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考试题库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考试题库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f7af79baeaad1f347933f1b.png)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一、选择题1、征收关说的机构是(A)A、海关B、工商管理部门C、税务机构D、公安部门2、下列对于关境与国境的说法正确的是(D)A、关境等于国境B、关境大于国境C、关境小于国境D、关境有时大于国境,有时小于国境3、关说是一种(B)A、直接税B、间接税C、有偿税D、视具体情况而定4、关说的税收客体是(B)A、进出口商B、进出口货物C、出口国海关D、进口国海关5、属于滑动关税的是(D)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过境税D、差价税6、在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按下述哪种方式征收关税加强了关税的保护作用(A)A、从量税B、从价税C、混合税D、差价税7、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是以(B )为基础确定的。
A.到岸价格B.成交价格C.到岸价格加关税D. 成交价格加进口增值税8.下列各项中,(D)不属于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A.进口货物的收货人B.出口货物的发货人C.进境物品的所有人D.进口货物的发货人9、当一个国家存在自由港、自由区时,该国国境(A)关境。
A.大于B.等于C.小于D.无法比较10、(B)是指对同一种进口货物,由于输出国或生产国不同,或输入情况不同而使用不同税率征收的关税。
A.反倾销税B.歧视关税C.报复关税D.优惠关税11、(C)是指对某种货物在税则中预先按照该商品的价格规定几档税率,价格高的该物品适用较低税率,价格低的该货物适用较高税率。
目的是使该物品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保持稳定。
A.反倾销税B.复合关税C.滑动关税D.歧视关税12、(C)是指缔约国一方承诺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方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缔约国另一方可以享受同样待遇。
A.互惠关税B.特惠关税C.最惠国待遇关税D.普遍优惠制关税13、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对其进口的原产于我国的货物征收歧视性关税或者给予其他歧视性待遇的,我国对原产于该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征收( B )。
A .保障性关税B .报复性关税C .反倾销税D .反补贴税14、进口产品原产地的“实质性加工”标准,其中的“实质性加工”是指产品加工后,在进出口税则中四位数税号一级税则归类已经有了改变,或者加工增值部分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超过( D )及以上的。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06ea02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73.png)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一、名词解释1.对外贸易政策2.自由贸易政策3.保护贸易政策 倡4.对外贸易乘数 倡5.进口替代贸易政策6.管理贸易 倡7.进出口商品政策·02·二、填空题1.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一般由、、等内容构成。
2.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基本可以分为、这两种类型,一般是一国(地区)在经济实力强大、经济发展迅速、本国产品竞争力强时所采用的,而一般是一国(地区)在经济处于不发达或衰退时期所采取的。
3.在资本主义方式的准备时期,为了促进原始资本积累,西欧各国普遍实行下的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
4.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在对外贸易的政策方面,英国实行的是,美国和德国实行的是。
倡5.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垄断加强,资本输出占统治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带有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倡6.二战后,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从7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 ;从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始推行。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主要实行的是政策。
但总的趋势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政策逐步从内向型的保护转向的保护。
8.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从时期开始,完成于美国的与德国的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倡9.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也称为,其中心思想是、,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其代表作为枟枠;晚期重商主义也称为,其中心思想是、,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其代表作为枟枠,这本著作被认为是重商主义的“圣经”。
倡10.李斯特认为保护国内工业的重要手段是,通过、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或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
倡11.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典型代表人物是,他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是1936年出版的枟枠。
12.凯恩斯认为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减少国民收入,加重失业。
倡13.一般说,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总体上看可归为两种模式,一是,二是。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212620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6.png)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本章学习主要内容:介绍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及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类型。
中国商务部日前根据反垄断法裁定,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这一裁定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从经贸角度看这一问题,一国监管当局对重大企业并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旨在确保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这种做法与保护主义无关。
一、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1、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保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积累资本;维护和发展本国的对外经济政治关系2、 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对外,它服务于一国对外经济和政治的总政策。
对内,为发展经济服务,并随着国内外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3、 对外贸易政策主要由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和服务政策、国别政策等构成。
对外贸易总政策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出发,根据本国国民经济的现行整体状况和未来发展战略,结合本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而制定的在未来一个较长时间内所采取的总政策。
它是一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政策,是整个对外贸易政策的立足点。
进出口商品和服务政策:是一国根据其对外贸易总政策,结合本国经济结构、国内外市场供求状况和本国商品的竞争能力等而制定的进出口商品和服务政策。
即决定哪些商品和服务可以出口,哪些商品和服务应限制出口或鼓励出口。
国别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和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在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有关规则的前提下,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实行不同的关税率和差别待遇。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自对外贸易产生以来,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两大类: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在不同时期,一个国家采取自由贸易政策的程度或保护贸易政策的程度是不同的,有时宽松,有时严些。
【政策】国际贸易政策
![【政策】国际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18a1a02b50e2524de4187eb5.png)
【关键字】政策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本节所涉及的问题❖国际贸易政策定义❖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国际贸易政策类型❖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一、国际贸易政策定义❖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对外贸活动制定的准则和所采取的手段,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该国的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1、对外贸易总政策、❖2、国别对外政策、❖3、进出口商品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也受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实质)三、国际贸易政策类型❖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使商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自由比赛。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品进出口积极加以干预,奖出限入。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一是保护本国的市场;二是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三是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四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或积累资本;五是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关系。
❖2、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机构:西方国家是立法机构。
如美国是国会,英国是议会。
❖3、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由行政机构负责。
第二节关税本节所涉及的问题❖关税的概念❖关税的种类❖关税的征收方法一、关税的概念❖1、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其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2、关税特点:是一种间接税,其负担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3、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4、征收关税的目的: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生产。
二、关税的种类❖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普惠制(一)进口税❖定义:外国商品通过关境时,由海关向本国进口商征收的关税。
❖分类(1)最惠国税:适用于国家间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商品。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319d346c77da26924c5b0dd.png)
他提出保护对象的条件是:
(1)农业不需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 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时尚远,才适 宜于保护。
(2)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 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
(3)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 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李斯特提出 的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限期。
(二)对李斯特保护主义理论的评价
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实行货币 贬值和汇率上调的政策。
(三)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成效
• 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对于小国的作用是 很大的,小国因地域狭小,人口总量不大, 市场容量较小,如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 展模式,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就可以使其 产品生产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取得较大 的规模经济效益。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
• •
第二节 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
• 自由贸易政策盛行的时期主要有两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 战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带头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 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2、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
利用关税手段:同时按照有效保护率设置阶梯 关税。加强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的活动。WTO建立以后,关税、非关税措施 受到严格的限制,各国越来越多的使用反倾销、 反补贴等所允许的保护手段。
利用非关税手段:非关税措施中的技术和环境 壁垒不断增高,苛刻的技术和环境标准限制了 后工业化国家的出口贸易。
在组织方面,发达国家广泛设立或改组各种促 进出口的行政机构,协助本国出口厂商对外国 市场的扩张;
在精神奖励方面,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制定了 各种评奖制度,对扩大出口成绩卓著的厂商给 予奖励。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0ebe02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2.png)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教学⽬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和掌握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具体内容、运⽤⽅法、作⽤与影响。
⼆、教学要求1.了解和掌握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具体内容2.了解和掌握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运⽤⽅法3.掌握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作⽤与影响三、参考书⽬1.尹忠明,《国际贸易学》,西南财经⼤学出版社,2005年2.吴百福,《进出⼝贸易实务教程》,上海⼈民出版社,2002年3.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学出版社,2005年4.⾦镝、朱芸,《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教程》,重庆⼤学出版社,2005年5.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商务培训认证考试办公室《全国外贸跟单员培训认证考试复习指南》,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关税种类2.有效关税3.技术性贸易壁垒五、教学步骤1.回顾上节课的教学要点,导⼊本节课的内容。
时间2分钟2.分析、讲解本节课的内容3.总结概括本节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时间2分钟。
六、教学⽅式1.多媒体教学为主2.讲授为主七、教学时间:4学时⼋、作业要求练习九、教学内容第⼀节关税措施⼀、关税概述1.关税的概念:关税(Tariff、Custom Duties)是⼀国海关在进出⼝商品经过关境时,向本国进出⼝强制征收的⼀种税收。
2.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政管理机构,是执⾏本国进出⼝政策、法令和规章的重要⼯具。
任务:监督管理、征收关税、查禁⾛私、临时保管统管货物、统计进出⼝商品。
3.关境的概念:关境是海关管辖的范围,即其征收关税的领域,关境和国境可以不⼀致。
⼆、关税的种类(⼀)按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分类1.进⼝税(Import Duties)(1)概念:是进⼝国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时对本国进⼝商所征收的正常关税。
(2)种类A.最惠国税(正常关税):适⽤于与该国签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
B.普通税:适⽤于与该国没有签订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33eb82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9.png)
国际贸易政策第一章简介国际贸易政策是国家对国际贸易进行调控的一种手段。
通过制定适当的政策,政府可以对本国的出口和进口进行干预,同时还可以维护国家的贸易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
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反倾销措施等等。
第二章关税关税是指各国政府对进口货物征收的税费。
关税可以增加产品的价格,从而减少产品的进口量,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不同国家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其高低与产品类型、国家间的贸易协定和地区开发状况等因素有关。
第三章配额配额是指政府对某些产品进口量设定的限制。
配额制度可以控制国际市场上产品的供求关系,从而保证本国的产业不会被过量进口的产品冲击。
但是,过度的限制也会导致国内市场竞争不足,影响消费者的利益。
第四章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各种不涉及税费的措施,如技术标准、规范、标签、质量检验以及进口许可证等,用于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
非关税壁垒属于间接限制性措施,不容易被发现,且易于触犯国际贸易规则。
第五章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是指其它国家对于一种或多种进口商品的税、禁、限等不能被接受的手段进行拉锯战,即所谓的反倾销战。
美国与日本、欧盟之间就曾多次因反倾销问题闹过贸易战。
反倾销措施的调查、施行及维护通常都十分复杂,同时对于被反倾销的企业也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第六章总结以上就是国际贸易政策的一些基本知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的日益活跃,各国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各利益方的利益需求,遵循公平、开放、透明的原则,才能实现共赢的目标。
第三章_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一)
![第三章_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一)](https://img.taocdn.com/s3/m/760f3ebff121dd36a32d8229.png)
持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此外,各种类型的一体化组织也均以促进商品
的自由流通、扩展自由贸易为宗旨。 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二战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产生了;原来的殖民地、附属国成为新兴发展中国家。它们在贸易自由化 发展中是不平衡的。 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
垒的作用;
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加快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各种 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极大地促进了
商品的自由流通,扩大了自由贸易;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和迅速发展促进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加强了生产的国际化,客观上要求资本、商品和劳动力等在世
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
关境:(关税领域)是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也是海关所管辖并执行海 关各项有关法令和规章的区域。
(一)关税的特点
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关税的税收主体是本国进出口商,而税收客体是进出口商品 关税的征收机构是海关
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 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其主要职能包括:征收关税、查禁走私、对 进出口货物实行监管、进行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等。
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任何干预和限制,也不给予补贴和优
惠,允许货物和服务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 进行自由竞争。(理论依据:自由贸易理论) 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 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 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保护贸易政策是一系列干预贸易 行为的各种政策措施的组合。(理论依据:保护贸易理论) 一国对外贸易实行哪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是由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经济 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其经济实力和产品竞争能力决定的。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调整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eb2ddcbea6c30c2259019ef5.png)
贸易救济措 施
(1) 掌握反补贴、反倾销、保障措施和 特别保障措施的内涵
(2) 理解反补贴、反倾销、保障措施和 特别保障措施的差异
(1) 补贴与反补贴 (2) 倾销与反倾销 (3) 保障措施 (4) 特别保障措施
重点和难点
• 重点: • 调整进出口的措施
• 难点:
• 主要国际贸易调整措施的经济效应
教学要求
知识要点
能力要求
相关知识
国际贸易政 (1) 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内涵和分类
策
(2) 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1) 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分类 (2)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国际贸易调 (1) 识记以调整进口为主的措施
整措施
(2) 识记以调整出口为主的措施
(1) 关税、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 外汇管制等多种限制进口的措施
(2) 出口信贷、出口贴补等多种鼓励出 口措施
(3) 出口管制
主要国际贸 易调整措施 的经济效应
(1) 理解关税、配额、VER、补贴、倾 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
(2) 能比较主要国际贸易调整措施经济 效应的异同
(1) 关税、配额、VER、补贴、倾销、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
(2) 贸易措施对大国和小国的影响程度
与旨在增加金银货币财富、追求贸易顺差,主张采取 保护贸易政策的重商义不同,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思想和 政策主张,反映的是经济不发达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 工业的正当要求和愿望,它是落后国家进行经济自卫并通 过经济发展与先进国家进行经济抗衡的保护贸易学说。汉 密尔顿保护关税学说的提出标志着保护贸易学说的提出基 本形成。
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 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 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因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贸易平 衡论。国内金银太多还会造成物价上涨,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因 此认为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用来从事更多的国际贸易。这 不但不会使金银消失,而且使金银增加。现在的输出是为了将来更多的 输入,这就是晚期重商主义“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的精辟结 论。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3f3d2b4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9.png)
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而制定的对外贸易方针和政策。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政策的背景、目标、政策工具和未来趋势。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背景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而制定的对外贸易方针和政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政策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形势、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资源分配、市场需求等等。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是保护本国经济利益,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包括:1、保护国内市场: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冲击,例如设置关税、实施非关税壁垒等。
2、促进出口: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本国出口,例如提供出口补贴、实施出口退税等。
3、增加就业机会: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出口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维护国家安全: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国家安全,例如限制某些关键商品的进口、加强对某些敏感领域的监管等。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汇率政策、自由贸易区等。
1、关税:关税是一种税收,是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关税的税率越高,对进口商品的限制就越严格。
2、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包括技术标准、卫生检疫、知识产权等。
这些措施通常比关税更为复杂和难以实施。
3、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来影响国际贸易的政策。
如果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商品将变得更加便宜,有利于促进出口;如果本国货币升值,进口商品将变得更加便宜,有利于增加进口。
4、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一种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其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区域内商品的自由流动。
自由贸易区可以帮助成员国扩大出口市场和增加就业机会。
四、国际贸易政策的未来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政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a0833cc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f.png)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是每个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和把握国际贸易政策,有助于各国正确制定本国的外贸政策。
本章系统介绍了不同历史阶段具有典型代表的国际贸易政策。
主要包括:自由贸易政策中的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80年代的管理贸易等。
其中保护贸易政策中主要介绍了重商主义学说、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凯恩斯的超贸易保护主义及新贸易保护主义等。
本章重点在于掌握外贸政策的基本概念、构成及各种国际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总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为各国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
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1)保护本国市场,防止其他国家对本国的商品倾销和控制劳务输入;(2)开拓国外市场,促进本国的商品出口;(3)促进本国的生产和产业结构的改善;(4)获取利润,扩大资本积累;(5)维护本国对外政治关系的需要,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一般由以下内容构成:(一)外贸总政策外贸总政策是从一国国民经济出发,在较长时期内所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
它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
(二)进出口商品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及国内的产业结构、不同商品在国内外的供需状况、国内市场状况而分别制定的政策。
(三)国别对外贸易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从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来看,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不同的国家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f80d0976bec0975f465e2c0.png)
• (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
• 李斯特(F.List,1789~1846年)是德国历史学 派的先驱者,自1825年出使美国以后,受到汉 密尔顿的影响,并亲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 中,系统地提出了保护幼稚工业的学说。
• 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超保护贸 易政策
–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处 于垄断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成为一切 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1929~1933年的世界 性经济危机,就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 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垄断国内 市场和争夺国际市场,纷纷实行超保护贸易 政策。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调整 对外贸易结构。完善出口退税、关税和加工贸易政策,控 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积极增加进口。优化利用外 资结构,扩大银行、分销、电信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深化 和扩大与各国的经贸往来。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全面 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完善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
• 相比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保护政策超保护贸易 政策的特点:
●保护的对象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 已高度发展的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保护的目的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 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保护的措施不只限于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各种 非关税壁垒和其他奖出限入措施。 ●保护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 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转向 大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 一、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与构成
• (一)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保护本国的市场 ●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积累资本或资金
服务贸易课件 第三章(CH7)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服务贸易课件 第三章(CH7)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6aba0f0065ce05087732137f.png)
思考题
1.通过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福利效应的分析,你认为发展中 国家在对外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 何谓“服务贸易补偿论”? 3. 简述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步骤。 4. 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是如何分类的?各种类别的
含义是什么? 5.目前衡量贸易政策保护程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6.最常见的服务贸易非关税壁垒有哪几大类? 7.对“产出的补贴﹥关税﹥配额”这样的服务贸易政策选
形成买方垄断力量 反倾销、反补贴 国内经济安全 国防事业 贸易收支平衡 环境保护、居民健康 国内经济安全
(一)服务贸易壁垒及其 种类
1. 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微观经济学根源:自然垄断、非对称信
息、经济的外部性; ◆政府出于本国经济独立性的考虑; ◆政治、文化上的考虑。
服务贸易政策工具
限制贸易过程的壁垒 税收歧视 补贴 国家垄断 政府购买 外汇管制
◆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家竞争力 服务贸易将给贸易国带来强有力的竞争力
该分析是建立在服务贸易自由化可 以提高竞争力的假设基础之上的
I 利益
服务贸易利益(竞争力)
T 时间 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利益和服务贸易 利益之间的关系
M·波特
服务贸易给予
厂商或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可分解为6个: (1)服务技术(高技术)要素。 (2)服务资源要素。 (3)服务管理要素。 (4)服务市场要素。 (5)服务资本(投资)要素。 (6)服务产品要素。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 本章基本要求:了解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理论 发展及各国政策取向,掌握服务贸易壁垒的特点 及类型
• 本章重点: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取向及服 务贸易保护壁垒的种类及效应比较
• 本章难点:国际服务贸易保护的政策分析及衡量 指标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协调:多边贸易体制介绍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协调:多边贸易体制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99404a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a.png)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协调:多边贸易体制介绍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国际贸易政策协调至关重要,而多边贸易体制则是其中的核心框架。
多边贸易体制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规则和秩序,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机构是世界贸易组织(WTO)。
WTO 成立于1995 年,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WTO 拥有 160 多个成员,涵盖了全球绝大部分的贸易份额。
多边贸易体制的首要目标是推动贸易自由化。
通过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以及促进服务贸易的开放,使得各国能够更自由地开展贸易活动。
这不仅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更优质且价格更低廉的商品和服务。
在多边贸易体制中,最惠国待遇原则是一项关键原则。
这意味着一个成员国给予另一个成员国的优惠待遇,必须自动给予所有其他成员国。
这一原则确保了贸易的公平性和非歧视性,防止个别国家之间形成排他性的贸易安排。
国民待遇原则也是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支柱。
它要求成员国在国内税收和法规等方面,对进口产品和本国产品给予同等对待。
这有助于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各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平等地位。
多边贸易体制还建立了一套争端解决机制。
当成员国之间发生贸易争端时,可以通过这一机制寻求公平、公正的解决方案。
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确保了规则的有效执行,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
然而,多边贸易体制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在贸易自由化中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
一些发展中国家担心过快的贸易自由化可能会冲击本国的产业,而发达国家则往往希望进一步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给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了巨大压力。
某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采取加征关税、设置贸易壁垒等措施,这与多边贸易体制所倡导的自由贸易精神背道而驰。
区域贸易协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了挑战。
一些国家更倾向于参与区域贸易协定,因为其谈判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够更快地实现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
![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7418a5dd3383c4bb4cd227.png)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自由贸易政策2、保护贸易政策3、贸易自由化4、比较优势二、判断题1.国际分工是国际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结果.()2.亚当.斯密主张按“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而大卫.李嘉图则主张按“绝对成本”进行国际分工。
()3.二战后,工业国和农业国间的分工仍居主导地位。
()4.大卫·李嘉图的绝对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的相对成本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重商主义即追求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6.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美、德等国都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7.一国实行何种贸易政策与其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当其经济实力较强时,多倾向于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当其经济实力下降时,又多倾向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8.保护关税理论对落后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李斯特没有注意到它消极一面。
()9.李斯特把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
()10.李斯特及其追随者主张行政干预,赞成贸易顺差,反对贸易逆差,实行超保护贸易。
()11凯恩斯把反映生产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或倍数理论。
()12.托马斯·孟认为发展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手段,但必须保证贸易顺差。
()三、填空题1. 自由贸易理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当代自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2. 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是的,以及。
3. 重商主义在理论上只考察了流通领域,而没有进入到生产领域;在政策上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和。
4.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大体上包括:,,。
5. 帝国主义的侵略性保护政策具有极大的和。
6._______ __就是以国内生产的工业品代替进口产品的政策。
7.__________指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的政策。
8.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托马斯·孟的主要观点是货币产生贸易,_______ __。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理论基础PPT(21张)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理论基础PPT(21张)](https://img.taocdn.com/s3/m/6fdbf3284431b90d6c85c7fe.png)
•
8、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
9、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毕竟每个人都是越活越现实。
•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
11、人生就像是一个马尔可夫链,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而无关于过去做完的事。
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有如下特 点:
– 贸易保护措施由过去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为 主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所取代;
– 保护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双边和多边谈 判与协调成为扩展贸易的重要手段;
–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存在的缺陷,李斯特对生产 力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混乱的,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 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也是不科学的。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四、超保护贸易论
• 超保护贸易论认为贸易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 就业,而贸易逆差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加重失业。 因此主张国家干预,赞成贸易顺差,反对贸易逆差, 实行保护贸易。
和“多边主义” • 政府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和鼓励出口成为推动外贸
活动的主要手段 • 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导措施 • 通过贸易集团化实行共同对外贸易政策的趋势加强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
•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实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主要 有两种: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本节所涉及的问题国际贸易政策定义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国际贸易政策类型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一、国际贸易政策定义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对外贸活动制定的准则和所采取的手段,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该国的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1、对外贸易总政策、2、国别对外政策、3、进出口商品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也受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实质)三、国际贸易政策类型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使商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品进出口积极加以干预,奖出限入。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一是保护本国的市场;二是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三是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四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或积累资本;五是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关系。
2、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机构:西方国家是立法机构。
如美国是国会,英国是议会。
3、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由行政机构负责。
第二节关税本节所涉及的问题关税的概念关税的种类关税的征收方法一、关税的概念1、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其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2、关税特点:是一种间接税,其负担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3、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4、征收关税的目的: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生产。
二、关税的种类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普惠制(一)进口税定义:外国商品通过关境时,由海关向本国进口商征收的关税。
分类(1)最惠国税:适用于国家间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商品。
(2)普通税:适用于国家间没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商品目前,大多数国家都签有这种条款协定,因此,正常进口税通常指“最惠国税”。
(二)出口税定义: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征的税。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不征收出口税,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征出口税,目的就是一为了财政收入;二为了保护本国的生产和市场。
(三)过境税定义: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商品征收的税。
目前,由于各国货运竞争激烈,大多数国家不征收过境税。
(四)、进口附加税(特别关税)定义:对进口商品征收正常关税以外,再加征的额外的关税。
这是一种临时措施。
(1)反补贴税:对接受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征税目的: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抵消其补贴作用,削弱其竞争能力,使其不能在进口国的国内市场上进行低价竞争或倾销。
(2)反倾销税:是对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倾销:是指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另一国销售的行为。
征税目的: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生产和国内市场。
反倾销税额一般按销售差额征收,由此抵销低价倾销商品价格与该商品正常价格之间的差额。
(五)、差价税当国内商品价格高于进口商品价格时,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
(六)、特惠税指某一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商品在关税方面给予的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可以互惠,也可以是非互惠的。
如欧盟根据“洛美协定”,向参加该协定的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单方面提供的特惠关税。
即欧盟在免税,不限量的条件下,接受受惠国的全部工业品和96%的农产品,而不要受惠国给予反向优惠,并放宽原产地限制(七)、普惠制(1)定义:是发达工业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给予的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优惠制度。
(2)普惠制的原则:普遍的;指发达国应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非歧视的;指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不受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待遇。
非互惠的: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关税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
三、关税的征收方法(一)关税征收的标准: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
1、从量税:按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
从量税税额=货物计量单位数*从量税率。
目前,完全采用从量税的发达国家仅有瑞士一个。
2、从价税:按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
从价税税额=商品总值*从价税率我国是单一使用从价税标准的国家之一。
3、混合税:对某种进口商品采用从量税和从价税同时征收的一种方法。
混合税的保护作用更有效,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使用混合税,美,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拿马。
4、选择税:是在同一种进口商品的从价税和从量税中选择较高的,进行征税。
(二)海关税则1、定义: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2、内容:两个部分:一是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二是海关税率表。
包括;税则号列、商品名称、征税标准、计税单位、税率等。
3、海关税则的意义:是一国关税政策的具体体现,是一国实行差别待遇和贸易歧视政策的重要工具。
4、海关税则的形式分类:单式税则、复式税则(1)单式税则:(一栏税则):一个税目只有一个税率。
它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没有差别待遇。
(2)复式税则:(多栏税则):一个税目下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
它适用于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使用不同的税率征税。
(三)关税征收程序:1、由进出口商向海关办理货物报关手续。
(申报)2、海关按照有关法令和规定,查验审核有关单证和货物,计算进口税额。
(查验)3、结清应征税额和其他费用,即办完海关手续,准许货物通关放行。
(放行)第三节非关税壁垒本节所涉及的问题非关税壁垒的概念非关税措施的各类非关税措施的特点与缺点一、非关税壁垒的概念非关税壁垒的定义: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二、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种类1、进口配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间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事先规定一个限额。
形式:(1)绝对配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
又分为:全球配额(一国对来任何国家的进口商品规定绝对配额)、国别配额(在总配额内,按国别分配给固定的绝对配额)(2)关税配额:把征收关税与配额结合起来限制进口的方法。
具体的做法是:对进口商品的绝对数量不限制,但对于规定配额内的商品征收低关税,对超过规定配额内的商品征收较高关税。
又分为:(全球关税配额、国别关税配额)2、自动出口配额制: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
形式:(1)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出口国单方面规定出口配额,不受国际协定的约束。
举例:1975年,日本六家大钢铁企业将1976年对西欧的钢材出口量“自动”限制在120万吨以内,1977年又限制在122万吨。
(2)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进出口国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而规定的出口配额。
3、进口许可证制:指商品的进口要拥有进口许可证后,方允许进口的制度。
分类:按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看,分为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按批准进口商品的难易程度不同,分为公开一般许可证、特种许可证。
4、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目的是降低某些商品的出口价格,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分类:直接补贴: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商现金补贴。
间接补贴: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
5、商品倾销:商品的出口厂商以低于该商品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
目的是: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
商品倾通常由私营垄断企业进行。
分类:按倾的具体目的不同来分:偶然性倾销: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务,在国内市场上不能出售“剩余货物”,而以较低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抛售。
间歇性倾销: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挤挎竞争对手后,再任垄断力量提高价格,以获取高额利润。
持续性倾销:是无限地,持续地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
6、外汇管制:政府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
7、进出口的国家垄断:在对外贸易中,由政府机构直接经营商品的进出口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些机构垄断经营商品的进出口。
实行国家垄断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三类:烟和酒、农产品、武器。
8、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规定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9、国内税:是指在一国的国境内,对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费的商品所应支付的捐税,一些国家往往采取国内税制度直接或间接的限制某些商品进口。
三、非关税措施的特点与缺点(一)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更大的灵活性、针对性、隐蔽性、歧视性,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解释:隐蔽性:要通过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关税税率,而关税税率必须在《海关税则》中公布,毫无隐蔽可言,而非关税壁垒,无需作公开规定。
歧视性:因为一国只有一部关税税则,因而关税壁垒像堤坝一样同等程度地限制了所有国家的进出口。
而非关税壁垒可以针对某个国家或某种商品相应制定,因而更具有歧视性。
比如:1989年欧共体宣布禁止进口含有荷尔蒙的牛肉,这一做法就是针对美国作出的。
又如英国生产的糖果,在法国市场上曾经长期有很好的销路。
后来法国在食品卫生法中规定禁止进口含有红霉素的糖果,而英国糖果正是普遍使用红霉素染色的,这一来,英国糖果大大失去了其在法国的市场(二)非关税措施缺点:一是易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二易滋长腐败,助长进出口商的垄断倾向、三是对通货膨胀起推波助澜作用、四是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损失,结论:是一种劣于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
第四节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节涉及的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表示为着共同的经济和福利目标,若干个国家间进行的经济联合。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按从松散到紧密)1、特惠贸易安排:即在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国与一些大英帝国以前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实行的英联邦特惠制。
2、自由贸易区:即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一个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区内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原有壁垒。
3、关税同盟:即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
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的有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即成员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使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实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典型的如欧洲统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