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考面对面】2015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二章 内能内能的利用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内能及其利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内能及其利用

做功冲程中将______转化内为能________;压缩冲机程械中能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
机械能
内能
考点四、内能的利用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点
1.构造不同:汽油机气缸顶有火花塞,而柴油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2.燃料不同:汽油机的燃料是汽油,而柴油机的燃料是柴油。 3.吸气不同:汽油机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柴油机只吸进空气。 4.点火不同:汽油机属点燃式点火,柴油机属压燃式点火。
转化
2.能量守恒定律 物体___能_转_量_化_既到不另会一凭个空物消体灭,,而也在不转会化凭和空转产移生的,过它程只中会,从能一量种的形总式量_保__转持__移___为__其__他__形。式,或者从一个
不变
[说明] (1)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 要的定律之一。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人教版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 【实验方法】___________。 【实验装置】
控制变量法
【测量器材】 测温度:_______, 测时间:_____。 【实验关键】 温度计 (1)实验设计:加热质量_____的水和食用油,升高_____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停表
相同
相同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 (2)测量数据:
低温 Q
热量
J
增加
减少
考点三、比热容
c
1、比热容 (1)概念:
一定质量 的某种物质,在温度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升量高和时升高的温度乘积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单位: (3)比热容是
焦耳/千克摄氏度,写作J/(kg.℃)或者 J[(㎏.℃)]-1

中考物理讲义课件 中考考点解读 第十二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

中考物理讲义课件 中考考点解读 第十二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

命题点:热学综合 4.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说C 法错误的是()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液化的结果 B.该实验基本能反映热机的工作原理 C.木塞冲出的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该实验可以说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命题点:能量守恒定律 5.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分析图片后 得到小球弹起的高度逐渐降低,同时小球会变热, 这是机因械为能小球在弹跳过程中有一部分不_变__________ 转 化 为 内 能 , 而 能 量 的 总 量 ______ ( 选 填 “ 增 大”“减小”或“不变”)。
情况定有义关 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焦内耳(J) 能。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_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此
影响因素 外,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内质能量、材
料、状态有关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特点
______
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热传递
做工

能量的_转__移___
重点难点素养拓展
指点迷 津
温度
热量
内能
性质
状态量

过程量 状态量
“升高”“升高 “吸收”“放 “具有”“改
表述 到”“降低”“ 出”,不能 变”“增加”“
降低到” 用“含有” 减少”
联系与区
☞样题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
(1)0℃的冰块没有内能。() √
(2)物体的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了热量。()
夺分点 拨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点: ①汽油机汽缸顶部是火花塞,而柴油机汽缸顶部是 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汽缸里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 合物,而柴油机吸入汽缸里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而柴油机的点火方 式是压燃式。

中考物理试题精编 内能+内能的利用

中考物理试题精编    内能+内能的利用



【答案】:乙;23
【解析】 表示压缩冲程的是图甲,表示做功冲程的是图乙。 若插秧机消耗汽油0.2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放, 因为q=Q放/m 所以Q放=mq=0.2kg×4.6×107J/kg=9.2×106J 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42%被冷却水箱内40kg的水吸收 Q吸=42%Q放=42%×9.2×106J=3.864×106J c=Q/mΔt Δt=Q吸/cm=3.864×106J/[4.2×103J/(kg·℃)×40kg]=23℃ 答案:乙;23
“等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由图丁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
但CD段加热的时间更长,其原因是 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答案】: (4)2.1×103 ;(5)大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解析】(4)由图丙,从68℃升高98℃,温度变化量都是30℃。实验 过程中通过加热时间长短反映两种液体吸热的多少。水和煤油的加热时 间分别为20min和10min。控制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和煤油吸热多 少与比热容之间存在倍数关系。水和煤油的吸收热量之比为2∶1 ,则 煤油的比热容为4.2×103J/(kg·℃)/2=2.1×103J/(kg·℃)。(5) 冰熔化过程,持续吸热,内能变大。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 大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由图丁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都是10℃, AB加热的时间5min,CD段加热10min。冰在AB段,水在CD段,吸收热量之 比1∶2,比热容之比也是1∶2。答案: (4)2.1×103 ;(5)大于; 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D. 制作 “凤凰” 的部分材料需要具备阻燃的性能
【答案】:BCD
【解析】LED 彩灯主要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A错误。 机翼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流速大,压强 小。B正确。喷气发动机是一种利用内能做功的热机,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C正确。飞行时喷气发动机向后喷射高温火 焰,制作 “凤凰” 的部分材料必须具备阻燃的性能,以免 引起火灾。D正确。 答案:BCD。

中考物理夯实基础过教材第十二内能内能的利用复习课件(含答案)

中考物理夯实基础过教材第十二内能内能的利用复习课件(含答案)
=3×107J/kg)
(3)将一杯温度为25 ℃的纯净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
水的温度降低到5 ℃,这杯纯净水的内能减少了4.62×104
注:计算时注意题中温度的表述,“升高(降低)到某一 温度”表示末温;“升高(降低)了多少温度”表示温度
的变化量Δt。
考点 热机 14.热机
(1)定义: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2)工作原理:燃料的化学能燃烧 内做功能
机械
能。
(3)分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4)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
小孩从滑梯滑下臀 部有灼热感,刹车 时刹车片发热,铁 丝多次弯折发热,
搓手手心发热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⑨等效 _____的,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有可能是 对物体做了功,也有可能产生了热传递。
考点 比热容 13.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取 的热量与它的①_质__量__和② _升__高__的__温__度__的乘积之比,用
(2)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的物质在⑦__相__互__接__触___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固体、液体、气体均可产生扩散现象)。 影响因素:扩散现象的剧烈程度与⑧ _温__度__有关,⑨ 温度 _____越高,扩散现象明越显⑩ _____。
(3)常考举例:“墙内开花墙外香”、烟味扩散、香气
充满、打开醋瓶闻到醋味、茶香、饭菜味扑鼻而来、郁金
命题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2.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 平并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 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 都不能分开,这是因为铅柱的分子 间存在__引__力____。
命题点:能量转化、内能、分子间的作用力
3.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内能及其利用》精选课件PPT (2)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内能及其利用》精选课件PPT (2)

2021/3/2
首页
16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以下四种现象,与水的比热大特点有 关的是( A B D )
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 却。 B、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比沿海大 C、夏天往室内洒水可使室内温度低 D、生活中往往用热水袋取暖
2021/3/2
首页
17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四、内能的利用和热机
是由于微观的看不见的运动所致; 扩散现象随物体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2)扩散现象说明: •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分子间有间隙。
2021/3/2
首页
4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1、下列事物中,说明大量分子永 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A.衣箱里的卫生球,时间长了会变小 . B.教室里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C.冬天大雪纷飞,天地一片白茫茫 . D.夏天,水坑里有许多小虫乱动,毫无 规律.
2021/3/2
首页
20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2、柴油机的构造
喷油嘴
排气门
火花塞
进气门
气缸
活塞
连杆
2021/3/2
曲轴
首页
21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五、燃料及其热值
1、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质量
之比,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符号:q
计算公式:q
Q m
热值单位:J / kg
2、对于气体有:
q
Q V
2021/3/2
首页
5
上一页 下一页
考宇轩点图书二、内能
1、物体内部 所有分子
无运规动则的

中考物理第一部分夯实基础过教材第十二章内能内能的利用复习课件

中考物理第一部分夯实基础过教材第十二章内能内能的利用复习课件

知识框图 难点、易错点突破
考点梳理 实验突破
教材图片解读 贵州4年真题面对面
3.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__ ,如被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很难 引力
11
被分开;分子之间还存在 _______,如液体固体很难被 压缩.
12
斥力
(2)特点:a.当固体被压缩时,作用力表现为 _______.
知识框图 难点、易错点突破
考点梳理 实验突破
教材图片解读 贵州4年真题面对面
(2)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的物质在⑦___________ 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相互接触 象(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发生扩散现象). 影响因素:扩散现象的剧烈程度与⑧ _____有关,⑨ 温度 _____越高,扩散现象越⑩ _____. (3)常考举例:“墙内开花墙外香”、烟味扩散、香气 温度 明显 弥漫、打开醋瓶闻到醋味、茶香、饭菜味扑鼻而来、郁金 香的阵阵花香等
J/(kg· ℃)
知识框图 难点、易错点突破
考点梳理 实验突破
教材图片解读 贵州4年真题面对面
(3)特性: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比热
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④_____;不同的物质,比热容 一般⑤ _____.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的比热容也可能不同,
b.当固体被拉伸时,作用力表现为 ________.
13 14
斥力
引力
知识框图 难点、易错点突破
考点梳理 实验突破
教材图片解读 贵州4年真题面对面
c.气体分子相距较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
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4.分子动理论: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_______运动;分子之 间存在 ______和 ______.

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课件《内能 内能的利用》

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课件《内能 内能的利用》
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两个铅柱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 。而用力挤压一个铅柱 时,发现铅柱很难被压缩,说明 分子间存在斥力 。
命题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3.如图,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 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变大 ,其原因 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分子引力 。
变化 出热量,内能 减少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 减少
热传递
做功
用热水袋取暖;晒太 阳;烧水,水 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搓手取暖;弯
实例
变热;烤火驱寒;哈气取暖等
折铁丝,铁丝变热等
联系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 与
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3.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 原子 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 这是 扩散 现象,天气越热,花香越浓,是因为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清 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 力;100 mL 水和 100 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 mL,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间隙 。
②物理意义:表示质量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 ℃所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是 4.2×103
J;
③应用:水常用来取暖、作冷却剂,是因为 水的比热容较大 。
2.热量的计算公式:Q= cmΔt 。其中 Q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J;c 表示比热容,单位是 J/(kg·℃);m 表示质量,单位是 kg;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单位是℃。

物理中考复习《内能的利用__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物理中考复习《内能的利用__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5.[2010·天津] 如图6-5甲所示,将两个 底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 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 存在___引__力___;如图乙所示,在一个配 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 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 烧起来,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_内__能___增大。
6. [2009·天津] 能源危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
(3)核电站能量转化过程: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3.太阳能 (1)来源: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聚__变____,释放 出的巨大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四周辐射。 (2)利用方式 ①直接利用:一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如太 阳能热水器等;二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 电能。 ②间接利用:化石能源、生物质能都间接来源于太 阳能。
4. [2013·邵阳] 多数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
证持续工作的,其中,完成将汽油机燃烧产生的废气
排出汽缸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 D)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5.[2013·青岛]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
中,错误的是 A.电池充电,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B.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34.8%
[解析] (1)汽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汽车发动机是汽油机,属于内燃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 械能。(2)利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水 的体积算出水的质量(m=ρV),再根据公式 Q=cmΔt 求出吸收 的热量。(3)汽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根据公式 p =FS可求出压强。(4)轿车启动时,将电磁铁的电路接通,电动机 可工作。(5)汽车前进时发动机所做的功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的比值等于发动机的效率。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十二讲内能及其利用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十二讲内能及其利用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变式训练:水的比热容为4.2x103 J/(kg.℃),其物理意义
为:1kg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x1。03一J杯水倒去一
半,剩下的半杯水比热容为
3
4.2x10
J/(kg.℃)。夏天,光
拓展:小红对冰加热,她根据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的记录数据,
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中的 BC

是熔化过程,已知冰的比热容是2.1x103 J/(kg·℃),在对100g冰加热的
前2min内冰吸热 8.4×10 3 J.
AD 例4,(多选)下列情景中,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冲程;在压缩
冲程中,是通过 做功
方式增加气体内能的。
拓展:一台四冲程柴油机,它的转速是800 r/min,做功冲程
A 推动活塞一次做功1500J,那么这台柴油机的功率为(

A.10 kW B.15 kW C.20 kW D.120 kW
C 例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雷雨阵阵
C.秋天,丹桂飘香
D.冬天,雪花漫天
变式训练: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而且蕴含了丰
B 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
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
拓展: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
(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讲内能、内能的利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讲内能、内能的利用
2.内燃机
(1)定义: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2)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①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分别是吸气冲程、
紧缩 冲

做功 冲程、排气冲程.
程、

②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均转动
外做功
2 周,对

1 次.

3.物质吸、放热量的计算
(1)吸热公式: Q吸=cm(t-t0)
(2)放热公式: Q放=cm(t0-t)
.

.

练5 (202X邵阳)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
度,其中能调节温度主要是因为水的(
A.比热容大
B.密度大
C.流动性大
D.热值大
A )
练6 (202X玉林)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一段时间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
第十二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
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分子 、
构成的.分子很小,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2.分子热运动
(1)热运动
①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影响因素:温度越
高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原子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表明分子间有引力
练2 (202X烟台)装修房屋时,如果选用不环保的材料会闻到对人体有
害的刺激性气味.材料散发出刺激性气味是
扩散
现象,说明了 分
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明显,原因是 温度越

中考物理课件: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

中考物理课件: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
出的热量之比.用η表示.
(2)公式:η= W有 *100% W
适时总结
不同装置烧水时的总功: (1)炉子:W总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W总=Q总=qm). (2)太阳能热水器:W总为太阳光照射到热水器上的总能量(W总=PtS). (3)电热水器:W总为电流做功消耗的电能(W总=Pt=UIt).
考点 6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6年4考)
出的热量之比.用η表示.
(2)公式:η= W有 *100% W
2. 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6年4考)
当q的单位为J/kg时,Q=○53____m_q___. 当q的单位为J/m3时,Q=○54___q_V____.
3. 热机的效率
(1)定义:热机工作时,用来做○55_有__用__功___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56_完__全__燃__烧_放
例题图
针对训练
例 (2018昆明改编)在探究“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中: (1)取___相__同___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里,用同样的两个酒精 灯对它们加热(如图所示).加热时,上下缓慢地提拉搅拌器,这是为了使 水和煤油受热___均__匀___.
例题图
(2)实验中加热时间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假设加 热 1 min 时间吸收的热量为Q.经过实验得到了以下两组数据: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6. 分析表格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像,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015.18(3)
第1空]
【交流与反思】 7. 物理上描述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比热容)[2015.18(3)第2空] 8. 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现象 9. 实验方案改进: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 行实验的优点(同一热源加热确保相同时 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3.分子动理论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⑦___原__子___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018.1

中考物理-内能的利用

中考物理-内能的利用

内能的利用知识集结知识元内能的利用知识讲解一、热机1.热机:车,船和飞机的发动机。

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2.内燃机: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内机叫做内燃机。

如果不是在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就不是内燃机。

比如有蒸汽机,汽轮机等。

3.内能的利用: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二、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冲程是向气缸内填充新鲜气体的过程。

活塞在气缸中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的过程此时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

当活塞到达下止点时该冲程结束。

2.压缩冲程是将缸内的气体压缩的过程(为燃烧着火创造基本条件,缸内温度升高)。

活塞在气缸中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的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

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该冲程结束。

3.做功冲程是缸内可燃混合气燃烧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

活塞在燃气压力的作用下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旋转输出功。

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当活塞到达下止点时该冲程结束4.排气冲程是为了下一循环工作而清除缸内燃烧后的废气的过程。

活塞在气缸中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的过程。

此时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

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该冲程结束。

注意: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归纳:1.过程:吸、压、做、排2.运动:往复、旋转、气门的配合关闭3.过程中的异、同点:吸与膨(活塞向下、气门开闭、活塞运动力的作用等);压与排(活塞向上、气门开闭、活塞运动力的作用等)。

三、热机效率1.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

(J/kg). 关于热值的理解:①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说明 : 不需要动力就能源源不断的对外做功
的机器就是永动机,大量研究表明,永动机是不可
能制造出来的.
教材图片解读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如图所示,抽掉玻璃板后,两 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
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说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明①__________________
无规则运动 __________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二章 内能 内能的利用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分子热运动 ( 云南近三年共 13 套试卷 ,
扩散现象与分子的热运动现象考查 7次,分子间
作用力考查2次,分子的运动与温度的关系考查 2次 ) 1. 物质的构成 :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 分子 和 ② _____ 原子 构成的 子①_____ 2.分子热运动 温度 有关 , 所以 (1) 定义 :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③ _____
3.热量
(1) 定义 : 在热传递过程中 , 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
热量. 焦耳 (J) (2)单位:热量的单位是 17 ______ (3) 与内能的关系 : 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 , 放 出热量时内能减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
它的内能改变越大.
考点三 比热容(含热量的计算) (云南近三年共 13套试卷 ,热量的计算考查 12次 , 比热容的特性 和应用各考查2次) 1.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 ,在温度升高时所 升高的温度 的 质量 和② ______________ 吸收的热量与① ______ 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③ c 表示 , 单位是④ ___________________, 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 ______ J/(kg· ℃) 号是⑤______________.
方向
做功 a.钻木取火;b.用锯条锯木 板,锯条、木板均发热;c.两 实例 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d.
热传递
a.用热水袋取
暖;b.广场上的石 凳被晒得发烫 等;c.烧水水变 热;d.烤火御寒等
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
流星;e.汽缸里的活塞在燃 气推动下运动等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一 说明 个物体温度升高,有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也 有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
(5)计算公式 热量 单 位 是 ⑨ ① Q=mq, 其 中 ,Q 表 示 ⑧ ______, J q表示⑩______ 热值 单位是 11______, J/kg m表示 ______, 质量 单位是 13 ______. kg 12 ______,
热量 单位是15 _____ ②Q=qV,其中,Q表示 14 ______, J ,
(2)公式 ①

(3)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 :让燃料燃烧更充分 ;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减少各 种能量损失;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 (4) 常见热机的效率 :蒸汽机的效率为 6%~15%, 汽 油 机 的 效 率 为 20%~30%, 柴 油 机 的 效 率 为 30%~45%.
W有 用 × 100% qm W有用 × 100% qV
q 表示. ③______
1 (2) 意义 : 热值在数值上等于④ ______kg 某种燃 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焦耳 符 号 是 ⑥ (3) 单 位 : 热 值 的 单 位 是 ⑤ ______, J ______. (4)特点:与燃料的形状、 体积、质量无关,只有燃 种类 有关. 料的⑦______
16
原子 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17___________ 永不停息地 ______ 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 18 ____________. 引力和斥力 _____________;
考点二 内能(云南近三年共 13套试卷,
改变内能的方法考查 7 次 , 温度与内能
的关系考查 2 次 , 温度与热度的关系考 查12次) 1.内能 (1) 定义 :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 , 其热运
动力的热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2.汽油机
压缩 (1)工作过程:四冲程汽油机是由吸气 、②______
排气 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工 、做功和③______ 作的. (2)汽油机四冲程示意图
吸气 冲 ⑤______ 做功 冲 ⑦______ 排气 冲 压缩 冲 ⑥______ ④______ 程 程 程 程
雾.“白雾”是水蒸气 ______形 11 液化 成的;“瓶塞跳起”是气体膨胀对 外
12
做功 13 减小 ______,温度降低,内能 ______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
此过程中水蒸气的 14______ 内能 转化 动能 它与热机的 为塞子的 15______, 做功 冲程工作原理相似;酒精 16 ______ 灯对试管中的水加热,是通过 17 热传递 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塞 ________ 惯性 会继续 子冲出去后由于18 ______
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内能 如: (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⑦______. 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具有内能. 减小 温度升高时内 (4)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⑧______, 增加 能⑨______.
2.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
做功 实质 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 相互转化 间的⑩_________ 热传递 转移 内能的11 ______
通过关键词“搓手”、
“压缩”、“摩擦”、“锻打” 方式 、“拧弯”等即可判断是 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 能的
由高温物体转移到 低温物体或从物体
的高温部分转移到
低温部分
做功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
由高温物体转移到
增加 物体对外 可能 12 ______; 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 减少 13 ______ 低 温物体或 14 ______ 高 从物体的15 ______ 温部分转移到 低 温部分 16 ______
应用 实例 A.北方冬天用热水袋取暖;B.初春傍晚,
冷却和取暖
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C.给发 动机降温的水箱;降温吸热的物质采用 比热容较大的水做冷却剂 夏季沿海地区的温度要比市区温度低;
调节气候
修建人工湖减缓热岛效应等
2.热量的计算
(1)公式:
吸热公式:Q吸=cm(t-t0). 放热公式:Q放=cm(t0-t) 热量 单位是J;c表示 (2)表示意义:Q表示⑩______, 比热容 单位是 12 11________, J/(kg· ℃) ;m表示质量, __________
(2)物理意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温度降低⑥ 1℃ 所放出的热量 ,与它温度升高⑦______ 1℃ 所 ______ 相等 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吸收的热量⑧______, (3)特性: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 . 不同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⑨______.
(4)水比热容的应用
单位是kg;其中t为末温,t0为初温.
考点四 热机(云南近三年共13套试卷,热机冲程 判断考查2次,已知冲程考查能量的转化考查1次) 1.热机 内能 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 (1)定义:利用①______ (2)分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汽发动机等.
(3) 内燃机 :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
“破镜”无法“重圆”. (2)分子间力的特点 当分子间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13
斥力 ______
(如: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 ,作用力表 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变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引力 14 ______
( 如 : 固体被拉伸时 , 分子间的距离变大 , 作用力表 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 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分子 、 4.分子动理论: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 15 _____
进气门和 进气门⑧ 打开 排气 排气门都 ______,
进气门和排
气门都
13 关闭
进气门保持 关闭 排 16 ______,
关闭 ______,高温 门⑨______, 关闭 11 ______, 气门 17 活塞向⑩ 活塞向 12 高压气体 打开 活塞 14 推动 ______, 下 运动, ______ 上 运 ______活塞 ______ 上 向 18 ______ 15 向下 汽油和空气 动,燃料混 ______运动, 运动,把废气 的混合物进 合物被压 带动曲轴转 排出汽缸 入汽缸 缩 动,对外做功
热值 单位是 17______, 体积 q表示 16______ J/m3 V表示 18 _____, 单位是 19 ______. m3
2.热机的效率
有用功 的那部分能量与 (1)定义:热机工作时, 20 ________
21
完全燃烧 放出的热量之比 , 叫做热机的效率 . __________
η 表示. 用 22 ______
温度 有关, 影响因素:扩散现象的剧烈程度与⑧______ 剧烈 温度 越高,扩散现象越⑩______ ⑨______
举例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蝴蝶嗅到花香 、 墙角 放煤,日久变黑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引力 如被紧压在一起的铅 (1)分子之间存在 11 ______. 12 斥力 柱很难被分开 . 分子之间还存在 ______. 如
考点六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 云南近三年共 13 套
试卷,能量的转化考查6次) 1.能量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
转化 的. 可以相互①______
2.能量守恒定律 (1)定义: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转化 为其他形式,或者从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②______
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 ,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 保持不变 程中,能量的总量③___________.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高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特点:温度越④____, (3)扩散现象 相互接触 时 ⑥ 定 义 : 不 同 的 物 质 在 ⑤ ____________ 彼此进入对方 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扩散现象等 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⑦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