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
实践
摘要:当前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在我国农业土壤污染问题中占较大比重。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农业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是防治农业土壤污染问题不可或缺的措施。

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根源,并阐述了土壤修复的基本原理,并针对土重金属污染壤修复技术的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字:重金属污染;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修复技术
在自然界中,重金属属于普遍存在的元素,常出现在土壤或岩石中。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重金属会被释放出来,并且进入到土壤中,带来难以降解的后果,最终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土壤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如果土壤受到了污染,便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也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土壤修复技术可以切实改善当前的土壤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

探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一、重金属污染土壤根源及涵义
1、重金属污染土壤根源
在大自然环境中,重金属存在于岩石或土壤之中,不仅会威胁土壤的质量,也会威胁工业的发展。

因为,在采矿、冶金操作时,会将岩石或者土壤中的重金属完全释放出来,最终使金属成分进入土壤中,并无法被有效降解,引发土壤金属污染。

特别是在空旷的土壤上,受矿物开采、化学肥料的影响,这些地区往往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土壤污染。

经过相关分析最终发现,农业土壤污染的根源包含以下几种:
第一,工业废气污染。

工业废气在排放之后沉降到地表,通过地表渗透到土
壤中并持续性地在土壤中逗留,最终引发工业污染;
第二,重金属元素是施肥带入的污染物质之一,由于其具有多元性、隐蔽性
等特点,使得污染后果严重、危害性很大。

肥料中携带的镉、铬、铅、砷等很多,这些元素的土壤环境容量较低,很可能因过量、不合理施肥造成土壤中这几种重
金属的快速富集,甚至污染;
第三,工业废水污染。

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缺乏,会使用工业废水来进行灌溉,最终导致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进入到土壤中,引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2、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形式
在一般情况下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源包含铅污染、镉污染、汞污染、铜污染等,随着人类社会对土地的持续利用,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不断增加,已经
达到了上千万公顷,且遭受污染的土地面积中有八成以上的土地没有及时被修复,最终严重影响了土壤质量,危害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

经过有关调查研究发现,镉污染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形式,每年有高达
3万公顷的土壤会遭受镉的污染,最终使得我国粮食产量直线降低。

二、农业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中比较常见的一项修复技术,其工作主要体
现在化学试剂的使用。

工作人员将化学试剂撒入土壤中,以此吸附重金属。

同时,化学试剂所具备的拮抗也能达到氧化还原的目的,从而减少重金属元素给土壤造
成的损害。

从目前的化学修复技术来看,主要分为以下3类,即拮抗剂、吸附剂
与抑制剂,以及土壤沉淀技术。

无论哪种化学修复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仅仅是
对土壤进行优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也无法改变土壤的重金
属污染性质。

使用化学试剂极易对土壤中的植物和生物造成影响。

工作人员需要
结合修复的实际情况,慎重使用。

2、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工程修复技术是土壤重金属处理中常用方法,如客土法、去表土法、换
土法、深耕翻土法。

其中,客土法是将没有遭到重金属污染的新土壤添加到被污
染的土层上,使没有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能够将被污染的土壤全部覆盖住;去表
土法是将表层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层移除;换土法是在去表土法的基础上,将没
有受到污染的土壤重新填充进去;深耕翻土法是通过翻耕处理,将表面受到污染
的土壤翻到土壤的底部。

实践研究显示,客土法、去表土法以及换土法适合被运
用到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因深耕翻土法工程量相对较小,仅适合运用到
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的地区。

物理工程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中的使用范围相对
较小,当重金属污染土壤面积较大时,在土壤修复工作中运用此种方法将会花费
庞大的作业资金,且已遭到污染的土壤难以处理,整个治理工作呈现一种治标不
治本的状态。

3、工程措施修复技术
工程措施修复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即土壤置换、客土、翻土以及
深耕。

其修复原理主要是将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与新土相融合,以此降低土壤
中的重金属含量,从而降低对农业产品的影响,确保农产品能够食用,但其效果
无法做到根本修复,仍属于土壤的优化。

4、矿物修复技术
在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过程中,一些天然矿物质能够达到修复的目的,例如膨润土、黏土矿物等。

这些矿物质基本来自于矿山,属于矿山中的废弃物。

运用矿物修复技术,能够提高矿物质的利用效率,并减少矿物质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在废弃矿物质的使用中,无需投入较大的成本,是一项比较经济的综合性
修复手段。

5、生物修复技术
(1)动物修复
土壤中的小动物,例如蚯蚓,其正常生活(挖洞、爬行、排粪)就能起到改
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作用,进而增强土壤通透性,加速土壤熟化进程,提高土壤肥力。

(2)植物修复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中的植物修复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植物改良是指
用植物来清除、转化、稳定重金属,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残留水平、逐步改善
土壤养分状况并同时恢复土壤原有地貌,促进局部气候改善,微环境得以优化的
方法,主要包括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过滤、植物钝化等。

目前,已经发现
几百种植物能超量富集重金属。

蜈蚣草和节节草对As、Cu有很强的富集作用,
适合应用于铜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

固氮植物己知固氮量大、固氮能力强、抗逆能力强的生物固氮体系之一是根
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

从铅锌矿区会自然生长的一些豆科植物根部提取根瘤菌,经过菌株筛选、驯化,可将高性能接种于豆科植物,进而针对矿区污染土壤
开展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3)微生物修复
利用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降解、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达到改良土壤、
降低土壤毒性的目的。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微生物改良适合应用于土壤中重金
属无害化、植物生长促生、土壤结构改良等,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因此,该项
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受重视。

有报道显示,铁氧化菌可以有效降低Fe
污染土壤的风险性,且操作成本低廉;从Hg污染河泥中筛选、驯化出来的抗汞
微生物,具备把甲基汞还原成元素Hg的能力,可以利用这种微生物降低污染土
壤中Hg的毒性;VA菌根真菌可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辅助矿区污染场地
生态修复。

物理、化学方法都是常见方法,成效快,但不可忽视的是对环境扰动大,容
易造成二次污染,难以大面积推广。

生物方法绿色环保,还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
含量和肥力。

所以生物方法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植物修复,它是一种绿色无污
染修复技术,不破坏土壤生态环境,是一种有效和廉价处理某些有害废物的方法。

三、农业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实践
中国湘江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综合示范工程,是国家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国家研究课题。

湘江流域重金属土壤污染区的治理工作已
广泛开展,水田修复效果明显,重金属含量下降了63.8%,修复效果极为显著。

在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和长期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土壤修复
效率不断提高,修复成本得到控制。

对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实践的探讨有助于进
一步阐明修复技术的应用,合理化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的基本过程,掌握修复技
术的应用重点,为后续相关修复提供参考。

湖南已经在配合环保部发起的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持续进行小型、高
污染企业的关停工作。

通过企业的清洁技术改造,加强企业排放监测等措施,重
点解决涉重金属企业的污染问题。

湘江衡阳段乃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的重中之重,其中水松地区共有大小冶炼企业80余家。

在过去,湖南已在水松地区投入超过5
亿元的治理资金。

年产量小于5万吨的企业则一律取缔关闭。

除了关停企业,湘
江多个地区还在开展沟渠清污、尾矿防渗和再利用,以及小规模土壤置换等工作。

湖南省湘水地区的170万亩耕地成为首批试点区域。

试点中被划分为“替代
种植区”的区域,目前主要采用作物替代种植或者休耕方式治理。

而中轻度污染
区域,则正在逐步推广VIP+n的修复治理技术模式进行治理。

治理中,对于重金
属超标谷物推行“专企收购、专仓存储、专项补贴、专用处置、封闭运行”的无
害化处置模式,防止不达标谷物流入市场。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湘江流域涉重金属企业数量和重金属排放量均年减少50%。

四、总结
总之,在新时期环境保护背景下,需要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农业重金属污染
土壤进行分析,分析土壤修复技术,促进土壤修复技术的优化和完善,不断提高
治理水平,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杰,王新宇.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热点统计与分析[J].南方国土资源,2019(12):48-53.
[2]宋雷蕾,何佳宝,刘可为.重金属复合污染菜地土壤的生物矿化修复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41(06):713-718.
[3]王倩倩,王大祥.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9(34):147-149.
[4]李祥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J].大科
技,2017,(10):336.
[5]毕薇,林志坚.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
工,2016,43(13):110-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