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的探究与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的探究与运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判断性思维的能力;在进行听、说、写教学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考阅读理解题,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命题既注重从语言学角度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又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检测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因素,而且较多地检测学生对文章的隐含意义、逻辑结构的把握和对主旨大意的概括。
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和测试评价的重点。
阅读理解在试卷中所占权重较大,考生应能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简单判断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讲解和传授语法和词汇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只是在这种帮助下理解文章的字面意义,没有深入理解文章,挖掘语篇的深层含义,结果造成了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笔者通过听课调研,发现教师在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以下这些问题:一是教师的教学用语比较贫乏,缺少启发性和引导性。
例如,在上课铃响后,有个老师没有设置导入活动,直接开门见山对学生说:T:Ok,now open your books.Turn to Page95.Read the new words 当学生朗读完单词后,该老师又接着说:T:Then turn to Page26.Look at the title A night the earth didntsleep.So from the title what do you think may happen to the earth? What’s the main idea in the text?很显然,该老师提问的语言过于单一,不擅长澄清问题是什么,没有使用重复特殊疑问词、替换关键词的方法进一步说明问题,导致学生沉默了很长时间,没能理解教师的问题,思路没有打开,课堂陷入沉默。
二是课堂师生互动少,缺少追问。
有的老师教学只停留在简单的答案校对,没有必要的讲解,不能深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追问“How do you get the answer?”或“Where can you find the information?”等类似的问题。
因为在阅读教学时,阅读理解的题型多采用True/False或选择
题的形式,学生回答问题时带有一定的猜测成分。
通过追问,能够确保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是教学方法单一,习惯性把阅读材料逐字逐句译成中文。
有的教师上阅读课,总是习惯要求学生一段一段地朗读,然后再一句一句的翻译成中文。
殊不知,这样做,会给学生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遇到生词,文章就看不懂,而且还会影响阅读速度。
教师应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文中那些结构复杂的长难句。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意。
要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学习策略,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英语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已是刻不容缓。
通过本人的研究和实践,经过认真分析总结,我认为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是教会学生解读文本。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和抓手,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前提。
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逐步从文本进行简单的文字信息处理,过渡到深层涵义的文学性解读和文化性意义建构。
从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进行递进式的深度解读,可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生成乃至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二是依据学生进行教学设计。
1、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决定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而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又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材,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以人教版英语必修2,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为例:(1)知识目标:能掌握并运用新课标要求的词汇,如troop,former,in search of,belong to,in return ,at war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略读、寻读得阅读技巧和归纳总结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琥珀屋的历史,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2、巧妙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思路时,要围绕教学目标。
可从导入(激活思维、引入单词、进入主题)——理解文本信息(框架脉络、细节信息、语言知识)——归纳提炼作
者观点——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如前面所提的阅读材料,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阅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激活思维,导入主题。
阅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为阅读中阶段做准备。
主要是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背景知识,提高阅读兴趣。
教师通常通过文章标题、图片、图表、录像片段或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引导学生猜测阅读材料所含的内容。
如Unit1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通过课件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说明这些图片是现存的、可见的文化遗产,但还有另一奇迹,现已无法看其本来面貌,由此导入本课的主题——寻找琥珀屋。
(2)阅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activity):开展阅读活动,理解文本。
阅读中活动是验证前一阶段的预测,获取详细的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结构、大意,学习生词、短语等语言现象。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活动。
如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首先运用Skimming(略读)策略,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教师提问学生,Why is it called the “Amber Room”?看学生是否对于琥珀屋有个大致印象。
接着,让学生作课后练习Comprehending”中的第1题,将文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相连线搭配,来检测学生在预习课文基础上,是否理解阅读练习材料中的一些基本事实。
然后作第2题,段落大意与相关段搭配,看学生是否对文章结构有清晰地理解,从而明确通篇文章的大意。
其次运用Scanning(查读)策略。
教师可设计一些判断正误题练习,让学生边听录音边阅读课文,进而理解文中一些细节的内容。
然后运用Careful-reading(细读)策略。
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下表格或提一些有关课文的问题,让学生把握文章细节信息,加深理解本篇文章。
(3)阅读后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巩固教学,提高能力。
阅读后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使他们能将阅读材料的内容与他们已有知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输出。
教师可设计一些合理的练习来检测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通常采取的方法有:a.复述课文(Retell)。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复述出来,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关键词或主要信息写在黑板上。
b.讨论(Discuss)。
学生就课文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这既能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C.角色扮演(Role play)。
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成短剧来表演。
d.对话(Dialogue).学生以俩人小组活动的形式,根据课文内容一问一答,这样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
又能训练口语。
e.填空(Fill in blanks)。
教师把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然后设置空格让学生补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对重点词、短语的掌握。
如: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可先运用Summarization(总结)策略。
本环节是课堂巩固,教师可通过设计填词练习,加深学生对重点词汇的印象,为下一课讲解作准备。
然后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运用Discussion and presentation.策略,教师可展示一些参观博物馆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再陈述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项合作探讨活动,激发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3、运用语篇分析,树立语篇意识。
语篇分析自问世以来,已受到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
福师大外语系林大津教授曾提出,语篇分析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能够结合语境、篇章结构、体裁等因素逐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涵义。
而语篇教学是以语篇分析为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思想内容,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与连贯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语篇基础上掌握全文,从而提高理解能力。
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使学生具有统揽全篇的能力,即语篇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要紧紧围绕英语课程标准,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题材、体裁等体现任务型英语教学的特点,从语法分析到语篇分析,坚持学生为主体,巧妙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困惑也就能引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