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四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9《将相和》实用教学设计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9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相和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制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

从三个小故事中任选一个演一演。

教学重点:
1。

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历史故事吗?为什么喜欢?你知道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板书:将相和
2.请同学们读课题。

看到课题时,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
3。

(检查预习〕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板书文中出现的三个小故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呢?
二、深入探究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

1。

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故事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2。

全班交流。

相机指导朗读。

3。

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板书自己喜欢的理由,就是人物具备的品质)
4。

他们两个人使我们喜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爱国之心)
三、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结合,练习表演故事。

第二课时
一、回忆
1。

说自己弄明白的问题。

2。

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故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二、深入探究
1.继续读书,讨论这些问题.继续讨论.
2。

交流。

三、表演
小组表演自己喜欢的小故事。

大家认真看,看后做评论: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为什么?
四、总结
1。

通过学习,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获得了什么启发?
2.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如何修改?
3.还有哪些问题?我们课下讨论,查找资料解决好吗?
五、作业
小组合作,编写课本剧。

长江之歌
一、选择题(共20题)
1.诗中的“你”指的是().
A.母亲
B.长江
C.黄河
2.作者运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 )。

A.赞美依恋长江 B。

赞美依恋母亲 C.赞美依恋黄河。

3。

说“你是无穷的源泉”和“你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 )。

A。

源远流长,用乳汁哺育各族儿女,用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B.水源丰富,养育了两岸的儿女。

C。

就是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4。

面对长江,你会用哪些四字词语描述和赞美它呢?()
A。

气势磅礴;清澈见底
B.清澈见底;源远流长
C。

源远流长;气势磅礴
5.下列诗歌不是描写长江的一项是( )。

A、《早发白帝城》 B。

《将进酒》 C.《送孟浩然之广陵》
6.下列诗句不是描写长江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7.下列作品不属于本文作者的一项是( )。

A.《中国共青团团歌》
B.《江汉渔歌》
C.《永不陨落的心-—雷锋组歌》
8.长江的源头是( )。

A.各拉丹东雪山 B。

澜沧江 C.乌拉山
9。

作者在歌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A.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赞美之情。

B。

赞美了长江的大气与清澈。

C。

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热爱之情。

10.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这首诗歌分为三个部分,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B.这首诗歌也是一首著名的歌曲,首唱是季小琴。

C。

这首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

二、填空题(共10题)
1.《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

(选择“叙事"或“抒情")
2.文章第一节从空间的角度入手,抓住了长江一泻千里、滋润两岸的特点。

(选择
“时间”或“空间”)
3.“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根据课文:“留恋"的近义词是依恋 .
5.根据课文:“批评”的反义词是赞美 .
6.我国的第一大河是长江。

7.我国的第二大河是黄河 .
8.《长江之歌》的作者是胡宏伟。

9.根据课文: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10.根据课文: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
三、判断题(共10题)
1.“fēng cǎi”的汉字是“风彩”。

(错)
2.“源泉”的近义词是“泉水”.(错 )
3.“回荡”的反义词是“激荡”.(错)
4.第一部分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对 )
5.第二部分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对)
6.长江,位于中国境内,全长6300公里,是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三大河流。

(对 )
7.长江和雅鲁藏布江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错)
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这句诗歌描写的是长江的景色。

(对)
9.本文作者的代表作有《中国共青团团歌》、《长江之歌》、大型歌剧《羽娘》等。

(对)
10.作者通过赞叹长江之宏伟磅礴来呼吁我们爱护长江。

(错)
四、连线题(共10题)
请把下列词语正确的搭配起来。

甘甜的力量
健美的乳汁
无穷的臂膀
纯洁的源泉
磅礴的清泉
请将下列描写长江的诗句和其作者正确地搭配起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张若虚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王勃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李之仪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

杜甫
期中综合测评卷
一、读下面一段话,看拼音写词语。

(7分)
美丽乡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感受乡村zhǎn xīn( )的面貌。

一些小朋友来到这里进行duàn liàn(),体验bá cǎo()、gē mài( )等农活。

劳动间隙,他们在田埂上xián guàng(),一会儿捕hú dié( ),一会儿捉mà zhɑ( ),玩得不亦乐乎.
二、先补全下面的词语,再选词填空。

(7分)
一针见()肃然起( ) 一声不( )神()妙算
情不自( ) 乐此不( ) 美妙绝()相( )成趣
1。

实地考察后,他________________地指出了当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在迪士尼乐园欣赏小丑的表演时,一向严肃的爸爸也________________地笑了。

3。

朗月的清辉和荷塘中荷花优雅的身姿________________,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白昼.(zòu) 玷.(diàn)污眷.(juàn)恋
B。

血泊.(bó)踌躇.(zhù)绷.(bēng)带
C.矜.(jīn)持篝.(gōu)火旖.(yǐ)旎
D.钟磬.(qìng)诡.(guǐ)计迸.(bìng)溅
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耕耘樱桃拴住
B。

山寨擂鼓慈详
C。

截断坠落呐喊
3。

汉字“匪”的第二笔是( )
A.竖折 B。

竖 C。

横 D。

竖钩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
..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雷锋叔叔离开了我们,但是
B.汉字不是
..文字符号.
..绘画,而是
C.只有
..在祖父的园子里,我才.能找到童年的快乐.
D.她不是
..我们的大朋友。

..我们的老师,就是
5.“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这句话描写的是孩子在街头阅读()的情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史记》
6。

下列诗句中,属于边塞诗的是()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B。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C。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

下列剪纸、印章、书法、匾额作品中,字体是小篆的是( )
A. B。

C。

D。

四、回忆所学内容,按要求完成练习。

(10分)
1.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多姿多彩的。

前半学期,我们了解了古代不同的儿童生活,有描写儿童种瓜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有描写儿童玩冰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描写儿童在牛背上吹笛的诗句“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典名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绚丽多彩的瑰宝。

读古典名著,我们了解了_____
___________的神机妙算,领略了____________打虎的英勇果敢,见识了______
__________从刚出世到称美猴王的过程,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10分)
聚焦人工智能应用新图景
2019年7月27日晚8点档,国内首档也是唯一一档人工智能科技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第三季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为我们带来了人工智能的视觉盛宴。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

人工智能发展正在步入新阶段,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

1.根据上面的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人工智能可用于金融、教育、个人助理等领域,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可以进行智能评测、个性化辅导等。

B。

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球第一,说明我国人工智能研究市场火爆。

C。

我国人工智能申请专利细分领域中占比最大的是神经网络,而语音识别占到了8。

1%。

D.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四的国家不包括俄罗斯。

2.你认为人工智能将在哪一领域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请简单设想一下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应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奶奶看《机智过人》这一节目时说:“人工智能发展这么快,是不是就意味着机器将代替人来工作?那人不就失业了?看来人工智能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你会怎么回答奶奶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15分)
祖母的葵花
丁立梅
①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是祖母种的。

②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③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④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

像对遥远的地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
⑤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

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

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⑥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

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迎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⑦凡·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

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但她喜欢种葵花。

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

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

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⑧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

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

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儿仍是挺直的。

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

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

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

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

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⑨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

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⑩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

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

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1.“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两处画“”句子中“香香"一词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60字左右.(可从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乐园。

(任选其一)(30分)
题目一:在你的学习经历中,你和汉字之间一定发生过一些故事吧,比如你写错字或读错字的尴尬事,认识一个生字后的喜悦……请以“我和汉字的故事”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习作.
题目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机器人有可能进入课堂为学生讲课。

假如你就坐在未来的教室里,听机器人老师讲课,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崭新锻炼拔草割麦闲逛蝴蝶蚂蚱
二、血敬吭机禁疲伦映
1。

一针见血 2.情不自禁 3.相映成趣
三、1.C
解析本题考查生字的读音。

A项,白昼.(zhòu).B项,血泊.(pō),踌躇.
(chú).D项,迸.(bèng)溅。

2.B
解析本题考查生字的书写。

B项,慈详—慈祥。

3。

B
4。

D
解析 D项,前后两个分句语意上是递进关系,应该表述为“她不仅是……而且是……"。

5。

B
解析“黑旋风”指李逵,“浪里白条”指张顺,他们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6.C
7。

C
四、1。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答另外两句也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诸葛亮武松孙悟空示例:大观园中丰富多彩的生活
五、1.C
解析我国人工智能申请专利细分领域中占比最大的是机器人
2。

示例:我认为人工智能将在个人助理方面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

智能手机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手机将更加智能化,比如可以通过脑电波控制,解放双手。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陪护机器人进入家家户户,可以减轻年轻人的养老负担.
3.示例:奶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它会代替一部分人的工作,这是必然的。

但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更多的是生活的便利,比如在一些危险性比较高的行业,可以用机器人代替人来工作。

所以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工智能,您说是不是呢?
六、1。

丝瓜花、黄瓜花、南瓜花、乌子花、葵花。

2。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绿叶在风中摇摆的姿态和小黄花可爱的情态,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示例:“香香”原指葵花子的香味,第一处的“香香”还指等待嗑瓜子时的幸福快乐,第二处的“香香”指童年的幸福快乐.
4.示例:“我"脑袋里满是瓜子炒熟后嗑瓜子的情景,那滋味多香啊!想着想着“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我”连忙说:“奶奶,我来帮你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快些吃上炒瓜子了.”
七、略
《黄河颂》导学案
【晨读在线】
l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l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l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l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l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l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
【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充满感情地朗诵本诗;
2、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奋进的伟大精神;
【学习重难点】
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奋进的伟大精神
【课前预习区】
【资料助读】
1、走进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求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激情.《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一)了解背景。

同桌交流:我所了解的光未然和《黄河大合唱》。

(二)识记字词。

初读诗歌,自主完成下面的内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高山之巅( )惊涛澎湃( )万丈狂澜
( ) 浊流宛转( )()
屏障( ) 哺育()体魄
( ) 滋长()
(2)理解并积累下列词语
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体魄滋长
(三)评价概括。

用一个句子来评价该诗内容。

【导学过程】
一、读一读
(一)一读:读通诗义。

自由通读这首诗,初步感受本诗磅礴的气势。

(二)二读:读好停顿、重音.
提示:朗读时注意把握停顿和重音,力争读出黄河滚滚奔腾的气势,力争读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1、读好停顿。

①一般停顿。

诗节间要有稍长停顿,次之是句节间的短暂停顿。

②句断意连。

这是用气上的技巧,也是个别句子间的表意要求。

就是说诵读中两个句子虽然断了,但读时却要读出意义的照应。

③领起字拖音:如:因为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

④重点句.如:“啊,长江!啊,长江!”两句反复,要读出不同,后句要比前句读得更舒缓,更深沉。

或者读得更高亢.(允许不同的读法)
2、读好重音。

为了表达的需要,有些句子中的词语需要重读,发音时吐字要有力量。

如: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掀”字应重读。

因为“掀”字不仅写出了黄河奔流的动态:掀起万丈狂澜,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惊人,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黄河奔流的高低起伏。

(3)动作辅助.为了感情表达的需要,除了用声音表达外,有时还需要用动作辅助,帮助抒发情感。

(三)三读:读出感情.
全班来一次大合作,请一位同学来读前面表现黄河英雄气魄的那一段,女同学一齐读第一节“啊黄河”,男同学读第二节“啊黄河”,全班读第三个“啊黄河".注意!读好关键词,读出情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举例:诗人直接赞颂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

三个“啊!黄河!”的内容第一个可以读得舒缓、深沉,因为诗人从历史贡献这一角度来赞美黄河,既然是摇篮,那么读的时候就应该读出舒缓与深沉之情.第二个“啊!黄河!”呢?诗人从黄河的地理优势出发把黄河比作巨人,巨人高大威猛,读的时候,应把巨人的伟大坚强读出来,第三个“啊!黄河!”以饱满激动的感情读,理由是诗人从黄河的流域宽广:“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来写,这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高潮,所以读的时候,感情越读越激昂。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
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这几句的读法:总起句停
顿略长,后面的四个分句应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
的气势。

二、背一背
请同学们交流速背方法并快速背诵。

(用背诵强化自己的理解。

提示:好的诗词是珍珠,是宝玉,而背诵能把这些珍珠与宝玉
占为己有,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


【互动探究区】
【探究活动一】
1、小组合作品读::
(1)品词。

发现自己喜欢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说说它的美妙之处。

比如:“把中原大
地,劈成南北两面。

”中的“劈”因为:
(2)品句。

发现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给出喜欢的理由。

比如:“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
条铁的臂膀”
(3)品艺术手法。

本诗精妙之处比比皆是,艺术手法更是高超绝伦,请任选角度加以欣赏.
【探究活动二】
(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词?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歌第一节即开宗明义地说出了“歌颂黄河"的主题,请归纳出作者歌颂了黄河的什么
精神?
(3)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望"的作用是什么?
(4)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颂黄河"部分划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
些角度对黄河进行赞颂的?
(5)诗人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民族的屏障”,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如果把“摇篮”改作“灯塔”,可以吗?
【拓展延伸区】
一、写一写
模仿该诗,以《家乡的小河》为题,写一首小诗。

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
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千米,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古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象地描绘出黄河源头之远,流程之长。

约古宗列渠是黄河的发源地,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

从这里汩汩流出的泉水,顺山势汇聚成溪.平缓处,溪水清澈见底,倒映的雪峰、流云清晰可见;湍急处,溪水与碎石碰撞,声音如走马摇铃,清脆悦耳。

沿东南走向,淙淙小溪前行几百千米后,折向西北,途中不断吸纳各地汇聚而来的支流,水量变大,能量增加,逐渐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穿梭在高山峡谷之间.
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汹涌澎湃的黄河飞跃而下。

这一段有不少峡谷,水流落差很大,为修建水电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刘家峡、李家峡、龙羊峡等水利枢纽就耸立在这里。

著名的刘家峡水电站不仅是整个西北电力网的枢纽和核心,也是黄河流域的著名景观.大坝约有40层楼房那样高,将上游下来的河水拦截聚集,用以源源不断地发电.到了雨季,蓄水过多,就要开闸泄洪,水流争先恐后地从闸门咆哮而出,犹如发怒的雄狮,又似咆哮的巨龙,只觉得地动山摇、震撼心魄.此时,举目上望,蒸腾的水汽像云雾一般在空中盘旋缭绕,形状如蘑菇,似竹笋……姿态万千,随风变幻。

黄河之水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灌溉.在干旱的内蒙古,黄河塑造了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河套平原.丰收时节,河套平原麦浪滚滚,瓜果飘香。

从空中俯视,渠道纵横,万顷良田如同排列整齐的棋盘、精巧别致的折扇,又像精心编织的地毯。

春秋季节,在黄土高原一带,可以欣赏到“黄河夕照"的景观。

极目千里高原,苍茫的黄沙捧托着火红的太阳,疏落有致的沟壑在阳光的斜射下形成间隔不等的阴影。

四周静寂无声,只有沉重的水流声,节奏分明。

由远而近,河面映现的色彩不断变幻,火红、红黄、淡黄……层次非常分明。

偶尔,远处的天边升起一两柱淡淡的炊烟,便会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妙画面.倘若幸运,还可以见到近乎绝迹的羊皮筏子。

坐标筏子,听艄公哼着小调,顺着平缓的水流,安全地漂到对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