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 11 美好生活的向导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四一轮复习《美好生活的向导》

高中政治必修四一轮复习《美好生活的向导》

(1)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 中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指导作用。 (2)哲学与具体科学具有紧密的联系。哲学是人类对 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 思的一门学问,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为改革开放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从而促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 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一课Biblioteka 美好生活的向导高考导航
本课考点 复习重点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 哲学是 法论 什么 2.哲学与其他学科的 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 法论 2.哲学与其他学科的 关系
考点内容解读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的产生 实践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_____活动。 (2)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 追问 思考 的______和对世界的______。哲学与我们的生活、 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 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 活。
7. (2011· 合肥模拟)“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 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恩格斯的上述 论断说明( ) A.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它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C.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 的发展 D.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解析】此题考查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自然科学的 进步,推动唯物主义的发展,可见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 故选C。A、D脱离题干,哲学也是一门科学,排除B。 【答案】C
一年。探索和记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哲学
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路,关注和梳理在把握社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复习提纲思想政治必修四政治生活复习提纲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岀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2、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3、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岀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新人教版必修4PPT课件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新人教版必修4PPT课件
(2)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
(3 2.联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学习小贴士 认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 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的说法都是错误的,都歪 曲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③任何反映了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 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 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正 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 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学习小贴士 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也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并非所有的哲学都能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两 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
2.正确理解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1)哲学源于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高于生活,哲学
(2)哲学依赖于实践。人们在实践中提出一系列问题,成为
(2
2. (1
②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2)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 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 观。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 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统一。
(1) (2) (3)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我 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为我们发展中 国特 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1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21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21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xx·威海模拟)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解析】选B。

A项辩证法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认识。

C项不能反映题意。

D项辩证法是哲学的一部分,不是哲学的全部。

2.下列观点属于世界观的是(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②反对主观主义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上帝创造了世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选C。

世界观是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①②是方法论,③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看法,④是唯心主义世界观,虽然错了,但是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观点,故选C。

3.汪洋湖同志在日记中写道:经济学把财富作为幸福的基础,哲学把感受作为幸福的现实。

幸福则是一种满足的感受,每个人满足的感受也各不相同,幸福需要哲学的指引。

“幸福需要哲学的指引”是因为(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解析】选C。

本题属于因果选择题,“幸福需要哲学的指引”指哲学对生活的“指引”作用,A、B指哲学是什么,与题干无关;D项“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表述片面。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是神的居所,还是物质的存在?人又是什么?”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总的看法。

高中政治1.1《美好生活的向导》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1.1《美好生活的向导》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 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 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4、“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 一个空架子”,其意是指( ) A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综合
D 哲学是世界观,各门科学是方法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 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 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5、“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 东西”,这说明( ) A 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基础
具体科学
概括、指导


部分世界 特殊规律
特殊与普遍的关系
整个世界 一般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提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 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是科学之母” 等说法都是 错误的,但可说“哲学是科学研 究之母”。
《概念辨析》 哲学是什么?
1.从字义上看: 哲学是使人聪明、启发智慧 的学问。 2.从与世界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 方法论的关系 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看: 统一。 3.从与具体知 识的关系看: 4.从与时代 的关系看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 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的起源



哲 和对世界的思考。 【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 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 根本性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 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 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 学才会出现。
P6课堂探究6提示
探究提示: (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世界观同时为人 们提供方法论指导,具有不同思想观念 的人,在做人做事上往往会有不同,甚 至相反的方式。上面列举的四种人的 做法,第二,三种是可取的。 (2)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为人处世的方式 方法,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反映着人的 思想观念。认为命由天定便逆来顺受, 看破红尘,无所作为;认为人定胜天便 积极奋争,热爱世界,积极进取。

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记背大全

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记背大全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记背知识大全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常识)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发展史上,虽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高中政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时)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全书的起始课。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探究与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掌握本单元基本理论的同时,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我们的生活入手,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二目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哲学的本义爱智慧;二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讲哲学概念的基本含义。

第二目主要讲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

引导同学们进入生活与哲学的学习。

第二课包括两个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哲学研究的问题入手,指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而分析了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第二目分析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第二框,首先探究唯物主义,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其次分析唯心主义,指出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说明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最后指出虽然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阵营。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新人教版必修4)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新人教版必修4)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022年高考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

2022年高考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

202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常考知识点点拨(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

(X)点拨:哲学的产生离不开追问和思考,但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X)点拨: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是“科学之科学”(X)点拨: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但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X)点拨: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5、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互相决定的关系。

(X)点拨: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6、世界观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X)点拨: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7、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X)点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8、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X)点拨: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9、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X)点拨: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X)点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1.1美好生活的向导 新人教必修4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1.1美好生活的向导 新人教必修4

怎样理解 区别: ①形成: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哲学是哲学家研 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 ②特点: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 的。 联系: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 类社会、人的思维);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 高表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怎么样 防止两种错误倾向: (1)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 学。 (2)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1.正确理解世界观概念是什么? (1)世界观含义中的“世界”与我们通常说的“世界”有所不 同。哲学上所讲的“世界”包括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 其中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精神世界则是指 人的思维、意识。
(5)世界观与方法论不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方法论既不影响也 不决定世界观。 (6)世界观相同,方法论不一定相同。
(7)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 ①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 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任何哲学都能起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但不是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 有真正的哲学,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哲学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①②B.②③来自C.③④D.②④
【解析】 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①错 误;哲学和世界观一样,都有正误之分,③错误。
【答案】 D
命题点3 世界观与方法论
【金题对点练3】 (江苏高考)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 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 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高考政治总复习11美好生活的向导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总复习11美好生活的向导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领航】 2013 高考政治总复习1-1美好生活的导游新人教版必修 4一、选择题1.( 河南省豫北六校2012 届高三第三次精英联考)2011年 6 月3 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公布,旨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迈上新的更高水平。

这一规划公布的哲学依照是()①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归纳和总结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③哲学的任务就是揭露每一事物发展的规律④哲学为人们的实践活动供给指导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分析:此题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的公布为背景,考察学生对哲学相关理论的理解。

①③项表述自己错误,哲学是详细科学的归纳和总结,详细科学的任务是揭露每一事物发展的规律;②项论述正确;④项切合题意,因为资料重申了哲学的功能。

故正确选项是D。

答案:D2.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2 届高考第三次模拟 )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久决定他的工作方向”。

这说明()A.哲学是详细科学的基础B.哲学决定详细科学的发展C.哲学与详细科学相互影响D.哲学指导详细科学的研究分析:工作方向是指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世界观将永久决定他的工作方向”说明哲学对详细科学的作用, D 项切合题意; A、B 说法错误,题干没有重申详细科学对哲学的影响,清除 C 项。

答案: D3.( 上海市普陀区2012 届高三 4 月质量调研 ) “哲学”的词义是对于智慧的学识。

哲学之所以能给人以智慧,是因为哲学()A.能揭露每个事物详细发展的规律B.能够取代详细科学的研究C.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总结D.能为人们供给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分析: A、 B 说法错误, C不是哲学给人以智慧的原由。

答案: D4.( 山东省泰安市2012 届高三期末检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 年11 月转发了《教育部对于深入推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华发展的建议》。

《建议》重申,繁华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华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考政治 第一单元 第 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新人教必修4

高考政治 第一单元 第 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新人教必修4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们之间的 关系用下图表示:
(1)哲学和世界观研究的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这里的整个世界既包括客 观世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也包括主观世界(人类思维)。 (2)在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 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要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 家的事情。 (3)哲学、世界观均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答案 A
1-1 (山东临沂月考,13)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 不能带来钱”成了思维定式。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 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 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未来的。这是因为 (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图示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图示
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有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哲学是具体科 学知识的总和,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正确观点为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 的概括和总结,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栏目索引
2-1 (江苏盱眙中学一模,2)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 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这说明 ( )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影响 D.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依据材料中“在哲学点 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还培养了大量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这一信 息可知,材料主要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影响,C正确切题。哲学的发展要 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A说法错误;B夸大了哲学的作用;D与题意不 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领航】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 1-1 美好生活的向导新人教版
必修4
一、选择题
1.(河南省豫北六校2012届高三第三次精英联考)2011年6月3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发布,旨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迈上新的更高水平。

这一规划发布的哲学依据是( )
①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哲学的
任务就是揭示每一事物发展的规律④哲学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的发布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哲学有关理论的理解。

①③项表述本身错误,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每一事物发展的规律;②项论述正确;④项符合题意,因为材料强调了哲学的功能。

故正确选项是D。

答案:D
2.(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高考第三次模拟)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说:“研究人员的
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

这说明( )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决定具体科学的发展
C.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影响
D.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
解析:工作方向是指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D项符合题意;A、B说法错误,题干没有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影响,排除C项。

答案:D
3.(上海市普陀区2012届高三4月质量调研)“哲学”的词义是关于智慧的学问。

哲学之所以能给人以智慧,是因为哲学( )
A.能揭示每个事物具体发展的规律
B.可以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
C.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总结
D.能为人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解析:A、B说法错误,C不是哲学给人以智慧的原因。

答案:D
4.(山东省泰安市2012届高三期末检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11月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

《意见》强调,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说明( )
A.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B.学了哲学,就会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解析:本题指向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根源于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世界观人人都有,所以A错误;学了哲学,不一定就会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错;D无关。

故选C。

答案:C
5.(北京市西城区2012届高三模拟)哲学是“智慧之学”。

在古汉语里,知识的“知”字通假“智”,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

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 )
A.发挥哲学智慧不断揭示具体领域的规律
B.离开具体知识对整个世界进行深入思考
C.对丰富的具体知识加以概括、总结和反思
D.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推动具体知识向前发展
解析:注意题干中“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如何做。

A项的表述要有一个基础和前提,即哲学要对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这也是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的措施,而A项表述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故C项符合题意。

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离不开具体知识,B项错误。

D项的表达不会收到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的效果,故排除。

答案:C
6.钱学森说:“科学技术体系的最高概括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每一部门也有自己的概括,作为每一部门通往马克思主义殿堂的桥梁。

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指导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发展也会发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告诉我们( )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同时产生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③哲学为具体科
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建立在具体科学之上的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
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②③正确,选B。

答案:B
7.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这说明(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②哲学的重要性之一就在于它是“科学之科学”
③研究自然科学的归宿和目的就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④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
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说法错误,排除②。

研究自然科学的归宿和目的在于指导实践,③错误。

答案:D
8.哲学中有一个经典的因果律,认为:“因在前,果在后,因果关系不可倒置”。

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已经证明:由于光速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光速不可超越,时光不可倒流,必然会导致因果关系不可倒置。

这一证明为经典因果律提供了依据。

由此可见( )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之科学
③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④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而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④错误。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不是“科学之科学”,因此②错误。

材料信息“光速不可超越……必然会导致因果关系不可倒置”表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也表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所以选B。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

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以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如何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

等到这种已经接受了的观点被推翻以后,又会有一种意想不到和完全新的发展,它又成为一个新的哲学观点的源泉。


根据材料回答:
(1)爱因斯坦这段话阐述了什么基本观点?
(2)简述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作用及表现。

(3)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说明,爱因斯坦所提出的哲学和科学的相同点。

解析:本题第(1)、(2)问考查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就二者的联系而言,哲学必须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离开了具体科学,哲学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同时具体科学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如果离开正确哲学的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就会失去正确方向。

爱因斯坦的话讲述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第(3)问先要明确辩证法的角度,即联系、发展、矛盾和辩证的否定观,然后去理解材料。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说哲学与具体科学互相促进,因此主要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答案:(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哲学和科学都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科学的新成果可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又能反过来推动科学的发展,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前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