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在我国金融市场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利率市场化已成为重要的趋势。

从外部环境来看,利率市场化符合国际经济发展潮流,对于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业竞争力、提高金
融服务效率、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而在内部环境方面,则是
市场化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呼应金融国际化进程所必须要求的。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进入
到利率市场化的新阶段,利率风险已成为银行经营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风险类型。

为了有效
地防范利率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概念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金融产品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利率匹配的不确
定性所造成的风险。

商业银行作为市场化经营的经济单位,其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涉及到
各种利率变动,因此,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好坏与否都与市场的利率交易密切相关。

商业
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中的利率并不一致所引起的。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主要有两种类型:利率收益风险和价值风险。

利率收益风险是指商
业银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市场利率变化,其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收益率可能出现的变动。

价值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持有某一资产或负债时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其资产或负
债的价值发生变动的风险。

商业银行识别、测量、监测和管理利率风险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商业银行应全面地识别、测量和管理利率风险,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
全面性管理原则;
2.合理性原则。

商业银行应合理地确定资产负债的利率匹配结构,维护机构资产负债
利率匹配的良好状态;
3.风险可控性原则。

商业银行应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来控制利率风险,发掘利率
风险管理创新,提高风险管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4.信息透明原则。

商业银行应披露利率风险管理相关信息,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方
便监管机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了解和评价风险管理水平。

为有效防范利率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实行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设立利率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利率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

制订并实施严格的风
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程序,建立广泛的风险管理体系,做到各级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
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和制度执行的监督,确保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

2.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框架,建立风险管理机构。

商业银行需要设立并不断完善风
险管理机构,以负责制订和实施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操作程序,负责风险测量、监测、
评估和报告,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和研究。

此外,银行还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获取各类风险信息。

3.制定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利率风险特征和市场情况,
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利率敏感性分析、做市管理、市场价值敞口限制、价值调整路线图等。

4.加强利率风险监测和测量。

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率风险测量方法,科学
确定利率敏感性指标,及时进行利率风险监测和分析,切实把握机构的风险状况,为风险
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5.加强内部人员的风险管理培训。

商业银行需要严格规范内部人员的岗位职责,完善
内部体系,为内部人员提供必要的风险管理培训,提升内部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推动风险管理的全面实施。

结论:当今金融市场呈现出日趋开放、复杂和不稳定的特点,商业银行面临不少的利
率风险。

因此,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是保持商业银行健康的生命线,也是商业银
行积极适应金融市场利率化的关键。

为了实现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商业银行需要从提高
风控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做好风险识别、加强内部控制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利率
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科学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