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英语整书阅读对大学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模态英语整书阅读对大学英语以读促
写教学模式的影响
本文指导教师:陆建茹
摘要:在传统“以读促写”的过程中,碎片化的英语阅读教学已经不能满足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要,学生难以将阅读过程中所输入的知识和技能更好的内化
到写作中。

该项目就如何利用多模态英语整书阅读来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为目
的开展研究,利用多模态资源,帮助学生融入所读文本,激发思维,使其能将阅
读输入的信息转化为写作素材,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多模态;英语整书阅读;以读促写
1.引言
阅读和写作是英语学习中两大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基于
输入输出理论指导下的“以读促写”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Spivey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定义“以读促写”,认为阅读与写作的过程都可被视
为构建意义的过程,意义的构建首先在脑海里形成计划,然后学习者寻找与脑海
中计划相关或对应的信息,结合大脑中的图式及已掌握的知识产生推理,最后描
述出自己所读或写的观点。

虽然众多专家和学者对“以读促写”有不同的定义,
但这些定义间存在的一个共性:通过阅读来提升和改善学生的写作能力。

2.“以读促写”的现状
在实践过程中,一些学生通过阅读的输入与其写作的输出并不成正比。

例如:即使学生虽然阅读了大量材料,但到下笔写作时,却仍无法做到信手拈来。

笔者
认为其原因在于传统的“以读促写”往往是针对单一的文字符号进行“skimming”或“scanning”,这种方式仅停留在“识文断字”层面,常常只关
注语言识读而忽视其它模态。

此外,这种阅读模式比较单一,学生的阅读兴趣也
极易消磨殆尽;而且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将阅读过程中所输入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内化,无法在头脑中形成灵活的写作思维。

3.英语整书阅读必要性及其优势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指出大学英语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和思辨
能力。

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英语语言输入的一种重要
方式和渠道。

与篇幅较短、话题零散的课文相比,英语整本书阅读可以为学生提
供完整的语言素材,具有综合性、情境性、完整性,富有极高的育人价值。

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课堂教材所包括的语篇外,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大学生积
极开展整书阅读活动。

学生通过多模态英语整书阅读可以拓展视野、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体悟人性、感知文化,从而实现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对于大学生来说,英语整书阅读难度较大。

学生面临着生词障碍过多、阅读
能力受限、阅读方法不科学、对异域文化不够了解等问题。

因此大学生很少能做
到对英语整书的阅读。

整书阅读的收获是碎片化语篇阅读所无法企及的。

英语整
书阅读能够保持阅读的一贯性、连续性,这就使其远优于碎片化阅读,有利于学
生置身于英语语境学习,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句的用法特点和情感意义;
有利于学生深刻体味作者的语言魅力、写作风格、才情智慧,感受英文语言之美、韵律之美,不断积累纯正的语言表达,增加知识储备,形成一定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最终学会用英语思维,写地道英语。

此外,还能让学生进一步审视欧美国家
千姿百态的社会现象,理性看待异域文化,增强文化互鉴,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自信。

4.多模态英语整书阅读视角下的“以读促写”
4.1多模态英语整书“以读促写”的适用性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单模态的读和写已不能满足学生关于写作能
力提升的要求,在外语教学中运用多模态手段逐渐成为一种大趋势。

运用多模态
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已成为一个不容被忽视的课题。

李战子指出,交
际和再现意义经常需要多种符号编码,即多模式,如图像、手势、身体语言等语
言只是众多交际模式中的一种。

胡壮麟也曾指出,人类社会早已进入社会符号学
的多模态化阶段,单一模态识读已无法满足人们在多媒体时代对学习的需求。


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读写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多模态识读能
力的培养。

因此,针对传统“以读促写”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将试图从
多模态视角人手,主动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尝试突破单一
的读写教学模式的局限,研究多模态英语整书阅读能否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能
力的提高。

4.2多模态整书阅读“以读促写”的实施
多模态整书阅读强调在阅读过程中不应局限于以文字为主的视觉模态,还应
借助其他模态和资源辅助阅读教学,如语音模态、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等。

多模
态整书阅读主张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英文整书时,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多模态资源。

在提供多模态语篇的时候还要避免出现“同质化”内容,即多种模态呈现相
似内容,还应确保多种模态提供“多种视角、多种声音、多种形式、多种态度”
的内容,刺激学生进行思考,以达到促进产出的目的。

多模态内容应充分补充原
先文本的不足。

在语意不清时辅助理解,在观点受限时拓展思维,在背景不明时
提供信息。

多模态资源的选择,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广度,而在于深度;不在于材料本身的难度,而在于其与主教材的契合程度。

例如,在学生阅读某一
处景物描写时,为了使他们将抽象的文字描述与具象的生活情景对应起来,从而
提高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兴趣和深入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文本中对于某一场景的
刻画,以图形、音频、视频、实物等为媒介,从多模态的视角来呈现这一部分。

4.3多模态英语整本书阅读对“以读促写”教学的启示
人需要借助不同的感官来接收信息,而不同人的感官在接收信息时的灵敏度
存在一定差异。

多模态视角下的英语整书阅读包含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更灵活
教学的形式,因此更加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其英语教学多样性与趣味性
也更胜一筹。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多种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合作,以
多感官、多形式、多维度的方式给予学生全面客观且新奇多样的阅读体验,使学
生能够在多种信息的“刺激”下激发学习灵感、产生学习兴趣。

从而帮助学生于
潜移默化中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学习习惯及形成地道的英文表达能力,使阅读中所
输入的信息内化成写作中的素材,得到最大程度的内化,更好的发挥“以读促写”的作用。

5.结语
多模态研究兴起时间不久,被引进我国的时间也比较晚,目前我国教育者们
对多模态英语整书阅读的认识还比较缺乏。

很多教师对于多模态资源的理解还是
被动接受式的,没有将多模态的资源深度挖掘,更谈不上落实到英语整书阅读中
去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链条,让学生进行英语整书阅读时不再是看“热闹”,而
是知“门道”。

但作为语言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密切关注移动学习
理论的最新发展,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深入地了解多模态英语整书阅读的内涵,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用实践来丰富理论。

教师要提高自己对多模态识读的选择
和应用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多模态识读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力将多模态英语整书阅读以读促写落到实处,不浮于表面。

总的来讲,多模态识
读能力的培养将会深刻影响我国的英语教学,怎样对目前已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
合和利用, 进而改革大学英语教学,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将是一个值得
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刘玲玲. 多模态识读视角下英语阅读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影响与教学启示[D].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DOI:10.7666/d.D832185.
2.
陈传英. 以整书阅读理念促英语核心素养的思考和探究[J]. 英语画刊:高级, 2020(13):2.
3.
徐晓云. 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选择,指导与评价[J]. 基础教育课程,
2021(14):5.
注:本研究由临沂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为该项目“基于多模态的英语整本书阅读实践与研究”(编号X202110452170)的阶段性成果。

指导教师:陆建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