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培优试卷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培优试卷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A.38×25×4=38×(25×4)
B.99×137+137=137×(99+1)
C.16×125=2×(8×125)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腰三角形B.半圆C.平行四边形D.长方形
3.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分别为4厘米和7厘米。

再从下面选()厘米长的小棒,就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A.2 B.5 C.11
4.下面的立体图形中,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的图形有()。

A.①和②B.①和④C.①和③
5.与20.300大小相等的小数是()。

A.20.3 B.2.3 C.2.300
6.在0.368这个数中,“8”所在的数位是()。

A.个位B.十分位C.百分位D.千分位
7.0.47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与原数相比,增加了()。

A.4.7 B.4.23 C.5.17
8.数学知识竞赛共1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4分。

炫炫做了所有的题,得了72分,他答对了()道题。

A.8 B.7 C.6 D.5
9.50名同学的身高各不相同,其中最高的是152厘米,最矮的是137厘米。

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厘米。

A.136 B.145 C.152 D.153二、填空题10.3.05千克=( )千克( )克86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1.零点四六五写作,它的计数单位是,它里面有个0.001.
12.在除法算式186÷62=3中,如果除数除以31,要使商仍是3,被除数应( )。

13.5.03乘1000就是把它扩大到原来的( )倍,小数点向( )移动( )位,最后结果是( )。

14.一束鲜花30元,买5束送一束,王阿姨一次买5束,每束便宜( )元。

15.一个三角形最多能有( )个钝角,最多有( )个锐角。

16.小马虎把一个数乘以错看成除以,结果得,正确的结果是.
17.精心整理细答问题。

光明小学各年级学生戴近视镜人数统计图
(1)请根据条形统计图把下面统计表补充完整。

光明小学各年级学生戴近视镜人数统计表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戴近视镜人
( )( )( )( )( )( )数(人)
(2)①三、五年级共有( )人戴近视镜。

②五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比( )年级的人数少。

③二、三年级平均每个年级有( )人戴近视镜。

18.如图,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阴影的宽为2厘米,则空白部分的面积
是( )平方厘米。

19.直接写得数。

25×8= 5.4-3.3=0.02÷10=0.23×1000=25×4÷25×4=
8.7-7= 2.5-2.3= 1.45+0.6=65-5×0= 4.3×100÷1000=
20.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15.8+7.95=31.2-7.25=
21.脱式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6.4+2.17+5.83+3.625×88387-(87-13)
36×64+64×646×[2.6+(15-10.6)]99×101
2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33厘米,其中一条腰长是6.5厘米,它的底边长是多少
厘米?
23.同学们进行立定跳远比赛。

亮亮比军军多跳0.24m,强强比亮亮少跳0.09m,亮亮和
强强各跳了多少米?
24.淘气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12页,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读6页,最后一天读了48页,他共读了几天?
25.下面是某商店两个季度的空调与电视的销售情况。

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空调/台4612162428
电视/台310714161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注意竖轴信息和图例)
某商店两个季度的空调与电视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2)利用平均数的知识,比较分析一下空调与电视的销售情况。

26.学校工会在中秋节举行活动,工会主席陈老师准备去购买300块香皂作为奖品。

怎样购买最省钱?一共要付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然后把积相加即可。

【详解】
A.38×25×4=38×(25×4),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不合题意;
B.99×137+137=137×(99+1),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合题意;
C.16×125=2×(8×125),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这道题考查的是运算定律的知识,解答此题要明确数量之间的运算关系。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B.半圆是轴对称图形;
C.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D.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可知,第三条边应小于4+7=11厘米。

大于7-4=3厘米。

【详解】
4+7=11(厘米),7-4=3(厘米)
A.2<3;
B.3<5<11;
C.11=11;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分别画出各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到的形状即可解答。

【详解】
①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②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③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④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视图知识的掌握。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可得20.300=20.3,据此选择解答即可。

【详解】
据分析可得:
与20.300大小相等的小数是20.3。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下图可知,0.368这个数中,“8”所在的数位是千分位。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0.368这个数中,“8”所在的数位是千分位。

故答案为:D。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0.47扩大到原来的10倍,即把0.4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是4.7;再用4.7减去0.47即可。

【详解】
0.47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是4.7;
4.7-0.47=4.23
所以,0.47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与原数相比,增加了4.23。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及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假设全答对,分别计算出总分数、总分数与实际得分的差、答错一题与答对一题的得分差,然后用总得分差除以答错一题与答对一题的得分差就是答错的道数,再用总题数减去答错的道数就是答对的道数。

【详解】
10×10=100(分)
100-72=28(分)
10+4=14(分)
28÷14=2(道)
10-2=8(道)
【点睛】
熟练掌握鸡兔同笼相关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其特点是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详解】
A.136<137,因此136厘米不可能是他们的平均身高。

B.137<145<152,因此145厘米可能是他们的平均身高。

C.152=152,因此152厘米不可能是他们的平均身高。

D.153>152,因此153厘米不可能是他们的平均身高。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平均数的特点及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0.50 86
【解析】
【分析】
(1)1千克=1000克,3.05千克=3千克+0.05千克,因此可用0.05×1000将0.05千克化成克。

(2)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依此换算。

【详解】
(1)0.05×1000=50,因此3.05千克=3千克50克
(2)8600平方分米=86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单位之间的换算,熟记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465,0.001,465
【解析】【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写法可得:零点四六五写作0.465,它的最低位是千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0.001,它里面有465个0.001;据此解答即可.
解:零点四六五写作0.465,它的计数单位是0.001,它里面有465个0.001;
故答案为0.465,0.001,465.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的意义,应明确小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几个计数单位,关键是要弄清楚一个小数的数位名称和所对应的计数单位.
12.除以31
【解析】
【分析】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商不变;据此可知,在除法算式186÷62=3中,如果除数除以31,要使商仍是3,被除数应除以31。

【详解】
186÷62=(186÷31)÷(62÷31)=3
所以,在除法算式186÷62=3中,如果除数除以31,要使商仍是3,被除数应除以31。

【点睛】
正确理解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右三 5030
【解析】
【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100、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100、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

1
10

1
100

1
1000。

【详解】
5.03乘1000就是把它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最后结果是5030。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5元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根据:鲜花单价×数量=总价,求出王阿姨花的总钱数,实际买到手的是6束,除以6求出每束鲜花的价格。

30-实际每束鲜花的价格即可。

【详解】
30-30×5÷(5+1)
=30-25
=5(元)
答:每束鲜花便宜5元。

【点睛】
找准数量关系,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找出王阿姨所花总钱数和所买鲜花的实际数量是解题关键。

15.3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钝角是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锐角是小于90°的角,据此解答。

【详解】
如果一个三角形中出现2个或3个钝角,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所以最多能有1个钝角,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3个角都是锐角,所以最多有3个锐角。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分类及内角和的掌握情况。

16.【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先根据后来错误的运算求出这个数,然后再用这个数乘即可.
解:=,
=.
所以正确结果是.
故答案为.
点评:这类型的题目先由运算的结果和已知的运算求出未知的数,然后再
解析: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先根据后来错误的运算求出这个数,然后再用这个数乘即可.
解:=,=.
所以正确结果是.
故答案为.
点评:这类型的题目先由运算的结果和已知的运算求出未知的数,然后再由正确的计算进行求解.
17.20 40 63 60 75 100 四或六 30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形图可看出一格表示10人,即可看出一到六年级戴近视镜人解析:20 40 63 60 75 100 四或六 30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形图可看出一格表示10人,即可看出一到六年级戴近视镜人数;
(2)①三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加上五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即可;
②根据统计图直条的长短可以直观地看出五年级戴近视镜的比四年级和六年级人数少;
③二年级戴近视镜的加上三年级戴近视镜的,除以2就是平均数,据此解答。

【详解】
(1)由分析可知一到六年级戴近视镜人数依次为5、20、40、63、60、75。

(2)①40+60=100(人)
②五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比四或六年级的人数少(60<63,60<75);
③(20+40)÷2
=60÷2
=30(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48
【解析】
【分析】
将阴影部分分别平移到长方形的边上,然后再求出空白部分的长和宽,再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空白部分的宽:8-2=6(厘米)
空白部分的长:10-2=8(厘米解析:48
【解析】
【分析】
将阴影部分分别平移到长方形的边上,然后再求出空白部分的长和宽,再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空白部分的宽:8-2=6(厘米)
空白部分的长:10-2=8(厘米)
空白部分的面积:6×8=48(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把阴影部分平移到长方形的边上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00;2.1;0.002;230;16
1.7;0.2;
2.05;65;0.43
【解析】
【详解】

解析:200;2.1;0.002;230;16
1.7;0.2;
2.05;65;0.43
【解析】
【详解】

20.75;23.95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省略不写,验算采用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据此解
解析:75;23.95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省略不写,验算采用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据此解答。

【详解】
15.8+7.95=23.75 31.2-7.25=23.95
1
5.87.9
52 3.75+验算:7.951 5.82 3.75+ 3127.252 3.95-验算:2 3.957.253 1.2
0+ 21.18;2200;313
6400;42;9999
【解析】
【分析】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 解析:18;2200;313
6400;42;9999
【解析】
【分析】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减法的性质是指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详解】
6.4+2.17+5.83+3.6
=(6.4+3.6)+(2.17+5.83)
=10+8
=18
25×88
=25×4×22
=100×22
=2200387-(87-13)
=387-87+13
=300+13
=313
36×64+64×64
=(36+64)×64
=100×64
=6400
6×[2.6+(15-10.6)]
=6×[2.6+4.4]
=6×7
=42
99×101
=99×(100+1)
=99×100+99
=9900+99
=9999
22.33厘米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周长和腰长已知,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所以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减去两条腰长,即可解答。

【详解】
20.33-6.5-6.5
=13.83-6.5
=7.33
解析:33厘米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周长和腰长已知,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所以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减去两条腰长,即可解答。

20.33-6.5-6.5
=13.83-6.5
=7.33(厘米)
答:它的底边长是7.33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23.亮亮2.18米;强强2.09米。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军军跳的距离加上0.24米为亮亮跳的距离,再用亮亮跳的距离减去0.09米得到强强跳的距离。

【详解】
亮亮:1.94+0.24=2.
解析:亮亮2.18米;强强2.09米。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军军跳的距离加上0.24米为亮亮跳的距离,再用亮亮跳的距离减去0.09米得到强强跳的距离。

【详解】
亮亮:1.94+0.24=2.18(米)
强强:2.18-0.09=2.09(米)
答:亮亮跳了2.18米,强强跳了2.09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计算时注意细心。

24.7天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第二天读了12+6页,第三天读了12+6+6页,第四天读了12+6+6+6页,那么最后一天读了48页,先求48减去12的差,再求这个差里面有几个6,最后加上1天,
解析:7天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第二天读了12+6页,第三天读了12+6+6页,第四天读了12+6+6+6页,那么最后一天读了48页,先求48减去12的差,再求这个差里面有几个6,最后加上1天,据此解答。

【详解】(48-12)÷6
=6(天)
6+1=7(天)
答:他共读了7天。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2页加上几个6页等于48页。

25.(1)见详解
(2)4月-9月,空调平均每个月的销量比电视的好。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复式统计表的信息进行绘制即可,35-30=5(台),因此一个小格表示5台。

(2
解析:(1)见详解
(2)4月-9月,空调平均每个月的销量比电视的好。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复式统计表的信息进行绘制即可,35-30=5(台),因此一个小格表示5台。

(2)先分别计算出空调、电视六个月销售的总量,然后分别用销售总量除以6分别计算出平均每个月销售的台数,最后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即可。

【详解】
(1)某商店两个季度的空调与电视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2)空调:4+6+12+16+24+28=90(台)
90÷6=15(台)
电视:3+10+7+14+16+10=60(台)
60÷6=10(台)
15台>10台答:4月-9月,空调平均每个月的销量比电视的好。

【点睛】
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与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7箱、6个3块、2个1块;908元
【解析】
【分析】
300除以40,商为要买的箱数,余数再除以3,商为可以买几个3块,余数再1块1块的买,然后120乘箱数,加上10乘3块的个数,再加4乘块数,即
解析:7箱、6个3块、2个1块;908元
【解析】
【分析】
300除以40,商为要买的箱数,余数再除以3,商为可以买几个3块,余数再1块1块的买,然后120乘箱数,加上10乘3块的个数,再加4乘块数,即等于要付的钱。

【详解】
300÷40=7(箱)……20(块)
20÷3=6(个)……2(块)
7×120+6×10+2×4
=840+60+8
=900+8
=908(元)
答:买7箱、6个3块、2个1块最省钱,要付908元。

【点睛】
先整箱整箱的买,不够整箱的再3块3块的买,不够3块的就单块的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