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结合情境教学应用到中医内科学教学的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BL结合情境教学应用到中医内科学教
学的实践
一、将PBL与情境教学相结合运用到中医内科学教学的思考
为了改变灌输式的讲授方法和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笔者将现有课堂模式做出调整,将情境教学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置于由多媒体运用、角色扮演、实物操作等组成的特定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临床思维。
二、PBL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实践
1.提出问题。
在课前由教师提出下次课将要讨论的主题(中医内科疾病),并围绕主题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展开自学。
2.随机分组。
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6~8人。
3.查阅资料、收集病例。
各组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查询资料并搜集病例,资料的来源包括图书馆的书籍期刊、学校提供的数据库及网络资源,病例可以在附属医院进行搜集,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4.各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各小组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
并围绕主题展开分析、讨论,解决问题找出答案。
5.角色扮演。
在每小组中选出4人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患者、患者家属、主管医师、上级医师,余下的小组成员进行观摩并评价。
6.教师点评、总结。
教师对各小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讲解该主题的重难点,最后系统总结该章节的知识点。
以中风为例,教师给出讨论主题“如何对中风患者进行诊疗”,并提出以下问题:(1)如何初步诊断中风?(2)对中风患者进行哪些检查?(3)有哪些因素并如何导致中风?(4)中风有哪些证型及其症状特点?(5)如何对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中西医紧急救治?(6)如何对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进行分证论治和康复?(7)中风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8)如何预防中风?(9)中风的“风”指的是内风还是外风?
将学生随机分组后,各组学生将针对以上问题在课前进相关资料查询,并搜集中风不同证型的病例。
随后小组成员将所搜集的资料和病例汇总并进行整合,一起学习中风的理论知识,然后讨论分析,最终得出答案。
课堂教学将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中风(以中经络之肝阳上亢证为例)患者扮演者叙述病情,并将一些症状通过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等;家属扮演者补充病史并询问诊疗相关问题;主管医师扮演者一方面通过望闻
问切采集病史并作出初步诊断及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就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医疗费用等问题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上级医师扮演者检查下级医师诊疗工作,就诊疗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给出下一步治疗方案,并指导下级医师正确诊疗;余下小组成员在观摩后,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之后全组成员就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教师对各小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讲解该中风的重难点,最后系统总结中风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分证论治等知识。
为了确保PBL结合情境教学在中医内科学的有效运用,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设置问题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2)教师设置有效的监督、反馈、考评机制,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三、PBL与情境教学相结合运用到中医内科学教学的优势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会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解决问题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2.提高沟通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进行任务的分配时,就要求小组成员能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使任务分配更合理、实施更顺利。
情境模拟一环节也是锻炼学生进行医患沟通的一个途径。
3.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学生将收集的病案进行分析、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形成诊疗思路。
另外,情境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体验临床中医生的诊疗程序,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培养团队意识。
为了完成任务,小组成员需要合理分工并相互协作,最后将所获取的资料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共享,通过小组分析和讨论解决问题,顺利完成情境模拟。
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