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课件(13张ppt)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2b394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7.png)
•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元)卢挚《沉醉东风》
•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寒蝉——悲苦忧愁
意象拓展
长亭 谢亭 劳劳亭 西楼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 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李白 《菩萨蛮》:“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南浦 灞桥/南桥
今宵酒醒后的凄凉
离别之后
日后“良辰好景”
不再的孤独
虚写
PS:问“突出表达特征/主要艺术手法/主要艺术特色”, 须先从全词整体来考虑,然后分析细小字句手法。
诗词中的“虚实相生” 虚:
•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域来反衬现实。
•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析: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 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 自古伤——多情更伤——秋更伤——清秋更伤——冷 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 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 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 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 期难料的纷纭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 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
寓
风急天高猿啸哀,
意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柳—离愁 风—悲凉 月—思念 酒—愁绪
——(元)卢挚《沉醉东风》
•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寒蝉——悲苦忧愁
意象拓展
长亭 谢亭 劳劳亭 西楼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 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李白 《菩萨蛮》:“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南浦 灞桥/南桥
今宵酒醒后的凄凉
离别之后
日后“良辰好景”
不再的孤独
虚写
PS:问“突出表达特征/主要艺术手法/主要艺术特色”, 须先从全词整体来考虑,然后分析细小字句手法。
诗词中的“虚实相生” 虚:
•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域来反衬现实。
•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析: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 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 自古伤——多情更伤——秋更伤——清秋更伤——冷 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 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 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 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 期难料的纷纭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 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
寓
风急天高猿啸哀,
意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柳—离愁 风—悲凉 月—思念 酒—愁绪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雨霖铃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雨霖铃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8281180975f46526d3e109.png)
程
果。我发现在教师大会上,总会发现有教师习惯坐 在同一把椅子上。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呆在同样的地方呢?仔细 想想,如果问你班级里的学生自己的老师平时都站
在哪里,学生能一下就指出来吗?
课程
课
程
借此机会,我准备和你分享一个自己观察得出的 结果。我发现在教师大会上,总会发现有教师习
惯坐在同一把椅子上。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呆在同样的地方呢?仔 细想想,如果问你班级里的学生自己的老师平时
雨 霖 铃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 充满了别离。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 杖,汽笛声催,生命总在演绎着悲欢离合的 故事,而当我们轻轻敲开古典诗词的门扉, 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 事。
柳永的《雨霖铃》书写的就是一个如此 哀婉动人的别离。
这首诗怎么读?
把握感情,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①寒蝉凄切——“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 脚字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 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 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读 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就一景一顿,声断气不 断。 ⑤更那堪——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稍重、稍停,拖 音(统领字)
④作者在“念去去”一句之后是对别后情形的 设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设想自己今后生活情境和 内心情感的?
从送别的都门“长亭”,到执手相看的“船旁”; 从暮霭沉沉的“江上”,到晓风残月的“远方”; 空间不断转换,仍不离抒写“离情”。作者想象别后 的情景——他感到实在难以忍受这清秋季节的送别,更怕 酒醒之后,看到残月冷辉中,杨柳依依、晨风吹拂的景致, 心里倍感凄凉。他愁的是一去将连年不归,想到今后的孤 独寂寞。“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点染离情别绪更是凄 楚动人。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雨霖铃》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雨霖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35887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0.png)
文学成绩
派别:柳永通晓乐律,是北宋词坛上第一个 专力写词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内容:多描画城市生活的繁华,歌妓悲欢、 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流传: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 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 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柳永是当时最著名的流行歌手。
——梁衡《读柳永》
《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体味豪
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赤壁怀古
雨霖铃
意 象
大江乱石 惊涛峭壁
壮 寒蝉烟波 美 杨柳残月
凄 美
人 指挥若定 豪 执手相看 缠 事 谈笑却敌 迈 无语凝噎 绵
情 壮志难酬 悲 清秋离别 凄
感 之恨
愤 之恨
凉
苏轼 豪放 阳刚之美
粗犷豪迈雄伟刚劲,给人惊心动魄 崇敬景仰之情
苏词与柳词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 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日:“柳郎中词,只 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 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俞文豹 《吹剑录》)
写作背景
本词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作。黄 昇《花庵词选》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仁宗颇 好词,近臣有意拔擢柳永。在一次宫廷宴会上 叫柳永按仁宗的旨意填词。柳作了一首《醉蓬 莱》,其中“宸游凤辇何处”一句正与御制的 真宗挽词暗合,仁宗感到不快,以此对他冷漠。 所以柳永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为此 词人在赴任时的那种羁旅行役之情,沦落飘泊 之感是可以想见的,何况又要与自己心爱的人 相别。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 错在一起,内心充满哀怨,于是作此《雨霖铃》 以寄别恨。
离别是人生难免的伤痛,古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606de26137ee06eff91896.png)
•
以上是实写离别时难分难舍 的心情。
(4)念去去、千里烟波, • 想(我)走了又走(一路上)看尽千 里烟波 • 千里: 极言路途之远。烟波: 水 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 • 暮霭沈沈楚天阔。 • 傍晚,空阔的天地间云气沉沉 烟雾笼罩
•
三种景物各有何特征?
千里烟波—— 绵长 沉沉暮霭—— 浓重 楚天辽阔— 无垠
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缠绵哀怨 伤感低沉
归纳要点(用原词回答)
(1)离别的时令————— (2)离别的时间和地点—— (3)离别的天气————— (4)离别的心情————— (5)离别的去向—————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1.逐句赏析上片 • (1) 寒蝉凄切, • 寒蝉凄凉急促地叫着 • 对长亭晚, • 面对着长亭 • 骤雨初歇。 • 正是傍晚的时候 急雨刚刚停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 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 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 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3)执手相看泪眼, • 拉着手互相看着饱含泪水的 双眼 • 竟无语凝噎。 • 竟哽噎着(连半句话也)没有 说 • 噎: 阻塞。语: 动词,说。
•
•
分析: 既然欲饮无绪,欲留 不能,这时,纵有千言万语 也说不出口,只有泪眼相对, 执手告别罢了,满腹哀伤情, 尽在不言中。这是柔情蜜意 的流露,是情感集中的表现。
这些诗句都将离别与长亭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长亭是送别的场 所,所以它也就成了离愁别绪的象征。面对着长亭古道,曾有多少 有情人在此洒泪惜别,曾有多少佳侣从此各奔他乡?作者面对此亭, 睹物伤心,触景生情,怎能不感慨万端!更何况眼下是骤雨初歇, 凉意彻骨,暮色苍茫,云低风冷。在这样一种令人凄神寒骨的环境 中,又怎能不让人黯然销魂! (触景生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9e9a6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e.png)
改 作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相看泪眼, 无语凝噎
意象
意
象
意象
意象 是诗歌中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易词--品味“别”趣
原
今宵酒醒何处?
作
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芳草地晓风残月。
改 作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凄风冷月。
今宵梦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总结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离别环境 寒蝉 长亭 骤雨(实)
凄切悲凉
离别场面
无绪催发 泪眼无语
难分难舍
此去行程
烟波 暮霭 楚天(虚)
惆怅伤感
融 情
如 伤何
入 景
离舍 别得
你
总结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伤离别 清秋节
今宵酒醒
杨柳 晓风 残月
酒醒伤情
此去经年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醉不成欢
不
因情 情景 造交
壮
寒蝉烟波
凄
美
杨柳残月
美
人 指挥若定 事 谈笑却敌
豪
执手相看
缠
迈
无语凝噎
绵
情 壮志难酬 感 之恨
悲
清秋离别
凄
愤
之恨
凉
有人这样评价柳永的词:
“其词格固不高,但论音律 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 形容曲尽,无出其右者。”
当堂检测
写词 抒发“别”味
诗词本是一家,那么大家能不能选取《雨霖铃》中的意象,把这首词 改写成诗呢?试试看吧!
(3~4组) (5~6组) (7~8组)
下阕中作者又哪些运用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 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运用了哪些意象,你还 知道其他离别的诗句或者意象吗?
《雨霖铃》 公开课 PPT课件
![《雨霖铃》 公开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b16f35a300a6c30d229f06.png)
知人论世,读离别
叁
抓住意象,析别离
抓住意象,析别离
作者的心情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呢? 自由诵读,并标注出词中出现的意象。
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 杨柳、晓风、残月。
特点:凄凉、哀婉、沉寂
抓住意象,析别离
明朝贺裳《皱水轩词筌》写到:“柳屯田‘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千古俊句。” 看似平常的一句诗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 试分析。
手法:虚实相生
伍
拓展延伸,写离别
拓展延伸,写离别
蝶恋花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谢
谢 观 看
抓住意象,析别离
1、把杨柳、风、 残月这三个最能 触动离愁的意象 集中成为一幅鲜 明的画面。
抓住意象,析别离 杨柳岸 柳有“留”意,古人有折柳送 行的风俗。离别的人一见杨柳, 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 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抓住意象,析别离
风 秋风带来的是无限凉意和凄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直接抒情
(1)都门帐饮无绪 兰舟催发
难分难舍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无奈眷恋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忧伤失意
(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孤寂痛苦
学习手法,品离别
词中那些句子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按照抒情方式归纳
借景抒情:间接抒情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必修四《雨霖铃》(柳永)课件
![必修四《雨霖铃》(柳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432f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0.png)
词人仕途失意,流落江湖,与恋 人离别,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不
舍。
词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烘托出 离别的凄凉氛围。
词牌《雨霖铃》的来源和特点
《雨霖铃》源自唐明皇的《雨霖铃曲 》,用以表达离别之情。
《雨霖铃》的词牌特点为双调一百零 三字,前后段各五仄韵。
该词牌声调缠绵悱恻,适合表达深沉 的情感。
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审美观念。
《雨霖铃》的局限性
主题单一 表现手法 时代背景
相关作品
柳永的其他作品介 绍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柳永与《雨霖铃》相关的作品比较
《雨霖铃》
作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其词风婉约、细腻,情感真挚,与其他描述离别的作品 相比,更显凄美。
《长恨歌》(白居易)
与《雨霖铃》相比,白居易的《长恨歌》更注重叙事和历史背景的描绘,情感表 达更为深沉。
情感共鸣 艺术价值
《雨霖铃》的影响和价值
文学价值
作为宋词的经典之作,《雨霖铃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 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
示。
情感表达
这首词的情感表达真挚、细腻, 语言优美,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和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历史意义
作为宋词的代表作之一,《雨霖 铃》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和
柳永是北宋词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词作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广泛 的影响。
柳永的词作风格独特,语言通俗 易懂,表达情感真挚,深受人们
喜爱。
柳永的创作推动了宋词的发展, 为后世词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
启示。
作品赏析
《雨霖铃》的主题思想
离别之痛 羁旅之苦
《雨霖铃》的艺术手法
柳永—雨霖铃(公开课ppt)
![柳永—雨霖铃(公开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c3656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e.png)
——《史记·刺客列传》
象 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愁 ——白居易《琵琶行》
温庭筠: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韦庄: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
把杨柳、风、月这三 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 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 的画面。(景中含情)
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
象征:离愁别恨
作者简介
柳永,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 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 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 铃》。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 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 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 自许。
写作背景
本词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作。 词人才华横溢,但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 外郎,为此在赴任时的那种羁旅行役之情, 沦落飘泊之感是可以想见的,何况又要与自 己心爱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 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满哀怨,于 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
因情设景 离别后:
烟波、暮蔼、楚天 (景语)虚拟
杨柳、晓风、残月
刻画心理 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情语)虚拟
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 虚实相济
词中描写的景物
意象
上
实 写
寒蝉、长亭、骤雨
片
烟波、暮霭、楚天
虚
写
下 片
杨柳、晓风、残月
意境
虚 凄切悲 凉 实
相 苍茫落寞 生
借 凄清孤寂 景
抒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离别的场景抓住了特定的动作情态表现人物内心 巨大的痛苦:执手、泪眼、凝噎。
凝噎——喉头发硬,欲语不能。失语乃情感失控 之象
象 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愁 ——白居易《琵琶行》
温庭筠: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韦庄: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
把杨柳、风、月这三 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 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 的画面。(景中含情)
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
象征:离愁别恨
作者简介
柳永,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 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 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 铃》。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 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 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 自许。
写作背景
本词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作。 词人才华横溢,但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 外郎,为此在赴任时的那种羁旅行役之情, 沦落飘泊之感是可以想见的,何况又要与自 己心爱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 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满哀怨,于 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
因情设景 离别后:
烟波、暮蔼、楚天 (景语)虚拟
杨柳、晓风、残月
刻画心理 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情语)虚拟
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 虚实相济
词中描写的景物
意象
上
实 写
寒蝉、长亭、骤雨
片
烟波、暮霭、楚天
虚
写
下 片
杨柳、晓风、残月
意境
虚 凄切悲 凉 实
相 苍茫落寞 生
借 凄清孤寂 景
抒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离别的场景抓住了特定的动作情态表现人物内心 巨大的痛苦:执手、泪眼、凝噎。
凝噎——喉头发硬,欲语不能。失语乃情感失控 之象
雨霖铃优秀完整课件PPT
![雨霖铃优秀完整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f9c556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6.png)
诗词小结
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 字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 ➢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 ➢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全词情景交融,情深意挚,凄楚动人,具有极强的 婉约美。
拓展延伸之一:奉旨填词柳三变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 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 不恣狂?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清 冷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 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 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
上阕: 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离别环境 寒蝉 长亭 骤雨(实)
融离
别 离别场面 无绪催发
泪眼无语
情 入
难 景
此去行程烟波 暮霭 楚天(虚)
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酒 、杨柳、晓风、月影
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的 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只影单、孤零惆怅的心境,集中 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
下阕词人撷取中国古典诗 词中常见的哪些典型意象呢?
典型意象: 酒、柳、月、风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 望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 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 缕缕离愁。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2.4.2《雨霖铃》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2.4.2《雨霖铃》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d6c56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e.png)
答: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我同意“关键”之说;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
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 到“折柳”曲的笛声引
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再 见
翻译: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 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 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
骤雨初歇。
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
长亭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 一长亭。后被当作别离地点的通称。成为表 现离愁别绪的常用意象之一。
情——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矛盾
恋人在都门外的长亭摆下酒筵给他 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 思,为什么?
这七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 与典型心理: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一 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 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矛盾何其尖锐。
小令:58字以内
词 按长短 中调:59-90字
的
长调:90字以上
分 类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豪放派
按风格 婉约派
风格比较 豪放派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
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婉约派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 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 者男女恋情
柳永 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由于善于词曲,熟 悉了许多歌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 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当时有人向仁宗举荐他,但仁宗闻其名说: “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何用浮 名,且填词去!”遂落第。 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后,别无 出路,只好以玩笑的态度,自 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 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 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 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 柳永,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 几任小官。晚年客死襄阳,家 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雨霖铃(寒蝉凄切) 精品教学课件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雨霖铃(寒蝉凄切) 精品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f43a7f482fb4daa48d4b0f.png)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 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思路: 手法+依据+作用
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秋后的蝉活不了多久,一番秋雨
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想到要离去,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 沉沉的楚地天空辽阔无边。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叫人怎么能忍受 这冷瑟凄清的清秋时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夜我酒醒在什么地方?怕是在杨柳岸边,面对着 凄冷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 (1分)的送别氛围,
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 基调。(1分)
•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烟、雾:烟雾朦胧浩渺,给人迷茫,渺茫的感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写实情的手 法,(1分)
词人借用想象之景:浩渺的烟波,沉重 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1分)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zhòu雨/初 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yē。念/去 去,千里/烟波,暮霭ǎi/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 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思路: 手法+依据+作用
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秋后的蝉活不了多久,一番秋雨
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想到要离去,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 沉沉的楚地天空辽阔无边。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叫人怎么能忍受 这冷瑟凄清的清秋时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夜我酒醒在什么地方?怕是在杨柳岸边,面对着 凄冷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 (1分)的送别氛围,
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 基调。(1分)
•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烟、雾:烟雾朦胧浩渺,给人迷茫,渺茫的感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写实情的手 法,(1分)
词人借用想象之景:浩渺的烟波,沉重 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1分)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zhòu雨/初 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yē。念/去 去,千里/烟波,暮霭ǎi/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 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雨霖铃 精品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雨霖铃 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36b5b88762caaedd33d4f8.png)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初读课文,品悟情感 思考:你从这首词作中体悟到了什么情感?
缠绵悱恻 凄凉哀婉 孤寂惆怅
作者是怎样将凄凉哀 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合作探究: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崇的名句,它妙在哪里?
把杨柳、晓风、残月 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 事情集中成为一幅鲜 明的画面。表达作者 离别的哀痛之情。
这幅画面出现在一个 特定时刻里——酒醒 之后引人无限联想。
是历来推
杨柳留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思考词的上下片在 内容安排上有何不 同?
上片:写长亭送别情景。 (离别时) 下片:想象离别后的情 景。(离别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抒情方式的处理有何不同?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写景)
请划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和直接抒情的句 子。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 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 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初读课文,品悟情感 思考:你从这首词作中体悟到了什么情感?
缠绵悱恻 凄凉哀婉 孤寂惆怅
作者是怎样将凄凉哀 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合作探究: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崇的名句,它妙在哪里?
把杨柳、晓风、残月 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 事情集中成为一幅鲜 明的画面。表达作者 离别的哀痛之情。
这幅画面出现在一个 特定时刻里——酒醒 之后引人无限联想。
是历来推
杨柳留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思考词的上下片在 内容安排上有何不 同?
上片:写长亭送别情景。 (离别时) 下片:想象离别后的情 景。(离别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抒情方式的处理有何不同?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写景)
请划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和直接抒情的句 子。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 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 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 精品课件(2023版ppt)
![雨霖铃 精品课件(2023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60abd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e.png)
汇报人:稻小壳
课件制作工具
PowerPoint:微软公司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功 能强大,易于上手
Keynote:苹果公司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界面 简洁,操作流畅
Prezi:一款在线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具有独特的 缩放和旋转效果
Canva:一款在线设计工具,提供丰富的模板和 素材,适合制作各种类型的课件
课件制作技巧
课件改进建议
01
02
03
增加互动环节, 提高学生参与
度
优化课件结构, 提高逻辑性和
连贯性
丰富课件内容, 增加案例分析
和实践操作
04
完善课件视觉 效果,提高美 观度和吸引力
课件总结
课件制作总结
课件制作过程: 从选题、设计、
1 制作到测试,各 个环节的注意事 项和技巧
课件制作工具: 选择合适的课件
和竞争力
应用效果和反馈
课件反馈收集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收集方式:问 卷调查、在线 评论、邮件反 馈等
反馈内容:课 程内容、教学 方式、课件制 作等方面的意 见和建议
分析反馈:对 收集到的反馈 进行分析,找 出优点和不足
改进措施:根 据反馈结果, 对课件进行优 化和完善,提 高教学质量
1
内容组织:合理规 划课程内容,确保 知识点的连贯性和
逻辑性
2
课件设计:注重视 觉效果,使用色彩、 图片、动画等元素
吸引学生注意力
3
互动环节:设置问 答、讨论、练习等 互动环节,提高学
生的学习参与度
4
课件更新:及时更 新课件内容,适应 教学需求,提高教
学质量
课件演示
演示环境准备
课件制作工具
PowerPoint:微软公司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功 能强大,易于上手
Keynote:苹果公司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界面 简洁,操作流畅
Prezi:一款在线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具有独特的 缩放和旋转效果
Canva:一款在线设计工具,提供丰富的模板和 素材,适合制作各种类型的课件
课件制作技巧
课件改进建议
01
02
03
增加互动环节, 提高学生参与
度
优化课件结构, 提高逻辑性和
连贯性
丰富课件内容, 增加案例分析
和实践操作
04
完善课件视觉 效果,提高美 观度和吸引力
课件总结
课件制作总结
课件制作过程: 从选题、设计、
1 制作到测试,各 个环节的注意事 项和技巧
课件制作工具: 选择合适的课件
和竞争力
应用效果和反馈
课件反馈收集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收集方式:问 卷调查、在线 评论、邮件反 馈等
反馈内容:课 程内容、教学 方式、课件制 作等方面的意 见和建议
分析反馈:对 收集到的反馈 进行分析,找 出优点和不足
改进措施:根 据反馈结果, 对课件进行优 化和完善,提 高教学质量
1
内容组织:合理规 划课程内容,确保 知识点的连贯性和
逻辑性
2
课件设计:注重视 觉效果,使用色彩、 图片、动画等元素
吸引学生注意力
3
互动环节:设置问 答、讨论、练习等 互动环节,提高学
生的学习参与度
4
课件更新:及时更 新课件内容,适应 教学需求,提高教
学质量
课件演示
演示环境准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雨霖铃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雨霖铃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2696ed227916888586d7f1.png)
1
事实上,如果你询问一个学生,他的老师通 常会站在哪里,他或许答不上来。我们也 经常听到教师说:“每当我四处走动时,我 的学生都会变得很紧张。他们不喜欢我靠 得太近。”凡是这么说的教师往往不喜欢 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域,因此一旦他开始在 教室里四处走动,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甚 至变得很紧张。
课程
课
借此机会,我准备和你分享一个自己观察得出的结
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赤壁怀古
雨霖铃
意 大江乱石 象 惊涛峭壁
壮 寒蝉烟波 凄 美 杨柳残月 美
人 事
指挥若定 谈笑却敌
豪 迈
执手相看 缠 无语凝噎 绵
情 感
壮志难酬 之恨
悲 愤
清秋离别 凄
之恨
凉
苏轼 豪放
阳刚之美
粗犷豪迈雄伟刚劲,给人惊心动魄 崇敬景仰之情
得阳刚之美者如霆如电如重山峻崖 如长风出谷如决大河如奔骐骥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著名 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 作慢词的词人他精通音律,能自制新曲,变旧声为新 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 慢词。
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 同时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感情真挚。《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 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 动人的别离情景。
一
千
曲
古
雨
离
霖 铃
别 【宋】柳永 情
词兴起于 唐 ,盛行于 宋 ,是一种
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始称“曲子”或曲“子词 ”,因句
《雨霖铃》PPT
![《雨霖铃》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8824cd67ec102de3bd89c9.png)
• 3、学生自由诵读:虽然已经交代了诵读提示,但只有学 生自由朗读,参与其中时,才能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学生 自由朗读时,放图片和背景音乐。
• 4、学生推荐诵读好的同学:这个环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每个学生都渴望展示自我价值,所以有诵读的同学 做榜样,会让学生更热爱诵读。
• 5、全班齐读
• 四、整体感知 • 问题:这首词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上下
• 3、讨论法——理论依据:讨论法可以调动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高中生已进入心理封锁期, 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发言谨慎,经过讨论学生可以 更有把握地进行发言。
• 4、多媒体演示法——理论依据:运用多媒体可以 创设适宜的气氛,增大课堂容量,充分发挥多媒 体形音色具备的长处。
(六)学法指导
• 1、课前让学生查找作者柳永的资料,这样学生 学习诗歌时才能知人论世。
六、分析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①问题: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
②为什么古人比今人更看重离别?
③联系中国古代诗歌的“悲秋”传统,结合柳永的处境,体味作 者的感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这两句成为千古名句你能说说理由吗? ②句中“酒醒”照应上阕哪一句?词人为什么喝酒? ③意象“杨柳” ④品味词中的“晓风残月”对抒情的作用。
片各写什么内容? • (情:留恋难舍,孤独痛苦 • 上片:临别之时留恋难舍的情景 • 下片:离别之后孤独痛苦的心情)
• 五、分析诗句 体味情感 • 问题:作者怎样抒发的感情?
学生讨论分析发言。
(针对学生的回答,可以做如下补充和点拨, 同时生成板书)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蝉”——“忧愁悲苦”
问题:如果各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豪放派与婉约派, 应该怎样形容呢?
• 4、学生推荐诵读好的同学:这个环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每个学生都渴望展示自我价值,所以有诵读的同学 做榜样,会让学生更热爱诵读。
• 5、全班齐读
• 四、整体感知 • 问题:这首词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上下
• 3、讨论法——理论依据:讨论法可以调动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高中生已进入心理封锁期, 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发言谨慎,经过讨论学生可以 更有把握地进行发言。
• 4、多媒体演示法——理论依据:运用多媒体可以 创设适宜的气氛,增大课堂容量,充分发挥多媒 体形音色具备的长处。
(六)学法指导
• 1、课前让学生查找作者柳永的资料,这样学生 学习诗歌时才能知人论世。
六、分析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①问题: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
②为什么古人比今人更看重离别?
③联系中国古代诗歌的“悲秋”传统,结合柳永的处境,体味作 者的感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这两句成为千古名句你能说说理由吗? ②句中“酒醒”照应上阕哪一句?词人为什么喝酒? ③意象“杨柳” ④品味词中的“晓风残月”对抒情的作用。
片各写什么内容? • (情:留恋难舍,孤独痛苦 • 上片:临别之时留恋难舍的情景 • 下片:离别之后孤独痛苦的心情)
• 五、分析诗句 体味情感 • 问题:作者怎样抒发的感情?
学生讨论分析发言。
(针对学生的回答,可以做如下补充和点拨, 同时生成板书)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蝉”——“忧愁悲苦”
问题:如果各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豪放派与婉约派, 应该怎样形容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探究
上阕是如何表现词人与爱人 离别时难舍难分之情的?
局部探究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贺裳《皱水轩词筌》:“柳
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自是古今俊句。”
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余恨无 穷,余味不尽。”
上
虚阕
实
结
合
像 )
学习目标
1、品读全词,感受诗人 情感。 2、赏析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的
表现手法。
整体感知
一、初读:
读准字音 读清句读 初步感受 情感
二、再读:
读懂文意,概括上、下阕内容。
写作背景:
作者才情卓著,早年屡试不 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穷困潦 倒,处世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 度。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 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 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 生活在一起,便觉得痛苦万状。
下 阕
(
想
借景抒情 寒蝉、长亭、骤雨 凄切
悲凉
细节描写
想象(借景抒情)烟波、暮霭、楚天
苍茫 落寞
议论
凄清
借景抒情 杨柳岸、晓风、残月 孤寂
想象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上
虚阕
实
结
合
像 )
下 阕
(
想
借景抒情 寒蝉、长亭、骤雨 凄切
悲凉
细节描写
想象(借景抒情)烟波、暮霭、楚天苍茫 落寞议论
凄清
借景抒情 杨柳岸、晓风、残月 孤寂
想象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课后作业:
课下搜集与柳永相关的资料及作 品,
加深对柳永及其作品的了解。
拓展提升
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 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 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 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 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 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 层楼。
拓展提升
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 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 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 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 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 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 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