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足部采血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足部采血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探
究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足部采血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了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62例新生儿并接受足底采血的新生儿为
研究对象,比较足底抚触护理与非营养性吮吸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
组新生儿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出血时间、血滴直径与
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足部采血护理中采用非营
养性吮吸护理干预可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改善血氧饱和度,值得临床推广
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足部采血;疼痛;护理干预;效果
新生儿足部采血指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20日内进行足部采血,其操作方法
比较简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新生儿安全性较高,由于采血对新生
儿足底产生了创伤,刺激新生儿因疼痛而发生哭闹、抗拒等行为,采血存在一
定难度,存在一定采血失败的可能。
由于新生儿年龄偏小,对疼痛有着较强的敏
感度,进行足底采血时新生儿往往出现啼哭、紧张等,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具有
重要意义。
本文将新生儿足部采血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选择了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足底采血的62例新
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并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1例。
这些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所示,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患儿家属签
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资料不完整。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男性/
女性
新生儿
出生天数
(天)
体重
(kg)
对照组3119/12 6.28±
1.34
3.15±0.11
观察组3117/14 6.25±
1.64
3.16±0.25
X2/t0.0530.6670.982
P0.8180.5070.14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足底抚触护理干预。
新生儿接受足底采血前确保仰卧位,与新
生儿母亲配合,由护理人员抚触新生儿头部、足底及足跟部。
抚触的动作宜轻柔,其抚触力度以新生儿可耐受为宜,待新生儿抚触的部位出现轻微红晕后,采用75%的酒精消毒穿刺部位2-3次,待干燥后,采用1次性采血器与皮肤形成90°迅速
取血 2-3滴,采血完后按照采血前的抚触方式继续抚触。
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吮吸护理干预。
由医护人员或者新生儿家长给予未开
口的奶嘴,待新生儿适应这个奶嘴之后,可进行采血。
其采血方法与消毒方法与
对照组相同,准备好一次性采血器后,观察新生儿吮吸奶嘴的状况,采血完成后
停止吮吸奶嘴。
1.3 观察标准
观察及记录两组新生儿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压计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采血时间、滴血直径。
采用NICU评估采血的疼痛程度,分为1-5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以P<0.05表明数据与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生命体征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更低(P<0.05),详见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新生儿生命体征比较()
组别例
数心率(次
/min)
呼吸(次
/min)
血压(mmHg)血氧饱和
度(%)
对照需
3
1
18.14±0.2519.22±0.
64
14.16±0.8312.15±0
.83
观察组
3
1
13.67±0.2714.55±0.
91
9.22±0.648.44±0.
82
t8.28911.1569.82111.178 p0.0010.0010.0010.001
2.2 两组新生儿疼痛评分、出血时间及血滴直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出血时间更少(P<0.05),血滴直径更长(p<0.05).x详见下表3所示:
表3 两组新生儿疼痛评分、出血时间及血滴直径比较()
组别例数疼痛评
分(分)
出血时
间(s)
血滴直
径(mm)
对照组31 3.55±
0.98
3.15±
0.22
8.16±
0.22
观察组31 2.85±
0.62
2.89±
0.15
9.65±
0.34
X211.5439.6218.534
p0.0010.0010.001
3 讨论
新生儿一般针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29种遗传性代谢疾病进行筛查,新生儿常规实施足底采血方式,该采血方式能够缩短操作时间,相对较安全,其临床优势较高,虽然足底采血创口较小,由于新生儿疼痛阈值相对较低,引起新生儿发生哭闹、恐惧等现象。
对此,本研究针对新生儿足底采血中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新生儿对比对照组采血时长较短、血滴直径统计指标较长,观察组的新生儿对比对照组中重度疼痛感统计指标较低。
本研究先针对新生儿开展沐浴后抚触护理,帮助新生儿放松,缓解新生儿紧张感,从而确保新生儿处于自然、平和状态。
同时,应用
无孔奶嘴放置于新生儿口中,刺激新生儿进行吸吮,能够转移新生儿注意力,减
少采血期间的疼痛刺激。
另外,在采血前对新生儿足部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也能够分散新生儿注意,减轻新生儿哭闹,提高采血质量,保障采血的顺利
进行。
新生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疼痛传导通路缺乏抑制作用,极易产生夸
大的疼痛反应,故新生儿感知的疼痛相对于成人更迷漫及持久。
当新生儿疼痛严
重时,可引起机体全身反应,如代谢增加、灌注减少、心血管机能不稳定、免疫
改变、耗氧量增加等。
此外,疼痛还可影响新生儿睡眠、食欲、觉醒状态等。
反
复的疼痛刺激可导致颅内压波动而出血,直接影响新生儿大脑的发育。
已有研究
表明:反复的疼痛刺激将直接损害新生儿神经细胞的发育,可引起一系列行为的
改变,均会影响新生儿以后的行为能力、社会交流等。
因此,对新生儿足部采血
进行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抚触护理干预指新生儿采血前通过抚触改善四肢冰凉者的末梢血液循环,增
强末梢血液循环,确保一次性采血成功,避免由于采血困难导致用力反复挤压采
血或者多次穿刺带来的疼痛。
同时,抚触也可安慰新生儿,消除恐惧及孤独等不
良反应。
刺激新生儿皮肤感受器,增强中枢感受点兴奋性,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
及触觉关系,促进大脑、小脑的平衡发育。
但抚触干预时间对周围环境有着较高
要求,需保持一定的环境温度,以免新生儿受凉。
非营养性吮吸指在新生儿口中
放置安慰奶嘴,提高疼痛阙值,促进5-泾色胺的释放,从而达到镇痛效果。
此外,非营养性吸吮也可使得新生儿获得安全感及满足感,使得新生儿恢复平静。
此次
数据调查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的疼
痛感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新生儿足部采血护理中采用非营养性吮吸护理干预可取得较为显
著的护理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星红.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J]. 解放军
护理杂志, 2012, 29(17):2.
[2]黄凌雁, 方瑜, 张伟青,等.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影响[J].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4):2.
[3]刘茜.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J]. 医药.
[4]朱美艳.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8):2.
[5]秦晋萍.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的认识[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