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小班教案《魔术》.doc
幼儿园小班魔术变变变教案优质
幼儿园小班魔术变变变教案优质幼儿园小班魔术变变变教案篇一1.愿意参与活动,通过活动初步感知颜色的变化。
2.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颜料被水溶解后会变出颜色。
3.通过比照、观察感知两种颜色混合能变出新颜色。
4.开展动手观察力、操作才能,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究事物变化的'愿望。
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颜料被水溶解会变色。
知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出新颜色。
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3个、瓶盖6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图示。
一、导入部分师:小朋友们,今天教师带来了一样东西,瞧,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有颜色吗?轻轻摇一摇水会动。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知道了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还会流动。
师:水宝宝可好玩了。
它不但会动,它还想和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你们想玩吗?二、根本部分师:教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就藏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在玩的时候我们要一起念一句好听的话:"水宝宝,变变变。
水宝宝,变变变。
"水宝宝听到这句话才会变色。
1.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自由摇动,使其变色。
(提醒幼儿观察自己的水宝宝是不是透明的)(教师可以用动作提醒幼儿先横着摇动瓶身,瓶宝宝喜欢一上一下用力的跳舞)师:你发现你的水宝宝都变了吗?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自由答复)师:哇,水宝宝太厉害了,有的变成了红色,有的变成了蓝色,有的变成了。
师:小朋友们,水宝宝玩累了!我们把瓶子放在地上,让水宝宝休息一会吧!2.水宝宝变色的机密师:你们的水宝宝怎么都变颜色了?肯定有机密,我们快来找找。
(教师同时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试验)教师小结:哈哈,其实教师把这个机密放在了瓶盖里。
(同时翻开瓶盖让幼儿说:你发现了什么机密?)原来盖子里的颜料掉进水里水宝宝就变色了,而盖子里没有颜料当然就变不出来了。
3.颜色对应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水宝宝变色的机密了,如今我们的魔术要晋级了。
幼儿园小班神奇魔术教案
幼儿园小班神奇魔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魔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掌握几个简单的魔术小把戏。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魔术?2.魔术小把戏的展示和分析。
3.学生试着模仿和实践魔术小把戏。
三、教学准备1.魔术道具:纸牌、魔术帽、丝巾等。
2.教学材料:魔术小把戏演示视频。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一张纸牌,问学生这是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纸牌是魔术表演中常用的道具之一。
第二步:展示魔术小把戏1.教师播放魔术小把戏演示视频,让学生观看。
2.观看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视频中出现的魔术小把戏。
–耳朵杯:将一个杯子放在耳朵上后,杯子突然消失。
–扇子变丝巾:扇子打开时,变成了彩色的丝巾。
–纸牌变蝴蝶:将一张纸牌放入魔术帽中,纸牌突然变成了一只蝴蝶。
3.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魔术小把戏的基本原理,并解释进行魔术表演时要注意的事项。
第三步:学生模仿和实践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魔术师。
2.魔术师向其他同学展示一项魔术小把戏,其他同学观看并猜猜是怎么做到的。
3.魔术师向其他同学讲解自己的魔术小把戏的秘密,并教会其他同学如何进行表演。
4.学生依照魔术师的指导,分小组进行练习和演练。
5.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魔术小把戏。
第四步:总结和展示1.教师邀请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进行魔术表演。
2.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鼓励和赞赏。
3.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并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魔术小把戏,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2.组织学生进行魔术表演比赛,评选出最有创意和最出色的表演。
3.魔术小把戏可以与其他节目相结合,如舞蹈、歌唱等,丰富幼儿园的文艺活动。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神奇魔术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不仅了解了魔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还培养了观察力、注意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变魔术》(含5篇)
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变魔术》(含5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变魔术》《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变魔术》》这是优秀的小班游戏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目标: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牛奶一瓶,手电筒一个,筷子一根,清水,无色透明玻璃杯两只,动物玩具两个。
玩法:1、亲子一起往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家长用手电筒光透过玻璃杯照射白色墙壁,与孩子观看墙上有什麽?(墙上的影象是白色的)2、将一个动物玩具放在墙与杯中间,请孩子说说有啥发现,让孩子拿着玩具在墙与杯之间任意做各种动作,再说墙上影象的变化。
(玩具的影象是黑色的。
)3、一只有水的杯加入少许牛奶用筷子搅拌均匀,再用手电筒透过杯子照射,继续观察有何变化?“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光线是红色的。
)4、请孩子用玩具继续表演,然后描述看到的情景。
5、亲子在墙与光之间玩各种手影,启发孩子想象影象像什麽?6、亲子分别轮流竖手指,另一人根据手指数量学动物叫,或听声音竖手指。
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变魔术》这篇文章共1018字。
第二篇: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教案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区别1和许多)小班教案教学内容:变魔术(“1”和“许多”)教学目的:1.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许多。
2.学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
教学准备:1.实物教具:扑克、玩具。
2.于幼儿人数相等的积塑粒,盛玩具的塑料筐一个,选取的物体单位名称应为“个”,便于幼儿掌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让幼儿区别“1”和“许多”的概念。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张扑克牌,让幼儿说出“一张”,继续快速的出示,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张”。
以这种形式,重复2——3次,变其它的玩具。
2、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站队,继续一位,一位请......启发幼儿说出“是由一位一位小朋友组成的许多小朋友”,在请幼儿一位一位回到座位,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小朋友分成了一个一个小朋友。
适合小班的魔术教案及反思
适合小班的魔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魔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
1. 魔术道具,纸牌、硬币、手帕等。
2. 教学辅助,PPT、视频等。
3. 教学环境,教室或活动室。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一段魔术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概念讲解,介绍魔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掌握观众的注意力、手法的灵活运用等。
3. 示范教学,老师现场表演一些简单的魔术,让学生感受魔术的神奇和乐趣。
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自行选择一种魔术道具进行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学生表演,学生进行魔术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和感悟。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魔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学生在学习魔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技巧不熟练的情况,这需要老师进行耐心的指导和细致的讲解。
同时,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也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进行培养和锻炼,比如可以让学生多进行小组合作,相互鼓励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其次,学生在学习魔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技巧不熟练的情况,这需要老师进行耐心的指导和细致的讲解。
同时,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也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进行培养和锻炼,比如可以让学生多进行小组合作,相互鼓励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魔术教学的重要性和难点,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计划。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园魔术变变变教案】幼儿园小小魔术师教案_变魔术小班教案
【幼儿园魔术变变变教案】幼儿园小小魔术师教案_变魔术小班教案1教案一:魔术变变变活动目标:1、在看看、讲讲、试试中,尝试进行魔术活动,激发幼儿对事物探究的兴趣。
2、通过尝试操作魔术发展动手能力。
3、感受魔术带来的欢乐。
活动准备:5个硬币、一个大红色纸圈。
剪刀、红纸圈及黄纸圈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一、教师表演魔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幼儿回答)魔术表演给你的感觉怎样呀?神不神奇呀?(幼:神奇)2、教师表演魔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师:今天我也表演几个小魔术。
(1)师幼合作表演硬币魔术师:我表演的魔术需要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合作,谁愿意?(请幼儿)(出示5个硬币)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硬币)有几个,(5个)现在我把这5个硬币给你,当我把第5个硬币给你时,你要很快的抓住硬币。
不听清楚了吗?看看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呢。
(表演12345)抓住了吗?给大家看看抓住了几个硬币。
(4个)还有一个没有抓住,现在我把这剩下的4个硬币给你,看看能不能接住,(当我把最后一个硬币给你时,你要抓住。
就是第4个时候你要很快抓住。
(分析:师幼表演魔术,更能激发幼儿学习。
)二、学魔术导语:魔术真的是很神奇。
(很神奇)我们也来做一个小小魔术怎么样。
1、教师表演小兔子魔术。
师:这是一张长方形的白纸,我要把它变成一只小兔子,看好了。
先往下撕,猜猜这是小兔子的什么?(耳朵)小兔子有几只耳朵?(两只)撕两只耳朵。
(教师边陈述,边表演小兔子魔术)两只耳朵要一样长,中间的往下折,然后把它撕掉。
现在我会让这只小兔子听我的话,我让它动哪只耳朵,他就会动哪只耳朵,你们信不信?找根线来,穿进去,拉出来,用点力气,小兔子的耳朵怎么样了?(弯下来,动了)小兔子听我的话吧。
(表演另一只)看看另一只听话吗?来试试,(师拉另一只耳朵)这一只也怎么样了?(动了)哎呀,好累呀。
现在我让两只耳朵一起动,可以吗?把线穿好,你们一起帮我拉好吗,123,线拉长一点。
小班艺术教案变魔术
小班艺术教案变魔术教学主题:变魔术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魔术的基本原理。
2.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完成一些简单的魔术效果。
3.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魔术道具:纸牌、鸽子变换道具、变色手帕等。
2.PPT或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各种魔术效果的视频或图片。
3.笔记本和笔:用于学生记下重要的魔术原理和步骤。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魔术(15分钟)1.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魔术效果,例如变色手帕、纸牌变化等。
2.教师可以借助PPT或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魔术表演的视频,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魔术原理(20分钟)1.老师可以通过PPT或黑板上画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一些魔术效果的原理,如曲线斗法、化学变色等。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在教室中展示一些简单的道具,如魔术扑克牌和变色魔方等,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
第三步:实践操作(35分钟)1.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魔术效果,例如纸牌变鸽子、变色手帕等,并向学生解释其操作步骤和技巧。
2.老师可以在教室中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并纠正动作、姿势等。
3.学生可以通过合作练习,互相观摩和给予建议,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第四步:达成效果(20分钟)1.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表演自己练习的魔术效果,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
2.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们将他们的魔术表演出来,展示给其他年级的同学或学校的其他班级。
第五步:结课总结(10分钟)1.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2.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和发展更多的魔术技巧。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行一些简单的魔术教程,并在家尝试练习。
2.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才艺展演或其他类似的活动,展示他们的魔术技巧。
教学评价:1.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对魔术原理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可以通过给予其他同学的建议和反馈来评价他们的表演。
3.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学生的魔术表演来评估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程度。
小班教案魔术
小班教案魔术教案标题:小班教案魔术教案目标:1. 培养小班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集中力。
2. 提高小班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小班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通过魔术表演,增强小班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魔术道具:纸牌、丝巾、硬币等。
2.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幻灯片等。
3. 教学环境:教室中央的表演区域。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魔术的概念,解释魔术是一种通过特殊技巧和表演来制造视觉错觉的艺术形式。
2. 展示一段简单的魔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究:3. 分发纸牌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并尝试猜测你将如何进行魔术表演。
4. 展示一种简单的纸牌魔术,并解释其中的技巧和原理。
5.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自己的魔术表演。
实践:6.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魔术表演,为其他小组进行展示。
7. 指导学生进行魔术表演的准备工作,包括练习手势、语言表达和道具使用等。
8. 学生小组进行排练,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展示:9. 学生小组轮流进行魔术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鼓励和反馈。
10. 在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进行简短的讨论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察。
总结:11. 总结魔术表演的重要性和技巧,强调团队合作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
1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观察力和创造力,发现身边的奇迹。
拓展活动:1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尝试更多的魔术技巧,可以提供相关书籍或网上资源供学生参考。
14.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魔术表演比赛,增加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性。
教学反思:在教案中,我充分考虑了小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引入、探究、实践和展示等环节,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多项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反馈评价,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此外,通过拓展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索的动力。
《魔术》幼儿园小班教案
《魔术》幼儿园小班教案《魔术》幼儿园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白糖、盐溶解在水里后水会变味。
2、幼儿从实验中体会到操作的乐趣。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1、水壶、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碟子2、白糖、盐每组一份。
3、记录表、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主题。
1、看情景观察:教师表演,口渴了喝水。
提问:你们知道我在喝什么吗?对了,我喝的是水,你们都喝过水吧,你们觉得水是什么味道?小结:白开水淡淡的,没有味道。
我们每天都要喝适量的白开水,身体才会健康。
2、感知水的奇妙。
教师变魔术:把白糖和水混合,然后让小朋友猜猜水会变成什么味道。
请个别小朋友尝一尝,提问:请你告诉大家你喝了这水是什么味道的,你觉得好喝吗?3、交流谈话:淡淡的水怎么会变成甜甜的水?二、比较糖和盐1、教师出示盐和糖,让幼儿观察,比较盐和糖有什么区别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上这个是什么东西吗?2、提出问题:淡淡的水加入盐会变成什么味道,加入糖又是什么味道?3、教师示范操作。
4、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学习记录。
三、幼儿探索:变甜甜的水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请小朋友每人拿两只杯子,尝试把盐和糖分别放入不同的杯子里。
2、交流:你刚才是怎么变的?先拿什么?然后做什么?加什么?用标记图表示出幼儿操作的过程。
3、小结:真奇妙,淡淡的水中加入糖就变成了甜甜的糖水,淡淡的水中加入盐就变成了大咸咸的糖水。
《魔术》幼儿园小班教案2活动目的: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汇“变大”和“变小”。
2、能用肢体语言大胆表现“大”和“小”。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情感,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米老鼠头饰一个,魔术棒一根,魔术杯一个,小魔术棒若干。
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ppt1.以“米老鼠”变魔术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2.借助图片,引导幼儿边听故事边回答问题。
幼儿园小班魔术教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魔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魔术技巧,学习简单魔术表演,提高幼儿学习和表演魔术的兴趣。
2.发掘幼儿的潜在能力,提高幼儿自信心和表现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魔术道具:魔术牌、手绢、硬币、杯子等。
2. 紫色毛巾一条,大小适中。
3. 彩纸、剪刀、胶水等文具。
4. 课堂布置:由浅入深的讲解各项魔术,注重讲解技巧、方法,让孩子理解背后的道理和秘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向孩子们介绍魔术的基本概念,解释魔术是一门技艺,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
并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些简单的魔术,让大家感受到魔术的魅力。
2. 魔术表演老师首先通过现场表演,展示魔术的不可思议和神秘。
然后,老师向小班幼儿们介绍魔术表演的基本元素,如音乐、光线等,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习表演技巧。
3. 魔术技巧教学(1)用硬币魔术引导幼儿老师将一枚硬币放在桌上,让孩子们观察。
随后,老师将硬币放入自己的手中,摊开双手表演“变魔术”,教孩子如何用手指掌握硬币,然后从另一手的无名指上盖住硬币,让别人觉得硬币“消失”了。
(2)用手绢魔术引导幼儿老师先展示一个小魔术,将彩纸剪成饼状,与玩具小汽车一起放入一个纸盒子内,盒子内无底,上面盖上一条紫色毛巾。
然后,捏住毛巾两端,甩了几下,打个招呼后,竟然把饼状彩纸与小汽车分别扯出来。
孩子们都惊呆了,这时候,老师亲自示范用手绢魔术,手绢揉成一团丢到空中,然后变成红色的花,可以让幼儿单独体验和练习。
(3)玻璃杯子魔术老师用清水倒满水杯,再用一个玻璃碗盖住水杯口,不让水溢出。
这时,老师小心翼翼将水瓶底朝上,在水杯口的玻璃碗上轻轻一拍,让幼儿们观察到水杯里的水静止了一会儿然后就倒了出来。
让孩子们感受水是很神奇的物质,自然流出和自然倒出都传递了一种启示:妥善利用力量和重力这两种自然现象的力学作用,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人类本领。
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导入、教学、实践演练等方式进行。
幼儿园小班魔法教案
幼儿园小班魔法教案教案:幼儿园小班魔法教学一、教学目标:1. 学会简单的魔术技巧,并能够运用于表演;2.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集中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精心准备魔术道具,包括:绸巾、硬币、魔方、牌、变色花等;2. 制作诸如多花束、扑克扇等道具;3. 提前准备好音响和灯光设备。
三、教学步骤:1. 热身:幼儿手舞足蹈热身,以放松身体和集中注意力。
2. 结对分工: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由两个人组成,一为表演者,一为观众。
每个小组为表演者准备一件魔法道具,注意为不同的魔法道具配对。
让观众看到每个道具并记住它们的名称及使用方式。
随后将魔法道具收起来,并交给观众,要求其记住道具的使用方式和顺序。
3. 表演训练:让表演者先手演示自己的道具,然后交给观众演示。
观众需要按照记忆,用另一种方式演示。
4. 魔术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每个表演者表演一次魔术。
观众需要认真观看和模仿演示方式。
在每个组表演完后,老师和观众对所表演的魔术进行评价和建议。
5. 制作道具:在评价后,老师引导幼儿制作自己的魔术道具。
他们可以用一些常见的材料制作自己的魔法道具,以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注意事项:1. 激发幼儿的兴趣:魔术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自愿参与。
2. 引导幼儿练习:魔术需要练习,才能演绎得更好。
在幼儿学会魔术技巧后,要及时引导他们反复练习,以熟记所需的技术和动作。
3. 鼓励幻想:幼儿是创造力的源泉,在魔术表演中,他们应该得到鼓励,展现他们想象力的独特之处。
4. 维护安全:教学变魔术需要确保安全,对于有些小道具,比如绸巾、硬币、线、钩、剪刀等,老师需要严格管理,防止幼儿将其误食或意外受伤。
五、教学反思:这一次的魔术教学是围绕幼儿是否会学会魔术技巧和如何表演来引导幼儿精通魔术知识和表演能力的教学。
经过多次的练习,幼儿的魔术技巧和表演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幼儿园小班魔术教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魔术教学教案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小班魔术教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体验到魔法的神奇,还能够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
本节课主要教授幼儿园小班一些简单的魔术技巧,如钞票变鱼、手帕变花等,希望能够让幼儿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简单的魔术表演技巧;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3.促进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导入部分老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些简单的魔术表演,如“水变冰”、“钞票变鱼”、“手帕变花”等,让幼儿们感受到魔术表演的神奇和有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向幼儿们讲解魔术表演的技巧和要点,让他们对魔术表演有初步的了解。
2.技巧讲解部分在技巧讲解部分,老师需要向幼儿们详细讲解每个魔术表演的技巧和步骤,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同时,老师还需要告诉幼儿们魔术表演的注意事项和效果,让他们做好表演准备。
3.实践训练部分实践训练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们掌握魔术表演的技巧和要点。
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魔术表演,进行安排和组织。
例如,对于“钞票变鱼”的表演,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张魔术用的钞票和一条小鱼,教授幼儿如何把钞票变成鱼的过程,让他们动手训练。
4.表演展示部分表演展示部分是本节课的亮点,老师可以让幼儿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表演展示,让他们体验到成为“魔法师”的乐趣。
可以让幼儿们进行一对一的表演,也可以组织小组表演或全班表演等形式。
5.总结部分在总结部分,老师需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幼儿们能够了解到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收获,同时也可以听取幼儿们的反馈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
四、教学步骤:1.导入部分(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展示简单的魔术表演,让幼儿们感受到魔术表演的神奇和有趣。
同时,讲解魔术表演的技巧和要点。
2.技巧讲解部分(15分钟)老师详细讲解每个魔术表演的技巧和步骤,并告诉幼儿们魔术表演的注意事项和效果。
3.实践训练部分(30分钟)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们掌握魔术表演的技巧和要点。
幼儿园小班教案《三角形的魔术》
幼儿园小班教案《三角形的魔术》教案:三角形的魔术一、教学目标1、能认得三角形、正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培育幼儿对三角形的敏感性和察看本领。
2、磨练幼儿动手本领,学习手工技能。
3、培育幼儿合作意识,加强集体凝集力。
二、教学内容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教学步骤1、引入老师将三个图案贴到黑板上(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让幼儿看,并问幼儿这三个图案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幼儿会发觉它们都是三角形。
2、讲解通过幼儿的察看,进一步讲解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然后,老师示范制作一个小三角形的手工,让幼儿学习制作步骤,同时说出三角形的相关学问点。
3、制作把同学们分成小组,为了培育幼儿的察看和合作本领,让同学们相互搭配,制作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4、呈现同学们呈现本身制作的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同时学习正三角形的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加深对正三角形的认得。
5、结束老师对小组的表现进行激励和表扬,并在幼儿制作时,再次强调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提高幼儿的美感和动手本领。
四、教学评估通过幼儿的表现和呈现品的质量,评估幼儿对三角形、正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认得和手工制作技能。
同时察看幼儿是否喜爱参加制作和呈现,在此基础上认真评估幼儿的协作本领和集体凝集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制作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手工过程中,幼儿们得到了关于三角形的更多体验,从认知、察看、手工制作、呈现四个方面,突出了不同阶段的教学特点。
同时,通过多次制作和呈现,老师予以了幼儿充足的机会来表现本身,并且让幼儿在团队协作中提高了个人本领。
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加强幼儿的密切性,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和制造性。
幼儿园小班魔术教案
幼儿园小班魔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基本的魔术技巧,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表演能力。
2.通过魔术活动,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信任感。
3.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常见的幼儿魔术例子及所需道具:纸牌变化、变魔术棒、手绢变化、硬币魔术等。
2.魔术技巧和表演方法:如何进行变化等技巧和如何配合音乐进行表演。
3.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如何协作进行表演,如何与观众互动。
教学步骤:
1.导入环节:魔术表演视频展示,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示范技巧和表演方法,让幼儿进行模仿练习。
3.幼儿分组进行魔术表演,持续练习提高表演技能。
其中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
4.幼儿表演前教师着重传授互动方式和沟通技巧。
幼儿团队能够更好地完成表演和交流。
5.魔术表演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并对学会的技能进行总结。
教学准备:
1.课程计划。
2.店面、魔术道具及音乐。
3.本课程中使用的其他教具。
教学评估:
1.使用自评、同侪评估和师生互评等方法。
2.评估幼儿的技巧和表演能力。
3.通过幼儿自评记录,不断完善课程设计。
教学反思:
1.在幼儿表演的过程中,应该进行更细致的鼓励和评价。
2.适量调整幼儿课程难度,更注重于幼儿态度和表演自信度。
3.加强魔术教练教育,对幼儿进行更好的引导和支持。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魔术》含反思
活动目标:1、通过看魔术培育幼儿的观看力及对事物的探究爱好。
2、通过尝试操作魔术,进展幼儿的动手力量。
3、感受魔术带来的欢快,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5、培育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究的爱好。
活动预备:老师:一张红色的纸、纸圈3个、两圆套在一起的纸圈一个、剪刀。
幼儿:人手两份红色的纸、人手两份颜色不同纸圈、剪刀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一、老师以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爱好二、引导幼儿探究小兔子魔术的隐秘1、出示红色的纸变成小兔子2、老师变魔术,让兔子耳朵动起来3、幼儿说说魔术是怎么变出来的4、幼儿操作,探究其中的神秘,老师巡回指导。
[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先把它变成一只小兔子,撕出两只耳朵,往下撕,别撕歪了,当心点,中间的弯下去,然后把它撕掉,撕下的纸放到篮子里,先找一根线,穿进去,拉出来)三、引导幼儿探究纸圈魔术的隐秘1、老师变纸环魔术,引起幼儿的爱好2、幼儿操作探究,老师巡回指导。
4、幼儿说说发觉的隐秘(一个环是正的,一个环是8字),并请个别幼儿示范把纸条变成拧好的圈。
5、老师示范(你们以后表演这个魔术的时候,记住了,肯定要把它藏好,不要被发觉)四、展现纸圈新魔术,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纸圈新魔术老师示范纸圈变成两个套在一起,幼儿探究其中的隐秘。
活动反思:整节课,孩子们的爱好被大大的吸引了,探究气氛比较深厚。
老师在变魔术的时候,边上的幼儿都在观看,假如老师能把座位稍作调整,那可能幼儿会觉得更加奇妙。
试验时,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很强,有好多幼儿都能发觉魔术的隐秘,但也有部分孩子不会操作,这个时候老师的个别指导就相当的重要了。
在试验结束之后,孩子们都把自己的纸环拿了回去,很有连续表演的爱好。
这一次的教学活动,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对座位进行了修改。
活动一开头幼儿的爱好就被吸引了过来,孩子们很快被老师的魔术吸引住了,但是在探究如何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的时候,老师可以供应更多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先有一个探究,思索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告知幼儿耳朵动起来的隐秘,信任这样会更好。
幼儿园小班魔术教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魔术教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培养对魔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3.培养幼儿的表演和沟通能力。
4.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分享精神。
二. 教学材料:1.魔术道具:纸牌、圆珠笔、魔方等。
2.幼儿园音响设备。
3.教学PPT。
4.视频资料:展示经典魔术表演视频。
三. 教学内容与流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主题:和幼儿一起观看魔术表演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
2.提出问题:询问幼儿对视频中的魔术表演有何感受,是否想学习魔术。
步骤二:生字学习(5分钟)1.准备幻灯片,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关键词汇:“魔术”、“魔法师”等。
2.帮助幼儿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并进行发音练习。
步骤三:探索魔术(10分钟)1.准备魔术道具:纸牌、圆珠笔、魔方等,向幼儿展示并解释每个道具的用途。
2.关注幼儿对不同道具的反应,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和提出问题。
步骤四:学习基础魔术技巧(15分钟)1.选择一种简单的纸牌魔术,向幼儿展示并分解每个步骤。
2.逐步引导幼儿学习并练习每个步骤,重点讲解手法、节奏和表演技巧。
3.鼓励幼儿互相练习,并在小组展示表演。
步骤五:表演与分享(15分钟)1.分组让幼儿在小组内自由编排并表演他们学到的魔术。
2.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热烈鼓掌。
3.引导幼儿分享表演心得和感受,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分享。
步骤六:总结与延伸(5分钟)1.回顾本节课学到的魔术技巧和知识。
2.引导幼儿思考魔术背后的原理和技巧。
3.提问有关魔术的问题,鼓励幼儿主动思考和回答。
四.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幼儿在探索和学习魔术时的积极参与程度。
2.幼儿在小组表演时的表现和自信程度。
3.幼儿对魔术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魔术表演视频、自由探索魔术道具、学习基础技巧、小组表演和分享等形式,通过亲身实践和合作交流的方式激发了幼儿对魔术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态度,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不仅学到了魔术技巧,而且培养了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魔术教案
幼儿园小班魔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魔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耐心和手眼协调能力。
3.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二、教材准备•魔术道具(纸牌、硬币、围巾等)•CD音乐•幼儿园教室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魔术基本概念的介绍(10分钟)–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介绍魔术的概念,让幼儿对魔术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幼儿讨论和分享自己对魔术的认识和经历。
2.魔术技巧的演示和讲解(20分钟)–准备几个简单易学的魔术技巧,如纸牌变换、硬币消失等。
–向幼儿演示这些魔术技巧,并逐步讲解魔术的秘密。
–鼓励幼儿模仿和尝试这些魔术技巧,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魔术表演的练习(3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位表演者和一位观众组成。
–表演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魔术技巧,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练习和完善。
–观众则负责观看和给予鼓励和反馈。
4.魔术表演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的表演者轮流上台进行表演,其他幼儿担任观众。
–过程中,老师给予表演者肯定和鼓励,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幼儿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进行表演,如口头解释、音乐伴奏等。
5.结课及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引导幼儿总结魔术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技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锻炼和应用。
–鼓励幼儿展示他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成果,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表现。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魔术教学活动,幼儿园小班的幼儿们积极参与,表演出色,学会了一些简单的魔术技巧。
同时,他们的观察力、耐心和手眼协调能力也有了提高。
教师在活动中起到了指导和引导的作用,通过鼓励和赞许,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活跃而生动,幼儿们在积极参与中获得了快乐和满足感。
五、延伸活动1.组织幼儿前往魔术表演现场观看并学习更多的魔术技巧。
2.组织幼儿进行魔术比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组织幼儿进行魔术交流活动,让他们相互学习和分享经验。
幼儿园小班魔术表演教案
幼儿园小班魔术表演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对魔术表演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表演自信心。
2.通过训练幼儿手部灵活度,提高幼儿手部能力。
3.提升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教学步骤:第一节:引入1.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魔术道具,比如手绢、扇子、纸牌等,让幼儿领略到魔术的神奇。
2.老师可以展示一个简单的魔术表演,引导幼儿猜想,为什么魔术可以做到这样的效果。
第二节:训练手部灵活性1.老师将一些小球放在床垫上,让幼儿用手指夹起来。
2.老师带领幼儿做一些手部操,比如手指相扣,交叉拍打等,以提高幼儿的手部能力和灵活度。
第三节:学习魔术表演1.老师向幼儿介绍一种简单的魔术表演,比如手绢变色。
2.老师先表演一遍,然后再逐步向幼儿讲解每个步骤。
3.老师让幼儿分组,一起练习这个魔术表演。
第四节:排练表演1.老师让每个小组在教室里自行排练魔术表演,让他们熟悉每个步骤和组织方式。
2.老师分别指导每个小组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节:表演1.在幼儿家长带领下,把班级家长们邀请到幼儿园一起观看魔术表演。
2.每个小组在舞台上依次进行表演。
3.家长们可以给小朋友们鼓掌和赞美,为他们加油打气。
课后反思:本次课程,幼儿们学习了一种简单的魔术表演,并且在排练过程中锻炼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魔术表演,幼儿们既可以展示自己的表演技能,也可以获得家长、老师和同伴的赞美和鼓励,提高自信心和表演自信度。
老师在课程设计中,采用了引导和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从接触到魔术开始就对魔术产生兴趣,再通过手部训练和实际表演的过程中,让幼儿的手部灵活度和表演自信度不断提高。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再设计更多的惊奇表演,让幼儿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表演才华。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教案题目:变魔术适用年龄:3-4岁(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变魔术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教学准备:1. 魔术道具:泡泡棒、纸牌、魔术帽等。
2. 图片、卡片或海报(可用于引发幼儿兴趣和理解概念)。
3. 老师准备好指导幼儿的善意魔术。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师生互动:老师带来一个魔术道具,如魔术帽。
2. 引导提问:老师问幼儿们知道魔术是什么吗?了解魔术的幼儿可以分享自己的见解。
3. 展示道具:老师向幼儿展示魔术帽,并解释魔术帽中能变出各种东西的原理,产生幼儿的兴趣。
活动1:神奇的变化1. 呈现物品:老师向幼儿展示一张纸牌。
2. 询问身边物品:老师问幼儿周围有什么物品可以代替纸牌。
3. 变魔术:老师将纸牌放在魔术帽中,摇晃一下并掀开帽子,纸牌消失了。
4. 引导观察:老师让幼儿观察魔术帽里是否还有其他物品。
5. 抽出变化:老师将变化后的物品,如一只毛绒玩具兔子,抽出魔术帽,让幼儿惊喜。
活动2:反复变换1. 呈现物品:老师向幼儿展示一只纸杯。
2. 引导思考:老师让幼儿想一想,纸杯可以怎样变化呢?3. 变魔术:老师将纸杯放在魔术帽中,摇晃一下并掀开帽子,纸杯消失了。
4. 引导观察:老师让幼儿观察魔术帽里是否还有其他物品。
5. 反复变换:老师连续进行几次纸杯的变化,如变成魔术帽、变成纸牌等,让幼儿感受到变化的神奇。
活动3:幼儿参与1.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组魔术道具,如泡泡棒和纸牌等。
2. 设计变魔术: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设计一种变魔术,并告诉他们需要使用什么道具。
3. 展示变魔术: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设计的变魔术节目。
4. 共同探讨: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后,让幼儿一起讨论其他小组的变魔术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总结:1. 回顾活动:老师让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借助图片、卡片或幻灯片,引导幼儿回想魔术的过程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教案《魔术》
教学目标:
1、被魔术表演所吸引,对老师产生接纳、佩服、喜欢的情感。
2、能初步参与活动中来。
3、了解魔术的历史悠久,初步了解魔术的特性。
4、能细致的观察,大胆的表述对魔术的理解。
教学用具:
自制魔术盒,各类糖果。
过程记录:
1、观看魔术师表演
师:小朋友,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在那里看过?
师:有一个魔术师特别喜欢小朋友,他听说你们都来上幼儿园了,今天跑来要给小朋友表演。
我们一起欢迎他吧。
老师带上小丑的头饰像小朋友礼貌的问好:小朋友好。
我是魔术师:听说你们是一群爱看魔术表演的好孩子,我特别喜欢你们。
准备好了吗?我的表演就要开始了。
(出示早已预备好的魔术盒)
师:小朋友猜猜,这里面有没有东西呀?
师:那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
(一个幼儿上来摸了说没有东西)
老师这时候摇摇盒子,让幼儿听听声音,又问:有没有东西呢?
师:咦,东***在那里呢?老师来把他们变、变、变、变出来。
(这时老师一边说一边从魔盒的下层迅速拿出糖果分给幼儿)
老师继续操作,逐一变出各种东西来。
2、玩玩具和吃糖果
师:魔术师变出来了这么多的玩具和糖果。
小朋友今天很认真,这些玩具和糖果都送给你们了。
你们开心吗?
幼:开心。
师:魔术师要走了,小朋友再见。
总结及建议:
仔细想想,还是因为课前的考虑不够充分,没有让幼儿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只是个观众,新鲜感很快就被对家的思念所代替。
如果能够让他们对家的思念得到缓解,那么也许可以融入到这个活动中来。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要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中来,首先就要让他们在情感上有安全感。
于是在下次活动之前,我先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大致了解了每个孩子在家里的行为特点和习惯,请家长在家和孩子共同确定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并第二天带来幼儿园。
统一由老师收好,制作了一个大大的魔术箱进行延伸活动。
小百科:在表演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便是道具。
道具中暗藏的构造和表演的本领便是魔术的秘密。
就广义的来说:凡是呈现于视觉上不可思议的事,都可称之为魔术。
而下工夫去学习,让人们去观看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便是表演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