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香菱学诗》阅读与美文赏读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香菱学诗》阅读与美文赏读习题(附答案)[课内语段精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 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 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场,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 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 "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 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1、写出文中提到的几位诗人所处的朝代极其原名:陆放翁是指(朝代)的王摩诘是指(朝代)的“老杜”是指(朝代)的李青莲是指(朝代)的2、唐代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第一段,说说黛玉替香菱解了什么“疑惑”?3、黛玉说香菱“不出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她是不是把写诗看的太简单了?结合课文谈谈,她为什么这样讲?4、黛玉对香菱的学习进程按程度的深浅作了合理的安排,其表现在文中哪些词语上?5、第二段中,作者一共写了八处“笑”,一处“笑吟吟”,七处“笑道”,这是否太罗嗦了?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认识(至少两处):6 、第二段香菱所引的王维的三联诗句印证了宋代(人名)对王维诗和画的评价,“,”,请在下面默写一首你所喜欢的古代诗歌,并谈谈你的体会:诗歌:,。
第14课 《故乡》-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
第14课《故乡》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出现的故乡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想念的故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
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认识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浮上了什么清新和豪华,而是,我昔时认识并引为高傲的东西已经出现。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出现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出现了。
那里变成了安谧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
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认识的小径上迷了路。
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衰老的朋友陪我走。
那里有梦中时常浮上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
[A]井台上边,几棵茂盛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
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沉寂。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
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
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
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
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巍峨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
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衰老的同伴全然不知。
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
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
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闻声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
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课内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题(二)甲: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乙: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我的叔叔于勒》1、比较一下,两段各描写了人物怎样的脸和手?这些描写各刻画了人物怎样的形象?(6 分)闰土的脸:于勒的脸:闰土的手:于勒的手:这些描写表现出闰土的形象,表现出于勒的形象。
2、甲乙两段的人物描写有何异同?(2 分)同:异:3.甲段运用了对比手法,下面不含对比的一项是()(2 分)A、他身材增加了一倍。
B、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C、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D、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4、我们学过的文学形象中,还有哪个人物的脸或者手在你的印象里比较深刻?请描写出来,并说出印象深刻的原因。
(4 分)(三)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课内阅读练习(含答案)
《范进中举》习题精选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
不想胡屠户虽然大著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第二下。
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
弄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
众人扶起,借庙门口一个外科郎中的板凳上坐着.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得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著。
范进看了众人,说道:"我怎么坐在这里?"又道:"我这半日,昏昏沉沉,如在梦里一般。
"众邻居道:"老爷,恭喜高中了!适才欢喜的有些引动了痰,方才吐出几口痰来,好了。
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
"范进道:"是了。
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
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
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
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
"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爷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
"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个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地?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九上全册古诗词目录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行香子/无题/咸阳城东楼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内容主旨:《行路难》这首古诗,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2.鉴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运用比喻修辞,把“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生动形象的写出奸倭当道的仕途艰难和济世安民理1想无法实现的悲慨,表达出诗人难过和渺茫。
3.古人常引典故表达愿望,请从本诗中找出两处,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典故:吕尚九十遇文王、伊尹梦到自己乘舟绕日不久被重用。
用两个历史人物的经历为自己增加自,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做出一番事业的愿望。
4.“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的内涵。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运用比喻修辞,把坚定的念比喻为“长风破浪”“济沧海”,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冲破困难的心。
抒发诗人倔强、自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旷达乐观的风致。
5.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句。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智取生辰纲》(解析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21课《智取生辰纲》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
武松自言自语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一时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
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
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窜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
把这铁棒也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
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
被武松尽气力纳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一次月考课内外阅读题解指导四答案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一次月考课内外阅读题解指导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怫.然( fú ) 徒跣.( xiǎn ) 陇.亩( lǒng )鸿鹄.( hú ) 舴.艋( zé ) 社稷.( jì ) 2.解释下面各组多义字(5分)(1)以 A.祭以尉首用 B。
徒以有先生也因为(2)于 A。
使唐雎使于秦到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从(3)然A.秦王怫然怒……的样子 B。
虽然,受地于先王这样(4)徒A.亦免冠徒跣空,引申为“光着”B。
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5)故A.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B。
故不错意也所以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
(3分)(1)抑.亦人谋也古义:而且今义:压抑(2)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今义:出身鄙野言行品德恶劣(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深感遗憾今义:极为憎恨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4分)(1)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深追先帝遗诏(留给)(2)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效果)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
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
字承祚,东汉人。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6、选择正确的译文。
(4分)(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A )A.奖惩功过,评定人物好坏,不应该有不同B.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相同C.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既有相同,又有不同(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 )A.先帝不认为我品质行为恶劣,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B.先帝不因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自己委屈别人,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C.先帝不认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7、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8.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题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3)不可具.状()(4)公退之暇,被.鹤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①后天下之乐而.乐B. 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②烟云竹树而.已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①处江湖之.远 D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竹工破之.②子声丁丁然.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2)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岳阳楼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若夫/淫雨霏霏(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2)增其旧制制:规模(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4)横无际涯际涯:边际(5)朝晖夕阴晖:日光(6)南极潇湘极:至、到达(7)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8)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9)日星隐曜曜:光芒(10)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11)薄暮冥冥冥冥:昏暗(12)去国怀乡去:离开国:指国都(13)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14)沙鸥翔集集:停息(15)锦鳞游泳鳞:代指鱼(16)岸芷汀兰汀:小洲(17)长烟一空一:全(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9)把酒临风把:持、执(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21)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观看(3)越明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阻碍),跳过(4)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5)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今义:后退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
(5)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二、醉翁亭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有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岳阳楼记范仲淹原文展示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哮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全文翻译宋仁宗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做知州。
到了第二年,巴陵郡政事通达百姓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全都复兴了,于是再度修整岳阳楼,扩大其原有规模,在上面刻录唐朝贤人以及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就在洞庭湖的风光上。
它包含远处的山峦,吞吐壮阔的长江,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晚明暗变幻,景色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非常详尽了。
这样,那么(从这里)向北可以通到巫峡,向南到达潇湘,被贬职的官员和多愁善感的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游览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还是有所不同吧?那雨水连绵纷纷而下,接连数月不放晴,寒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潮冲击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光辉,高大的山形也隐没在阴云中,商人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猛虎长啸啼猿悲诉。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及答案
九年级上期语文课内语段精读《沁园春.雪》一、.填空:1、.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3.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一)阅读本文下片完成下列题目。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
3.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
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4.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
《敬业与乐业》一、阅读下面第8段内容,进行阅读实践1、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
2、本段的中心论点是:。
3、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4、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
5、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词阅读理解总复习(有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词阅读理解总复习(有答案)一)行路难(其一)XXX的《行路难》是一组诗歌,共三首。
本篇是第一首,抒写了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中描写了诗人停杯投箸、拔剑四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等情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感情的激荡。
最后两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XXX在?”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
但是,诗人并未放弃,而是信心满满地表示“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描写了一个豪华的酒宴场面,作用是突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和对世俗的厌倦。
3.虽然本诗的题目是《行路难》,但是纵观全诗,作者并没有放弃对未来的信心和追求。
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艰难险阻的认识,但是仍然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例如,“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4.诗人停杯投箸不能食,是因为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他虽然向往豪华的酒宴,但是又感到世俗的虚荣和浮躁,因此产生了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在闲暇时垂钓和乘舟的情景。
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己的信心。
6.“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它可以用作毕业赠言,鼓励学生在前方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XXX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回归故里的诗歌。
首联叙写了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的人生经历。
XXX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荒凉之地的孤独和无助。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
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卷
九年级上册课内诗词鉴赏卷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阅读《行路难》,回答问题。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联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用“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营造欢乐的氛围,写出了酒宴的丰盛,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内心的抑郁、苦闷。
B.“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因找不到生活的出路的苦闷、抑郁。
C.“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表现了内心的愤懑。
D.这首诗中,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失望苦闷——抱有希望——充满自信——失望苦闷”,表现作者的感情波澜起伏,极其矛盾。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暗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
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对理想破灭、前途渺茫的忧虑。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
4.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唱出的最强音,历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请说说为什么人们在身处逆境,失意苦闷时常常引用它来自我励志?5.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正面烘托了诗人的心情。
B.诗的三四句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表现了诗人苦闷、抑郁的情绪。
C.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D.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政治理想。
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含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含答案)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复习范围:九年级上册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哔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各项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亭翼然"的“翼”在这里名词用作状语,解释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和“斗折蛇行”中的“斗、蛇"用法相同。
B.查阅词典,“秀”有①谷物叶穗开花;②繁茂;③美好;④高出等义项。
结合语境,可知“佳木秀而繁阴"中的“秀”是“繁茂"之意。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 阅读鉴赏题背诵 中考考题汇总(全册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九上全册古诗词目录13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水调歌头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商山早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行香子/ 无题/ 咸阳城东楼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内容主旨:《行路难》这首古诗,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2. 鉴赏“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运用比喻修辞,把“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生动形象的写出奸倭当道的仕途艰难和济世安民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慨,表达出诗人惆怅和迷茫。
3.古人常引典故表达愿望,请从本诗中找出两处,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典故:吕尚九十遇文王、伊尹梦到自己乘舟绕日不久被重用。
用两个历史人物的经历为自己增加自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做出一番事业的愿望。
4.“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的内涵。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运用比喻修辞,把坚定的信念比喻为“长风破浪”“济沧海”,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冲破困难的信心。
抒发诗人倔强、自信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旷达乐观的品格。
5.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句。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阅读训练(含答案)
阅读训练(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
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
杜小康只能与父亲说说话。
奇怪的是,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
除了必要的对话,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其他什么话,而且,原先看来是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眼神或干脆连眼神都不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
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
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
“我要回家……”杜雍和不再乱发脾气。
他觉得自己将这么小小年纪的一个孩子,就拉进他这样一个计划里,未免有点残酷儿了。
他觉得对不住儿子。
但他现在除了用大手去安抚儿子的头,也没有别无他法。
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的读书……”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
这样反而好了。
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鸭子在这里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鸭子的样子。
当他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居然已经是一大片了。
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
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
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岳阳楼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次月考《岳阳楼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
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靠近(高踞);(2)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乐趣);(3)心窃乐.之: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感到快乐);(4)学者诚.能八面玲珑:确实(果真;实在);2.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D)A.林壑尤/美B.作亭/者谁C.饮少辄/醉D.昨/游江上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4.读懂山水。
(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
【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
【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ppt课件:课内文言文阅读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作者描写了岳阳楼周围景色一阴一晴的变化,以及给迁客 骚人的心情带来的一悲一喜的变化。 B.本文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的真实意图是借题发 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政治抱负。 C.第三段以“若夫”起笔,从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D.本文先后出现两次“异”:前者指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 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后者指不同自然之景引 发迁客骚人悲喜两种不同心境。
浮(浮动的 )光跃金,静影( 月影 )沉( 沉入 ) 璧( 圆形的玉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 开阔 )神怡,宠( 荣耀 )辱偕 ( 一起 )忘,把( 持,执 )酒临( 面对 )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 曾经 ) 求( 探求 ) 古 仁 人 之心
( 思想感情) , 或( 或许、也许) 异( 不同
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8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一词多义)文者。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
乐事的人。
3.综合分析选择题。 ( 1 ) 下面对选文内容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D是 >
A.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 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放旷情怀。 B.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情感的抒发, 而这三者都生动而含蓄委婉地表现了欧阳修贬官之后的特殊 心境。 C.本文第三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写滁人的游乐和 太守的宴饮,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间接显示了太 守治滁的政绩。 D.本文描写了众百姓一派闲适快活、安详和平的景象,但太 守自己却“颓然乎其间”,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 酒浇愁的样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故乡》课内阅读1(含答案)
课内阅读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天气又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的天底下,远近着几个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起来了。
……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
“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2.选文第3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选文第2段和第11段的自然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面对中年闰土,“我”对少年闰土仍念念不忘,对往事仍然怀有深深的眷念之情。
选文中哪几处流露出了“我”的这种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阴晦苍黄横萧索悲凉2.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期语文课内语段精读《沁园春.雪》一、.填空:1、.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3.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一)阅读本文下片完成下列题目。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
3.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
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4.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
《敬业与乐业》一、阅读下面第8段内容,进行阅读实践1、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
2、本段的中心论点是:。
3、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4、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
5、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6、发挥想像,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
7、说说本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傅雷家书》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
我们并没有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还能向谁去诉苦?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跟头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在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________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有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1.画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不协调,应改为______________2.“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一句与前面对应的句子是 [ ] A.我们并没有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B.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C.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3.如果把画波浪线的句子换成“要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入空格的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B.就是不再去想失败的惨痛,而振作起来走向前去。
C.就是吃一堑,长一智。
5.作者用“克利斯朵夫”的事例主要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
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望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啰哩啰嗦地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孩子,这些我都懂得,妈妈也懂得。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
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
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
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④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加的眼泪。
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
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
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954年1月30日晚)1.读第①段,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
”读第②段,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②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乡》练习一:1、本文以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节安排材料。
2、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散文_________,小说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⑵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
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⑶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4、简答⑴小说写了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怎样的?这是用了什么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以上这段内容写出杨二嫂怎样的性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列语段,然后答题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⑴闰土“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想说的话是什么?请揣摩语境、联系全文,把它补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对“我也说不出话”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闰土太苦,无言安慰B、感情隔膜,无话可说C、多年不见,无从说起D、感情激动,难以言说⑶“可悲的厚障壁”指什么?是怎么造成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84-86语段,然后答题⑴这是课文《故乡》中“我”离开故乡时的一段文字。
这段文字集中反映出“我”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