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复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cc8a260c22590103029db4.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习题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陨,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喜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将进酒,杯莫停莫听穿林打叶声B.秦人开关延敌天下英雄谁敌手C.沉舟侧畔千帆过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D.总把新桃换旧符把酒问青天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
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代温庭筠、晏殊、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恨家仇,词风凄恻哀婉,《醉花阴》《声声慢》都创作于这一时期。
4.下面各对联不是写李清照的一项是()A.红雨飞愁千秋绝唱销魂句黄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词B.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C.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D.八百里河山空入梦,流水凝愁,怎奈此身囚狱室三十年故国最伤心,酿词寄恨,忍听千古断肠声5.下列李清照的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6.下面加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落枕热忱耽误沉着B.梧桐恫吓胴体侗族C.兼并搛菜缣素蒹葭D.桑葚戡乱镶嵌堪称二、语言表达7.词是按词谱来填的,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e0cf5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4.png)
1用孙权典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权 三国 吴国君主 始设京口重镇 舞榭歌台 风流事迹
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后迁建康), 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 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 侯。
辛词可以说是豪放派的代表。由于作者平生 志愿百无一酬,所以晚年之作,更加忧国忧民, 词中少激昂之言,多沉郁之语,风格抑郁低沉。 六十六岁高龄的辛弃疾悲愤难已,一气呵成,作 《永遇乐》词,正是他坎坷一生的总结,也是腐 败的南宋王朝的缩影。这首词永远是一首激动人 心的爱国主义佳作。
全词总结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 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 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 用人才的愤懑。
当堂作业
1.背诵本首词; 2.课堂作业: 手写笔记,拍照提交 小小签到,17:59截止。 3.课后完成练习册P83相应习题。
即时演练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 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相同点: 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明〕杨慎《词品》
上 孙仲谋 片 刘裕
下 刘义隆 片 拓跋焘
廉颇
舞榭歌台 风流事迹 (景仰之情)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 (赞颂之情)借
对照、用典
古 讽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 (警告当局)今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 (表达隐忧)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壮志未已)
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 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 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 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敬慕 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 今等等。言简意赅,意蕴丰富,增强作品的 说服力和感染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cdbe0cc1755270622088d.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习题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B.羽扇伦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2.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始于隋唐,盛于宋。
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
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
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如《如梦令》;59~90字为中调,如《一剪梅》;91字以上为长调,如《雨霖铃》。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李煜、苏轼、辛弃疾等。
4.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故垒/累赘公瑾/谨慎遥想/杳渺B.樯橹/蔷薇吟啸/萧瑟华发/白桦C.狼狈/疲惫料峭/俊俏波涛/韬略D.蓑衣/绳索竹杖/依仗酹酒/醴酪5.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浪淘尽”三字,含蓄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十三字,从形、声、色三方面勾画了古战场的雄奇壮丽。
D.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第6课拿来主义含答案
![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第6课拿来主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4e41aa680203d8ce2f24c8.png)
第6课拿来主义本课话题——文化遗产一、从课本中积累“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从生活中积累一座古老的木桥,有着“人迹板桥霜”的萧索苍凉,有着“小桥流水”的茫然怅惘,它承载了无数游子的乡愁,更代表一种深厚动人的文化。
一条古老的街道,有着江南女子温柔的思念,有着北国诗人一生的寄托,它是无数人心灵的故乡,散发着千年文化动人的芬芳。
三、从名言中积累1.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
——魏源2.我觉得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是长城,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就是村落。
——冯骥才3.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惠特曼4.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
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
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奥斯特洛夫斯基一、作者简介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
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浙江绍兴人。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
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
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主要有《热风》《华盖集》《坟》《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必修(分单元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必修(分单元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47b89f6bec0975f465e20a.png)
文言文复习练习(必修四)第二单元复习题一、本单元基础知识梳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翠幕.( )堤.沙( ) 天堑.( )珠玑.( ) 应.笑我( )罗绮.( ) 叠巘.( ) 钓叟.( ) 凝噎.( ) 一蓑.烟雨()故垒.( ) 纶.巾( ) 樯.橹( ) 还酹.( ) 遥岑.远目()料峭.()吟啸..()萧瑟.()玉簪.()脍.炙人口()鲈.鱼()揾.()薄.雾()舞榭.歌台()封狼居胥.()纱橱.()憔悴..()暮霭.( ) 经.年( ) 参.( )差.( )2、文学常识:(1)《望海潮》《雨霖铃》的作者是()词人()。
(2)《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的作者是()词人()。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古亭》的作者是()词人()。
(4)《醉花阴》《声声慢》的作者是()词人()。
3、默写重点归纳。
《赤壁怀古》(1)大江东去, , 。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4)故国神游,,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定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休说鲈鱼堪脍,,?(6)求田问舍,,。
(7),,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永遇乐》(1)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2),,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
(3)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3)东篱把酒黄昏后,。
(4)莫道不销魂,,。
《声声慢》(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2)雁过也,正伤心,。
(3)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4)梧桐更兼细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补充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珠玑婉约烟柳画桥良霄晓风残月B.骤雨羌管繁花似锦樯橹金戈铁马C.苍陌吴钩千里清秋嬴取斜阳草树D.梧桐憔悴暗香盈袖消魂凄凄惨惨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斟酌.(zhuó)袅.(niǎo)娜屋椽.(chuán)羽扇纶.(ɡuān)巾B.游说.(shuō)倩.(qiàn)影佳肴.( yáo)清沁.( xīn)肺腑C.浸渍.( zì)酣.(hān)畅岑.(cén)寂殒.( yǔn)身不恤D.峥嵘.(rónɡ)榫.(sǔn)头国粹.( cuì)咬文嚼.(jiáo)字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点缀克隆叱咤风云安然无恙B.酝酿炒作冰雪消融家喻户晓C.斑斓蜷缩兴高采烈锦上添花D.寥廓和霭礼上往来急不暇择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
【资料】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复习汇编
![【资料】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复习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753fde533687e21af45a9bb.png)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 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 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 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艺术特色
运用典故是辛词的一大艺术特色。
Hale Waihona Puke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又名柳屯田、柳七 郎,福建崇安人,北宋婉约派词代表。“奉旨填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
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饮处即 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其 词中名篇有《雨霖铃》《凤栖梧》《八声甘州》《望 海潮》等。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南宋爱 国词人。
辛弃疾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 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 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 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 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 雄厚。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作品集《稼轩长短句》。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钱塘长官休闲生活)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歌颂地方官政绩)
描写钱塘的繁华,展现国泰民安风貌,借以歌 颂地方长官政绩显著。
《雨霖铃》
这首词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 同他心爱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 片写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细腻地表 达了惜别时的缠绵情意和无限伤感,生动 地体现了“伤离别”的主题,同时含蓄地 表达了羁旅行役的凄凉和无助。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弃疾词两首》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弃疾词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94da43c4da38376baf1faec6.png)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 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 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 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 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 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 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 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 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 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 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 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 效力:可当政着不接受他的建议, 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 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 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 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 主旨。
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
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 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 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 激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 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 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 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 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 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 子。 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 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 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 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 此! 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 袖, 揾英雄泪!
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资料
![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82b5cf08a1284ac8504358.png)
脑髓
譬如
孱头
渊源
蹩进
履行职责
玄虚
国粹
归根结蒂
咄咄逼人
罪孽
惶恐不安
节外生枝
垂暮之年 枯燥无味 苦恼
风和日丽 躁动不安 脆弱 囊括
消磨时光 稍纵即逝 推衍 完璧归赵 将相和
清晰 渑池之功 怒发冲冠 负荆请罪
价值连城 刎颈之交
盗跖、埋怨、尸骸、刽子手、喧闹、寒暄、 咀嚼、雪茄、枭雄、蟊贼、诡计、仆人、脚 镣、酹、参差、里弄、栩栩如生、给予、溘 然长逝、脑髓、慰藉、憔悴、癖好、渑池、 赦免、肉袒、前倨后恭、靡乱、糜烂、所向 披靡、驽马、贿赂、纺缴、啮雪、属文、蟾 蜍、逾矩、征辟、苦心孤诣、矫揉造作、面 面相觑、半身不遂、安步当车、审时度势、 萍水相逢
二、名句部分
1、寻寻觅觅,——、——。莫道不销魂,——、——。 2、此情无计可消除,——、——。 3、云中谁寄锦书来,——、——。 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天生我材必有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6、挟飞仙以遨游,————。 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8、————、————,人道寄奴曾住。 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0、楚天千里清秋,————。 11、————,————,江南游子。——、——,无人会,登临意。 12、四十三、倩何人换取,——、——! 15、千古江山,——。舞榭歌台,——。 16、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26、“史学双璧”是指——和——。“乐府双璧”是指——和——。 27、——诗被誉为我国“古今第一长诗”。 ——诗被誉为我国第一篇政治抒情 诗。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是——,代表作是——。 28、“东海孝妇”的典故出自《——》。“望帝啼鹃”的典故说的是古代神话传 说中的蜀王——。 29、我国古代音乐有七声,分别为:——、——、——、——、——、——、— —。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合称 “——”。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30、扮演元杂剧中“孤”扮演——,“孛老”扮演——,“净”扮演——人物。 31、“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两句出自——的 词《——》。他因此词自称为——。“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 仲谋。”出自——的词《——》。 32、——的词《——》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描绘了杭州美景。 33、汉赋的代表作有班固的《——》,张衡的《——》,司马相如的《——》、 《——》 。“六艺”指的是————这 六种学问和技能。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0bca747b9d528ea80c779bf.png)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柳永词两首》一、词语翠幕mù 参cēn差cī堤dī沙天堑qiàn 珠玑jī罗绮qǐ叠巘yǎn 钓叟sǒu 凝噎yē暮霭aǐ经jīng年烟柳画桥..: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云树..绕堤沙:云树,茂密如云的林木。
市列珠玑..(jī):珠玑,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羌管弄晴....:悠扬的羌管声在晴空中飘荡。
千骑拥高牙..: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异日图将.好景: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都门帐饮无绪..: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竟无语凝咽..:凝咽,因为悲伤而喉咙梗塞得说不出话来。
此去经年..:经年,年复一年。
二、课文及手法分析: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
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叙述:“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汹涌壮观;都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过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答的欢愉场景。
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很见裁减功力,或为实,或为虚,或用比喻,或用夸张,将杭州兴盛繁华描绘得淋漓尽到。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
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了这首词。
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干谒诗的遗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a6e0f255270722182ef78c.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习题练习二(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相似的一项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下列词句中有关典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句中运用了晋朝人张翰闻秋风而归故乡的典故。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句中运用了三国时刘备拜访陈登的故事。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句中运用了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伐北魏的典故。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赵国老将廉颇的典故,是用来隐喻自己的。
3.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稼轩(xuān)揾泪(wèn) 舞榭(xiè)迄今(qì)B.岑寂(cén) 菜羹(gēng) 巷陌(mò)屹然(yì)C.螺髻(jì)鲈鱼(lú) 金戈(gé)敛财(liǎn)D.脍炙人口(kuài)汜河(sì)嘉许(jiā) 粗犷(guǎng)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流年雄才大略苍皇哗众取宠B.愤概谋取利益频繁发号施令C.南渡徒然虚度祭祀矫揉造作D.理睬惊慌失措合谐鸦雀无声5.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B.赢得仓皇北顾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尚能饭否7.下列词句语序没有倒置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二、语言表达8.每逢佳节,许多学生总忘不了给老师、同学、亲人送贺卡,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真挚的感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总复习优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总复习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9a72bb4eb84ae45c3b358c83.png)
婉约词是“伶工之词”。 豪放词是“士大夫之词”。
请给本单元八首词分类, 说说哪些是豪放词?哪些是婉 约词?简单谈谈理由。
结合本单元具体诗句,谈谈 豪放词和婉约词各自的特点?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醉花阴》 雁过也点点滴滴。《声声慢》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2、《声声慢》中用一连串叠字写女词人的愁 苦心 情的语句是: ————,————,————————。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必修4 第二单元
宋词单元复习
考查宋词的 题数
涉及作者
陆游(新课标 1) 、欧阳修(湖北) 贺铸(湖南) 、张炎(广东) 辛弃疾(天津、江西) 晏几道(新课标) 、秦观(江西) 温庭筠(江苏) 、李钢(福建) 周邦彦(全国卷) 、苏轼(广东)
————,—————————。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 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 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 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 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 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1、《雨霖铃》中用白描的手法极为传神的千 言万语又无言以对、泪眼相看的句子是: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
2、借助“杨柳、晓风、残月”写出离别后心 境凄凉冷落的句子是: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
基本常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四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四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681e99c8d376eeaeaa31c7.png)
[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早年屡试不第,经常出入于歌楼舞馆,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时人将其推荐给宋仁宗,却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
于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通晓音律,他成为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他制作了大量的慢词长调,使词从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为词容纳更多的内容提供了相应的表现形式。
他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谐优美。
柳永的词在宋元时期流传甚广,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
他对秦观等人都有影响。
有词集《乐章集》。
[知背景]1.《望海潮》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为了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柳永写了这首词投赠他。
2.《雨霖铃》这是作者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师而远行,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他这种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本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而痛苦的心情。
[知常识]1.词与诗的异同同:严格的格式要求,如字数、句数固定,平仄规定严格等。
异:词有词牌;每句字数多数不相等(句子长短不齐,故称“长短句”);多数分段(小令不分段),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用韵较自由,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间换几次韵。
诗无词牌;字数、句数固定,不分段,不换韵。
2.慢词和小令宋初的词主要是小令。
在柳永以后,长篇的慢词才开始流行。
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
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
《词谱》卷十慢词“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c5267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c.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一、课文内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主要包含了一些很有趣的课文呢。
这里面有元代杂剧,像关汉卿的窦娥冤,那可真是一个超级悲惨的故事。
窦娥这个女子,她遭受了各种不公正的待遇,被冤枉判了死刑,她在临刑前发出的那些诅咒,后来都一一应验了,这情节真的是很震撼人心。
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崔莺莺和张生之间那种冲破封建礼教的爱情,特别让人感动。
二、文学常识1. 元代杂剧的一些基本特点,它有着独特的结构形式,一般是一本四折,偶尔也有五折、六折的。
而且每折都有一个套曲,曲调的选择是有规定的。
杂剧还有一些角色分类,像旦、末、净、丑这些。
2. 关于作者。
关汉卿那可是“元曲四大家”之首,他一生写了好多杂剧,作品反映了很多社会现实问题,对下层人民充满了同情。
王实甫呢,他的作品风格比较优美典雅,西厢记在戏曲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三、字词积累1. 在这些课文里有很多生僻字。
比如说窦娥冤里的“刽子手(guì zi shǒu)”,这个词可不好读呢。
它的意思就是执行死刑的人。
造句:那个刽子手一脸冷酷地站在刑场上。
近义词可以是“行刑者”,反义词倒是不太好找呢。
2. “谂知(shěn zhī)”这个词也很特别,意思是深知、熟知。
出处是课文里,解释就是非常了解。
例如:我谂知你的为人。
近义词是“深知”,反义词可以是“懵懂”。
四、句子赏析1. 窦娥冤中的“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几句把窦娥心中的愤怒和对天地不公的控诉表现得淋漓尽致。
窦娥在遭受那么多冤屈之后,发出这样的呐喊,真的让人特别同情她的遭遇。
2. 西厢记里“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几句描写了离别的场景,景色描写烘托出了崔莺莺和张生分别时那种悲伤的情绪。
蓝天、黄花、西风、大雁,这些景象组合在一起,就像一幅充满忧伤的画,再加上后面的霜林被离人的泪水染醉,真的是太有画面感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a32df9a300a6c30d229fb5.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习题练习二(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故垒(lěi)还酹(lèi)樯橹(qiánɡ)B.萧瑟(sè) 料峭(qiào)蓑衣(suō)C.纶巾(lún) 狼狈(bèi)沧桑(cānɡ)D.绚丽(xuàn) 珠玑(jī) 公瑾(jǐn)2.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樯橹灰飞烟灭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通“花”,花白。
C.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
3.下列各项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下列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妨吟啸且徐行A.若属皆且为所虏B.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风流念奴姣故垒西边B.遥想浪涛尽小乔初嫁C.萧瑟人道是乱石川空D.周郎任平生山头斜照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萧瑟处B.一蓑烟雨任平生C.一时多少豪杰D.惊涛拍岸二、语言表达7.调整下面画线语句的语序,使前后格式一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不断被贬流放,这也许是东坡的不幸,地方人民却从中得到了大幸。
苏堤无言,默默铭记着苏轼的功绩;赤壁有字,惊涛拍击着东坡的诗篇。
8.请从陶渊明、苏轼、鲁迅、巴金中任选两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的境遇;②与画线语句构成排比。
人的一生,总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找到真谛。
瞿秋白,一个文弱的书生,放下了成名成家的荣耀,拾起了革命的重担,寻觅到属于自己的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期末考试复习
必修四第二单元
• 词是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 “倚声填词”)。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朝。 •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词牌),它规 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 “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调有定格, 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大部分都分为片(段), “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 思。 •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 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 短句。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 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 中表达了作者洒脱、放达 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 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 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 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 • 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 感受。
归纳小结 《定风波》以道中遇雨,隐喻仕途风 雨,并进而借雨后“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景象,寄托被贬后无挂累于风雨阴晴 的超然心境,体现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 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 苦中旷达自解等一复杂而深微的情致及 旷达情怀。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离 帐饮无绪 泪眼相看 难分难舍 别 难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 惆怅伤感 (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 寒蝉 长亭 骤雨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季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 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里,而辛弃疾则 不愿意弃官归隐,因为他有着报国的 雄心壮志。这里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 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 愤懑,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如果 也象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 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 略的英雄了。从而表明了词人为国忘 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 事、钻营私利的人。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小 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 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 国的热情。 下片写历史教训(用宋文帝、佛狸祠、廉 颇的典故)和自己的经历,表达收复失地、为 国立功的忠心,以及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声声慢
上片从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 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 和悲苦心情。
下片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的处境 和心情。 全词展现出的是作者那种失落、孤单、 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作者生活遭 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使人不能不对她 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也正是李清照这 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
下片写黄昏后独自饮酒的愁绪。表达 了作者内心的孤寂。
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 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 念丈夫的孤寂之情。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 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 界,分为前后期: 南 渡 前 南 渡 后 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 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 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上片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 心凄凉,情景交融。
•
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 “小令”( 58字以内)、“中调”(59字 到90字)或“长调” (91字以上);有的 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 都未成定论。 • 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 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 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 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 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 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描写钱塘的繁华,展现国泰民安风貌,借以歌 颂地方长官政绩显著。
《雨霖铃》
这首词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 同他心爱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 片写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细腻地表 达了惜别时的缠绵情意和无限伤感,生动 地体现了“伤离别”的主题,同时含蓄地 表达了羁旅行役的凄凉和无助。
《雨霖铃》 柳 永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又名柳屯田、柳七 郎,福建崇安人,北宋婉约派词代表。“奉旨填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 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饮处即 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其 词中名篇有《雨霖铃》《凤栖梧》《八声甘州》《望 海潮》等。
望海潮 (总括钱塘繁华)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居民区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钱塘湖雄伟壮丽)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人民富有)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总括湖山之美)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民众悠闲的生活)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钱塘长官休闲生活)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歌颂地方官政绩)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环境悲凉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甚于常情 愁意浓浓 思 夹岸杨柳 晓风残月 酒醒伤情 念 苦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惨不成欢 伤离别
(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 眉州眉山人。文学家,书画家,北宋时期著名文学 家。开北宋豪放词风。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 书法都有很高造诣。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 《东坡乐府》。 散文:“唐宋八大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开创豪放诗风,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树已经这样大了,人怎么能不老 呢!辛弃疾用这个典故,表现了他的愤 慨和痛苦——南宋政权投降派得势, 风雨飘摇,怎不令人忧愁!自己长期不 被重用,大好年光白白流逝而虚度光 阴,又怎不令人感伤!
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各持什么态度?
既不愿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 张季鹰,也不愿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而赞赏刘备的才气,表明自己志在 为国为民。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南宋爱 国词人。 辛弃疾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 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 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 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 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 雄厚。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作品集《稼轩长短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 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 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艺术特色
运用典故是辛词的一大艺术特色。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 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 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 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 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 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壮丽的画面, 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怀古伤今,对比映衬 当中感慨自已年将半百而壮 志未酬。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 东济南人。南宋杰出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作家。 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 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 她的词于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 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 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 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小 结 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 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用的是我们常 见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下片言志。通过古人古事即运用典故来 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1、这是一首怀古词,主要通过对古 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 抒发自已的思想感情。
上阕:侧重写景 下阕:侧重抒情
思路:写景——咏史——抒情 2、情感基调:豪壮
“乱石穿空,惊涛 乱 拍岸,卷起千堆 穿 雪。” 惊 那些字写得生动、拍 传神? 卷
岸边山岩之险怪 陡峭山崖的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