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最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教育资料系列文章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

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其它类型的教育资料,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

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请联系笔者。

07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一、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
1、“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料,最大
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个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

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质 D.杜绝污染源
2、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
A.C2H2 B.Na2O2 C.(NH4)2S D.CaCl2
3、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B.Cl4>CBr4>CCl4>CH4
C.MgO>H20>02>N2 >H20 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124 g P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A B.12 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 A
C.12 g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4N A D.60gSi0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 A
5、元素A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元素B的原子M层电子数为(a-b),
L层电子数为(a十b)。

A和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 )
A.金属晶体
B.分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原子晶体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l-+ClO-+H2O
B、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C、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
D、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3·H2O+SO2=NH4++HSO4-
7、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途中坠毁,举世震惊。

该航天飞机
用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产生N2、Cl2、O2和H2O并放出大量的热。

其反应为:2NH4ClO4=N2↑+4H2O+Cl2↑+2O2↑(△H<0);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1molNH4ClO4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14mol
C、反应中只有Cl元素被还原
D、从能量角度看,化学能主要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8、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
B.离子晶体中一定含金属阳离子
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钵熔点低
9、由钠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中阴离子只有02-和O22-(过氧离子)。

在此晶体中氧元素和
钠元质量之比是48:92,其中O2-和O2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2:1
B 1:1
C 1:2
D 1:3
10、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
Na2O NaCl AlF3AlCl3
920 801 1291 190
BCl3Al2O3CO2SiO2
-107 2073 -57 1723
据此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 B.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11、非整数比化合物Fe0.95O具有NaCl晶体结构,由于n(Fe)∶n(O)<1,所以晶体结构存在缺陷,在Fe0.95O中+3价Fe总铁量的 ( )
A.10% B.85% C.10.5% D.89.5%
12、下列各项所述的数字不是6的是 ( )
A.在NaCl晶体中,与一个Na+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的个数
B.在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C.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原子个数
D.在石墨晶体的片层结构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13、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
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4b KJ/mol
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H = 2b KJ/mol
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2b KJ/mol
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b KJ/mol
1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H1 C(s)+
1
2
O2(g)====CO(g);△H2
②S(s)+O2(g)====SO2(g);△H3 S(g)+O2(g)====SO2(g);△H4
③H2(g)+
1
2
O2(g)===H2O(l);△H5 2H2(g)+O2(g)====2H2O(l);△H6
④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
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5、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 ( )
A.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乙醇或CCl4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知识店铺- 睿科知识云
知识店铺 - 睿科知识云
B.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 .24Mg32
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D.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17、系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07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答题纸
A 、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 、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 、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D 、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 18、对于可逆反应2SO 2(g)+O 2(g) 2SO 3(g) ,ΔH= -98.3kJ/mol 。

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
B .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 .加入催化剂,可以提高SO 2的转化率
D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SO 2的转化率
19、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B .CaTiO 3晶体中每个Ti 4+
和12个O 2-
相紧邻 C .SiO 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
价键相结合 D .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20、已知反应:
①101kPa 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
(aq)=H2O(l);Δ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二、填空题 21、我国硫酸工业涉及的三个反应方程式分别
为 , , 。

涉及的三个设备分别为 , , 。

常用 吸收SO 3,目 的 是 防 止 。

22、CO 、CH 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1)等体积的CO 和CH 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
是 。

(2)已知在101 kPa 时,CO 的燃烧热为283 kJ/mol 。

相同条件下,若2 molCH 4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 mol CO 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 倍,CH 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三、计算题
23、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已知该化合物由C 、H 、N 三种元素组成, W C =40%,W H =13.33%,其分子量为60。

通过结构分析可知,该物质分子中有一个氮原子以

在,且不与H 原子直接相连。

燃料的氧化剂是N 2O 4,燃烧产物只有CO 2、H 2O 、N 2,5.00g “偏二甲胼”完全燃烧时可放出212.5kJ 热量。

(偏二甲肼、N 2O 4、、H 2O 均为液态) (1)试推算“偏二甲肼”的分子式,并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2)写出燃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Ti 4+ O 2- Ca 2+
CaTiO 3的晶体模型
(图中Ca 2+、O 2-、Ti 4+分别位于立方体的体心、面心和顶点)
班级 姓名 学号 。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答案:
21、4FeS2 + 11O2 == 2 Fe2O3 + 8 SO2
2SO2 + O2 == 2 SO3
SO3 + H2O == H2SO4
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 98.3% H2SO4形成酸雾
22、1 :4 CH4(g) + O2(g)== CO2(g)+ H20(l);ΔH=-891.45 KJ/mol
23、C2H8N2 CH3-N-CH3

NH2
C2H8N2(l)+ 2 N2O4(l)== 3 N2(g)+ 2 CO2(g)+ 4 H2O (l);ΔH=-891.45 KJ/mol 注: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教育资料系列文章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

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其它类型的教育资料,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

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请联系笔者。

知识店铺- 睿科知识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