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二班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二班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子分析
一、真题分析
卷子共分三个局部:
第一局部:根底知识累积与运用〔34分〕,其中读拼音写汉字〔5分〕、比一比组词〔4分〕、写反义词和近义词〔4分〕、补充词语〔6分〕、语文阅地〔6分〕、默写古诗〔9分〕。
这局部侧重于语文根底知识和根本能力的考核,知能点有:词语累积、古诗累积、佳句观赏、看拼音写词语等。
第二局部:阅读〔36分〕。
其中包含课内阅读〔24分〕、课外阅读〔12分〕。
这局部侧重考核阅读的理解、感想、概括,联系上下文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能力。
第三局部:习作〔30分〕。
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觉?请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语句要通顺,题目自定。
整个卷子的构成尊重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特点,兼顾了课内与课外阅读的累积、并在语文“双基〞上做到了重点把握。
二、真题分析
第一题:累积与运用。
从答题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对根底知识与能力把握得很好。
第二题: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从答题情况看,对短文的感情感想和重点词语的分析还可以。
存在的问题是:对具体问题的个性理解、分层、指出主次内容。
第三题:习作。
首先,由于学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因此学生对事物没有新的发觉,不能写出“趣〞来。
其次,学生写字不够工整,标点运用不恰当,语句缺少条理性和连贯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卷子的评价与分析,发觉的主要问题有:
1、学生的知识面不广,偏重了对教材显性知识的把握。
2、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
语文学习不能死读课本,累积知识也不能局限在
课本上,要注意以教材为辐射点,向课外拓展,强化语文实践的时机,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3、学生对语文能力的运用,平常训练不到位。
学生累积的词语很琐碎,没有形成知识结构。
4、问题最大的是阅读理解。
此次出题意向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理解模糊不清,不能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知识结构比拟单一。
有的根本不了解怎么答复,或者文字很少。
5、习作主要问题在句子的通顺上。
从卷子看,有相当一局部学生上句不能连贯下句,这样的习作,虽然也能反映出学生的思想,但是语句支离破碎,不能给人完美的整体感受。
可以说学生了解写,但不会构思,不会使之符合言语逻辑,或表达习惯。
四、改良措施和日后的工作方向
1、注重对根底知识的把握,强化能力的训练。
强调学生自主累积,但也不能失去教师的引导与提示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还应该做到一个个训练点的突破,无数的训练点连接了语文学习的整体。
2、挖掘教材的价值,发挥教材的辐射作用,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教材满足不了学生需要,那么就要恰当好处的补充课程资源。
对于课外资源的开发,首先要立足课本,打好课内的根底,然后考虑教材与课外的联系,这个“联系〞不能是漫无边际的,要找好切入点。
长期有了这样的训练意识,那么学生对课外的累积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