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海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工作简报
2018年第4期(总第4期)
珠海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5月28日
本期要目
●香洲区组织召开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动员部
署会议
●珠海市各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推进工作进展及
主要做法(摘自5月14日各区发言材料)
香洲区组织召开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动员部署会议
2018年5月23日下午,刘齐英区长主持召开了香洲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动员部署会议,香洲区第二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及各镇、街、南屏科技工业园、前山商贸物流中心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要求区普查办及各成员单位、各镇街、各园区要认真按照国家、省、市普查办统一部署,落实各阶段的普查工作。
刘齐英区长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迅速行动。
区普查办要做好统筹协调,各相关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全面推进香洲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珠海市各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推进
工作进展及主要做法
(摘自5月14日各区发言材料)
5月14日下午,省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市立即召开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再部署会议。
各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汇报了辖区普查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根据各区发言材料,摘抄进展情况及主要做法如下:
一、横琴新区
成立横琴新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建设环保局。
落实215万元工作经费,其中2018
年165万元,2019年50万元。
落实普查指导员3名。
正进行普
查员选聘工作;开展清查和普查工作。
目前正进行入海排污口普查和生活锅炉源清查,已建立1357家企业清查库;正进行工业、农业、生活源、集中式、移动等污染源清查和普查工作的招投标工作。
二、香洲区
成立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普查办),普查办由区环保局和区海洋农业水务局抽调8人组成,同时通过采购服务招聘2人充实到区普查办,专职负责普查办日常工作。
安排580万元作为污染源普查专项经费。
根据市普查办下发的污染源普查调查单位名录库开展认真
筛查,其中市下发的名录库共23718家,经筛查剔除名录库中非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各类非工业源13921家,初步形成工业源清查底册9797家。
将继续对初步筛查的名单进行集中审核复筛,尽快形成工业源清查底册。
区普查办积极同区河长沟通衔接,将污染源清查同入河排污口排查结合起来,发挥区、镇街、社区河长制工作优势,对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做到应查尽查、不重不漏。
目前已排查出入河排污口220个,其中规模以上的市政入河排污口5个,按照入河排污口清查与监测技术规定,已安排区环境监测站开展规模以上排污口现场监测,预计5月底前完成监测任务。
为弥补普查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的短板,提高入海排污口清查工作效率,通过采购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入海排污口清查工作,目前
已排查入海排污口49个,其中规模以上的市政入海排污口共5个,即将开展现场监测,5月底前完成监测任务。
通过采购服务委托市质计所协助开展辖区生活源锅炉清查
建库工作,根据市普查办下发的名单和市质监部门的监管信息,初步确定我区生活源锅炉清查名单有26家,目前第一批名单的16家已完成入户调查工作,已完成填报清查表有10家,其余6家锅炉已淘汰注销。
第二批名单10家正在进行入户调查工作,预计5月18日前全面完成生活源锅炉清查工作,并将清查表及汇总表上报市普查办。
接下来拟借助购买第三方服务和信息化手段,发挥科研院所、高校等社会组织优势,提高普查效率。
目前,招标采购方案初步完成,确定了招标工作的代理机构,招标文件编写正在进行,预计5月底前完成挂网公告。
三、金湾区
成立金湾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由环保局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推动协调污染源普查的日常事务。
同时污普办成员单位按照区政府要求,把污染源普查工作作为本部门2018年的工作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贯彻实施。
将领导小组机构细化为综合组、技术组、农业组、监测组四个工作组,分别指定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做到既有领导小组统筹,又有内设小组具体负责。
污普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明确责任领导并指定具体负责人,主动加强与污普办
沟通。
拟安排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总经费约1100万元,其中2018年度计划使用的364.5万元已经划拨至区污普办。
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保障工作人手,发挥社会组织对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技术支持作用。
安排专项资金136万元,计划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要求中标单位派驻5名专职人员入驻我区指定的地点办公。
同时计划按照工作进度,将入海排污口清查和监测、清查建库、入户调查和监测、监督质控、数据成果开发和利用等工作分别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我区进行更为专业高效完成普查。
4月23日,召开珠海市金湾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动员部署大会,对与会污普办成员单位、各镇村负责人、辖区重点企业等300余人进行了专项动员部署,确保将污普工作要求和精神更好地传达到区各单位和企业。
相关政策和培训内容通过区政府网站、环保工作群、网络媒体和珠海市环保与生态协会等多个渠道同步发布,进一步加强动员部署效果。
第一批普查指导员2名,普查员10名接受全市统一培训,进一步提升普查实操能力。
截止2018年5月11日,我区已按市污普办的统一部署,完成了初步清查建立底册(初步清查形成的底册共计4609家;现场核实入河排污口152个,入海排污口18个)、生活源锅炉普查、经费保障落实等前期工作。
四、斗门区
成立由分管区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斗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镇级污染源普查机构,直接负责所辖区的普查工作,由分管环保、农业的属地政府领导任组长,属地政府农业办、企业办、居委会组织人员直接参与上门普查工作。
成立了斗门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办公室。
按照清查的要求,疑拟待清查建立的底册数量14453家;规模化养殖场120家;初步调查入河排污口一共88,其中规模以上4,规模以下84;没有生活源锅炉,移动源和农业源调查将在近期开展。
全区6个乡镇、街道已全面铺开普查工作。
各镇(街)已按要求报送普查员和指导员各一名,市普查办将组织第一批“两员”开展普查培训和考核工作。
安排了前期启动资金300万元,并在区环保局专门安排办公室以及电脑、复印机及其他设备供普查办使用,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目前,正在做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项目招投标的各项前期工作。
五、高栏港经济区
成立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内设综合组、技术组、农业组和监测组,从相关部门选调了12人参与污普工作。
根据批复的年度预算,高栏港经济区已安排污普工作服务费124.8万元,后经第三方机构测算和报价,区管委会同意将污普
经费上调至670万元。
通过多种形式广发宣传污普的重要意义,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2018年1月16日,在高栏港大厦3楼多功能厅召开动员部署会议,会议由管委会副主任卢晓波主持,全区184家重点企业约234人参会。
通过区内企业QQ群、微信群转发和宣传污普工作的意义和进展。
目前我区正在制作宣传海报,结合6.5环境日活动,将海报分发到区内企业、两镇、各村(居)和联社。
目前已形成生活源锅炉、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入海河排污口的最终清查底册,其中生活源锅炉4家、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1家、入海河排污口62个(其中入河排污口40个,入海排污口22个)。
已完成生活锅炉的清查工作,完成枯水期入海河排污口的监测工作。
初步筛查工业源1860家,集中式治理设施6家。
六、高新区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项目预算编制指南》,2017年底已做好该项工作的前期预算,2018年3月共落实污染源普查经费180万元。
2018年1月成立珠海高新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3月印发《珠海高新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人员名单的通知》,并明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分工;2018年3月底制定《高新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前期污染源普查工作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落实,任务、分工、责任明确。
从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协助配合污染源普查工作,污普人员
就污染源普查工作与上下级各部门积极沟通,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形成良好的普查氛围。
按照《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要点》每月及时汇总普查进展信息,落实方案实施情况,填报普查调度表等上报市级普查机构。
根据国家、省、市级下发数据,按照应查尽查、不重不漏的原则层层筛选,从5千多组数据中初步筛查出高新区清查底册,工业源约1553家,集中式治理设施1家,入海排污口10个。
其中入海排污口根据普查技术规定于4月份已完成枯水期监测。
根据国家下发的生活源锅炉数据高新区内共200台锅炉,普查工作人员通过调取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用锅炉清单,进行了逐一核对筛查,形成初步名单。
为避免数据有遗漏,普查工作人员针对辖区内学校、医院、酒店等有可能使用生活源锅炉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电话、资料信息等补充核查。
2018年4月我区组织开展生活源锅炉入户清查工作,发放“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活源锅炉清查表”。
目前高新区生活源锅炉清查表回收率达到100%。
利用网络及微信发布“高新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员招募”的程序,并在我区各高校发布招募广告,目前已有多名高校学生通过招募程序报名。
同时也起到广泛宣传作用,通过网络及高校之间信息传播,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七、万山区
成立万山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区公共建设局。
制定了万山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污染源普查的经费预算已编制完成,并将普查工作经费纳入2018年部门预算,初定经费为20万元,在普查工作推进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落实足够资金开展普查工作。
计划购买第三方服务,正积极与第三方技术支撑单位接触、比选,目前已有意向单位。
根据国家下发的5套底册数据和市里下发的市工商、市国税、市地税的数据,进行了汇总筛选,最终筛选出工业污染源67家;集中式处理设施只有3家(东澳东澳湾污水处理厂、外伶仃污水处理厂、桂山镇污水处理厂);生活源在用锅炉2个(格力海岛公司);没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入河(海)口排污。
根据《关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污普〔2017〕10号),和本区各类源的数量,初步预计需1名普查指导员、6名普查员、5台手持移动终端。
八、保税区
成立了由区管委会分管环保工作的副主任任组长、相关局室领导为成员的珠海保税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珠海保税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区普查办及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工作机制。
印发了珠海保税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将第二次全国污染普查工作经费纳入2018年部门预算,初定经费为30万元,在普查工作推进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落实足够资金开展普查工作。
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供的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的承压锅炉使用登记信息和日常监管掌握的在用锅炉信息,开展全面清查工作,经核查无生活源锅炉。
根据区河长办提供的调查数据,我区无入河排污口。
根据省海洋农业厅反馈的数据,区建环局工作人员现场核查入海排污口情况,经调查,我区无入海排污口。
计划采用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技术机构参与普查工作,目前已与4家第三方技术机构开展洽谈,并同步开展采购准备工作。
以市普查办整理的国家、省、市下发数据库为基础,对所有数据进行多次比对,初步筛选出属于区污染源219家。
九、富山工业园
成立了园区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园区副主任高磊为组长,成员包含园区各相关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园区环境保护局,并设立了综合组、农业组、技术组和监测组4个工作组,专门从事污染源普查工作。
制定了《珠海市富山工业园第二次全国污染源头普查实施方案》。
把污染源普查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中列支,共拨付100万元。
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此次普查,初步确定由珠海市本色
- 11 -
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分别开展入户普查和数据审核和成果发布工作。
联合第三方机构完成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初步确定了10名普查员和4名普查指导员,该部分人员均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并有丰富的环保工作经验、较强工作能力和责任心。
根据国家、省和市下发的供电、工商工业源数据,结合珠海市工商红盾网信息,确定了工业清查名册,约773家,同时园区开发建设部门完成了入河(海)排污口调查,共有41个入河排污口、3个入海排污口。
报送: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抄送:各区(功能区)、市环保局、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
珠海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5月28日编印- 12 -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