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仁丸方治疗肠热津亏型便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页,共18页。
半夏厚朴汤治疗痰气交阻型梅核气
• 适应症:痰气交阻型梅核气,症见咽部不适,咽中如有物
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为主要特征,胸骨后痞闷或嘈杂, 咽物时尤著,喜进软食,其状如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弦。发病与加重常与情志因素有关。 • 方药组成:法半夏10g厚朴花10g苏梗10g茯苓10g桔梗6g木 蝴蝶5g炒枳壳6g • 方解:半夏化痰降逆,行气散结;厚朴花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苏梗宽中化痰,开郁散结;茯苓健脾渗湿,助半夏化痰;桔梗 利咽祛痰,木蝴蝶清肺利咽化痰,枳壳行气化痰;共奏行气散 结、降逆化痰利咽之功,治以痰结气郁之梅核气之证。
• 如兼有风热,咽中不适而痛,咽部充血明显,舌黄脉微数, 先以薄荷、牛蒡子、桔梗、银花、甘草、金果榄、山豆根、 挂金灯、法半夏、茯苓等疏风清咽,再以半夏厚朴汤加减
• 如咽中不适日久,口干食少,型瘦,舌红脉数,伴肺胃阴虚, 可去生姜厚朴加用麦冬10g北沙参10g石斛10g胖大海10g芦 根10g佛手花10g甘草
• 检查:体温38.5°C,急性面容,呼吸急促,胸部左下部叩 诊浊音,语颤增强,听诊呼吸音低。胸片左肺中下部见 有一浓密阴影,左肋隔角消失。印象为左肺部炎症。 查白细胞总数12.8X107L,中性0.92,淋巴0.08。痰培 养3次,均为草绿色链球菌。
第16页,共18页。
• 辨证论治:风热犯肺,肺气郁闭,宣降失常,热蒸液聚为痰,痰 热壅阻,肺络为伤,且有热传心包趋势,治予辛凉重剂,清热 宣肺化痰止咳。
• 三诊:患者基本可以安睡,唯口干,面色潮红尚存, 以六味地黄丸善后。
第12页,共18页。
• 按语:江阴地区,地处东南,气候温热,为 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水平较高,久食肥甘, 内生痰湿,蕴而化热,灼伤阴液,阴虚则火 旺。 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所愿不遂,肝气 郁结,郁而化火,心肝火旺,灼伤阴液。初 以清化痰热,养心安神,兼以养阴,镇心安 神,后痰热渐清,阴虚火旺兼显,治以滋阴 降火,兼化痰热。再以养阴固本善后, 因 辨证精确,治法得当,故收效迅速。
第18页,共18页。
• 复诊,药后诸症减轻,惟觉口干,上方加麦 冬10g,续服14剂。
第7页,共18页。
• 治疗上注重行气解郁,化痰散结,方用《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治之。
• 方中半夏辛温以开结,与淡渗之茯苓配伍,功专祛痰; 厚朴性温味苦,苦以降逆理气,温以散结化饮;半夏厚 朴均以姜制,散以宣阳,同半夏之辛以开;苏梗气辛香 而轻浮,宣阳开郁。桔梗、薄荷清热利咽,玄参、甘草 清热解毒养阴,浙贝母清热化痰,枳壳行气化痰,枫斗 清热养阴生津。全方行气化痰散结,利咽养阴生津。
麻仁丸方治疗肠热津亏型便秘
• 适应症:老年性便秘、习惯性便秘。肠热津亏型便秘, 症见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腹胀满不舒,舌红苔薄黄,脉 滑数。
• 方药组成:麻子仁30g,苦杏仁10g,制大黄6g,枳实6g,白 芍10g,厚朴6g,决明子15g,生山楂15g,郁李仁10g
• 方解:麻子仁味甘性平,质润多脂,入脾胃大肠,益脾胃 之阴,尤能润肠通便;杏仁甘平润燥,入肺与大肠,上肃 肺气,下润大肠;芍药苦酸微寒,入肝脾,养血敛阴,缓 急和里;大黄泄热,枳实破结,厚朴除满,小承气汤,轻 下热结,除胃肠燥热;决明子清热润肠,生山楂消食化积, 郁李仁助火麻仁润肠。
第5页,共18页。
• 加减:
• 疗效欠佳可改苏叶为苏梗,生姜改为淡干姜,加橘皮10g枳壳 10g生甘草6g
• 发病与情志有关:加合欢花15g郁金10g,或香附10g佛手10g, 并加以心理安慰
• 郁久化热,症见咽干、咽痛、口干、舌质微红,加黄芩 10g焦山栀10g牡丹皮10g浙贝母10g生甘草6g
第3页,共18页。
• 按语:患者病程短,为实证之便秘,治疗宜先治其表, 当以通便为主,以麻子仁丸泻热导滞,润肠通便。生大 黄后下取其通便之效,中病即止。病情缓解后又以后方 治其里,滋阴润肠通便。本案体现了中医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治病特点。病案可见桔梗、紫苑、款冬花、 枇杷叶等宣肺之品,可提壶揭盖,宣肺通下,“肺与大 肠相表里”,是叶天士医案中治肠痹常用治法。长期便 秘或患者年龄较大应慎用大黄、潘泻叶、芦荟等蒽醌类 泻剂。
第14页,共18页。
• 加减 • 发热较重,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清热宣肺平喘
• 如痰少难咯,咽干不适,可加南北沙参各15g,麦冬 10g养阴生津
• 若有痰黄难咯,加瓜蒌仁15g、川贝5g增强清肺降气化 痰之功
• 如痰中带血,加丹皮10g、栀子10g清热凉血
• 如有便秘,可合用大黄,通腑泻热,肺与大肠相表里, 使肺热从大肠而去。
• 川 芎6g珍 珠母30g炙远志6g夜交藤30g
• 方解:全方由黄连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酸枣仁汤 清热除烦,养血安神;珍珠母可镇惊安神;远志养心安神; 夜交藤养血安神。全方共奏清热化痰,除烦安神的功效。
第9页,共18页。
• 加减
• 伴哄热盗汗:加龙骨牡蛎各30g淮小麦30g赤芍15g • 伴痰多胸闷:加瓜蒌皮15g黄芩10g苦杏仁10g陈皮
第1页,共18页。
• 加减: • 如便秘症状较重,或药后改善不明显,可加重用量加大生大
黄10g(可短期应用),瓜蒌仁30g • 若津液已伤,口干较重,大便如羊屎,舌苔黄燥或有裂纹,加
生地15g玄参15g麦冬15g
• 如伴口臭,加焦栀子10g广藿香6g
• 伴咽干口苦,黄芩10g牡丹皮10g • 若伴血虚,面色无华,加生当归20g熟地黄20g • 若伴气虚,努挣乏力,加黄芪30g白术30g太子参15g升麻10g • 如腹痛明显,加生白芍30g乌药10g • 如伴腹胀,加木香10g槟榔10g
第15页,共18页。
• 病案(周仲瑛): • 史某,男,39岁病经5天,始觉恶寒,身热,无汗。继则寒罢,身热
有汗不解,入暮因热盛而见谵语,咳嗽,咯痰粘黄欠爽,夹有铁 锈色,呼吸不利,少有气急,左胸疼痛,咳则尤甚,左唇角簇生疱 疹,头痛身楚,大便每日二行,质稍溏,色褐,小搜色黄,舌苔中 后部黄腻,舌质红,脉滑数。
第17页,共18页。
• 按语:患者初起表证明显,风热犯肺,肺气不清,蒸液为 痰,故有咳嗽略痰粘黄欠爽;热灼肺络,故见痰中夹有血 丝;小便色黄,舌苔中后部黄腻,舌质红,脉滑数均为热 像。治以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辛凉开泄,清肺止咳;连翘、黑山栀、鱼腥草清热解毒; 芦根、瓜蒌皮清热生津化痰。药后表证解,去麻黄、 连翘、瓜蒌皮后改用灸桑皮、金银花、知母、黄芩清 泄肺热,广郁金活血止痛;白茅根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表邪去,痰热清则病情迅速缓解。
第13页,共18页。
清肺止咳汤治疗痰热症咳喘
• 适应症:支气管炎或肺炎,症见咳嗽,咳痰黄稠或白 粘,或见发热咽痛。
• 方药组成: • 桑叶10g白菊花6g连翘10g桔梗6g苦杏仁10g浙贝母10g
黄芩10g瓜蒌皮10g炙甘草3g • 方解:方由桑菊饮加减,桑菊饮宣肺止咳、清热化痰:
桑叶、菊花清肺透热;桔梗开肺散结利咽化痰;杏仁 降气化痰;连翘清热散结;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瓜蒌皮清肺化痰,利气宽胸;黄芩清热燥湿化痰;甘 草润肺止咳,调和诸药。全方共清肺止咳化痰之功。
6g
• 伴心烦口苦:加焦栀子10g牡丹皮10g朱茯神10g • 伴胃脘不适:减磁石,焦山楂15g六神曲15g莱菔子15g • 伴脾虚腹泻:减磁石,加合欢米30g苍术10g焦山楂15g
六神曲15g• 伴腹胀、大 Nhomakorabea干结:加姜厚朴15g火麻仁30g
第10页,共18页。
【病案】
• 患者,王某,女,42岁,2013 年6 月 12 日诊。 患者不寐 3月余。失眠梦多,烦躁,汗多,以上 半身为主,不易入睡,睡后易醒,纳可,小便黄赤, 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滑。
• 如症状较重,伴咽中不利,加通草6g威灵仙10g石菖蒲10g, 伴瘀血加王不留行10g
第6页,共18页。
病案
• 季某,女,39岁。2013-12-25 。 喉中似有 “梅核”,痰黏量少难咯,轻咳,苔薄白, 脉濡。痰气郁结。仿半夏厚朴汤。
• 姜半夏10g姜厚朴10g茯苓10g桔梗6g枳壳 10g浙贝母10g玄参10g苏梗6g薄荷6g生甘 草6g枫斗10g10剂 水煎服,日一剂
• 老年性便秘可加肉苁蓉10-30g
第2页,共18页。
病案
• 张某,女,19岁。初诊:患者近半年来大便困难,4-5日一行,干燥 如羊屎,腹胀,腹痛,口干,舌红,苔黄干燥,脉弦。曾用果导,肠 清茶,当时通便,但不久腹胀,腹痛又作,大便干结,而至本院求治。 证属内热积聚,肠道运输失常,治以清热泻火通便,麻子仁丸加减。 生大黄(后下)10 g 厚朴10 g 木香10 g 枳实10 g 当归15 g桔梗6 g 陈皮 5 g 法半夏10 g 火麻仁15 g瓜蒌仁15 g。5剂,水煎服,日一剂。复 诊一:药后大便日行1-2次,腹痛腹胀缓解。白术30 g当归20 g柴胡 10 g升麻10 g 枳壳15 g枳实15 g陈皮5 g槟榔15 g肉苁蓉10 g 火麻仁 20 g 瓜蒌仁20 g 桔梗6 g紫苑10 g莱菔子20g。10剂煎服。复诊二: 近周大便日1-2次,口臭基本消失,纳香,腹不痛,苔薄。上方减莱 菔子、槟榔。10剂续服。
第8页,共18页。
安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
• 适应症:适用于失眠,神经衰弱、焦虑等症,痰热内 扰型失眠,症见: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睡眠不深, 心烦失眠,急躁易怒,心虚胆怯,汗多,尿黄便干,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方药组成
• 川连 3g姜半夏 10g姜竹茹 6g炒枳壳 10g
• 茯苓 10g生甘草6g炒酸枣仁30g知母10g
• 处方:川连 3g姜半夏 10g姜竹茹 6g炒枳壳 10g茯苓 10g生甘草6g炒酸枣仁15g知母10g 川 芎6g珍 珠母30g磁 石10g合 欢花 15g紫丹 参 15g牡蛎30g生赤芍10g姜厚朴10g。
• 7 剂,水煎服,日 1剂。
第11页,共18页。
• 二诊:诉服药后睡眠质量显著好转,口苦不显,多汗出好 转,但感面红烘火,性情急躁,午后明显,舌苔薄黄微腻, 舌红而干,脉细弦小滑。 辨证属阴虚火旺,兼夹痰热,治 以滋阴降火,兼化痰热,方以温胆地黄汤加减。处方:川 连 3g姜半夏 10g姜竹茹6g炒枳壳 10g茯苓 10g生甘草6g知 母10g炒黄柏10g生地 10g山萸肉 10g淮山药 10g泽泻 10g 牡丹皮6g夏枯草15g珍珠母 30g10剂 水煎服1日 14剂
• 处方:水炙麻黄、甘草各3g,光杏仁、连翘、黑山栀、瓜蒌 皮各9g,鱼腥草18g,生石膏、鲜芦根各30g。日服2帖,药后 汗出较多,经6小时后身热降至正常。查白细胞及分类已趋 正常,继因咳嗽、痰粘色黄夹有血色,胸痛,汗多,表现为痰热 壅肺之候,转为清肺化痰法,上方去麻黄、连翘、瓜蒌皮,加 广郁金、知母、炒黄芩各6g,炙桑皮、金银花各9g,白茅根 15g。连服3天,咳轻,痰转粘白,痰血消失,胸痛缓解,仅有闷感, 苔腻亦化,续以止咳化痰和络之品调治善后,经治5天,胸片复 查,左肺下部炎症已完全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