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17·崇明模拟) 秦汉以来,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儒家)文化圈,其中儒家文化最先传入的国家是()
A . 朝鲜
B . 印度
C . 越南
D . 日本
2. (2分) (2017高一下·石家庄期末)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 . 赞美古代文学形式的多样化
B . 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 . 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 . 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3. (2分)(2017·山东模拟) 乾隆皇帝在谈到自己南巡允许商人大兴土木时说:“此在苏扬盐布商人等,出其余赀,偶一点缀,本地工匠贫民,得资力作,以沾微润,所谓分有余以补不足,其事尚属可行。

”这表明他()
A . 强调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 . 警惕奢华之风会危及统治秩序
C . 宣扬奢侈享受的社会主张
D . 认同奢侈促进市场发展的观点
4. (2分) (2016高二上·青海期中)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 . 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 . 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 . 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5. (2分) (2018高一下·太和开学考) 下表是1927-1930年中国共产党工人党员与农民党员在党员总数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

导致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遵义会议后工作重心转移
B . 城市武装起义的迅速发展
C . 农村土地革命的广泛展开
D . 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
6. (2分) (2017高二上·佛山期中) 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
④“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
这一发展进程反映了
A . 仁政思想得到发展
B . 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C . 社会矛盾走向缓和
D . 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7. (2分) (2018高一下·金沙期末) 伴随着家庭联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大量劳动力过剩。

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 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 .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 . 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
D . 实行农业多元发展
8. (2分)“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

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

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 . 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 . 雅典民主的范围有较大的局限
C . 公民大会成员由抽签选举产生
D . 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
9. (2分) (2017高二下·江都会考) 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的灵感来源于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

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

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A . 优胜劣汰
B . 社会契约
C . 分权制衡
D . 天赐人权
10. (2分) (2019高二下·泰州月考) “19世纪中期,英国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张,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

”当时英国能够这样做的主要条件是()
A . 近代科学的发展
B . 工业革命的完成
C . 1832年议会改革完成
D .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11. (2分)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

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A . 对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
B . 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C . 引起了政治危机
D . 促进政府调整政策
12. (2分)(2018·临川模拟) 1951年,美国众议院“反美国活动调查委员会”公布了三百多名好莱坞人士名单,其中有些人只是因为政治立场模糊而已,但他们却因此被迫退出影坛。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 冷战政策和麦卡锡主义的泛滥
B . 石油危机造成美国经济的萧条
C . 二战灾难促进和平思潮的兴起
D . 古巴导弹危机成胁关国的安全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45分)
13.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
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4. (5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美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56个不到2000人口的选区和31个不到4000人口的选区共取消143个议席;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

新兴工业城市选区,获得65个议席;北方郡选区,获得65个议席;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获得13个议席。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为例,多角度论述“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这一主题”。

(要求:从三个角度论述,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
15. (10分) (2017高三·临汾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

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則,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

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国内各少数民族、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三区革命政府”参加了筹建新中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同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要“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各民族“一律平等”,“均有乎等的权利和义务”;在民族地方治理与施政问题上,“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与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汉代民族政策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

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族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6. (15分) (2019高一下·白银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

蒸汽动力的出现,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电力这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

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是18世纪的蒸汽动力所望尘莫及的。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界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人类使用的动力方面有哪些革新?
(3)据上述材料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17. (5分) (2019高二下·广东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邹雅艳《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
根据以上材料,任意选取一个时期,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自拟主题,并结合中外史实进行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45分)
13-1、
13-2、
14-1、
15-1、
15-2、
16-1、
16-2、
16-3、
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