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九年级上学期同步检测化学试题第10单元酸和碱(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卷
温馨提示:本卷共三大题,计 25 小题,总分值 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15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45分〕
1.〔A〕以下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白色固体,易潮解 B.有强腐蚀性,俗称苛性钠C.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D.它能与CO发生化学反响2.〔A〕以下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 B. 氢氧化钠C. 大理石 D. 澄清石灰水
3.〔A〕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
A.酸都含有酸根 B.酸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D.酸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4.〔A〕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 B.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
C.用苛性钠枯燥O
2、N
2
等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5.〔A〕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按物质类别分类放置。
下面是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局部药品的摆放情况。
小林取用了硫酸以后,应该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6.〔A〕向pH为4的盐酸中参加以下物质,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会减小的是〔〕A.纯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pH为4的盐酸 D.硫酸溶液7.〔A〕将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露置在空气中,变化的结果是容器内〔〕A.溶液的质量都增大
B.溶液的质量都变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8.〔A〕以下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响原理的是〔〕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枯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A〕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10.〔A〕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应选用的试剂是〔〕
A.澄清的石灰水
B.氢氧化钠
C.石灰石粉末
D.生石灰粉末11.〔A〕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见右图)带回了“警察局〞。
上级派出以下四名“警
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
无法
..完成任务的“警察〞是〔〕
A.紫色石蕊试液“警察〞 B.稀盐酸“警察〞
C.无色酚酞试液“警察〞 D.纯碱溶液“警察〞
12.〔B〕实验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泡菜
C.番茄的酸性比苹果强
D.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葡萄汁测其pH
13.〔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参加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响,反响的微观示意图见右
以下列图。
以下有关认识错误的选项是
......〔〕
A.反响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酸与碱的反响属于复分解反响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4.〔B〕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翻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盖,瓶口处有白烟出现
B.盐酸遇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那么该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15.〔C〕探究中和反响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
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响一定发生的是〔〕
A.在稀盐酸中参加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参加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参加CaCO
3
,然后向其中逐滴参加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参加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参加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参加Ba(NO
3)
2
,然后向其中逐滴参加稀硫酸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总分值35分〕
16.〔2分〕〔A〕氢氧化钠俗名叫烧碱,这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性;氢氧化钠必需密封保存,因为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而潮解,并能够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而变质。
17.〔6分〕〔A〕根据以下列图信息答复以下问题:
(1)图中三种碱溶于水时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由此可以推测出,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请你推论出氢氧化钾能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两点即可,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②。
18.〔6分〕〔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均为无色液体,区别它们常用;氢氧化钠跟盐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医生常建议胃酸过多的病人可服用药品“斯达舒〞(含氢氧化铝),其中氢氧化铝的作用是。
19.〔7分〕〔A〕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答复以下问题:
〔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离子〔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等〔写二条即可〕。
〔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枯燥剂,如:枯燥等气体,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响制得,化学方程式为:。
〔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响,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
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4〕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了灾区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平安,卫生防疫部门要经常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获得可靠的科学依据。
假设现有一瓶水样,要获取它的酸碱度,应如何操作:。
20.〔4分〕〔B〕某实验小组同学准备制取氢气,实验室只有98%的浓硫酸,小强用100ml的量筒量取了5ml浓硫酸,就准备在量筒里加水稀释,小刚见了马上制止了小强的实验.指出上述已完成的和未完成的实验操作中:
(1)存在的错误有___;____;____。
(2)可能造成的后果有(答出一点即可)____。
21.〔5分〕过量的铁粉与稀盐酸反响,实验时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1)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反响后溶液中主要含有Cl-、、 (填粒子符号);
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响,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22.〔5分〕为探究CO
2
了以下4种实验装置,请答复以下问题:
(1)选择任意一种
....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实验现象为:。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响。
(3)在原实验的根底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第23题8分,第24题12分,总分值20分〕23.〔8分〕〔B〕称取铜、锌混合物粉末10.0 g置于烧杯中,慢慢参加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响,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0 g稀硫酸。
剩余固体3.5 g。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3.〔共8分〕〔1〕铜的质量分数=
3.5 g
10.0 g
×100%=35.0% 〔2分〕
〔2〕设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2分〕
65 98 10.0g-3.5g49g·x〔2分〕
65 98=
10.0g-3.5g
49g·x
x=20.0% 〔2分〕
答:略。
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响,所以剩余 3.5 g固体为铜,锌的质量: 10.0g-
3.5g=6.5g;根据6.5g锌的质量可求得49.0 g稀硫酸中H
2SO
4
的质量,从而计算
出稀硫酸中H
2SO
4
的质量分数。
24.〔12分〕〔B〕向盛有9g蒸馏水的烧杯中参加含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1g,使之全部溶解后,向烧杯中滴加右图所示的稀盐酸,当恰好完全反响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0g。
试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反响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解析:此题考查了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及保存方法。
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会吸引水分,故应密封保存;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收水分,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故应密封保存;大理石不需密封;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故应密封保存。
点评:能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响或吸引空气中的成分的物质都需密封保存。
3.C
4.C
5.B 解析:分析题中信息知:A处是酸碱指示剂,B处是酸,C是碱,D是盐。
硫酸属于酸,应放在B处。
6.D 解析:向pH为4的盐酸中参加纯水,稀释,pH增大,A为错项;向pH为4的盐酸中参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增大,B为错项;向pH为4的盐酸中参加pH为4的盐酸,pH不变,C为错项,排除A、B、C,那么D为正确选项,即向pH为4的盐酸中参加硫酸溶液,pH可能会减小。
7.D 解析: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暴露在空气中,溶质HCl的质量减小,溶液的质量也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点拨:运用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理解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
8.B 解析:中和反响是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响,判断反响是否是中和反响时一定要注意反响物必须是酸和碱,而不是酸性或碱性溶液。
9.D 解析:当pH试纸用水湿润后,导致待测液浓度减小,对于酸性溶液来说,酸性减弱,pH增大;对于碱性溶液来说,碱性减弱,pH减小;对于中性溶液来说,pH无变化。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pH试纸不能用水湿润,这样导致待测液的浓度发生变化,从而使测得pH不准确。
10.C解析: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能发生如下反响:Ca(OH)
2+2HCl=CaCl
2
+2H
2
O,反
响生成CaCl
2
,但无明显现象.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不通确定盐酸是否完全中
和,也不能确定参加的澄清石灰水是否过量,假设盐酸没有完全中和,那么溶液为酸性,假设澄清石灰水过量,那么溶液变为碱性,因此无法确定溶液是否变成中性。
NaOH虽然与盐酸反响,但除去盐酸后又会增加NaCl杂质。
生石灰虽然是固
体,它不仅能跟盐酸反响,也能与水反响生成Ca(OH)
2
,但是无沉淀、气体生成,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无法确定溶液是否变成中性,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单凭
生石灰、澄清石灰水能与盐酸反响生成CaCl
2
,就会误选A、D。
石灰石粉末的主
要成分是CaCO
3,它不溶于水,跟CaCl
2
也不反响,但可与盐酸反响并放出气体,其
现象十清楚显。
因此,可参加过量石灰石粉末,直至不再有气泡放出(石灰石剩余),这时盐酸全部反响完,溶液变成中性。
易错会诊:错解1:因要使含有盐酸的氯化钙由酸性变为中性,认为让碱中和盐酸,而错选A或B。
错解2:认为生石灰粉末与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钙而误选D。
11.B 解析: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中性的氯化钠溶液不能使其变色,故A正确;盐酸与稀硫酸、氯化钠溶液不反响,与石灰水反响也没有现象,故无法鉴别B错;无色酚酞试液遇石灰水变红,将另两种溶液分别滴入变红的石灰水中,红色消失的是稀硫酸,故C可行;纯碱溶液与稀硫酸反响有气体放出,与石灰水反响产生白色沉淀,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响,故D方案可行。
12.B解析:此题考查pH与酸碱性的关系,较易。
由题给表格数据可知,泡菜的pH =3.4﹤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B为正确选项。
牛奶的pH=6.5﹤7,显酸性,属酸性食物,玉米粥pH=7.8﹥7,显碱性,属碱性食物,A为错项;番茄的pH=4.4,苹果的pH=3.1,pH﹤7,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3.1﹤4.4,苹果的酸性比番茄强,C为错项;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葡萄汁测其pH,相当于将葡萄汁稀释,酸性溶液被稀释时,溶液的pH变大,碱性溶液被稀释时,溶液的pH变小,这样使得测定结果不准确,D为错项,测定pH正确的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被测液的pH。
13.D
14.C 解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处有白雾出现,故A错;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以帮助我们从定性的角度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其变色原理是酸或碱的溶液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指示剂使酸、碱溶液变色..........................., B
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是呈碱性的,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C正确;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故D错。
易错会诊:此题易错选A、B、D。
错选A是对“烟〞“雾〞混淆而错选;错选B是只看到了显色情况,没有考虑是指示剂变色;错选D是对酸与酸性溶液不能区分,酸性溶液是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15.D 解析:A中参加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响,当NaOH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后,NaOH才能与氯化铜反响产生沉淀,故A能判断;B中参加稀盐酸,盐
反响产生气体,故B能判断;C中参加稀硫酸先与NaOH完全反响后,才与CaCO
3
,使溶液变蓝,并逐渐加深;酸,硫酸先与NaOH反响后,再与CuO反响生成CuSO
4
D中无法判断稀硫酸与NaOH是否一定发生反响,故无法判断中和反响是否发生。
二、填空题
16. 〔每空1分,共2分〕腐蚀;水分
17. 〔每空2分,共6分〕(1)OH-或氢氧根离子 (2)①KOH+2HCl==KCl+H
2
O
②2KOH+CO
2==K
2
CO
3
+H
2
O
18.〔每空2分,共6分〕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铁;碳酸钠等) NaOH + HCl == NaCI + H2O 中和过多的胃酸(或能与盐酸反响等)
19.〔每空1分,共7分〕〔1〕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响;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响;等〔任写两
条〕〔2〕H
2(O
2
) CaO+H
2
O==Ca(OH)
2
〔3〕H
2SO
4
+Ca(OH)
2
==CaSO
4
+2H
2
O (4)取待测水样,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
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解析:此题考查酸碱的性质以及中和反响在生活中的应用。
〔1〕直接考查是酸
的概念及通性,属于根底题。
〔2〕氢氧化钠是碱性物质,在作枯燥剂时,不能用来枯燥酸性气体。
〔3〕通过污水处理考查酸碱中和反响,是将化学融入生活,充分表达了新课标的考查方式。
20.〔每空1分,共4分〕(1)使用100ml量筒了;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了;往浓硫酸中加水了。
(2)量取浓硫酸的体积误差大(或误差大)或使量筒炸裂或酸液飞溅。
21.〔每空1分,共5分〕〔1〕Fe+2HCl=FeCl2+H2↑〔2〕Fe2+ H2O〔3〕Fe2+ 反响前的盐酸溶液是无色的〔或将足量锌放入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22.〔每空1分,共5分〕〔1〕①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②塑料瓶变瘪;③气球膨胀变大;④水倒流进锥形瓶中;NaOH与CO
2
发生反响,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
生气压差。
〔2〕CO
2
能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响,产生类似的现象。
〔3〕分别向容器内参加适量稀盐酸,发现有大量气泡生成。
三、计算解答题
24.〔共12分〕
〔2分〕
〔2分〕
〔2分〕
〔2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