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阅读课1-4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沿袭千年的最基本的书面语言形式,记载了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1-2(一)郑人逃暑①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徙衽(rěn):移动卧席。

④濡(rú):沾湿。

⑤逾:同“愈”,更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者( ) 以( ) 从( ) 及 ( )患(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复徙衽以从阴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什么地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二)眉、眼、口、鼻四者,毕(都)有神①也。

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

”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注释] ① 神:灵性。

② 厮:相互。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故吾位居汝上( ) 我若居眼鼻之下( )6.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7.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何能,而位居吾上?译文:8.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3-4(三)孟母三迁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Unit1-4课文翻译中文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1-4课文翻译中文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Reading嗨!我叫米莉,是阳光中学的一名新生。

我在七年级一班。

我12岁。

我喜欢阅读。

这些是我的新同学。

他们非常友好。

让我们认识他们吧。

这是西蒙。

他个子高。

他总是精力充沛。

他擅长运动。

他经常放学后踢足球。

这是桑迪。

她又高又苗条。

她有一头长发。

她非常有礼貌。

她喜欢音乐,并且她钢琴弹得很好。

这是丹尼尔。

他个子不高。

他戴眼镜。

他很聪明,并且总是乐于助人。

他对科学感兴趣。

Task嗨!我是来自七年一班的陈丹。

我的英文名字叫丹尼尔。

我12岁。

我最喜欢的学科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

它们很有趣。

我擅长这些学科,并且我喜欢帮助我的同学解决数学难题。

我喜欢下中国象棋和打乒乓球。

我经常在周末和我爸爸一起玩这些。

它们很有趣。

我在学校有很多新同学。

他们都非常好。

我很高兴和他们交朋友。

你想成为我的朋友吗?U2Reading丹尼尔:一个科学迷丹尼尔是我的新朋友之一。

他是一个科学迷。

他认为科学很酷。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丹尼尔经常参观科学博物馆。

他有机会见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学到许多知识。

这对他来说非常有趣。

在家时,他喜欢把东西拆来,研究它们的工作原理。

现在他可以帮忙修理家里的东西了!在他的空闲时间,丹尼尔读了许多科学书籍。

他还会上网为自己无穷无尽的问题寻找答案。

他想有一天成为一名科学家。

我确信他的梦想会实现。

Task我爱绘画。

它使我感到快乐。

我每周都会画画。

我经常放学后和我的朋友们一起画画。

我们喜欢分享我们的画和谈论艺术。

这很有趣。

我最喜欢的艺术家是徐悲鸿。

他是一位国画大师。

他画的马是伟大的艺术品。

我想成为一名设计师。

将来我想设计漂亮的衣服。

我的绘画技巧可以帮助我很多。

我希望我的梦想可以实现。

U3Reading大家好!我是来自九年级的刘杰克。

欢迎来到我们学校!这是我们现代化的图书馆和教学楼。

它们(教学楼)是供我们学习的完美场所。

我们学校有很多绿地。

学生们喜欢在这里度过时光。

有时我们也和老师在这里聊我们的问题。

我们有一个很棒的体育场。

七年级上册语文自读课文有哪些

七年级上册语文自读课文有哪些

七年级上册语文自读课文有哪些1. 介绍自读课文是指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语文课文,这些课文包括了散文、诗歌、小说等各类文学形式,其内容涉及了我国古代文化、现代社会生活、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自读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文学之美,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2. 七年级上册语文自读课文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自读课文,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古代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的一部分课文。

3. 《木兰诗》《木兰诗》是我国古代的一首著名诗歌,讲述了一个女子代替父亲从军的故事。

这首诗歌以其豪迈的语言和坚毅的情感,展现了女子的英雄气概和对家国的忠诚,深受人们喜爱。

4. 《草房子》《草房子》是由曹文轩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描写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生活的变迁与人情世故。

这部小说以其真实的写实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了我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5. 《茶经》《茶经》是一部介绍茶文化的著作,作者陆羽是我国茶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这部著作详细介绍了茶的起源、品种、制作工艺等内容,成为了我国茶文化的经典之作。

6. 学习价值七年级上册语文自读课文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有我国古代经典的诗歌和文言文,还有现代文学作品以及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介绍。

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可以增加对我国文学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7. 结语七年级上册语文自读课文的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许多经典之作,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收获知识、情感和体验。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阅读这些课文,感受文学之美,提高语文素养。

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除了《木兰诗》、《草房子》和《茶经》等经典课文外,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精彩的文学作品,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孟子》等。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古代经典,也有现代文学作品,涉及了我国古代文化、社会生活、哲学思想等多个方面。

第1课时 第四单元整体阅读-学习任务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第1课时  第四单元整体阅读-学习任务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学习任务单————————核心任务:单元预习————————学习目标1.了解本单元阅读主题与策略。

2.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3.初步理解本单元重点词语的词义。

4.了解本单元文学文化常识。

学习资源教科书第四单元课文、学习任务单、彩笔学习任务任务一:阅读课本P65单元概述,圈画本单元人文主题和学习策略。

然后完成下面的测评。

【测评】补全下面的单元学习框架图。

任务二:每组领取一篇朗读任务。

各组组长分配朗读任务,分别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互相纠正错误。

对疑难生字词,要用彩笔涂出,查注释和工具书解决。

集体交流,各组代表汇报各自任务,注意:其他组同学要标记本组没有朗读的课文生字词。

然后完成下面的测评。

任务三:用彩笔在文中标出注释的词语。

同桌结合,一人联系上下文,推断词义;一人读注释予以纠正。

然后完成下面的测评。

【测评】根据后面括号内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1.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________民族主义和________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2.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____________,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3.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____________,而是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____________的共产党员。

(心里充满热情。

忱,情意。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原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不掺杂别的成分的。

)4.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____________;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____________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____________、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课件:第1部分 第3节 主题阅读 主题4:美德佳行44页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课件:第1部分 第3节 主题阅读 主题4:美德佳行44页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 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 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 “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 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 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 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 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 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 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
⑱散落一地的信封里,人们终于取出了三十六张同种模 样的白纸。
(选自《读者》)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4 分) 一个山里邮递员三年里假冒一位失明丧子的老人的儿子给老 人送钱送信,使老人安度晚年,直至老人离世的感人故事。
2.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体会其在表达上的妙处。(4 分) (1)她小.心.翼.翼.地摸索着撕开信件,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 来,塞到衣服内里的布袋里,才急切将信件递给他。
⑬村里的人真把整个小镇都找遍了,硬是找不到她孩子 的踪影。最后,千辛万苦所得到的,竟是几年前,她的孩子 已在车祸中丧生的消息。村里顿时轩然大波。她的后事该如 何处理?
⑭他们终于想到了那些信件。无可非议,那一定是她孩 子的配偶所写的,他们有必要按照有效地址将她火速寻来。
⑮他接到消息后,一面含着热泪,一面风尘仆仆地从外 地赶了回来。他一语不发地站在旧日念信的位置,愣愣地看 着那把陈旧的椅子。
⑩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这是 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 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 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 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 开出了高贵的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课内现代⽂阅读理解及答案(含答案和解析)七年级上册现代⽂(课内)阅读汇编《春》(⼀)⼩草偷偷地⼟⾥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野⾥,瞧去,⼀⼤⽚⼀⼤⽚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脚球,赛⼏趟跑,捉⼏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

红的像⽕,粉的像霞光,⽩的像雪。

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杏⼉、梨⼉。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想像⼀下,下⾯的诗句中哪⼀句描写的画⾯与“⼩草偷偷地从⼟⾥钻出来”最接近?()A、春风⼜绿江南岸(王安⽯《泊船⽠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居易《钱塘湖春⾏》)C、草⾊遥看近却⽆(韩愈《早春呈⽔部张⼗⼋员外》)D、风吹草低见⽜⽺(《敕勒歌》)2、第⼆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到,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的特征。

3、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句对写春花有什么作⽤?4、作者由花朵想到了果实,“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杏⼉、梨⼉”。

那么,你由“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蝴蝶飞来飞去”想到了什么?⽤⼏句话把它描写出来。

5、景物本⾝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有思想感情的⼈来写。

⽂中有这样的例⼦,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6、第①段描述春天景象,先总写______________,后分写____________________。

7、“红的像⽕,粉的像霞,⽩的像雪。

”是写花的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

8、“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杏⼉、梨⼉。

”作者通过(),使描述更加()。

9、⽂中写蜜蜂“闹”、蝴蝶“飞来飞去”是⽤来衬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段共⽤了下列哪些修辞⽅法?()A、⽐喻、拟⼈、借代、引⽤B、拟⼈、⽐喻、排⽐、夸张C、⽐喻、夸张、排⽐、引⽤D、拟⼈、借代、⽐喻、夸张(⼆)⾬是最寻常的,⼀下就是三两天。

初一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初一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初一阅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自信心。

教学内容:1.文章标题:《狐狸与葡萄》2.文章摘要:故事中的狐狸为了摆脱对葡萄的渴望,通过告诉自己葡萄是酸的来平复内心的失落和不满。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这个寓言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3.教学重点:(1)了解并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培养学生运用推理和推断的能力,解读故事背后的寓意。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你们最喜欢听哪些故事?喜欢什么样的角色和情节?”Step 2:阅读故事(10分钟)教师将寓言故事《狐狸与葡萄》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默读一遍故事,理解故事大意。

Step 3: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回答。

例如:(1)故事中的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2)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你认为狐狸对葡萄的态度正确吗?为什么?Step 4:讨论与解析(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答案,并解析正确答案的原因和推理过程。

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理解,展开思辨讨论。

Step 5: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选择其他类似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用类似的方式进行理解和讨论。

这样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品味。

Step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强调学习要点和重要思想。

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注重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受。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自主选择喜欢的阅读材料。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结构,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年级英语阅读课教案

七年级英语阅读课教案

七年级英语阅读课教案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SectionB2a-2cTeaching goals:To provide reading practice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To provide scanning and writing practice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To know how the children in mountainous areas get to school. Teaching procedures:Step 1 Lead in by showing a picture of the children who going on a ropeway to cross the river to school, and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T: Hello everyone!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 Two boys, they are crossing the river.T: Yes, tha t’s it! And where are they going to go?S: Maybe they are going to go to school. T: So can you guess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S: Maybe it’s about how the children get to school.(PPT呈现图片,并在黑板上板书how the children get to school)Step 2: (Scanning)Giving questions about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 First of all, can you guess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and the title.(give them 1 minute)1.How do the students in the village go to school?2.Why do they go to school like this?3.Does the boy like his school? Why?4.What is the villagers’ dream? Do you think their dream can come true?Why or why not?【设计意图】通过整体的猜测可以让他们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迅速找到答案。

Unit 4 第一课时 Section 1 Reading七年级英语上册(沪教版2024)

Unit 4 第一课时 Section 1 Reading七年级英语上册(沪教版2024)

S_o_m__e_, _li_ke__ti_g_e_rs__a_n_d_l_io_n_s_,_li_v_e_o_n__la_n_d.
O_t_h_e_r_a_n_i_m_a_l_s_, l_ik_e__b_ir_d_s_, _e_n_jo_y__th_e__w_ide o_p_e_n__sk_y_._B_i_g_b_l_u_e_w_h__a_le_s_c_a_ll_t_h_e__se_a_ h_o_m__e_, _a_lo_n_g__w_i_th__m_a_n_y__a_m_a_z_in_g__fi_s_h_.
The Sun
The Sun rises from the east and falls down from the west. The Moon moves around the Earth.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4 课堂活动
Think What amazing facts do you know
2024年牛津版
Unit 4
The Earth
英语(七年级上)
Section 1 Reading
1 课堂教学目的
Content
4 课堂活动
2 课堂重难点 3 新课导入
5 课堂小结 6 课堂训练
1 课堂教学目的
2 课堂重难点
1.能掌握理解文章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课堂教学目的 2.能通过阅读能够了解地球。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3.能够通过抓住主旨大意句更能准确理解文章。
Paragraph 1 Paragraph 2 Paragraph 3 Paragraph 4
The Earth is an amazing planet! The plants on Earth are wonderful in many different ways. The Earth is home to millions of animals.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4阅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4阅读课教学设计
(2)阅读策略:学生需要学会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扫读、细读等,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3)跨文化交际:学生需要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练习日常问候和自我介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5.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针对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4阅读课,我对学生情况进行以下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七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汇报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四)课堂练习,500字
1.口语练习: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练习日常问候和自我介绍。
2.阅读练习:发放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完成阅读任务,并提取关键信息。
3.写作练习:根据阅读材料,让学生仿写一篇关于自己日常活动和习惯的小短文。
2.英语水平:经过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词汇量、语法知识及阅读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巩固语法知识,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学习动机: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兴趣,但学习动机各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七年级英语阅读教案5篇2022

七年级英语阅读教案5篇2022

七年级英语阅读教案5篇2022阅读课是高中英语占比重的课型,对于高中生应该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所以知识目标我们可以从这5方面进行思考。

能力目标的书写则应该从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进行书写。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七年级英语阅读教案内容,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英语阅读教案1一、Teaching Demands and Aims(教学目标)二、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教学重点)1、words2、sentences3、grammars三、Teaching Aids (教具)四、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Greeting(问候) warm up(热身) Review(复习) New Leon(新课) Step One: Step Two: Step Three: Follow up(叮咛)五、Homework(作业布置)作业的布置一、书面作业1、每节课后教师可适当选择课后习题(书本或课外参考书)及字母作业。

2、低年纪的孩子适合听磁带读课文、画图、连线、写字母等简单作业;每学期两次测试:半期考和期末考试。

3、高年纪的孩子要求抄单词、背单词、背课文等书面作业;每节课前可做适当的听写练习;每个月可做适当的单元测试;期间两次大考:半期考和期末考。

二、磁带作业1、适时布置(条件允许可每周一次):将本周学习的内容录进磁带,下周上交。

2、录制要求:首先让学生和老师打招呼,接着报朗诵单元,然后录作业内容,最后与老师说再见。

(如:Hello! Amanda.I am Go go.This is Unit 11……… Goodbye! Amanda!)3、听音修正:(1)书面记录:边听边把学生的错音登记在学生手册上。

(2)修正过程:A:打招呼,先表扬肯定,后提出错误,注意错音的跟读B:说悄悄话,增进师生感情交流 C:提出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1——3单元课内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1——3单元课内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1-3单元现代文课内阅读第一单元课内阅读题《秋天的怀念》史铁生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内容?(2分)答: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3分)4、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3分)5、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3分)6、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3分)《羚羊木雕》张之路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3分)2.有人认为,万芳的父母是见利忘义的人。

假如你是这种观点的反对者,会用文中哪些内容去说服对方?(4分)3.具体谈谈“插叙”的内容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3分)4.朗读下面两个句子时,重音各应放到哪个词上?结合语境,说说理由。

(4分)(1)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2)可是,这能全怪我吗?5.本文开头、结尾的写法有怎样的特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3分)《散步》莫怀戚“我和母亲走在前面,”至结尾。

1.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这句话里的“早已”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换?为什么?3.“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一句中所列的三种事物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5.第二段中对“我”采用的描写方法是、。

6.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秋天的怀念》参考答案:1、、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七年级阅读计划表

七年级阅读计划表
阅读时间
(周次)
阅读书目
阅读指导
(14课时)
第1-3周
《朝花夕拾》鲁迅★
2课时
第4周
《白洋淀纪事》孙犁
1课时
第5周
《顾城的诗》(顾城)
1课时
第6周
《湘行散记》沈从文
1课时
第7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国]海伦·凯勒)★
1课时
第8周
《论语》读本(七上“仁”)
1课时
第9,11,12周
《西游记》吴承恩★
重温《朝花夕拾》,期中备考
2课时
1课时
第13周
《猎人笔记》([俄国]屠格涅夫)
1课时
第14周
《小王子》([法国]圣埃克絮佩里)★
1课时
第15周
《镜花缘》李汝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课时
第17-20周
重温《朝花夕拾》《西游记》,期末备考
1课时
寒假
《所罗门王的指环》,七上没有读完的选读作品,可在寒假阅读,或自己选择其他名著阅读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全面、准确地了解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状况。

2、列出本学期课外阅读书目清单,要求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并有序推进。

教学重点:教师全面、准确掌握七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为指导课外阅读提供科学依据和适宜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并持之以恒地落实和推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状况:1、下发《初中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表》。

2、学生如实填写。

3、教师收回调查表。

二、教师开出本学期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清单:1、文学名著:《童年》、《昆虫记》(人教版语文七下教材要求)2、推荐读物:《爱的教育》、《妞妞》3、文学刊物:《读者》、《青年文摘》、《美文》(青少版)、《意林》三、课外阅读的具体时间安排:1、20xx年3月:阅读《童年》和《读者》杂志(3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2、20xx年4月:阅读《昆虫记》和《青年文摘》杂志(4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3、20xx年5月:阅读《爱的教育》和《美文》(青少版、5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4、20xx年6月:阅读《妞妞》和《意林》(6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注:每位同学准备好一个课外读书笔记本(规格统一),随时使用。

教学反思:上学期期末提前布置了课外阅读的总体任务和要求,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具体细致,比如名著没有购买,读书笔记还没有准备好。

这都需要教师继续做好督促工作,确保此次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2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好书交流会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阅读写作发音+解释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阅读写作发音+解释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阅读写作发音
+解释
本文主要介绍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后阅读内容,包括写作和发音,并提供了对一些生词的解释。

课后阅读
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后阅读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
- 人生的起点
- 传统文化
- 初中生活
- 珍惜爱情
每个单元包括一些文章和诗歌,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丰富阅读体验。

写作
在研究语文的过程中,写作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本册教材通过让学生模仿优秀的文章和诗歌进行写作,帮助学生提高了写作的水平。

发音
正确的发音是语文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册教材通过对一些重点音节的介绍和发音规则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发音方法。

生词解释
本文提供了一些在研究中容易出现的生词的解释,包括:
- 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没有大人的顾虑,勇往直前。

- 脍炙人口:形容文章或言论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 牵肠挂肚:形容为亲人、朋友或事业操心担忧,不得安宁。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提高语文水平。

七年级阅读课教案

七年级阅读课教案

七年级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快速阅读、寻读、细读、扫读等技巧;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性;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阅读材料:一篇关于自然灾害的短文;2.阅读技巧:快速阅读、寻读、细读、扫读。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思考和讨论。

2. 介绍阅读材料(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将要阅读的短文内容,并引导学生了解短文主题。

3. 快速阅读(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全文,了解大意。

学生们可以画出自己的脑图或简单摘要,帮助记忆和理解。

4. 寻读(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寻读,即根据问题在短文中寻找答案。

学生可以使用划线或标记的方式,将答案标注出来。

5. 细读(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细读,即逐段理解和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和细节内容。

学生们可以将重点内容做出标记,便于后续讨论和复习。

6. 扫读(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全文,但这次着重扫描出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快速获取整篇短文的结构和主题。

7. 讨论与总结(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

8.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总结短文的主要内容、整理阅读笔记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阅读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几个不同的阅读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阅读方法。

同时,学生们通过讨论和分享,加深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爱莲说》比较阅读训练六篇(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爱莲说》比较阅读训练六篇(含答案)

《爱莲说》阅读训练六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3 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不蔓.不枝()(2)亭亭净植.()(3)临.湖赏荷()(4)荷花为.雨所洗()2.用/给下面句子标朗读停顿。

(标一处)(1分)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以为妙绝。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能概括莲花的品质,全文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能概括荷花的外形,文章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word版有答案)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word版有答案)

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1分)裴散骑清谈裴散骑娶王太尉女。

婚后三日,诸婿大会,当时名士,王、裴子弟悉集。

郭子玄在坐,挑与裴谈。

子玄才甚丰赡,始数交未快。

郭陈张甚盛裴徐理前语理致甚微,四坐咨嗟称快。

王亦以为奇,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当时名.士(2)王、裴子弟悉集.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2处)(2分)郭陈张甚盛裴徐理前语理致甚微3.新考法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4分)(1)子玄才甚丰赡..,始数交未快。

(2)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4.结尾处“王亦以为奇”,结合选文谈谈你认为“奇”在何处?(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3分)寄居别趣沈复友人鲁半舫,善写松柏及梅菊。

余寄居其家之萧爽楼一年有半。

楼共五橡,余居其三。

移居时,有一仆一妪,并挈其小女来。

仆能成衣,妪能纺绩,于是芸绣、妪绩、仆则成衣,以供薪水。

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

芸善不费之烹庖,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

同人知余贫,每出杖头钱,作竟日叙。

余又好洁,地无纤尘,且无拘束,不嫌放纵。

诸君子如梁上之燕自去自来。

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越。

(选自《浮生六记》,有删改)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以供.薪水(2)余素.爱客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移居时,有一仆一妪,并挈其小女来。

(2)诸君子如梁上之燕,自去自来。

3.文中“”“”表现了芸的心灵手巧;“”表现了芸的爱干净;“”表现了芸的有情有义。

(用原文回答)(4分)4.作者主要写的是沈复与芸娘的闲适生活,但这里却描写了仆人,为什么?(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1分)苏小妹炼字东坡与小妹、黄山谷论诗。

妹云:“轻风细柳,澹月梅花。

中要加一字作腰,成五言联句。

”坡云:“轻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英语-上册-【教学设计】-You-and-Me-(Period-4)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英语-上册-【教学设计】-You-and-Me-(Period-4)

Unit 1 You and Me (Period 4)Section B (1a-1d)单元话题本单元主题是“人与社会→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是围绕本主题展开的阅读课,主要包括对话练习、阅读练习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掌握谈论姓名、年龄等的句型,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巩固如何介绍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信息。

教学目标学完这一课,学生能够掌握:1.词汇:parrot、guitar、tennis、page、even、hey、play the guitar、would、would (’d) like to、information、hobby;2.能力:阅读短文并提取关键信息;3.交际功能:熟练使用谈论姓名、年龄、国籍、爱好等信息的句型进行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

教学重点1.重点词汇:parrot、guitar、tennis、page、even、hey、play the guitar、would、would (’d) like to、information、hobby;2.重点句型:(1)谈论姓名、年龄、国籍、爱好等信息的句型;(2)礼貌地邀请他人做自己的朋友的句型。

教学难点阅读短文并提取关键信息;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重点句型进行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英语知识,并结合实际生活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What do we need to know about a new friend?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并导入新课的内容,并起到课前热身的作用。

新知探究Step 1: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生词和短语,可抽出适当时间进行检测,确保学生掌握本节生词和短语,为新课学习做准备。

Step 2: Pre-reading【教师活动】让学生看1a的照片,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照片提供的语境初步感知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患二:教室后方的展示栏下方有一根长钉,极易伤人。
隐患三:桌椅上的螺丝钉,有时会脱落,刮住同学衣服。
而我们分别对隐患采取了以下措施:
对于隐患一,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安排专项同学看管,严禁任何人在讲台处玩耍。对于隐患二,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将长钉拔出。若要悬挂物品就用小巧的大头钉代替。而隐患三的解决措施则是:公务委员定期检查桌椅,有问题及时修理。
巡视指导,个别点拨
分组讨论
汇报检查
指名回答
集体订正
精讲精练
本课小结
课后
反思: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乐作舟。
读书的时候 要做到脑勤、手勤 遇到有心得就写下来 多动笔
多写、多记 不然你有心得不写下来 时间长就忘了。多写多记 念
书多了 就积累了不少知识 可以左右逢源。——陈垣
第2课时
课题
《三国演义》
时间
寓言故事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等资料填写到班级推荐书目表中。
巡视指导,个别点拨
分组讨论
汇报检查
指名回答
集体订正
精讲精练
本课小结
课后
反思:
本节课理论不强,重在导行。
1提问 什么是寓言呢
2介绍出处 我们刚学完的《寓言两则》 它们都是我国古典名著中
的名篇。
3过渡 其实 我们的世界还拥有很多的寓言故事 相信你一定看过不少。
三、班内互相推荐寓言故事交流活动
课前 同学们都已经把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收录到《课外阅读小册子》
中 今天我们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吧。
1提出小组交流要求。CAI示要求
读。
学习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 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学习难点
探究阅读方法 进行有效阅读。
学习方法
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
导与学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师导设计
一、引课
一、导入 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好汉歌》 进行气氛渲染。
2、它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我们曾学过哪篇课文也选自《水浒
花庄中学自主学习



姓名:高倩娜
学科:七年级语文阅读指导
时间:2015年秋
第1课时
课题
怎样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
时间
学习
目标
1、通过方法指导 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认识课外阅读
对语文学习的帮助 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
2、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 并进行尝试。
学习重点
1激发兴趣 鼓励阅读。
抓住其中的几句话 联系《三国演义》中的上下文 理解内容。
如“你心术不正 所以我才离开你 ”“丞相不见丁原、董卓之
事乎 ”“大耳贼不记得辕门射戟了吗 ”这句话在《三国演义》
中指的是什么故事
同学们 读书就应该这样 读了上文想下文 读了下文回顾回顾上文
要上下文联系起来读。
6、单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中 你看出陈宫是个怎样的人 吕布是个怎
中的哪些人物呢 展示108位好汉的肖像卡片 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
字 师生共议名字、绰号。小结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
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 也一定会被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
物所感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这本书 相信这部名著会使你收获
多多。
巡视指导,个别点拨
分组讨论
广播 或者从爷爷那里听过这个故事 它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如此厚

2、根据你收集的资料 谈谈《水浒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是谁创作了这本杰作 齐读书名与作者
三、简介作者施耐庵
1、要读好一本名著 首先要了解作者。你了解作者多少呢
2、简介施耐庵。
3、你是怎么了解到这些信息的
四、通过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我们将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深入探索安全宣传教育的工作规律,认真遵循和善于运用其规律创造性地去开展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工作例会,树立典型,加强引导和示范,以点带面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学习、借鉴和交流,请进来,走出去,开阔视野,资源共用,成果共享,让安全制教育如一捧金灿灿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沐浴着新世纪的明媚春光茁壮成长!
论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一点。
3提出班内交流要求 激发求知欲望。
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 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发现同
学们口才越来越棒了 课外书帮了你不少的忙 而且大家都作了很充
分的准备 所以都把故事讲得十分生动。接下来 我们全班交流分享
吧。先看看我们的分享目标吧
全班分享目标
A小推荐 每组派一名同学当代表讲故事 注意要把寓言故事说清
2指导方法 有效阅读。
学习难点
难点 学以致用 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
学习方法
1、讲座式教学法。
2、比较式阅读法 仿写式阅读法。
导与学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师导设计
一、解决教室里的安全隐患
学生们在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在教室里,所以我们首先就要先解决教室里的安全隐患。班级里主要就有以下隐患:
隐患一:常有同学蹦跳,触摸讲台上方的吊灯,吊灯摇晃。
学习方法
多媒体课件
导与学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师导设计
学案:
1、《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 让我们读过之后仍回味无穷
请欣赏《白门楼》中一段精彩的片段。
出示《白门楼》的片段 学生拿出打印好的片段。2、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字典阅读文字
请大家按这三点要求阅读手中的文字
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
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习
目标
1、指导阅读一段《三国演义》中的文字 教给学生阅读及解决问题
的方法
2、学生汇报自己所喜爱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故事
3、以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为主线 达到指导学生读懂书中语言文字
的目的。
学习重点
以小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为主线 达到指导学生读懂书中语言文字的
学习难点
以小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为主线 达到指导学生读懂书中语言文字的
读不懂的地方可以问人。
学生阅读 教师巡视 解决个别学生遇到的问题。
3、请一学生大声朗读这段文字。
要求 读正确 读通顺 读出古文的味来。
4、重点询问几句话的意思 以检查学生是否读懂了文字。
如“缚太紧 乞缓之 ”“我既被擒 有死而已 别无挂念。”“公
为座上客 布为阶下囚 何不发一言而相救乎 ”等等
5、讨论、读法指导
二、开设法制专题教育
新学期一开始,学校就制定晨(班)会课的教育内容,根据全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开设专题法制课,有“安全教育”、“宪法宣传”、“禁毒教育”、“环境保护”、“国防教育”等。并且规定每周四为专题教育日,教师可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上课。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案例剖析、讲故事、辩论赛、情境回答等,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获得了知识,明白了道理。
选择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交流 并评价人物性格。喜欢看这
本书吗 那么这本书究竟好在哪里呢
师生交流作品艺术特色1、人物形象逼真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2、描写形象鲜明 动作、语言、神态细致 刻画入微。
师精选其中精彩片段 如《景阳冈》打虎片段 感受作者的写作特色。
引导学生积累背诵。
五说一说 同学们 武松只是108个好汉中的一个 你还认识水浒
小组交流要求
A小推荐 讲一讲 把你想说的寓言故事 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并
自己说出故事中的道理 或者考考同组同学你的故事说明的道理
B演一演 评一评 同组同学可以帮帮忙 演一演故事 提一提意
见 为全班汇报表演做好准备。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给予指导 让孩子更完整地发言。
指导方向 推荐的时候还要具体说明书的来源、作者等资料 而评
利用《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教师们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用小品演示、快板、漫画等多种形式,自制多媒体课件,力求使法制教育课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安全教育,学生懂得了校园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防止拥挤踩踏、防溺水、食品卫生、流行病预防、交通安全、校园暴力、消防安全等问题。
三、交通安全在我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保障我校学生出行安全,根据市教育委员会和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决定,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小学生校门口过马路护卫”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生交通安全工作。我们与外冈派出所加强联系、协调,成立望新小学“小学生校门口过马路护卫”领导小组,合力做好小学生校门口过马路护卫的各项工作。发动教师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做到人人都是“交通护卫”者。加强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三个确保”,就是:确保德育教育主阵地;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法》教育的时间;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法》所需的教材。
四、聘请法制教育校外辅导员
在法制教育者的队伍中,专职的政法干警正不断展现着他们的专业优势。学校颁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并且明确了他们的工作职责。外冈派出所的联系民警陆警官和严警官分别是我校的法制辅导员。
五、提供学生社会实践的大舞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引导学生自主管理,鼓励学生自主策划、自觉行动,人人从点滴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主动参与道德实践。学校将安全教育融入了探究型课程教学之中,探究型活动是学生守法、用法的有效途径。
传》
3、小结
曾经 我们学完《景阳冈》 班里掀起了“水浒热”。现在 大家基本
读完这本书了 《水浒传》里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现在再次走进《水浒传》中 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了解《水浒传》的地位
1、《水浒传》曾是我国解放后印数最大的一部古典著作 几乎每户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