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音乐课审美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高中音乐课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人的内心情感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殊性,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是培
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

那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创设音乐情境,提升审美乐感
乐感是一种不可用标准来衡量、难以用理论来归纳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审美体验中,乐感起
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其不仅仅是从音乐展现中提取到的感悟,也是自身对音乐的本能
直觉和灵感。

拥有敏锐的乐感,才能对音乐审美方向判断准确,抓住重心,而乐感的激发通
常通过创设情境来实施。

通过情境创设,能够让音乐感官更全面、更深入地融合,拓展联想,建立灵感审美。

例如,在高中音乐鉴赏《彩云追月》的学习中,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个情境:清幽如水的夜幕下,朦胧月光周围环绕着大片彩云,风起云变,月光时隐时现,夜色令
人沉醉;另一个情境则是月下的女子遥望远方,脸上充满温暖而期盼的神情。

教师让学生们
一边体味情境一边用心聆听这首著名的中国民族管弦乐曲。

情、境、感官的合一让学生们各
有思量,感悟到了乐曲灵动、愉悦的情绪,品味出了曲境的超脱雅致。

二、重视人文渗入,丰富审美情感
音乐元素看似简单,实则综合广阔,它不仅仅是音符的构成,从音乐审美角度来说,深层次
的审美内涵往往囊括了更丰富的元素,人文元素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没有人文深度的音乐
可以说是没有灵魂的音乐,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离不开人文渗入。

学生可以通过历史、风俗、精神等丰富的人文了解充实乐曲印象,并从中提取音乐情感,由感而思、由心而
发地进行艺术赏析。

例如,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敦煌梦(选段)》的教学时,教师向学生
们讲述了舞剧《敦煌梦》的创作背景,尤其是选段《伎乐天》中有着千年传说的“香音之神”
的来历、地域、服饰、乐器,并扩展到敦煌文化千年来的艺术价值。

在神秘、辉煌、优雅的
音乐中,学生们纷纷形容感受到了香烟袅袅、飞天乐舞的佛国幻境,更有不少学生将音乐与
我国博大精深的音乐艺术联系在了一起。

三、开展音乐活动,强化审美实践
音乐学习最终要走向实践,感官和思维需要真实的体验。

开展音乐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们不仅
拥有审美意识,而且能够运用审美能力,让审美不再只是单一的学习感受,而是成为学习、
创新的工具。

1.应用性活动
音乐活动有着丰富的形式以及灵活的方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
没有任务的压力,而是体验的轻松。

对于审美教学来说,最直接的启发就是应用性活动,也
就是将审美知识以学生们熟悉、便于实施的形式以活动表现出来,让学生们能够有明确的审
美方向,从而在活动参与中快速应用,加深印象,巩固所感。

在实施中,教师要选择符合大
众审美标准、情感充沛的教材资源。

例如,在学习高中音乐鉴赏《崇高美与欢乐美》单元时,教师组织学生们展开了“音乐美的大比拼”活动,让学生们分为两组,各代表崇高美、欢乐美,让两组学生分别收集资料,包括乐器、意境、旋律特点、精神内涵、名作等,从综合审美的
角度表现各自的美。

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充分体现了审美意识,从各个角度去寻求艺术的
新高度,除了课本曲目,还收集了《土耳其进行曲》、《步步高》等音乐资料。

2.创造性活动
创造性活动相对于应用性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更加开放的发挥空间,对学生的限制、要
求更少,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更高。

如此的形式如同教师把指挥棒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
分发挥音乐审美力,自由打造独具个性审美的音乐创新活动。

音乐创新需要审美能力的支持,
而审美能力也需要创新思维的启发,二者是相互作用的。

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吸引力十足的活动。

例如,在高中音乐《和未来有约》的学习中,教师安排了分组
表演的创造性活动,让学生们当编导,从歌曲演唱分配、舞蹈配合到道具准备等都由学生自
己设计。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运用歌曲中的青春、希望、生命和爱的审美内涵,并充分消化歌
曲的通俗流行旋律,展示出了各具特色的表演效果。

有的小组朝气蓬勃、载歌载舞;有的小
组加入了诗歌旁白,令人惊喜。

每一个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审美感知都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四、总结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我们要应用一切美的手段来带领学生走进
音乐的殿堂,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和
美的人格,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力争做到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