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考复习与STSE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与STSE.

高考化学与STSE.

气(2O3
催化剂
3O2)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从而
使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减少而形成臭氧空洞。
(7)重金属及重金属污染:一般把密度在 4.5 g/cm3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铜、锌、银、 铬、镉、镍、铅、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少 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如
含铅汽油的使用等会造成铅污染。
其次,制得纯氢气后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写出其 中一个) (3)电解水消耗大量的电能,锌和稀酸的反应也不适合工业 大量生产,只有利用太阳光使海水光解才是最经济的方法。 但氢气的密度小、沸点低,输送和贮存有一定的难度。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能源是
向人类提供电能、热能、机械能等一切自然资源的
CH4、氟利昂气体大量增加,加之一些森林火灾和人
为的乱砍滥伐造成吸收CO2等温室气体的大片森林不 断消失,CO2等温室气体像温室的玻璃那样盖在大气 层中,吸收地面辐射到太空中的能量,从而使地表 温度上升的现象。 (6)臭氧空洞:臭氧的化学式为O3,它的氧化 能力比O2强得多。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 利昂”以及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
第三步——析题。找到需要的信息后,需进行
分析。分析时要从大脑信息库中迅速提取所需要的
知识,并使思维从新情境回归到课本、回归到平时 的学习中来。 第四步——解题。解题时要注意根据题目的要 求回答相应问题。如果是简答题一定要言简意赅,
即一定要做到联系化学原理,切入点正确,分析、
说理层次清晰,要点全面。
高考冲刺专题-----STSE创新题型应对策略
STSE?
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 Society(社会)、Environment(环境)

高考化学专项练复习《化学与STSE》含答案

高考化学专项练复习《化学与STSE》含答案

高考化学专项练复习《化学与STSE》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1年播出《中国国宝大会》,通过文博知识竞答传播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下列有关国宝级文物对应化学成分正确的是A.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古树——合金B.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纤维素C.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硅酸盐D.元代青花瓷“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二氧化硅【答案】A【解析】A.青铜为合金材料,故A正确;B.汉代织锦为蚕丝制品,它见证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畅通,主要成分应含蛋白质而非纤维素,故B错误;C.甲骨为龟甲或兽骨,主要由角质和骨质等有机质组成,并非硅酸盐,故C错误;D.元代青花瓷器应为硅酸盐制品,不是二氧化硅,故D错误。

故答案A。

2.化学来自于生活,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常识解释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油可以萃取西红柿中的有机物,故A正确;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防止补铁剂中Fe2+被氧化为Fe3+,故B正确;C.氯离子不能被氧气氧化,氯离子没有抗氧化性,故C错误;D.明矾中的Al3+水解产生H+,与铜锈发生反应,所以用明矾溶液擦拭铜镜去除铜锈,故D正确;选C。

3.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玻璃和高温结构陶瓷都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卤素单质的熔点从2F到2I逐渐升高,则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从Li到Cs逐渐升高C.浓硫酸有强腐蚀性,可用浓硫酸刻蚀石英制成艺术品D.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目的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答案】D【解析】A.有机玻璃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而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错误;B.卤素单质的熔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则从2F到2I逐渐升高,金属的熔点与金属键有关,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点越高,所以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从Li 到Cs逐渐降低,B项错误;C.浓硫酸有强腐蚀性,但不和二氧化硅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刻蚀石英,C项错误;D.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铁粉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食品被氧化,所以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是为了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D项正确;答案选D。

高考复习精要——化学与STSE

高考复习精要——化学与STSE

高考复习精要——化学与STSE一、化学与环境1.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代烷,二氧化碳不算大气污染物,只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2.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 5.6。

酸雨指pH小于 5.6的降水,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

煤的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多而引发酸雨。

3.汽车尾气的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排放到大气。

推广使用无铅汽油,避免铅对人体许多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

4.臭氧层起到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影响,空洞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

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有关。

5.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燃料燃烧、烹饪、吸烟产生的CO、CO2、NO、NO2、SO2、尼古丁等,还包括建材装修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放射性元素氡。

其中,质量分数35%-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功能。

6.CO的中毒机理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载氧的能力,人会因缺氧而中毒。

NO的中毒机理与CO类似,但近期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7.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主要来自化工、冶金、电解电镀等行业的工业废水。

如废旧电池若随意丢弃或不当堆埋,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有害物质流散,对地下水源和土壤的破坏是巨大的。

8.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而蓄积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

如含N、P等物质分解过程中,大量耗氧、使水体内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

9.改善水质的方法一般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常见的几种化学方法是混凝法(利用明矾净水)、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

饮用水曾用液氯来进行消毒,但近年来逐步发展用二氧化氯,臭氧等消毒。

高三化学与stse知识点

高三化学与stse知识点

高三化学与stse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而STSE(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理念则强调了科学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联。

本文将介绍高三化学与STSE知识点的相关内容,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1. 空气污染与化学反应空气中的污染物与空气中的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例如,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导致酸雨的生成。

学生应该了解这种反应的机理和危害,并思考如何减少空气污染。

2. 水处理与化学物质水处理工艺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如氯化铁和活性炭等,能够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原理,以及水处理对环境的影响。

3. 塑料污染与可持续发展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其生产和降解过程都与化学反应密切相关。

学生应该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积极探索可替代塑料的材料和制备方法。

二、化学与能源1. 化石燃料与温室气体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

学生需要了解化石燃料的组成和燃烧反应,明白其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2. 电池与能源存储电池是能量的可再生媒介,而其内部的化学反应直接决定了电池的性能。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电池类型的工作原理,并思考如何提高电池的能量存储密度和循环寿命。

3.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学生应该熟悉反应热和焓变等概念,并能够计算和解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三、化学与健康1. 药物研发与化学合成药物研发离不开化学合成,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合成方法,以及药物的作用机理。

2. 化学物质与健康风险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但其中有些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学生需了解化学物质的毒性与安全使用方法,如何通过合理的食品加工、储存和使用来减少健康风险。

3. 化学分析与食品安全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STSE与新情境知识点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STSE与新情境知识点

STSE与新情境知识点一、环境污染方面: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2、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生活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发展氢能和太阳能,限制塑料的使用,和发展绿色化学,都符合低碳经济;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低碳经济;目前电力的主要来源是火电,节约用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低碳经济;本地食物能减少运输消耗、当季食物能减少贮存的能量消耗,能体现低碳经济。

3、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尽可能使原料的利用率提高,减少副产品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绿色化学的要求是原子利用率是100%,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的产物,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可知化合反应、加成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加聚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中的所有原子都转化到生成物中,原子利用率达到 100%,符合要求,而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均有副产物,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4、白色污染定义: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丢弃成为固体废物,因难于降解处理而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白色污染的危害:(1)难以降解(2)焚烧,产生有害气体(3)释放出氟氯代烷破坏臭氧层和加速温室效应(4)危害动物解决白色污染措施:废弃塑料资源化:(1)直接作为材料(2)制取合成高分子单位(3)制取燃料油生物降解塑料(1)天然高分子改造法(2)化学合成法(3)微生物发酵法塑料回收后再生方法有:熔融再生,热裂解,能量回收,回收化工原料及其他等方法。

2.高考化学必备之化学与STSE

2.高考化学必备之化学与STSE

高考化学必备之化学与STSE1.活性铁粉在食品保存中做“去氧剂”表现的是铁粉还原性。

防止袋装食品受潮,可以在包装盒中放置小袋硅胶或生石灰。

2.纯碱(Na2CO3)是厨房必备品之一,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食用油)效果更好,因为热的纯碱水解产生少量NaOH 促使难溶于水的油脂发生类似皂化反应,生成易容水的物质。

3.小苏打(NaHCO3)是厨房另一个必备品,它是制作面点的膨松剂,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使得面点内部疏松多孔。

小苏打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HCO3与胃酸发生反应从而降低酸度,但不可治疗胃溃疡的病人,因为反应产生的CO2冲击胃内壁,使得病人的溃疡面积更大。

4.制作红烧鱼时,先放入适量料酒(含有乙醇),起锅时放入食醋(含有乙酸),二者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

CH3COOH+CH3CH23COOC2H5+ H2O5.食盐是厨房中最常用的调味品,可以用于腌制风味食品,但不可以用外观与NaCl极其相似的NaNO2 来代替,因为NaNO2 有毒。

但微量的NaNO2 可以加入火腿肠等食品中作防腐剂。

6.福尔马林(HCHO的水溶液)有防腐功能,但不可用于保存海鲜产品;SO2具有漂白性,但不可用于食品增白。

因为HCHO. SO2均有毒性。

7. 井水及河水中通常还有较多的Ca2+. Mg2+,加热后会形成Mg(OH)2 . CaCO3 沉淀,即为水垢,家庭中用食醋浸泡即可除去。

工业锅炉中水垢往往含有CaSO4 ,不易除去,可用纯碱作沉淀剂去除:CaSO4 (s)+CO32-=CaCO3(s)+SO42-8.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能够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因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防止硫酸亚铁片被氧化而降低补铁效果,同时酸性的维生素C也能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

9.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CuSO4 .Pb SO4 等会引起中毒,因为重金属离子铜离子. 铅离子等使人体蛋白质变性,可以临时服用鸡蛋清或豆浆解毒。

化学高考复习与STSE

化学高考复习与STSE

化学高考复习与S T S E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高考化学热点----化学与STSE知识整理克东县第一中学纪岩高考化学试题与STSE有关问题一直为热点题型,STSE是由英语单词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Environment(环境)的首字母缩写而成的词解答有关STSE与新情境试题时,需注意三个问题(1)回归生活:挖掘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联系热点: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积累素材。

(3)掌握原理;熟记常考的8大工业生产,从绿色环保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解题必记的基础内容1、环境热点问题必须明确雾霾与PM2.5的相关问题,其次总结:(1)富营养化: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由于迅速繁殖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使水面呈现蓝色、红色或棕色等。

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湾中出现叫做“赤潮”。

(2)绿色食品: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且有营养价值的卫生食品。

(3)绿色化学:指从根本上消灭污染,能彻底防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它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

(4)白色污染:指各种塑料垃圾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因为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5)光化学烟雾: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6)酸雨:指pH小于5.6的雨水,它是由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的,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7)温室效应: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气中的CO2气体大量增加,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8)臭氧空洞: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及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气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减少而形成臭氧空洞。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复习专题:化学与STSE课件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复习专题:化学与STSE课件

3、古籍中常见的物质
1.《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2.《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3.《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里的 “碱”是K2CO3。 4.《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还复为丹”里的“丹”是HgO。 5.《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里 的“剂钢”是铁的合金。 6.《本草图经》中“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 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里的“绿矾”是FeSO4·7H2O,描述了绿矾受热分解的现象。 7.唐代刘禹锡撰于818年的《传信方》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治气痢巴石丸, 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巴石主要 化学成分为KAl(SO4)2·12H2O。
新型半导体材料 GaN、GaAs、InSb、InN等等。
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
特种金属材料
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 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
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新型无机非金属 氧化铝陶瓷 、氮化硅陶瓷、碳纤维、石墨纤维、光导纤维、
A.《开宝本草》中记载了铁华粉的制法:“取钢煅作叶如笏或团,平面 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 成矣。”由此判断铁华粉是指醋酸亚铁 B.《天工开物•五金》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 内……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 且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 C.《梦溪笔谈》中“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的剂钢 是指铁的合金 D.《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试验

专题01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通用)(学生卷)

专题01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通用)(学生卷)

专题01化学与STSE化学用语考点三年考情(2022-2024)命题趋势考点1化学与STSE ◆化学变化的判断:2024湖北卷、2024黑吉辽卷、2023天津卷、2022湖北卷、2022湖南卷◆化学与材料:2024浙江卷、2024河北卷、2024甘肃卷、2023河北卷、2023重庆卷、2023山东卷、2022辽宁卷、2022河北卷、2022重庆卷◆化学与生活、生产:2024安徽卷、2024山东卷、2024浙江卷、2024甘肃卷、2023全国甲卷、2023海南卷、2022全国乙卷、2022全国甲卷◆化学与科技、环保:2024湖北卷、2024湖南卷、2024全国甲卷、2023天津卷、2023广东卷、2022天津卷、2022重庆卷、2022重庆卷、2023江苏卷、2024湖南卷◆化学与传统文化:2024全国新课标卷、2024黑吉辽卷、2024山东卷、2024河北卷、2023天津卷、2023湖南卷、2023山东卷、2022湖北卷1.化学与STSE一般选择最新科技成果,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材料(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以及传统文化作为载体,问题设计依据课标,知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最终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重点关注化学材料成分类型的判断;古代化学成就中化学知识的应用;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环境、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如新材料新能源、安全与健康、环境保护等。

2.掌握化学用语中“四种符号”、“八种图式”和“两种模型”的正确书写。

高考重点考查微粒的电子式;核素的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价电子排布式;分子的空间构型;物质的结构简式;电子云图;化学键类型等。

考点2化学用语◆表示物质组成、结构:2024黑吉辽卷、2024浙江卷、2024山东卷、2024湖南卷、2024甘肃卷、2023北京卷、2023湖南卷、2023浙江卷、2023辽宁卷、2022北京卷、2022辽宁卷、2022河北卷、2022重庆卷、2022浙江卷◆表示物质变化:2024湖北卷、2023湖北卷考点1化学与STSE考法01化学变化的判断1.(2024·湖北卷)2024年5月8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海试。

专题一化学与STSE知识汇总

专题一化学与STSE知识汇总

专题一 化学与生产、社会、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一、与STS 相联系的热点问题1.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1酸雨的形成与防治①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石油和煤的燃烧.. ②反应原理:SO 2 + H 2O H 2SO 3 ;2H 2SO 3 +O 2== 2H 2SO 4或:2SO 2+O 22SO 3 SO 3+H 2O==H 2SO 42NO + O 2=2NO 3NO 2 + H 2O=2HNO 3+ NO③防治措施:根本途径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a 、使用清洁燃料;替代煤和石油..b 、石油和煤在燃烧之前脱硫..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国三”汽油;是经过脱硫后的低硫汽油;煤中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 2;CaCO 3+O 2+SO 2 ==CaSO 4+CO 2等..2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防治①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②防治措施:控制城市汽车数量、开发新能源、汽车安装净化器.. 3臭氧层的破坏与危害在距地面10—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形成了臭氧层;他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危害;氮氧化物、氟氯代烷如氟利昂能作为催化剂使臭氧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如O 3+NO →O 2+NO 2; O +NO 2→O 2+NO4家庭装修与污染物质①大芯板和其他人造板都含有甲醛;造成了不易清除的室内甲醛污染..②涂刷油漆时加入了大量的稀释剂;造成了室内严重的苯污染..③石材瓷砖类;特别是一些花岗岩等天然石材;放射性物质含量比较高.. 5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橡胶造成的污染6水体污染及其防治①水体污染由来:①农业化肥使用、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石油泄露 等..②N 、P 等营养元素含量引起危害:水中过多N 、P 等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叫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引起 “水华”或“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③防治:根本措施是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排放的污水无害处理..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化学方法及其原理1微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的含量..这是目前污水的主要处理方法..2混凝法原理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除去污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明矾净水3中和法原理利用中和反应调节废水的pH;熟石灰4沉淀法原理利用化学反应使污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变为氢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淀5氧化还原法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难溶物质或易除去的物质..例1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或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是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E.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F.关停小火电企业H.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J.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2.生活中的化学1明矾净水:明矾电离出的AI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2常用饮用水消毒剂:Cl2、ClO2、漂白粉、NaClO84消毒液3漂白剂:漂白粉、漂白液主要成分NaClO、SO2、H2O2、Na2O2、O34加碘食盐:一般添加KIO3性质较稳定;味感比KI好5胶体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①胶体聚沉与制豆腐和江河三角洲的形成②丁达尔现象与树林中的晨曦、雨后彩虹、舞台上的光柱..③胶体渗析与血液的“透析”6焰色反应与节日的焰火燃烧的金属元素和城市中的霓虹灯导电的稀有气体例2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硫酸钡难溶于水和酸;可做X光透视肠胃的药剂;②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等都可以中和酸;故都可以作为治疗胃酸过多药物③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KIO3;④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⑤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保质期;可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⑥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⑦明矾可除去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⑧油脂在碱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3、能源问题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能源:太阳能、核能、潮汐能、沼气、乙醇汽油等3一级能源;指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一级能源.4二级能源:需要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氢气、电力、水煤气等为二级能源.4、材料问题1棉、麻属于纤维素;是多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2丝、毛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3人造纤维是将天然的纤维素竹子、木材、甘蔗渣等经过加工后得到的产品;例如醋酸纤维、粘胶纤维、人造丝、人造棉;4合成纤维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过合成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六大纶..例如氨纶增加衣物的弹性5塑料和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6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7合金材料: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例如硬铝含镁、铝;应用于飞机制造业、碳素钢含铁和碳、不锈钢在碳素钢中加入镍、铬等等;8玻璃、陶瓷、水泥都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中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和石英;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陶瓷的原料是黏土..普通玻璃放到电炉里加热;使它软化;然后急速冷却;得到钢化玻璃;因此普通玻璃和钢化玻璃的成分相同..例3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硬铝、碳素钢都是合金材料;合成纤维、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②玻璃、陶瓷、水泥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生产原料都需要石灰石③棉花、蚕丝、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④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入能使蛋白质水解的碱性蛋白质;为了不降低它的活性;洗衣服时温度越高效果越好;⑤塑料袋、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⑥普通玻璃可以制钢化玻璃;也可以制光导纤维⑦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⑧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5.热点问题1哥本哈根、温室效应、低碳生活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到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迅速的不断积累增加;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目前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防止气候变暖实践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的共识..2雾霾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PM10、SO2 NO等主要污染物含量剧增;在大气空间内造成能见度模糊的一种天气2现象..其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等有毒物质的载体;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

高三化学与stse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与stse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与stse的知识点总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简称STSE)的关系日益密切。

在高三化学学科中,掌握与STSE相联系的知识点,不仅可以拓宽视野、增强应用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文将对高三化学与STSE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环境污染与空气质量环境污染与空气质量是一个重要的STSE话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中,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和控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因。

包括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燃煤污染等。

这些污染物可以分为可燃性污染物和非可燃性污染物。

可燃性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非可燃性污染物如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会导致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

其次,了解空气质量的监测与控制方法。

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计算与评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等。

通过对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二、化学品安全与毒性在现代社会,化学品的使用广泛普遍,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了解化学品的毒性以及安全使用非常重要。

首先,了解化学品的有害成分与毒性。

化学品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

有机化合物的毒性较大,如苯、甲醛等。

而无机化合物如重金属离子、氰化物等也有一定的毒性。

通过了解这些化学品的毒理学知识,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做好防护和安全措施。

其次,了解化学品的标识与标示。

化学品的标识与标示是保障人们使用化学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包括化学品的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SDS)等。

通过阅读标签和SDS,可以了解化学品的成分、性质、存储和处理要求,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和危险。

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现如今能源供应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化石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剖析—化学与科学技术、传统文化、环保(SEST)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剖析—化学与科学技术、传统文化、环保(SEST)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剖析—化学与科学技术、传统文化、环保(SEST)必备知识解读一、化学与STSE1.化学与生活(1)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医用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因而用于消毒。

(2)福尔马林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是良好的杀菌剂,常作为浸制生物标本的溶液(不可用于食品保鲜)。

(3)蛋白质受热变性,所以加热能杀死病毒。

(4)生理盐水指的是0.9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用于静脉注射、冲洗隐形眼镜和鼻腔等。

(5)硅胶能吸收水分,可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

(6)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作太阳能电池板。

(7)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硬度和柔韧度,可制作光导纤维。

(8)氢氟酸4HF+SiO2=2H2O+SiF4↑,用于氢氟酸雕刻玻璃。

(9)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10)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杀菌消毒剂,还可作漂白剂。

(11)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加碘食盐中的含碘物质。

(1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13)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14)草木灰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草木灰和硫酸铵不能混合施用。

(15)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硫,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16)氦气化学性质稳定、密度小,可用于填充飞艇、气球。

(17)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钛、锆、铌等金属。

(18)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能与酸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胃酸中和剂。

(19)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20)Na2O2与H2O、CO2反应均生成O2,可用作供氧剂。

2.化学与环境保护(1)绿色化学的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③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转化为目标产物,实现零排放。

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考点三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考点三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考点三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一、化学与STSE近几年高考化学试卷的第一题大多是考查化学与STSE或者物质的组成、性质与用途,但是每年的侧重点不同。

我们须要重点关注:生活中常用材料的组成与性能,相识化学在日用材料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生活中的金属材料和新型合金;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了解各类材料的利弊,探究其可能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STSE试题一般不会简洁地考察类似“科普”学问的内容,更多地体现化学与STSE[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关系,以及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用途等基础学问。

意在考查考生的必备基础学问,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确定性质,性质确定应用”的观念,以及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相识环境爱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并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

要解决好这类问题,就必需在坚固驾驭双基学问的基础上,提高阅读实力、分析实力、学问运用实力。

关键在于学问的积累和化学原理的应用。

选材热点如下:1.化学与环境污染名称主要污染物及形成缘由PM2.5 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入肺颗粒物)雾霾雾霾主要由SO2、NO x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项为气态污染物,最终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主要缘由,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变得阴沉灰暗酸雨SO2、NO x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缘由:2SO2+O2+2H2O===2H2SO4;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光化学烟雾机动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困难的污染物臭氧空洞氮氧化物、氟氯代烷等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臭氧层的损耗水体污染化肥、农药的过度运用,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STSE化学用语》含答案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STSE化学用语》含答案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STSE化学用语》1.(2021·全国高考甲卷真题)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答案】C【解析】A.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如苯甲酸钠,故A错误;B.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金属离子,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故B错误;C.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故C正确;D.含磷洗涤剂的排放,使水中磷过多,造成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水体变浑浊,故D错误;故选C。

2.(2021·全国高考乙卷真题)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CO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

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碳中和是指2接有效的是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CO还原为甲醇D.研发催化剂将2【答案】D【解析】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并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做为新能源,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符合碳中和的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D.研发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碳中和的目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2021·广东高考真题)今年五一假期,人文考古游持续成为热点。

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下列国宝级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选A B C D项文物名铸客大铜鼎河姆渡出土陶灶兽首玛瑙杯角形玉杯称【答案】A【解析】A.铸客大铜鼎属于铜的合金,A符合题意;B.河姆渡出土陶灶属于陶器,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不属于合金,B不符合题意;C.兽首玛瑙杯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属于合金,C不符合题意;D.角形玉杯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不属于合金,D不符合题意;故选A。

高考二轮复习之化学与STSE

高考二轮复习之化学与STSE

起密封包装 抗氧化剂
【2015年全国1卷】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
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
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答案】B 【解析】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判断, 该强水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 属。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历史背景下的化学知识,核心 考点为元素化合物知识。难度为容易等级
且吸收热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PM2.5”是一种新 的分子
B.“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 与氮氧化物有关
C.小苏打可用于制作糕点的膨松剂,苏打可用 于治疗胃酸过多
D.乙醇、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将 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食品干燥剂(氧化钙、硅胶) 食品抗氧化剂(还原铁粉) 水果保鲜剂(酸性高锰酸钾)
环境保护新进展: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废旧电 池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绿色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导向作用。
消毒液(84消毒液、过氧乙酸、ClO2等) 水的杀菌消毒(Cl2、漂白粉等) 水的净化(明矾、Na2FeO4等)
【2015年全国2卷】食品干燥剂应无毒、 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C )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 作食品干燥剂
【2016年全国1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
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D )

考点28 化学与STSE

考点28 化学与STSE

考点28 化学与STSE选择题1.(2024·湖北选择考·1)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发明关键操作化学原理A 制墨松木在窑内焖烧发生不完全燃烧B 陶瓷黏土高温烧结形成新的化学键C 造纸草木灰水浸泡树皮促进纤维素溶解D 火药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C。

松木在窑内焖烧时,由于氧气不足,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碳单质,可以用来制墨,A正确;黏土在高温中烧结,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此过程有新化学键的形成,B正确;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草木灰水呈碱性,用于分离树皮等原料中的胶质,树皮中的纤维素不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C错误;火药是由硫黄、硝石、木炭混合而成的,在点燃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 K2S+3CO2↑+N2↑,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正确。

2.(2024·全国甲卷·7)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B.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C.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解析】选C。

A.木材的主要成分含纤维素,纤维素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煤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A正确;B.石油裂化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汽油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以通过石油裂化的方式得到,B正确;C.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不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D.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D正确。

故答案选C。

3.(2024·湖北选择考·15)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纳米“分子客车”,能装载多种稠环芳香烃。

三种芳烃与“分子客车”的结合常数(值越大越稳定)见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高考复习与S T S E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高考化学热点----化学与S T S E知识整理
克东县第一中学纪岩
高考化学试题与STSE有关问题一直为热点题型,STSE是由英语单词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Environment(环境)的首字母缩写而成的词
解答有关STSE与新情境试题时,需注意三个问题
(1)回归生活:挖掘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联系热点: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积累素材。

(3)掌握原理;熟记常考的8大工业生产,从绿色环保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解题必记的基础内容
1、环境热点问题
必须明确雾霾与的相关问题,其次总结:
(1)富营养化: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由于迅速繁殖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使水面呈现蓝色、红色或棕色等。

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湾中出现叫做“赤潮”。

(2)绿色食品: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且有营养价值的卫生食品。

(3)绿色化学:指从根本上消灭污染,能彻底防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它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

(4)白色污染:指各种塑料垃圾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因为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5)光化学烟雾: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6)酸雨:指pH小于的雨水,它是由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的,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7)温室效应: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气中的CO2气体大量增加,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8)臭氧空洞: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及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气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减少而形成臭氧空洞。

(9)重金属及重金属污染:如铜、锌、银、铬、镉、镍、铅、汞等。

重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少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如含铅汽油的使用等会造成铅污染。

(10)空气质量日报:1997年5月起,我国有几十座城市先后开始定期发布城市空气质量周报,在此基础上,现在许多城市开始发布空气质量日报。

其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目前计入API 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2、化学与能源
能源按有无加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根据开发和使用情况,能源又可分为:①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②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等。

重点关注:新能源如新型燃料电池、高能绿色电池等的开发和利用。

3、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休戚相关,涉及的内容有:①食品(如食用油、醋、酱油、盐、食用色素、防腐剂、调味品、添加剂、干燥剂等)与人体健康;②烟酒与人体健康;③油漆、涂料、装饰材料中的化学知识;④化妆品与化学知识;⑤药品相关知识;⑥毒品;⑦饮用水及水溶液;⑧维生素;⑨氟与人体健康;⑩钙与人体健康等。

4、常考的8大工业生产
(1)工业点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2)合成氨工业
(3)候氏制碱法
(4)硅的生产与提纯
(5)海水资源的利用
(6)工业制肥皂
(7)硅酸盐工业
(8)藻类中提取碘
5、最新的科技前沿
(1)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2)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DNA修复与疾病防治。

(3)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嵩素治疗疟疾的新疾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将。

(4)二维材料:电子仅可在两个维度的非纳米尺度(1-100mm)上自由运动的材料,如纳米薄膜等。

(5)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更容易产业电流,几乎能在任何地方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