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中秋节日宣传介绍PPT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神话
中秋神话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 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 着夜空呼唤嫦娥。 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 娥。后来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 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 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意为秋天中间,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 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起源
唐代
宋代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 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 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 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 为盛行,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 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 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 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起源
明清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 出方向“向月供而拜”。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 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 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 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 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 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 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神话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是天子夕月、秋社 、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汇合而成的节日。
喜迎中秋·共赏明月·阖家团圆
中秋节神话
中秋神话
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在服下不死药升空时, 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么压下身子,恰好抱起 了一直自己喂养的白兔。 白兔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 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馨的色彩。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文学
《琵琶仙·中秋》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
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中秋节文学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是天子夕月、秋社 、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汇合而成的节日。
喜迎中秋·共赏明月·阖家团圆
中秋节文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 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喜迎中秋·共赏明月·阖家团圆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是天子夕月、秋社 、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汇合而成的节日。
汇 报 X X X 主 题 中秋节日宣传
谜
灯
节
秋
中
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
节
秋
中
目录
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content. 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content. 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content. 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content.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 饴”的节令食品。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 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 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 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 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 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 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 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中秋节民俗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是天子夕月、秋社 、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汇合而成的节日。
喜迎中秋·共赏明月·阖家团圆
中秋节民俗
走月
中秋节之夜一大特色赏月活动 叫“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 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 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 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 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 时的赏月胜地。
话
神
节
秋
中
源
起
节
秋
中
中秋节起源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是天子夕月、秋社 、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汇合而成的节日。
喜迎中秋·共赏明月·阖家团圆
中秋节起源
中秋节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 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 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中秋节文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作者】皮日休 【朝代】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喜迎中秋·共赏明月·阖家团圆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是天子夕月、秋社 、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汇合而成的节日。
汇 报 X X X 主 题 中秋节日宣传
祭月
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 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 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 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 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 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中秋节神话
中秋神话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后羿的青年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连续射下了九个 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 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王母为奖励后羿射日,赐给他一粒不死药,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此药交给嫦娥珍藏。心怀鬼胎的蓬蒙乘后羿出猎假装生病没有 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 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随即身子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中秋节神话
中秋神话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 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 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 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 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 达五百丈,随砍即合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 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 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 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中秋节民俗
中秋民俗
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中秋节这一 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 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 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 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中秋节民俗
中秋民俗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 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 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 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