是谁?(轻快、得意忘形)
读出诗人对宫使的 黄衣使者白衫儿。(憎恶、满腔控诉)

写下《观刈麦》和《长恨歌》 诗受皇帝赏识,我成为左拾遗 不计风险,尽忠职守 却因直言而被贬 我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在诗中“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以诗为谏,竭力报国 为百姓发声,直刺弊政 字字泣血的叙事讽喻诗《卖炭翁》 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朗读探旨
精彩展学
小组展示时,脱稿、声亮、背板、身正,重点 突出,条理清晰。(共10分)
同学们认真倾听,及时笔记,合作组负责点评和 有价值地补充质疑。
拓展阅读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诗题“轻肥”,取自《论语·雍 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用以概括达官贵人的豪奢生活。
·若,坦然自得。
憎恨: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动词要重读)
语速要(短促)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无奈、绝望)
语气要(粗重) (全体)
带有诗人情感的词 半匹红纱一丈绫,(痛苦地呻吟)
要重读。
系向牛头充炭直。(一字一顿,悲叹、愤慨)
品读共学
诗歌语言有多处对比,品读诗歌,找出
这些对比并作分析,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字数不少于100字)
笔诤时政,心怀苍生。
卖炭翁
——白居易
学习目标 壹 朗读知内容,于对比中探索主题; 贰 品读知写法,于对比中鉴赏人物; 叁 拓读知担当,于对比中涵养情怀。
预学检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 生”。 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 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 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 翁》、《琵琶行》等。
朗读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
初读挑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 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学法指导】 反复朗读,咬文嚼字,可通过对比人物
的外貌、动作、心理等,鉴赏人物形象, 学习叙事讽喻诗中的对比写法。组内选出 一人(或几人)负责入情地朗读/演读体会 最深的句子,一人(或几人)负责赏析。
【示例】我组从“言”与“默”的对比来 赏析宫使与卖炭翁的形象。诗歌第二段, 使者既“称”又“叱”,语言呼之欲出, 其人嚣张跋扈 ; 而卖炭翁自始至终只是 默默砍柴、烧炭、运炭、被抢,直到最后, 无声无奈地收下“半匹红纱一丈绫”,默 默地接受“系向牛头充炭直”的悲剧命运, 他无可奈何、求告无门,足见其卑微悲苦。
概括挑战
(提示:谁+事件+结果)
卖炭老翁辛苦烧出了一车炭,运到集市 上去卖,结果炭被宫使强行低价夺去。
知人论世
日薄西山的中唐,朝野乱势绵延 我四处流离,受尽苦楚 少年时期的我读书刻苦 读到口舌生疮,头发变白,名动京华 800年,长安的春天和风徐徐 28岁的我终于得中进士 在大唐的朝堂之所,占有了一席之地 元和初年,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太监及爪牙专横跋扈 贫弱的百姓深受其害 在县尉任上,我目睹残酷现实
一出悲剧,作者虽未出场,却处处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和
心声。聚焦对比鲜明的场景,读出作者的情感或心声。
“翩翩”轻松卖得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意,疾如秋风; “两骑”,骑马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而至,豪取强夺。
作者不禁疾呼: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简直令人……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疏意挑战
满面尘灰烟火色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
卖炭得钱何所营(倒装句) 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
心忧炭贱愿天寒 晓驾炭车辗冰辙 翩翩两骑来是谁
心里却担心炭的价钱低廉,还希望天气更寒冷。
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压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 赶去。
那骑着马轻快地前来的两人是谁啊?
宫使驱将惜不得 (省略句)太监差役们硬是要夺走,(老翁)吝惜不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