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九大派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学九大派别
中国国学九大派别——即佛家、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纵横家、墨家、医家和农家,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汇集的一本通俗读物,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新的表达角度的展现。

本书阐述了佛家的心灵智慧、儒家的做人智慧、道家的处世智慧、兵家的竞争智慧等九家智慧。

国学九家智慧就是上下五千年中国人琢磨出来的生存智慧,讲述的就是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感悟 :做人心灵要纯正,做事要有责任感,金钱无法带给心灵的安详,只有内心的安详才是真正的幸福。

勤劳,善良,乐观,自强,理性,豁达,思维敏捷有毅力是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

成功的秘诀是:超凡的智力,强烈的事业心,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才不虚度人生.
书摘:
如果你要追求成功,可以读读儒家的执着学说;如果你要追求快乐,可以读读佛家的心灵学说;如果你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妨读读纵横家的策划学说;你若功成名就,只想追求健康,那么,你就不妨读读医家的健康学说;退一万步讲,你面对人生,毫无办
法谋求改变,你是一个绝对的弱者,那就不妨读读安贫乐道的农家文化,那样,你也会活得怡然自得。

不学佛家:做不乐;不学儒家:做不久;不学道家:做不透;不学兵家:做不强;不学法家:做不大;不学纵横家:做不快;不学墨家:做不安;不学医家:做不动;不学农家:做不爽。

学国学者常出现的毛病:
学佛家不精,易于迷信;学儒家不精,易于迂腐;学道家不精,易于消极;学兵家不精,易表阴险;学法家不精,易于残酷;学纵横家不精,易于欺诈;学墨家不精,易于泛爱;学医家不精,易于忌多;学农家不精,易于自欺!
做一个及时解脱的人:
心灵的困窘,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贫穷。

痛苦的人,都是“出不来”的人!
——在所有不堪重负的事情中,最需要解脱的是心灵吗?你问。

我无话可说。

——你问我月亮在哪里?我用手一指,你却把我的手认做月亮。

——你要扬帆过海,寻找家园,我赠你一叶扁舟,你
却把船当作归宿了。

——你要解开生活的疑团,我在你的灯下放了一本书,你却悄悄的用别人的头脑去思考了。

——在湛清的水边,你想辨清自己的面容,却把倒影记在心底。

我无话可说。

静候高考--高三毕业生考前15天调整规划(组图)
/doc/c3bd496b1eb91a37f0115c03.html 2007年05月21日17:13 新京报
规律地度过15天,迎接收获
为帮助考生消除高考前的紧张情绪,某中学组织了升国旗仪式、文体比赛和心理辅导等活动,使高考考生能够轻松迎高考。

距离2007年高考仅剩15天。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考生和家长最为紧张和期待的时刻,一方面即将投入严峻的高考,另一方面也在翘首考后收获的希望。

最后15天,如何科学备考是每个考生面临的关键问题,回归课本、真题归纳、模拟演练、求师寻解成为不同类型考生的不同策略。

专家建议,放平心态淡化高考概念、因人而异设置复习计划、坚持到底规律学习生活,是考生顺利走上考场的法宝。

几位即将迎来高考的学生躺在草地上休息。

在最后的半个月时间中,紧张的复习固然很重要,但有计划地进行身心放松更有利于备战高考。

样本1 制定由松及紧及松的步骤
张喆(化名),男,北大附中高三学生,报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海淀区模考成绩分别为675、687
从考前一个月开始,我就已经不再做新题了。

说实话之前做的各种考题已经厚厚好几沓了。

我各科的成绩还算平均,数学成绩略好一点,一般都能达到130分以上。

这段时间,我的主要计划是制定一个由松及紧及松的复习步骤。

前五天,我会停止一切习题操练,把各科的课本还有考试大纲搬出来。

集中精力系统地过一遍三年所学的重点知识,并结合考纲把考试重点给自己归纳一下。

虽然老师在带领复习时都讲过很多遍,但是自己主动地过一遍会做到心中有数。

中间的五天,我会将之前考过的海淀区的各科模拟试卷拿出来。

专门翻检自己做错的题目,有针对性地研究一遍,分析错误原因。

同时结合自己看的课本和考纲,通过题目来印证自己归纳的考试重点。

然后,再总结出这几类错题的类型,刻意找一些此类型的题目演练一下,争取能做对做熟。

最后五天,大多数学校也都放假回家待考了。

这段时间相对比较自由,可以根据情况合理自我安排。

我会找出2006和2005年的高考真题,尤其是数学、外语和理综,按照高考的时段设置给自己进行家庭模拟考试。

我会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考场纪律答题,之后还会对照答案给自己估分。

这样一方面体验考场状态,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对真题的了解熟悉高考的出题风格。

当然,这15天里我会继续穿插英语听力的巩固复习。

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有一小时的英语听力练习。

样本2 强调对主观题的复习比重
汪婷婷(化名),女,首都师大附中高三考生,报考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海淀区模考成绩642、676
志愿报完以后我就不那么紧张了,复习计划也清晰了很多。

现在我的目标很明确,最后15天,任务就是好好巩固之前打下的基础。

语文和英语的成绩,还算比较稳定。

前十天就是复习语文课本的重点内容和构思各种选题角度的作文,而英语我会紧紧围绕考试大纲,甚至里面的单词表都会被我作为“回归基础”的参照标准。

文综方面我会重做之前考过的模考试卷,对着考试大纲检验曾经做错的题,“哪些题是考点,哪些考点会出题”,这样就能强化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并能举一反三了。

最后五天,我会重点进行文综主观题的复习。

因为基础分已经通过复习课本和考纲巩固了,主观题就是最大比重的得分部分。

每天给自己布置十道各种类型的主观题。

同时,作为文科生来讲,数学成绩也很关键。

所以最后半个月,数学也不能扔下,我会每天拿出两小时找十道数学题做,保持题感。

样本3 选择适合自己的冲刺辅导班
黄震(化名),北京市育英中学考生,报考北方交大经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海淀区模考
成绩584、602
最后15天了,我准备了10套模拟题准备一天做一套,体验一下高考状态。

因为在考前30天时,我已经提前进入了回归基础阶段,把课本和考试大纲都看了一遍,在老师的指引下,对各科会考到的重点都有了个大概脉络。

现在我准备利用前10天,每天进入临考状态,通过做题来进行最后自检。

晚上,会对照答案把错的题重新分析研究一遍,进行提炼总结。

另外,我还报了一个冲刺特训班。

是在考前10天左右开课,共两天,由资深高考辅导老师为我们作最后的点睛辅导。

包括答题技巧、应试心态和考点重点的筛选等,能够帮助我在较短时间强化对高考高度归纳的能力。

而且,我有时临到最后会感觉复习懈怠和烦躁,在那个冲刺班里会让我重拾考前振奋自信的状态。

最后5天时,我还会适时进行情绪的调整。

因为模拟题的操练,心情有时会因为答题顺利度和得分高低受到影响,所以我会在最后几天一边复习一边向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电话咨询,及时沟通我的复习情况和心情。

这一点很有效,轻松从容的心态会让我遇到难题时也能超常发挥。

样本4 做好心态和作息规律调整
张晓睿(化名),精华学校复读考生,报考华东师范大学,模考成绩580、607
我们的集体复习课一直上到6月1号,如果现在就放假了让我们回家自由复习我会觉得非常不踏实,因为会随时发现不懂不会的地方需要得到老师的答疑。

因此,前十天,我还是给自己规划为一个查缺补漏、求解答疑的阶段。

一般不会再做新题了,增加新题量会加重心理负担,而且还会淡化对考题模式的把握和提炼。

这也是最后在校集体复习的十天,每天早上6点起床,读英语听英语,白天进行文科和理科的分配复习,主要针对做过的难题进行求解。

晚上在宿舍是看课本和考纲时间,基础框架还是不能丢,一直到12点才睡。

这期间,每天晚上都会和宿舍的战友进行复习经验交流,还会一助一提问考纲脉络重点,检验对考试体系的掌握。

大概在考前10天时,学校会安排上届考取高分的师兄师姐来学校讲高考经验。

就具体考前冲刺、考场应试进行经验传授,他们的一些实战经验得失对我会相当重要。

最后3到5天,我要做的主要就是心态调整和作息规律调整了。

说实话,因为是复读生,
冲刺高考是第二年,固然心理压力要大很多。

但越是这样越意识到,从容平和的心态更利于高考的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作息时间要严格按照高考两天的时间来安排,调整生物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和起居。

育龙网核心提示:离高考只有50多天了,才发现还有那么多知识一片空白;或者都知道一点,却都如雾里看花;或者,许多知识纠缠在一起了,关公战秦琼,混得离高考只有50多天了,才发现还有那么多知识一片空白;或者都知道一点,却都如雾里看花;或者,许多知识纠缠在一起了,关公战秦琼,混得一塌糊涂。

怎么办?50天,还有的救吗?很多考生开始彷徨,焦虑,浮躁。

其实,不用着急。

我的观点是:力戒浮躁,合理规划。

高考那么多科目,天天的复习不可能科科都兼顾。

天天晚自习,只要重点复习两个科目就行了。

具体来说,当天老师重点复习课本的科目,回家后可做适当的练习题;当天老师重点讲练习的科目,回去后要回归课本,对知识做个梳理。

另外,课堂上老师复习细致的内容,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及时消化;课堂上老师复习不够完整的,回家后要强化。

一周结束时,不忘在周末回顾这周的复习。

打游击战,见缝插针
要懂得见缝插针利用空余时间。

比如从寝室到教室的十几分钟里,可以在脑子里快速过一遍昨晚的复习内容;天天中午、下午放学时段往往是无所事事时候,有心的同学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留下来再做一篇英语阅读、背一首古诗词,把比较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

甚至蹲厕所时,都不妨把揣在口袋里的单词本名言警句或古诗文名篇拿出来看看。

这个时候不要给自己下任务,翻到哪里看哪里,能记多少算多少。

往往效果很佳。

查缺补漏,归纳总结
无论哪个阶段复习,懂得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项都很重要,一个小漏洞就是一个潜在的失分点,必须“分毫必较”。

所谓的归纳总结,有两个方面,对课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对练习、试题的归纳总结。

可以试着归纳课本知识体系,尤其是文综科目,看看课本的目录,从全局着手由大的知识板块到各个小的知识点,分析各部分联系,形成一张网络,通过联想延伸来记忆。

这样一来,哪部分比较薄弱就可刻意加强。

同时,对于典型题目,要归纳出各种常规方法,但不要满足于只用常规方法。

试着用发散思维,思考有否其他方法,比较
哪种方法最为简便。

这样做既锻炼了思维也巩固了知识。

把历次月考试卷拿出来,整理整理,看相同题次的题,看自己的经验教训。

印象会很深刻,也会大有收获。

劳逸结合,精力充沛
人不是机器,脑子也有一定的弹性限度,当发现自己读不下去或心情烦躁时,应抛下书本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像听听音乐、打打球,甚至是看看电视。

玩是为了有更好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应毫无顾虑地放松。

当然,放松也不能无限度,不玩那些需要时间长、会让自己沉迷于其中的项目。

像看电视,最好不要选择连续剧;看闲书,可以选择杂志,不去看太长的小说。

最好是在玩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像一些时政新闻,就是不错的选择。

等情绪调节好了,再回到书本中。

另外,越临近高考越要注重进行适当的运动,打羽毛球、散步、跑步,天天坚持半小时至1小时的运动,劳逸结合不仅能排解高考前的压力,更能帮助自己恢复精力、健康迎考。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50多天,学生已经进入模拟阶段,培养答题技巧也非常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