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龄智障人士康复服务现状及改进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龄智障人士康复服务现状及改进对策
关注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大龄智障人士作为残疾人群体中更为弱势的一个群体,更加需要社会的关爱与帮助,目前在我国在大龄智障人士服务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康复服务模式。

在了解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访谈和文献等方法对A市的康复服务活动现状进行调研。

发现,我国成年智障人士康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处于刚刚起歩阶段,一方面专门针对成年智障人士服务的机构数量还较少,机构性质较为单一,机构所拥有的资源也相对紧缺;另一方面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工作相对滞后,康复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尚处于低水平。

笔者对以上问题的深入思考,最后提出应从政策制定、人才培养、机构发展、社会大众支持等方面努力来促进智障人士的无障碍生活。

【關键词】大龄智障人士;康复服务;现状;改进对策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572-02
笔者在2014年3月至6月间在武汉市市ZG康复中心实习,担任短期社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笔者和一群智障人士共同成长,共同生活,期间亲身体验和参与了康复服务,并有机会接触到我国大龄智障人士康复服务现状的一些社会报告。

笔者运用实地调研、访谈和文献等方法对我国的康复服务活动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1 武汉市大龄智障人士康复服务现状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是我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目标。

智力障碍人士是残疾人群体中的一部分,开展社区康复,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利于使成年智障人士获得生存发展空间和生存的能力,也利于保障其享受康复服务的权利,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做好成年智障人士的社区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改变他们本人和其家庭的命运,也会对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据了解,在武汉居住、生活的成年智障人士中,仅有很少一部分人曾在培智学校或在其他机构接受过培训,大部分都没有上过学,没有经过培训,他们基本上闲散在家或社区。

如果长期缺乏相关的训练,智障人士的能力易于退化,很难融合到社区生活中。

为了更好地开展智障人士的职业康复工作,武汉残联依托特殊教育中心,于2002 年在其职教部(该职教部的主要招生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智力障碍学生),成立了ZG成年智障康复训练指导中心。

该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武汉市内的成年智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服务(包括职业康复),促进成年智障人士的社区生活适应与就业;任务之二,是对武汉市市内各社区的成年智障康复工作进行指导。

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各级残联的支持下,面向社区,立足
社区,不断探索和拓展康复服务与指导功在促进成年智障人士社区康复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并在政府支持、社会捐赠和家长认可的环境下逐渐发展壮大,从2009年刚刚建立时的3个学员、1个老师,到笔者实习期间的13个学员、3个老师,再到近期的23个学员、4个老师、1个家庭妈妈。

2 我国大龄智障人士康复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智培老师的专业知识不足
作为直接接触并服务弱势群体的一线社工,他们有很大的压力,笔者在照料站短短的一个月就感受到了工作的巨大压力,而工作人员拿着低廉的工资,完全凭着对专业的执着和满腔的热情一直坚持,使我真切感受到社会工作者的艰辛。

但是现在照料站的四个老师都不是社会工作专业出身,机构负责人原是一名幼儿园老师,由于自己孩子的智障问题辞掉工作,到机构参与服务;两名女老师都是专科学历,没有受过社会工作的专业训练;新来的男老师是建筑类专业毕业。

家庭妈妈是照料站一位老师的母亲,是一个朴实的中年妇女,目前家庭辅导员由照料站一个老师兼任。

2.2 康复服务方式简单
我国目前的主要的服务方式是小组工作,通过与个案工作相结合来达到机构学员的能力提升。

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应该是一种理念,但这里的老师只是侧重于形式。

并没有把社会工作的理念放到所有日常工作的背后做指导,带给学员生活化的环境,使学员在小组的情境中,通过小组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达到个人的改善。

在这方面A市做的还是很不到位的,可能是由于资金、活动场地、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不足,近期只能对学员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对于学员个人的关注只能在机构具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

2.3 志愿者队伍建设比较滞后
ZG成年智障康复训练指导中心的志愿服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作用仍不可高估。

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及志愿服务的发展仍比较滞后。

首先是志愿者队伍的人员组成主要以退休
的老年志愿者和大学、中学的青年学生为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社区居民总体参与水平仍较低;其次是大部分志愿者缺乏应有的组织性,也缺乏必要的物质资源,进而影响到其服务的灵活性、有效性;再次是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缺乏培训,志愿者普遍缺乏为智障人士提供福利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巧。

3 改进对策及展望
政策方面,应加大对智障人士服务工作的支持力度,并积极为智障人士跨入职场营造宽松的环境;人才培养方面,应积极培养热爱服务弱势群体的专业人员,为这些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不让专业服务人员在尽心为智障人士服务
时有后顾之忧;机构发展方面,每个机构应积极学习最新的服务研究成果,保持和同行业其他机构的相互支持和沟通,将好的经验迅速推广;社会大众方面,社会普通民众要对智障人士给予更多的包容和关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智障人士的无障碍生活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何青.职业康复概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20
[2]钟启泉.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28
[3]赵树铎.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153
[4]Linda Campbell等著,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49-53
[5]吴弦光等.社区康复与“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