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搅拌站的电⽓控制
第1章引⾔ (1)
第2章系统⽅案及确定 (2)
第2.1节⽅案 1 (2)
第2.2节⽅案2 (2)
第2.3节⽅案的确定 (2)
第3章搅拌站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
第3.1节下位机的硬件设计 (3)
3.1.1 PLC机型的选择 (3)
3.1.2 搅拌站PLC控制系统外部接线图 (4)
3.1.3 系统的控制⽅式 (4)
第3.2节称重仪表的硬件设计 (5)
3.2.1 称重仪表的硬件结构 (5)
3.2.2 称重系统中单⽚机的选择 (5)
3.2.3 传感器和其外围以及放⼤电路设计 (5)
3.2.4 A/D转换芯⽚与AT89S52单⽚机接⼝电路设计 (6)
3.2.5 键盘电路与AT89S52单⽚机接⼝电路设计 (7)
3.2.6 RS-485通信接⼝ (8)
3.2.7 显⽰电路 (9)
3.2.8 开关量输出 (9)
第3.3节上位机的选择 (10)
第4章混凝⼟搅拌站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10)
第4.1节 PLC程序设计 (10)
第4.2节单⽚机程序设计 (12)
4.2.1 称重模块 (13)
4.2.2按键设定模块 (13)
4.2.3 其余 (13)
第4.3节上位机的设计 (13)
第5章结语 (13)
第6章论⽂(设计)主要参考⽂献 (14)
致谢 (14)
混凝⼟搅拌站的电⽓控制
摘要:介绍⼀种混凝⼟搅拌站⾃动化控制系统,此系统以⼯控机为上位机,PLC为下位机, 基于操作平台,提供⼀种实⽤的混凝⼟搅
Abstract: A concrete mixing plant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as the system host computer, PLC for the next bit plane, based platforms, providing a practical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concrete mixing station program. , The paper analyzes the various current control of concrete mixing station program, the analysis gives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mixing station program.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rol system, combined with mixing control requirements, design the hardware block diagram, and the control circuit in which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Thesis on the PLC, MCU program flow made a detailed and unified control PC.
Keywords: mixing; PLC;IPC
第1章引⾔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及其⼤型⽔利等⼯程的不断发展,以往那种由⼯地⾃⾏⽣产混凝
⼟的⽅式由于其质量难以保证、噪声及粉尘污染⼤,因⽽必将为⾃动控制的混凝⼟搅拌站所取代。

⾃动控制的混凝⼟搅拌站具有产品质量优良稳定、⽣产成本低、环保性能良好等特点,正在成为混凝⼟⽣产的主流。

混凝⼟搅拌站控制系统是⼀套⽤于⽣产混凝⼟的⾃动化电⼦配料、控制装置,它由⼯控机、操作台及基于PLC的现场控制站三部分组成,能够按照给定的配⽅,⾃动地控制各部分物料称量、投料、搅拌和出料。

PLC具有可靠性⾼,功能完善,编程简单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弥补混凝⼟搅拌站常规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缺陷,与⼯控机相结合,混凝⼟搅拌站的控制系统采⽤上位机进⾏管理,下位机PLC进⾏控制与监视,实现从配料计量、搅拌、到出料⽣产全过程的⾃动化、智能化。

以提⾼配料精度,提⾼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成本。

第2章系统⽅案及确定
第2.1节⽅案 1
本⽅案中的混凝⼟搅拌站测控系统主要由上位⼯控机监控管理部分、下位机PLC现场控制部分及单⽚机称重系统计量部分组成。

通过PLC通讯单元实现与计算机的通讯,计算机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可以传送⾄PLC的数据区,计算机还可以直接读写PLC内部数据区的数据,也可以监控程序执⾏状态。

可见, 通过PLC与计算机通讯,可以⽅便完成混凝⼟配⽐参数的选择,也使PLC控制系统的调试抛开了程器的不直观不⽅便的缺馅,调试、参数修改和故障处理等都实现⼈机操作对话,控制系统更完善,这是⽬前⾃动控制领域最理想的控制⽅式,即采⽤⼯控机为数据管理级,PLC为数据控制级, PLC与计算机通讯形成控制⽹络管理现场的集散控制系统。

第2.2节⽅案2
本⽅案通过传感器、硬件电路、IO接⼝电路、显⽰⾯板等对⽔泥搅拌站作业参数进⾏实时测量和显⽰,控制执⾏元件,实现对⽔泥搅拌站整机控制,它是由供料、贮料、配料,搅拌、出料,控制等系统控制等系统及结构部件组成,显然,它是⼀个受多环节控制的复杂系统。

本⽅案主控器由单⽚机来实现,模数转换由ADC0809来实现,⽤LED数码管,通过⼀种译码器和⼀⽅向器与单⽚机相连,设置⼏种键来控制电机。

本⽅案的核⼼就是电机的启动,由于电机启动需220 V以上的电压,⽽单⽚机提供的电压不能做到使电机启动,所以需要使驱动器来驱动电机,使其启动。

本⽅案中,采⽤了继电器来驱动。

第2.3节⽅案的确定
基于PLC和⼯控机的混凝⼟搅拌站控制系统充分利⽤了PLC控制具有可靠性⾼、功能完善、产品标准化、开发性⽇益增强以及编程简单直观等优点,能够有效弥补继电器控制和
单⽚机控制在可靠性⽅⾯的缺陷,与⼯控机配合易于实现操作与管理的结合。

具有强⼤的数据处理和图像表现能⼒的组态软件的应⽤,融合了较先进的⾃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技术,具有可靠性⾼、操作简单、维护容易等特点。

所以决定采取第⼀种⽅案。

搅拌站电⽓系统硬件结构图如图2-1所⽰。

搅拌站电⽓系统硬件结构图2-1
硬件由可编程控制器(含数字量输⼊输出模块、模拟量输⼊模块)、⼯控机、电⼦称量系统打印机、若⼲电器元件组成。

根据搅拌站的⼯艺流程和控制要求,选⽤PLC 作为电⽓系统的主控制器并扩展模拟模块以读⼊现场标准模拟量信号和输出模拟量⾄变频器,控制有调速要求的电机运⾏。

PLC 通过串⾏通信⼝与上位⼯控机相连。

其中PLC 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所有的开关量控制以及顺序控制都需经过PL C 处理。

现场的称重传感器将重量信号反馈给PLC ,通过逻辑处理去驱动现场的放料门或电动机;其余的动作机构则是通过按钮给PLC 输⼊信号来实现控制。

第3章搅拌站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第3.1节下位机的硬件设计 3.1.1 PLC 机型的选择
根据控制要求和控制功能的分析,选⽤三菱的FX2N 系列PLC ,FX2N 系列可编程控制器输⼊继电器采⽤⼋进制编码,基本单元输⼊继电器最⼤范围为X0~X7共64点,扩展后可达X0~X267共184点。

FX2N 系列可编程控制器输出继电器也采⽤⼋进制编
显⽰
⿏标键盘
打印机上位机
下位机
电⼦称
称重传感器称重装置
执⾏机
搅拌装置
件,与FX2系列相⽐,⾯积,体积要⼩50%,FX2N 是FX 系列功能最强、速度最快的微型可编程控制器。

3.1.2 搅拌站PLC 控制系统外部接线图
搅拌站PLC 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如图3-1
PLC 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3-1
3.1.3 系统的控制⽅式
系统应具有⼿动控制和⾃动控制两种⼯作⽅式,⼿动⼯作⽅式主要是在系统维护或软
件调试时使⽤,⽽在正常⽣产过程中⼀般采⽤⾃动⼯作⽅式。

因此应设置⼿动、⾃动选择和相应按钮并为各按钮设置指⽰灯,以便系统运作不正常时⽅便查错。

系统的逻辑控制主要由PLC 负责,可以接收各种开关、按钮及接触器状态等输⼊信号和上位机的命令,实现各种动作的控制,其中包括配料仪表的启停、电机的顺序启停控制、连锁控制和保护控制等。

输出通过中间继电器(24VDC)控制电磁阀或接触器等执⾏设备。

PLC 与上位机可通过RS2485接⼝来实现。

现场传感器与变送器和仪表实时采集流量、压⼒、重量等检测信号,根据称重信号和⽣产配⽅产⽣螺旋送料机、电⼦秤、阀门等的控制信,可以动态检测和处理配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称重显⽰仪表可与PLC 实时、⾼速通信。

可以通过单⽚机的开关量输出1/0作为PLC 的输⼊量,以控制输出。

⾸先,电控柜向配料器发出⼀个启动信号,开始配料。

先打开各⾻料仓阀门,将物料放⼊其下的各⾻料秤中,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称重信号,待达到配⽅设定值,PLC 发出信号,关闭各⾻料仓进料阀门,同时相应的传送⽪带开始启动运⾏,当⽪带运⾏30秒,⾻料的排料阀门开启,物料落⼊其下的传送⽪带上,送⼊集料⽃中。

⾻料配料的同时在各⾃的秤⽃中进
搅拌机卸料电动机反转
搅拌机卸料电动机正转
搅拌机电动机反转
⽔箱进料阀门开/关
⾃动启动
⼿动启动停⽌
⾏程开关2
⾏程开关1
⽔计量
粉料2称重
粉料1称重⾻料3称重⾻料2称重
⾻料1称重搅拌机电动机正转
⾻料3传送带启动/停⽌
⾻料2传送带启动/停⽌
⾻料1传送带启动/停⽌
⽔箱开料阀门开/关
粉料2排料阀门开/关
粉料2进料阀门开/关
粉料1排料阀门开/关
粉料1进料阀门开/关
集料仓传送带启动/停⽌
集料仓阀门开/关
⾻料3排料阀门开/关
⾻料3进料阀门开/关
⾻料2排料阀门开/关
⾻料2进料阀门开/关
⾻料1排料阀门开/关
⾻料1进料阀门开/关
⾏⽔泥、粉煤灰及防冻剂的称重和⽔的计量,在混凝⼟所需的各种⾻料粉料称量完毕、⽔计量完毕后,控制集料⽃阀门和粉料排料阀门开门,并通过其相应的传送带把各种材料装⼊搅拌机、同时⽔箱阀门开启⽔进⼊到搅拌机,然后搅拌机进⾏搅拌。

搅拌机运⾏指定的时间后,打开搅拌机的卸料门进⾏卸料,完成混凝⼟⽣产的⼀个循环。

为了提⾼搅拌站的搅拌效率,⼀般在搅拌机进⾏混凝⼟搅拌时,下⼀个⽣产循环的⾻料粉料等的称重计量同时进⾏.
第3.2节称重仪表的硬件设计 3.2.1 称重仪表的硬件结构
称重仪表的硬件图3-2
利⽤压⼒传感器采集因压⼒变化产⽣的电压信号,经过电压放⼤电路放⼤,然后再经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把数字信号送⼊单⽚机。

单⽚机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得出当前所称物品的重量及总额,然后再显⽰出来。

此外,还可通过键盘输⼊设定值。

通过开关量输出电路与PLC 通信。

3.2.2 称重系统中单⽚机的选择
单⽚机采⽤MCS-51系列单⽚机。

由ATMEL 公司⽣产的AT89S52是⼀种低功耗、⾼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

使⽤Atmel 公司⾼密度⾮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在单芯⽚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线系统可编程Flash ,使得AT89S52为众多嵌⼊式控制应⽤系统提供⾼灵活、有效的解决⽅案。

3.2.3 传感器和其外围以及放⼤电路设计
传感器检测电路的功能是把电阻应变⽚的电阻变化转变为电压输出,由于惠斯登电桥具有很多优点,如可以抑制温度变化的影响,可以抑制侧向⼒⼲扰,可以⽐较⽅便的解决称重传感器的补偿问题等,⼜因为全桥式等臂电桥的灵敏度最⾼,各臂参数⼀致,各种⼲扰的影响容易相互抵消,所以在本设计中选⽤最终⽅案我们选择的是上海开沐⾃动化有限公司⽣产的NS-TH1系列称重传感器,额定载荷20Kg ,该称重传感器均采⽤全桥式等臂电桥。

传感器
A/D 转换
AT89S 52
RS-485 开关量输出
放⼤器
由于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很⼩,是mV 级的电压信号,因此为了提⾼系统的抗⼲扰能⼒,在传感器外围电路的设计过程中,增加了由普通运放设计的差动放⼤器增益调节电阻Rg 选⽤10K 电阻,是为了满⾜系统抗⼲扰的要求⽽设计。

其电路图如3-3所⽰。

传感器和其外围以及放⼤电路图3-3
3.2.4 A/D 转换芯⽚与AT89S52单⽚机接⼝电路设计
AD574是美国Analog Device 公司⽣产的12位单⽚A/D 转换器。

它采⽤逐次逼近型的A/D 转换器,最⼤转换时间为25us ,转换精度为0.05%,所以适合于⾼精度的快速转换采样系统。

电路接线图如下图3-4所⽰:
A/D 转换芯⽚与AT89S52单⽚机接⼝电路图3-4
+
--+
-+
A2
A3A4
R11.1K
R310K
R420K
R310K
R2
10K
R4
4K
R2
20K
R420K
U0
R17
13K
R1612K
R1514K
R125K
R1112K
R132K
-
+
V1
2.5V
+
-LM324
+10V
根据芯⽚管脚的原理,⽆论启动、转换还是结果输出,都要保证CE端为⾼电平,所以可以将单⽚机的/RD引脚和/WR端通过与⾮门与AD574的CE端连接起来。

转换结果分⾼8位、低4位与P0⼝相连,分两次读⼊,所以12/-8端接地。

同时,为了使CS、A0、R/-C在读取转换结果时保持相应的电平,可以将来⾃单⽚机的控制信号经74LS373锁存后再接⼊。

CPU可采⽤中断、查询或者程序延时等⽅式读取AD574的转换结果,本设计采⽤中断⽅式,则将转换结束状态STS端接到P3.2。

3.2.5 键盘电路与AT89S52单⽚机接⼝电路设计
在本系统中键盘采⽤矩阵式键盘并采⽤中断⼯作⽅式。

键盘为4 X 4键盘,包括0、1、2、3、4、5、6、7、8、9、⼗个数字及确认和清除键。

采⽤中断⼯作⽅式提⾼了CPU的利⽤效率,没键按下时没有中断请求,有键按下时,向CPU提出中断请
求,CPU响应后执⾏中断服务程序,在中断程序中才对键盘进⾏扫描。

下图3-5就是键盘电路与AT89S52单⽚
机接⼝电路图。

键盘电路与AT89S52单⽚机接⼝图3-5
3.2.6 RS-485通信接⼝
通信电路的连接如图3-6所⽰。

将单⽚机采集的重量数据传送到单⽚机,利⽤单⽚机的RXD,TXT 接⼝连接到RS485串⾏⼝接受和发送数据和指令。

通过P2.2引脚控制485总线的接受和发送状态的切换,为了防⽌总线冲突,在复位状态下,使485总线都处于接受状态,因为单⽚机复位时管脚是⾼电平状态,所以在单⽚机和485芯⽚之间⽤与⾮门转换电平。

P2.2是逻辑电
平“1”时,485芯⽚的RE 低电平有效,使其处于接受状态;反之,逻辑电平“0”时就是发送状态。

在总线出⼝处接有120Ω的线路匹配电阻,防⽌线路信号的反射对接受的影响。

R0DI DE RE Vss A B Vcc U11MAX485
U6
74LS00
C4270pF
R11120Ω+5V
B
A
P2.2
RXD
TXD
2
3
4
RESET
9
RD 17WR
16INT012INT113T014T115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P0039P0138P0237P0336P0435P0534P0633P07 32
P2021P2122P2223P23
24
P2425P2526P2627P2728PSEN 29ALE/P
30
TXD 11RXD
10AT89S52VCC
1
2
3
U2
AND
R3
4&1K
通信电路图3-6
3.2.7 显⽰电路
该电路只使⽤89C51的2个端⼝,配接4⽚串⼊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164可调稳压器。

其中74LS164的引脚Q0~Q7为8位并⾏输出端;引脚A 、B 为串⾏输⼊端;引脚CLK 为时钟脉冲输⼊端,在CLK 脉冲的上升沿作⽤下实现移位,在CLK=0、清除端MR=1时,74LS164保持原来数据状态;MR=0时,74LS164输出清零,其显⽰电路如图3-7。

显⽰电路3-7
3.2.8 开关量输出
利⽤键盘将设定值置⼊内存,仪表随时⽐较采样值和设定值,并把⽐较结果以开关量⽅式输出,达到控制外设的⽬的。

开关量电路图如图3-8
NP N
P 2.7C L K 1N 8S E R 1N
A 1S E R 1N B
2C L R
9
Q 7
13
Q 03Q 14Q 25Q 36Q 410
Q 7
13
Q 03Q 14Q 25Q 36Q 410
Q 511
Q 61274LS164C L K 1N 8S E R 1N A 1S E R 1N B
2C L R
9
Q 7
13
Q 03Q 14Q 25Q 36Q 410
Q 511
Q 61274LS164
C L K 1N 8S E R 1N
A 1S E R 1N B
2C L R 9
Q 7
13
Q 03Q 14Q 25Q 36Q 410
Q 511Q 61274LS164VCC
a
b
f
c
g
d
e
V C C
1
234567a
b c d e
f g 8
REDCA
a
b
f
c g
d
e
V C C 1234567a b c d e f
g 8
d p
d p
DS2REDCA
a
b
f
c g
d
e
V C C 1234567a b c d e f
g 8
d p
d p
DS3
REDCA
a
b
f
c g d
1234567a b c d e
f g 8
d p
d p DS4REDCA
VCC
VCC
VCC
开关量电路图3-8
第3.3节上位机的选择
上位机可根据⽤户要求选择⼯控机(IPC)或普通计算机(PC),它只需标准串⼝⽽不需进⾏其它扩展,⽤户维护⽅便上位机主要完成各种状态参数的显⽰,发布控制命令和调整控制参数等功能。

混凝⼟搅拌站上位机控制负责所有设备的供电及保护、电机的启停控制、制动控制和正反转控制等,它接受来⾃PLC和⼿动按钮操作命令,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通过设置在控制室或现场的紧急停⽌按钮迅速停⽌设备的运⾏。

上位机采⽤组态王6.51开发,可靠性强,开发周期短,具有完善的图形界⾯⽣成功能。

组态王6.51⼯控组态软件是北京亚控公司⽣产的标准PC 平台上的⼀种组态软件,它是以MFC(微软基础类库)、COM(组件对象模型)技术为基础的运⾏于 Microsoft Windows 环境下的HMI(⼈机接⼝)软件包,组态王6.51 主要由⼯程管理器、⼯程浏览器和画⾯运⾏系统3部分组成。

第4章混凝⼟搅拌站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第4.1节PLC程序设计
可编程序控制器⽤软件功能取代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使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线⼯作量⼤⼤减少。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梯形图程序⼀般采⽤顺序控制设计法。

这种编程⽅法很有规律,容易掌握。

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梯形图的设计时间⽐继电器系统电路图的设计时间要少得多。

根据对搅拌站系统的硬件组成和控制原理的分析,按照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搅拌站PLC控制系统的程序主要包括初始化程序、配⽅传送程序、仪表称重程序,以及⾻料粉料等进料、配料、搅拌逻辑控制程序和PLC与上位机通信程序等⼦程序。

PLC 需要采集各秤的重量信号及其他传感器和⾏程开关提供的开关量信号,并对此进⾏处理后,输出对电磁阀、电动机等各执⾏机构的控制信号。

根据⼯作流程的要求,PLC控制程序执⾏输出动作时,计算机必须已经处于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状态,因此,需要设定内部辅助继电器志。

只有当计算机复位该标志时,PLC才能确认计算机已处于所要求的状态,否则必须关断所有输出负载,进⼊等待。

同理,结束时,判断停⽌条件:所有门、所有阀均⼰关闭;集料⽃和秤⽃均为空;本批搅拌结束且PL C⽆输出动作等。

下为PLC现场控制部分现场功能图4-1
PLC现场功能图4-1
第4.2节单⽚机程序设计
软件程序设计采⽤模块式结构,其优点是结构清晰、调试⽅便、易维护、易扩充。

整个系统由采样、称重、键盘扫描、液晶显⽰、程序设定、打印通信、开关量输出等模块组成。

总流程设计如图4-2所⽰。

单⽚机总流程图4-2
系统上电启动后,⾸先进⾏初始化,对寄存器和各I/O 端⼝进⾏设置;然后执⾏⾃检程序,⾃检⽆误后开始扫描键盘。

当有按键触发时,经判断分别进⾏程序设定和功能键处理。

若⽆键触发则对AD 模块进⾏采样,并⾃动校零。

若程序设定的F1为Enable,则直接显⽰
采样值=设定值?
开始
初始化
P2.7=1


AD采样的电压值后返回循环起点。

反之,进⼊称重模块计算,将采样模块得到的数据进⾏零点修正和满度修正后,可作⽪重处理,也可减去⽪重作净重处理;得到的数再与开关量的设定值⽐较,输出设定的相应电平,达到控制的⽬的;然后显⽰称重值及相应状态;最后如有打印或通信要求,执⾏该段⼦程序后回到循环起点。

4.2.1称重模块
称重过程中,即使经过⾜够时间的延迟,由于机械振动和电磁⼲扰等原因,采样得到的数也总会在真值附近抖动,使采样精度有⼀定的偶然性。

为了克服这个弊病,通常不在误差带中,因⽽都会引起较⼤读数误差。

本控制器的采样模块软件设计采⽤多点采样剔除可采⽤多点采样取其平均值或多点采样取其中值等⽅法。

但这两种⽅法都有其不⾜之处:平均值法会引⼊⼲扰点误差;取中值法可能坏点的办法,从⽽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4.2.2按键设定模块
在按键设定模块中,可⾃由选择进⼊每个设定的内容,也可随时保存设置内容并退出,⽆需⼀兜到底经历每⼀项设定。

程序设定的内容有: F1 原始值显⽰,F2 ⾃动零点跟踪功能设置;F3 波特率选择;F4 打印功能;F5 输出模式设定;F6 称重值精度设置;F7单位显⽰设置,F8 仪表精度标定模式。

4.2.3其余
另外,功能键设计有调零、⽪重设定、⽑重/净重切换、开关量⾼低值及电平设定、打印设定、⽆零检验设定等功能。

按键程序采⽤⼀键多⽤及组合键的设计,使得仪表⾯板简洁明快,操作也极为⽅便。

第4.3节上位机的设计
为了保证通信的正确性, 上、下位机必须遵从相同的通信协议,设定通信参数( 包括数据位, 停⽌位, 波特率、校验⽅式)。

通信⽅式多为主从式,通信过程为应答式。

即由主机向从机发送⼀个命令, 从机收到命令后给出⼀个应答信号便完成⼀次通信。

在组态王中, ⼯控机对⽹络终端各协调器节点采⽤定时轮询⽅式进⾏读、写操作。

第5章结语
由PLC和计算机共同组成的控制系统是⽬前控制领域最⼴泛应⽤的控制模式,该类控制系统实现混凝⼟搅拌的⼯作流程,具有⼯作稳定、搅拌的混凝⼟质量好,故障率低,⽣产量,能耗低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可⼴泛应⽤⼤于商⽤混凝⼟的⽣产。

它扩展并与计算机通讯构成⽹络还可以实现多套搅拌系统的群控。

第6章论⽂(设计)主要参考⽂献
主要参考⽬录:
[1] 林德杰.电⽓测试技术. 2008.第3版.机械⼯业出版社.201-360.
[2] 吴道悌.⾮电量电测技术. 2001.第2版.西安交通⼤学出版社.136-172.
[3] 王福瑞.单⽚机微机系统设计⼤全. 1998.第1版.北京航空航天⼤学出版
社.36-173.
[4] 张德江.计算机控制系统. 2007.第1版.机械⼯业出版社.48-234
[5] 郁汉琪.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技术.2003. 第1版.东南⼤学出版社.56-177.
[6] /doc/093178703.html
/kns50/index.aspx
[7] 何衍庆.常⽤PLC应⽤⼿册. 2008.第3版.电⼦⼯业出版社.256-297.
[8] 张万忠、刘明芹.电器与PLC控制技术.2008.第3版.化学⼯业出版社.82-153.
[9] 胡汉才.单⽚机原理及其接⼝技术.第⼆版.2008.清华⼤学出版社.67-153.
致谢
论⽂终于脱稿付印了,此刻的我思绪万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段时间⽆论是在理论学习阶段,还是在论⽂的选题、资料查
询、开题、研究和撰写的每⼀个环节,⽆不得到导师的悉⼼指导和帮助。

我愿借此机会向导师表⽰衷⼼的感谢!同时也向这四年来帮助过、关⼼过我的⽼师、同学表⽰由衷感谢。

回顾四年学习期间的⼀千余个⽇⽇夜夜,⾃⼰为有机会摆脱⼯作的烦恼与浮躁,静⼼钻研,潜⼼研究,并取得初步研究成果⽽感到欣慰。

欣慰之余,我要向关⼼和⽀持我学习的所有领导、同事和朋友们表⽰真挚的谢意!感谢他们对我的关⼼、关注和⽀持!同窗之谊和⼿⾜之情,我将终⽣难忘!师⽣之情,⾎浓于⽔的感情将陪伴我度过⼀⽣,这将是我进步的阶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我愿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以更加丰厚的成果来答谢曾经关⼼、帮助和⽀持过我的所有领导、⽼师、同学、同事和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