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在遗传中的表现规律,是遗传和变异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遗传现象,为后续学习人类遗传病、生物进化等知识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对生物学科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他们对于抽象的遗传学知识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近亲结婚危害的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关注近亲结婚的危害,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阐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2、教学难点
(1)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在遗传中的表现规律。
(2)运用遗传图解分析遗传现象。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1)讲授法:讲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重要概念和知识。
(2)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遗传规律。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近亲结婚的危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2、学法
(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多媒体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2)合作学习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验探究、讨论等学习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探究学习法:学生通过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探究基因的传递规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相对性状的图片,如双眼皮和单眼皮、有耳垂
和无耳垂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相对性状是如何遗传的,从而引出本
节课的课题——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2、讲授新课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①介绍孟德尔及其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
②展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③讲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概念,以及基
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①通过实例,进一步解释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②让学生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亲代和子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3)禁止近亲结婚
①讲解近亲的概念和近亲结婚的危害。
②让学生分析一些近亲结婚导致遗传病发生的案例,加深对近亲结
婚危害的认识。
3、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
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以及近亲结婚的危害。
(2)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概念、遗传图
解的绘制方法以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4、课堂练习
(1)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对学生存在的问
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5、课后作业
(1)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进一步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
理解和掌握。
(2)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些常见遗传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七、板书设计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实验材料:豌豆
2、实验过程
3、实验结果
4、概念: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三、禁止近亲结婚
1、近亲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