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

学会根据主导区位因素进行工业区位选择,理解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3。

通过案例分析,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
课前预习
1。

说说工业生产有何特点.
2。

结合课本图4。

1和图4.2,分析工厂建设要考虑哪些因素。

3。

读课本P59案例1及图4.3,对比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差异,完成下表,并分析其原因。

因素
4.工业的污染主要有哪些?在布局工业时要如何避免污染对居民的危害?
课堂探究
一、工业及工业区位因素
[合作探究一](1)工业的区位要素和农业有何区别?
(2)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难点突破]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1)~(2)题。

(1)乙类工业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原料运费
B.产品运费
C.科技投入
D.工资投入
(2)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业属于( )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B。

技术导向型工业
C。

市场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工业
[典型例题一]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图1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2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2)图2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B表示,C表示。

(3)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

二、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
[合作探究二](1)想一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为什么?
(2)思考: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多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带,试分析其原因.
(3)讨论:工业生产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典型例题二]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

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

图中河流可通航。

结合图表完成(1)~(2)题.
冶炼一吨钢所需煤和铁矿石量单位:t
年份
1800
年1900

1985

煤420。

75
铁矿

21。

8 1.3
(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B。

③④ C.②④ D.①④
(2)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

燃料运输费用
B.铁矿石运输费用
C。

产品运输费用
D.废弃物的排放量
课堂练习
1.读下表,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考虑,该企业的区位导向是()
某企业在四地的成本结构比较








工资
(%)
21
.3
24
.4
23
.0
29。

0
燃料
(%)
10
.9
14。

6
15。

6
8。

6
产品运
费(%)
35。

6
32。

5
35
.7
37
.5
其他
(%)
32。

2
28
.5
25。

7
24
.9
A.动力导向型B。

市场导向型
C.技术导向型D。

原料导向型
2。

某企业集团计划建有色金属冶炼厂。

下面是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

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
A。

甲 B.乙C。

丙D。


下表为我国两类工业生产布局的变化表。

完成3~4题。

甲工业乙工业
1990年主要生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
产省份南、江苏、四川2008年主要生
产省份山东、安徽、河南、四川、江西、湖北
北京、上海、
广东
3。

按主导因素考虑,甲工业属于()
A.原料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
D.市场导向型
4。

决定乙工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因素是()
A.原料因素
B.环境因素
C。

技术因素D。

劳动力因素
5。

下面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及该市工业区规划图"。

图示地区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A.①B。

② C.③ D.④
读下图,完成6~7题。

6。

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

西北风B。

东北风
C。

东南风D。

西南风
7.关于图中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类工业可能为食品工业②△类工业污染最大③▲类工业迁移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④▲类工业布局愈来愈受原料的制约
A.①②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
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湖南打造有色金属工业的区位优势。

(2)试分析我国某著名汽车企业总部从A城迁至B城的原因。

(3)分析C城的主导工业部门。

仅从工业类型看,该地还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答案详见课本
课堂探究
一、工业及工业区位因素
[合作探究一](1)工业区位侧重于社会经济区位:市场、运输、科技、劳动力、企业的信息通达度等,农业区位对自然区位的依赖性强,农业生产离不开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
(2)鞍钢区位接近煤铁产区,而宝钢接近市场。

[难点突破](1)A (2)B
[典型例题一](1)接近铁矿、煤矿区,原料丰富;接近煤矿区、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地形起伏大,平地少。

(2)铁矿石煤炭钢铁(3)铜矿资源丰富;水电充足
二、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
[合作探究二](1)①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②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③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

(2)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因此,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多分布在沿海沿江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

(3)该观点是错误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是由于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

因此环境污染是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解决的。

[典型例题二](1)A (2)B
课堂练习
1。

B 2。

A 3.B 4.C 5。

A 6.C 7.B
8。

(1)有色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邻近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2)B城地处长江中游,位于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又有京广、汉丹等铁路线通过,具有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同时该地科技力量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协作配套条件好.
(3)水电。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