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古城浮山所

合集下载

去青岛浮山公园的日记

去青岛浮山公园的日记

去青岛浮山公园的日记今天我去了青岛浮山公园,这是一个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的美丽公园。

浮山公园是青岛市最古老、最大的公园之一,也是我心心念念的一个地方。

早上,我和几个朋友一起来到浮山公园。

一进公园的大门,就看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公园内的空气清新,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我们沿着石阶一路走来,欣赏着周围的美景。

我们先来到了浮山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浮山湖。

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

湖边的垂柳倒映在湖面上,美不胜收。

湖上还有几艘小船,可以租赁划船娱乐。

我们租了一艘小船,划着船在湖上畅游,感受着微风拂面的舒适。

接着,我们来到了浮山公园的另一个亮点--浮山寺。

浮山寺是青岛市的一座古老寺庙,建于唐代。

寺内供奉着观世音菩萨,香火鼎盛。

我们在寺内虔诚地烧了香,祈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平安。

从浮山寺出来,我们来到了公园内的一片草坪,坐在草地上休息。

远处是一片湖泊,湖面上有几只白鹭在嬉戏。

湖边的柳树投下长长的倒影,与湖面上的倒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我们在这片美丽的景色中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下午,我们来到了浮山公园的游乐区。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让人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先来到了过山车区,坐上过山车,感受刺激的速度和高低起伏。

接着,我们来到了旋转木马区,坐上旋转木马,感受童年的快乐。

还有摩天轮、碰碰车等游乐设施,让我们尽情享受游乐的乐趣。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浮山公园的观景台。

从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整个浮山公园的美景。

远处是碧蓝的大海,海面上的船只在微风中轻轻摇摆。

而公园内的花草树木和湖泊也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站在观景台上,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夜幕降临,浮山公园的灯光亮起。

公园内的树木、湖泊和建筑都被点亮,呈现出一派璀璨的景象。

我们漫步在公园中,欣赏着夜景的美丽。

公园内还有表演舞台,晚上会有各种精彩的演出。

我们找了个好位置坐下,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音乐喷泉表演,水柱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动,灯光的变幻照亮了整个舞台,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享受。

青岛浮山介绍

青岛浮山介绍

浮山(福山),属于被古人赞誉为『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余脉。

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三面环海,背负平川。

主峰海拔1133米,是中国内陆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

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为12.6℃,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水丰富。

是游览、避暑、疗养的胜地,自古被誉为『神窟仙宅,灵异之府』。

有诗云:泰山虽云高,不及东海崂。

崂山风景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浮山占地约9.6平方公里。

崂山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传播地,始于汉、唐、宋、元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直到明、清仍繁盛不衰,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名僧憨山曾在太清宫前建过海印寺,名道丘处机、张三丰、徐复阳、刘志坚、刘若拙等都在崂山修过道,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聊斋》作者蒲松龄曾隐居崂山,写下了著名的《崂山道士》、《绛雪》等传世篇章。

据传秦始皇、李太白也曾在崂山留下足迹和著名诗篇。

崂山山脉系燕山期花岗岩地貌景观,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千姿百态。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群山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栩栩如生的奇景随处可见。

素有『天然雕塑公园之称』。

登临浮山,可亲眼印证并尽享其美。

浮山,是具有崂山特征的山脉,著名的『浮山九点』为世人称道。

这九座山峰自西向东分别为224高峰,小浮山(275米),293高峰,窗户棂(318.1米),305高峰,小鸡石(339.8米)坛屋顶(362.6米),浮山顶(367.4米),以及海林山庄背靠的老寨顶(354.5米)。

浮山上还有众多的天然洞穴(如过山洞、三元洞、仙人洞等)和人工洞穴,游人均可自由出人。

浮山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清澈甘爽,怡人沁肺,是烹饭煮茗的上好水质。

浮山的生物资源丰富,据查有200多种植物,还生长着柴胡、枯梗、半夏等草药。

每年春秋两季从山上经过的候鸟近200种,本地留鸟达100多种。

其人文资源亦然,据考证,有始建于唐代的于姑庵,有始建于元末明初的荒草庵,还有始健于明初的朝阳庵。

清末著名的变法领袖康有为之墓在此,山东著名教育家王献唐的墓地与之相邻。

去青岛浮山公园的日记

去青岛浮山公园的日记

去青岛浮山公园的日记今天我去了青岛的浮山公园,这是一座位于青岛市的海滨公园,也是青岛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我早早地坐上了去浮山公园的公交车,一路上我不禁期待着能够看到著名的浮山。

公园位于浮山湾畔,面积相当广阔,整个公园被绿树环绕,空气清新宜人。

一进入公园,我就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了。

公园内有着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植物,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美不胜收。

公园内还有一片湖泊,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我先来到了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观音阁。

观音阁位于山顶,是公园最高处,可以俯瞰整个浮山湾的美景。

我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上山顶,一路上可以看到许多游客在拍照和欣赏风景。

当我站在观音阁上,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

蓝天、白云、碧海、金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远处的小岛上有着几个小船停靠,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下山后,我来到了公园的另一个景点——浮山寺。

这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寺庙内香烟缭绕,气氛庄严肃穆。

我在寺庙里静静地观赏着佛像,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

寺庙内还有一座钟楼,钟声悠扬,回荡在整个公园,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接下来,我来到了公园内的海滩,这是一个非常受游客欢迎的地方。

海滩上铺满了细细的金黄色沙子,海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海底的鱼儿和贝壳。

我脱掉鞋子,赤脚踩在沙滩上,感受着海风拂过脸颊,远离城市的喧嚣,心情无比舒畅。

除了自然景观,浮山公园还有一些人造景点,比如游乐设施和展览馆。

我去了公园内的动物园,看到了各种可爱的动物,它们活泼可爱,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观看。

我还参观了公园内的艺术展览馆,里面陈列着各种艺术作品,让人流连忘返。

浮山公园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地方,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造景点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我不仅欣赏到了自然的美景,还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次去浮山公园的经历让我收获颇多,让我更加热爱自然,更加珍惜生活。

我相信,浮山公园将会是我难以忘怀的经历。

青岛浮山登山攻略

青岛浮山登山攻略

青岛浮山登山攻略简介浮山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地处黄海之滨,是一座海拔260米的山峰。

浮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是青岛市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登上浮山,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海景和青岛市区的全景,同时还可以参观历史文物和体验丰富的登山活动。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青岛浮山登山攻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浮山的特色和登山路线,以便您有一个愉快的登山体验。

登山准备1. 安全装备登山中,安全是最重要的。

所以,确保您有以下装备: - 舒适的登山鞋和合适的服装 - 防晒霜、太阳镜和帽子,以保护皮肤和眼睛免受阳光伤害 - 能装水的背包和足够的饮用水 - 雨具,以防突然的天气变化 - 手电筒,以备不时之需2. 准备食物和零食登山需要消耗大量体力,所以请准备一些高能量的食物和零食,如坚果、能量棒和水果,以便在需要时补充能量。

3. 掌握天气情况在计划登山行程之前,请务必查看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登山。

避免恶劣的天气条件,以确保您的安全。

登山路线浮山有多条登山路线可供选择,以下是两条较为常用的路线:路线一:南门路线1.从浮山南门出发,沿着宽阔的石阶往上走。

2.沿途经过一些文化景点,如浮山寺,可以进行参观或休息。

3.继续上行,经过翠屏楼和顶峰观景台,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海景和整个青岛市区的全景。

4.下山时,可以选择返回原路,或者选择南侧的另一条小路下山。

路线二:北门路线1.从浮山北门进入,沿着宽阔的石阶向上攀登。

2.途中经过浮山祠,可以参观神庙,了解历史文化。

3.继续攀登,经过天台寺和唐寅亲笔题词的石碑,感受历史的厚重感。

4.登顶后,可以选择返回原路或者选择北侧的小路下山。

登山注意事项1.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

2.注意自身安全,谨慎行走,遵守登山规则。

3.在顶峰观景台等景点,请注意安全栏杆,不要靠近边缘。

4.注意节制饮水,避免过量引起不适。

5.遇到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

总结青岛浮山作为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山峰,吸引了众多登山爱好者和游客。

青岛浮山

青岛浮山
பைடு நூலகம்
青岛浮山,位于青岛市区,主峰海拔384米。总面积7平方公里,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跨市南、市北、崂山三区。浮山九峰排列,峻峭秀拔,有“浮山九点”的美誉。 浮山主峰海拔368米,山虽不甚高,却常有云雾。每当天将降雨时,往往海雾升腾,如同千军万马奔腾之势,直奔浮山,一霎时,云罩峰顶,雾漫大山,当地人称其为“浮山戴帽”。当地有谚语说:“浮山戴帽,下雨一瓢”。若以山顶浮云作为预测是否有雨的征兆,果如其言,十有九准。对此,曾经有人在诗中吟道:“疑是泽国蜃楼起,如筑长城雉堞成”。细细品来,诗情画意,尽在其间。 浮山之春之夏之秋之冬,各有各的景致,各有各的况味。每年春回大地时节,春风荡漾,草木返绿,如同大海涨潮一般,绿色的浪潮一浪推着一浪,先浅绿而嫩绿,由嫩绿而碧绿,从山下一直涌到山顶,整个浮山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秋天到了,浮山悄悄地褪下绿色的锦袍,换上了红黄相间的秋装。若时至深冬,水寒山瘦,浮山裸露出坚实的脊梁。 浮山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于一体,是人们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每天天刚蒙蒙亮,一些勤快的晨练者就早早地登上山顶,长啸当歌,喊山声,放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这几年,由于乱采乱挖、随意侵占、私设坟头、放牧烧纸等行为愈演愈烈,使浮山山体和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为遏止对浮山的人为破坏,青岛市发布了关于对浮山实施封山绿化的意见,划定了严格的保护区。 浮山为崂山向青岛市区的延伸部分,山体脉络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长五公里,南北宽二公里,其余脉经青岛市区,最后没入胶州湾。 青岛市区最大的森林公园——青岛国际尼克劳斯森林公园暨浮山山林绿地整体保护概念规划正在规划中,公园占地358.6公顷,规划建设休闲娱乐运动场所三十余个,建成后不仅是市区的天然大氧吧、城市的“绿肺”,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该项目总投资5.83亿元,分三期建设。 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毛泽东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碑心石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纪念碑的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一块大石料,称得上是中国建筑史上少有的完整的花岗石,重达百吨,采自青岛浮山大金顶一带。

青岛历史沿革

青岛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青岛地区历史悠久,著名文化遗址有:岳石文化遗址(平度大泽山镇东岳石村,距今3500~4000年)、北阡遗址(即墨金口镇北阡村,距今7000年)、三里河文化遗址(胶州城南三里河村,距今5000年)、琅琊台文化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李沧区古城顶遗址,距今也有3000年历史。

1919年,巴黎和会将青岛租界主权让给日本,成为“五四运动”导火索。

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设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后改胶澳商埠局),下辖青岛市,直属北洋政府。

1929年7月,国民政府接收青岛,设青岛特别市,直辖于南京国民政府。

1931年,沈鸿烈以东北海军司令兼任青岛市长,1932年正式担任青岛市长,主政六年,抓教育、建学校、定规划、兴建设、促民生、斗日寇,奠定了青岛发展的坚实基础。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1939年,即墨、胶州划归青岛市管辖,统筹规划建设。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直辖于民国政府。

1949年6月2日,解放军攻占青岛。

青岛改为山东省辖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沧、浮山、李村7市区和崂山郊区。

1978年,胶县、胶南县、即墨县划归青岛,同时设立黄岛区。

1983年10月,平度县、莱西县划归青岛。

1984年5月4日,青岛市成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同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1987~1990年,青岛市郊五县先后改为县级市;1988年,崂山县恢复为崂山区。

1986年,青岛市成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1992年,设立国家级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青岛保税区。

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为七区五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七个市辖区和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平度市、莱西市五个县级市。

2003年,设立国家级青岛出口加工区。

2004年设立国家级青岛保税物流园区。

2006年,设立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

2008年设立国家级青岛保税物流港区。

爬青岛浮山 作文

爬青岛浮山 作文

爬青岛浮山作文《爬青岛浮山》哎呀呀,今天可真是去爬了青岛浮山啦!早上一起床,我就特别兴奋,想着那座神秘的浮山到底是啥样呢。

收拾好东西,一路哼着小曲就直奔浮山而去。

到了山脚下,我抬头一看,好家伙,这山还挺高啊!不过咱可不怕,不就是爬山嘛。

一开始爬的时候,那路还挺好走的,我边走边欣赏着周围的景色,那些树啊草啊都长得特别茂盛,感觉就像进了一个绿色的大怀抱。

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的不知道通向哪里,我这好奇的心呐就上来了,想着走这条小路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呢。

于是我就沿着小路走了下去。

这小路可真不好走啊,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还有好多石头和树枝挡路。

我是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深怕一不小心就摔个大跟头。

走了一会儿,我发现前面有一块大石头,看起来特别好玩,我就想爬上去看看。

哎呀,这爬石头还真不容易,费了好大的劲才爬上去。

坐在上面,我扭头一看,哇塞!景色太美啦!能看到远处的大海,还有城市的轮廓,那种感觉真是太棒啦!然后我又继续沿着小路走,走了好久好久,感觉腿都要断了。

这时候我看到路边有一棵歪脖子树,我就过去靠着它休息了一会儿。

哎呀妈呀,可累死我了。

不过休息好了还得继续爬呀,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终于,我爬到了山顶!站在山顶上,我感觉自己像个英雄一样,哈哈!从山顶望下去,一切都变得那么渺小,那种感觉真的太奇妙啦!在山顶吹了一会儿风,我就开始下山啦。

下山的时候可没那么轻松,得小心翼翼地走,不然很容易摔倒。

等下了山,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累瘫了,但心里却是满满的成就感。

这次爬青岛浮山的经历可真是让我难忘啊,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爬的!哈哈!。

1891年6月,青岛建置

1891年6月,青岛建置

关注/聚焦Highlight/FocusQingdao’s Establishment as a Defense Base in 18911891年6月,青岛建置文/鲁勇关于青岛的建置,曾有不同的意见。

有人提出以汉代建立不其县作为青岛的开始,因为它的面积与以后的青岛大体一致。

但是从隋代已经没有了不其县,所以不能成立;第二种意见是以明代建立浮山所作为青岛建置的开始,但是浮山所一则它的辖境很小,二则清代也没有了浮山所,所以也不能成立;第三种意见以1898年3月建立德国统治下的胶澳殖民地作为青岛建置的开始,但是在此之前青岛已经是一个繁荣的市镇,并且以殖民地的开始作为青岛的建置有辱国格被否决——所以,1990年,确定以1891年6月14日作为青岛建置的开始。

1991年,青岛曾隆重举行庆祝建置百年纪念。

早些年,即墨土质不好,小麦等庄稼不宜种植,产量极低,所以即墨主要种植红薯,新鲜红薯易腐烂,所以农民收获之后把它切成片,然后晒成红薯干,这样可以保存一两年,许多年里人们把即墨叫作“即墨地瓜干”。

明朝时期北方沿海有“倭寇”也即是海盗,他们在海上劫掠民船、抢劫财物、杀害船员。

由于海盗的船只与民船并无两样,官军无法辨认哪是海盗船哪是民船,明政府采取了一个简单的办法,除了沿海的渔船以外,其他船只禁止航行,就是“海禁”。

万历年间,即墨的县令许铤,是一个清官,他十分关心老百姓的疾苦,看到即墨百姓这样贫困,他下乡去调查,发现城阳一带有的百姓不顾朝廷的海禁,乘船去江浙一带进行海上贸易,让这些人家生活富裕起来。

作为县官的许铤不认为他们是犯了罪,而认为进行贸易是一种发家致富的办法,于是他写了奏折,提出要在即墨开放港口进行海上贸易,万历皇帝批准了,于是即墨开放了金家口、女姑口和青岛口3个海上贸易的港口。

即墨东100里有一座青岛山,高“四十七八丈”,山上有泉水,形成一条青岛河,曲折蜿蜒流入青岛湾,青岛口外有一座小岛,岛上树木郁郁葱葱,叫作青岛。

青岛浮山所

青岛浮山所

齐鲁姜眼里的浮山所浮山所建于1373年,在我们这座城市雏形都不具备,它已经是海防前线,它的城池早已巍然屹立。

著名的浮山所城就建在这里,石头城有三座城门,里面的纵横大街像巨大的十字架连接了城池和军户生活。

城西门还有一校场,做演兵之用。

当时鳌山卫总共统辖两所,即雄崖守御千户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想想浮山所的名气吧。

我去过即墨雄崖所,它与浮山所为同一建制,除了城门比浮山所城多一个外,也有纵横大街,很典型的古代城池,沿海建海防城池建皆是为了防御倭寇侵扰。

现在我老把浮山所想像那种依旧存在着的石头城堡,我几乎天天都要经过浮山所,这个错觉也几乎天天陪着我。

在我这里,经过一个地名头脑有幻觉的,非浮山所莫属。

幻觉有没有根据?根据又在哪?后来我发现答案,就在浮山所腹地。

因为浮山所现在还遗存着好几个石头碉堡(里面镶有红砖),有一个在2004年早些时间消失掉了。

石头碉堡是倭寇闯入浮山所所建,它是浮山所的悲剧,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剧,而忘掉悲剧就意味着背叛。

从古代我们先人就抵挡倭寇,但还是给他们闯入,我们的古城池倒塌了,日寇却把更加结实、四周都留有射击洞的碉堡垒到浮山所的心脏的腹地。

这些离今天已很久远,却仍令人欲哭无泪。

小时候我曾到过浮山所,浮山所和湛山其实没什么巨大区别,之所以到浮山所,是因为从浮山所穿过,走一个三角形到达南京路,可以省许多路。

在砖头房里面,有几家小店,小店拥挤在一起,那时还没有农贸市场,这里大约就是浮山所的“经济中心”,在空地上,凸起礁石似的岩石。

又过二十年,我开始经常出入浮山所,还是从“经济中心”那里走过,凸起礁石似的岩石一点都没有改变,砖头房里面的小店面目全非,从南至北已经繁衍出占据几条街道的农贸市场,车水马龙,但雨后我是绝对不到这里来的,因为不管怎么躲避鞋子上仍会粘满黄澄澄的泥巴。

而在东部开发之前,就在家乐福对面,只有25路公交车的停车场地,停车场外就是荒郊野外啦,穿过这里去崂山的车颠簸着,使人产生晕船感觉。

青岛浮山所掌故

青岛浮山所掌故

青岛浮山所掌故1999年7月,浮山所村旧城改造前还是青岛的一个城中村,共有居民三千余户,人口六千余人,占地27.53公顷。

主要居住区域以现在的徐州路、闽江路为中心,当地居民称为十字街。

它西与市政府相邻,东靠南京路,南侧为香港中路,北侧为江西路,分别与市南区湛山、亢家庄、田家村、辛家庄等村庄相接。

辖区内有市委、市政府机关,市南区党政机关以及众多金融机构和商场,是目前青岛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说起浮山所村,就不能不说说浮山所的历史故事。

据历史资料记载,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边防失修,特别山东半岛成了倭寇屡屡侵略的目标。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即开始商讨全国沿海一带的防倭措施,并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诏全国郡县设立卫所军事建制,浮山所便是此刻迎运而生的,它以浮山命名,全称为浮山备御千户所,也叫浮山前千户所。

当时浮山所管辖有18墩堡,分别是麦岛、错埠岭、双山、塔山、翁窑、转山头、狗塔山、桃林、中村、东城、张家庄、程家庄、城阳、女姑、孤山、红石、湛山等地,领有赵家、葛家等9处军屯。

应该说,浮山所它比现青岛市建置早了五百多年。

浮山所建制后,先后从全国各地调集13名武官来浮山所为军籍,组建了水、陆驻军。

其中焦姓、亢姓等9位将军为五品千户,还有4位校尉为正六品百户。

这就是当地居民流传的浮山所十三户之说。

至今许多老人都会背诵焦、亢、毛、杨、苏、余、王、汪、丁、詹、葛、侯、外加一张的姓氏歌词。

由此可见,他们既是明朝初期派驻浮山所的军户,也是当地最早的居民了。

后来,随着朝代更迭和时代变迁,浮山所迁入的姓氏也逐渐增多,如章姓系清朝浮山所巡检章大用之后,仲姓系从济宁迁入,戴姓从大麦岛迁入,王姓、郭姓等从会前村迁入等,从而构成了现今浮山所村居民的主体。

现在的浮山所村是由军屯发展而来。

军户是明朝较为特殊的一种制度,一人为军,他的一家就是军户,并世代承袭。

当地军户边防御、边开荒屯地,军户聚集之处即称军屯。

后来,朝代更迭,浮山所随卫、所裁并,军屯逐渐失去原性质,居民都定居下来,村庄名称也沿用了屯名。

青岛游记浮山作文

青岛游记浮山作文

青岛游记浮山作文在青岛待了这么些年,大大小小的景点也去了不少,但浮山却始终让我心心念念。

这座山啊,就像一个神秘的老友,每次见面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惊喜。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正好的周末,我心血来潮,决定独自一人去征服浮山。

刚到山脚下,就被那郁郁葱葱的景象给吸引住了。

树木高大而挺拔,像是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了一道道金色的光斑,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走,脚下的石头和泥土仿佛都在跟我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山路并不平坦,有些地方还布满了小石子,稍不留神就会滑倒。

但这也正是爬山的乐趣所在,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处小溪边。

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

我蹲下身子,用手轻轻触摸着溪水,凉凉的,特别舒服。

那些小鱼也不怕人,在我的手边游来游去,仿佛在跟我嬉戏。

我忍不住捧起一捧水,洒向空中,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

继续往上爬,山势越来越陡峭。

我气喘吁吁,汗水不停地往下流,衣服都湿透了。

但我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终于,我爬到了一个半山腰的平台上。

从这里望下去,整个青岛的美景尽收眼底。

远处的大海波澜壮阔,蓝色的海面与天空连成一片,让人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

海边的高楼大厦错落有致,像是一个个巨人屹立在那里。

城市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人们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忙碌着。

在平台上休息了一会儿,我又继续向山顶进发。

这时候,我发现路边的野花特别多,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

有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点头问好。

我忍不住采了几朵,放在鼻子下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爬上了山顶。

山顶的风特别大,吹得我的头发都乱了。

但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我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感受着风的拥抱,仿佛自己也变成了风,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这片天地之间。

2020青岛大集时间表汇总(持续更新)

2020青岛大集时间表汇总(持续更新)

2020青岛大集时间表汇总(持续更新)市南区1、浮山所大集:每逢四、九为集,乘坐601路、604路到青岛二中分校车站下车前往。

李沧区1、李村大集:每逢农历二、七为集,李村大集新址位于重庆中路立交桥东北侧,平日里天天有市,可乘坐608路公交车到李村大集车站下车前往。

城阳区1、东葛大集:每逢农历一、六为集,可乘坐620路、673路在东葛站下车前往。

2、流亭大集:每逢农历一、六为集,可乘坐613路在流亭站下车前往。

3、城阳大集:每逢农历三、八为集,可乘坐644路在中川路或锦城路站下车,或乘坐767路在锦城路站下车前往。

4、上马大集:每逢农历三、八为集,可乘坐774路到上马停车场站下车前往。

5、河套大集:每逢农历四、九为集,可乘坐774路到西河套站下车前往。

6、大北曲集:每逢农历五、十为集,可乘坐642路公交车到茂源花园或向阳小区站下车前往。

7、惜福镇大集:每逢农历初二、初七为集,可乘坐673路公交车至惜福镇站下车或乘坐620路至松树庄站下车前往。

崂山区1、王哥庄大集:每逢农历四、九为集,可乘坐615路、616路、620路、627路、635路、观光1号线公交车至王哥庄东站下车前往。

2、沙子口大集:每逢农历五、十为集,可乘坐610路、611路、612路、观光4号线公交车至沙子口车站下车前往。

3、崂山东台集:每逢农历三、八为集,可乘坐620路、673路、466路至东台站下车。

4、何家大集:每逢农历一、六为集,可乘坐620路公交车到何家村站下车。

5、江家土寨大集:每逢五、十为集,可乘坐635路、466路、616路公交车到江家土寨西站下车前往。

6、崂山毕家村集:每月逢农历四、九为集,可乘坐619路公交车到毕家车站下车前往。

7、周哥庄大集:每逢农历一、六为集,可乘坐617路、672路、639路、469路、470路公交车到周哥庄车站下车前往。

8、东陈大集:每逢农历三、八为集,可乘坐628路公交车到东陈站下车前往。

9、江家土寨大集:每逢五、十为集,可乘坐635路、466路、616路公交车到江家土寨西站下车前往。

去青岛浮山公园的日记

去青岛浮山公园的日记

去青岛浮山公园的日记今天我终于来到了青岛浮山公园,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很向往的地方。

早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前往浮山公园的旅程。

抵达浮山公园后,我先来到了公园的主入口。

入口处有一座巍峨的拱门,上面刻有“浮山公园”四个大字,显得庄重而又亲切。

我走过拱门,进入了公园内。

公园内景色优美,绿树成荫。

我沿着小路一直走,不时有人家的笑声传来,让人感到温馨和快乐。

路旁有很多供游客休息的长椅,我坐下来休息片刻,欣赏着周围的美景。

公园内有一片湖泊,湖水碧绿清澈,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湖边有很多人在划船,他们有的划得很快,有的则悠闲地划着。

我也租了一艘小船,划着船在湖上畅游。

微风拂面,水波荡漾,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

公园内还有一个花坛,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

五彩斑斓的花朵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赏。

我也走近花坛,仔细欣赏每一朵花的美丽。

有红色的玫瑰,粉色的牡丹,紫色的薰衣草……每一朵花都独具特色,令人陶醉其中。

除了花坛,公园内还有一个迷宫。

我进去后,发现迷宫错综复杂,让人眼花缭乱。

我沿着迷宫的小道寻找出口,走了一段时间后,终于顺利走出了迷宫。

这个过程不仅考验了我的智慧,也增添了一份乐趣和挑战。

公园内还有一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浮山公园的美景。

我来到观景台上,远处的大海一望无际,蔚蓝的海水与蔚蓝的天空相互辉映。

我还看到了浮山公园周边的高楼大厦和繁华的市区,感受到了城市的繁忙与生机。

浮山公园还有一个游乐区,里面有各种游乐设施,吸引了很多孩子和家庭前来游玩。

我也参加了一些游乐项目,如过山车、旋转木马等,玩得非常开心。

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给人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在浮山公园的一角,还有一座古老的寺庙。

我进去参拜了一番,感受到了一份庄严和宁静。

寺庙内有一尊巨大的佛像,庄严肃穆,给人以深深的敬畏之感。

我在这里默默祈祷,祈求身体健康和家人平安。

时间过得很快,我在浮山公园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一天。

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丽的青岛浮山公园作文

美丽的青岛浮山公园作文

美丽的青岛浮山公园作文
《美丽的青岛浮山公园》
哎呀呀,青岛浮山公园那可真是个好地方呀!
记得有一次我去浮山公园,那真叫一个热闹!大老远就听到各种声音,有欢笑声,有鸟鸣声。

一进去,哇,那景色,简直美不胜收!绿草如茵,就像一大块柔软的绿毯子。

各种花儿争奇斗艳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真是好看极了。

我就沿着小路慢慢溜达,走着走着,看到一棵大树,那大树可粗啦,估计得好几个人才能抱过来呢!我好奇心上来了,就想去抱抱看,嘿,我这小胳膊小腿的,使出吃奶的劲也没抱过来。

旁边有几个小朋友看着我笑,哎呀,可把我给囧的呀!
再往山上走,有一处小瀑布,水哗啦哗啦地流着,听着那声音就感觉特别清凉。

我凑近了去看,那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小石子呢。

我还用手接了点水,哇,冰冰凉凉的,好舒服呀。

在浮山公园里转了一大圈,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每呼吸一口都感觉自己的肺被清洗了一遍似的。

到傍晚的时候,太阳开始慢慢落山,那景色美极了,天边被染成了橙红色,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真的,青岛浮山公园就是这么美,这么让人难忘!以后我一定还要常来这里,感受它的魅力!嘿嘿!。

发现身边的历史

发现身边的历史

发现身边的历史——青岛浮山所八年级三班 方小康浮山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

十四世纪中叶,明朝洪武年间,为抵御倭寇海上来袭,明政府在黄海之滨设立了浮山备御千户所。

这就是浮山所的由来。

解放初期,浮山所村民以农耕为主,兼结网捕鱼,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浮山所大队成为青岛市的蔬菜基地,种菜面积逐年增加,最多时有菜田1200多亩。

1992年,青岛市政府作出东迁决定,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以及作为青岛新标志的雕塑“五月的风”在昔日的菜田里拔地而起,座座商务楼宇如雨后春笋。

昔日浮山所村所辖区域已成为青岛市的经济、政治中心。

1999年,市政府通过浮山所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原址上建起了现代化的城市居民区。

随着推土机的轰鸣,低矮、杂乱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楼房。

在十余年的时间内成为都市村庄的浮山所变成历史中的一页。

浮山所历史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五月,朝廷在今即墨市东20公里处设鳌山卫,下辖右、前、后3个千户所,其中前所设置在浮山寨,称“浮山备御千户所”,简称浮山所。

在如今的青岛市地图上,明代的浮山所城(即后来的浮山所村)的原址在香港中路以北,江西路以南,山东路以东,南京路以西所围成的矩形内。

浮山所设立后,即按照当时朝廷对卫、所的规定开始建庙宇,先后建有玉皇庙、佛祖庙、三清庙、真武庙、南阁庙、城隍庙、龙王庙、关帝庙、马神殿、社稷坛、旗蠹祠、观音庙等。

各庙多于文革或此前即被毁坏,很多已不可考,只有南阁庙旁、树龄已600余岁的银杏树现仍存活。

浮山所城初建时,为提调兵马,在城内开辟有十字大街,分别位于今徐州路和闽江路上。

南阁庙即位于南北大街的南端,庙宇建在一个高约7米、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10米的平台的北半部,因为其形似楼阁,因此被人们惯称为南阁庙。

南阁庙是道教和佛教合一的庙群,据传当时的香火极盛。

明初建庙时在庙北两侧各种一株银杏树(玉皇庙和关帝庙内亦种有银杏树),其中右侧一株已在清代死去,左侧的银杏树现古朴苍劲,是青岛市区树龄最长的银杏树,上世纪80年代初,市有关部门在树干上标牌为“古树名木·一级·编号01”。

美丽的青岛浮山公园作文

美丽的青岛浮山公园作文

美丽的青岛浮山公园作文
《美丽的青岛浮山公园》
哎呀呀,要说这青岛浮山公园啊,那可真是绝了!
我上次和朋友一起去浮山公园玩,刚一进去啊,就被那大片大片的绿色给吸引住了。

真的,那树多的呀,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绿色的大王国。

我们沿着小路往上走,微风轻轻拂过脸庞,那感觉可太舒服啦。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了一条小溪,溪水特别清澈,能清楚地看到水底的石头和小鱼儿在游来游去呢。

嘿,我那朋友可调皮了,非要去抓小鱼,结果踩进水里,弄得鞋子都湿了,哎呀妈呀,那场面真是笑死我了。

然后他还不服气,继续在那抓,我就在旁边笑个不停。

我们又往上爬了一段,来到一个小亭子。

坐在亭子里,往远处眺望,哇塞,可以看到整个青岛的景色呢,那高楼大厦,那碧海蓝天,真的太美啦!我们就在亭子里坐了好久,看着风景,聊着天,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

太阳慢慢落山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

这一天在青岛浮山公园玩得可太尽兴了,我到现在都还念念不忘呢。

总之啊,这青岛浮山公园真的是又美丽又好玩,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瞧瞧呀,保准你也会爱上它的!嘿嘿!。

青岛浮山游记作文

青岛浮山游记作文

青岛浮山游记作文《青岛浮山游记》“哎呀,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爬浮山呀?”我一脸期待地问着妈妈。

“就这周末吧,看这天气不错,正适合爬山呢。

”妈妈笑着回答我。

终于盼到了周末,我早早起了床,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发去浮山。

一到浮山脚下,我就被那壮观的景象吸引住了。

哇,浮山可真高呀,像一个巨大的绿色巨人屹立在那里。

“宝贝,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爬山咯!”爸爸大声说道。

“准备好了!”我兴奋地回答。

我们沿着山路往上爬,山路两旁绿树成荫,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心情格外舒畅。

“哇,这里好美呀!”我忍不住赞叹道。

“是呀,浮山的景色就是漂亮。

”妈妈也说道。

爬着爬着,我有点累了,脚步也慢了下来。

“哎呀,我走不动了。

”我嘟囔着。

“宝贝,加油呀,我们马上就到山顶啦!”爸爸鼓励我。

“对呀,坚持就是胜利,你看前面那棵树像不像一把大伞?”妈妈指着前面的一棵树说。

我看了看那棵树,还真像一把大伞呢,哈哈,真有趣。

“那我们快点爬到山顶去看看还有什么好玩的。

”我又有了动力,继续往上爬。

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爬到了山顶。

从山顶上往下看,哇,整个青岛的景色尽收眼底。

远处的大海波光粼粼,海边的高楼大厦错落有致,马路上的车辆像小蚂蚁一样来来往往。

“哇塞,太壮观了!”我惊叹道。

“是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呀。

”爸爸笑着说。

“就像我们学习一样,只有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妈妈接着说。

我点了点头,心里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

在山顶上玩了一会儿,我们开始下山。

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好走多了,我一路小跑着,不一会儿就到了山脚下。

这次爬浮山,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只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我会永远记住这次难忘的经历。

【人文青岛】告诉你浮山所的前世今生,浮山千户所,苏家六百年

【人文青岛】告诉你浮山所的前世今生,浮山千户所,苏家六百年

【人文青岛】告诉你浮山所的前世今生,浮山千户所,苏家六百年压题照片:昔日浮山所。

1999年改造前的村貌。

今日浮山所已经成为新城区的中心,走在高楼大厦之间,你是否会想到,20年前,这里是低矮的房子,市政府所在,是浮山所村的菜地。

浮山千户所苏家六百年半岛记者王法艳明朝初年,为了抗击倭寇,明太祖下令在沿海地区设“卫”立“所”,于是在浮山湾畔设立了“浮山备御千户所”,简称“浮山所”。

曾随朱元璋起兵的苏氏始祖苏望带着家人来青,任浮山所千户,敕封武德将军,直至明亡,苏氏一族共世袭了十世千户之职,扎根这片土地生生不息。

据2007年《苏氏族谱》修谱小组统计,600多年来苏姓共在这里繁衍了3400多人口,目前在世的有1400多人。

沿着苏家人一路走来的足迹回望浮山所的历史,它的变迁与青岛市区的荣辱兴衰不仅相关而且惊人得相似,乃至明朝以来中国经历的各种艰难曲折、兴衰荣辱,也都能找到缩影,正所谓“古今多少苍茫事,前车历历未能忘”。

■防倭寇苏氏十世任浮山所千户浮山,何以为名明末清初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中称,浮山是崂山山脉最西南隅的一座秀峰,每当天将雨时,海雾升腾缭绕峰巅,远望诸山峰如浮在云雾间,故其原名为“浮峰山”,后简称浮山,而浮山所建在浮山西麓二公里处,故以浮山为名。

今年80岁的苏世广是苏氏在青岛的第十九世子孙,也是2007年《苏氏族谱》修谱小组的成员和《浮山所志》的编辑之一,对于苏家和浮山所的历史了然于心。

他告诉记者,浮山所在《读史方舆纪要》中的全称是“浮山寨备御前千户所”,这个名称涵盖了浮山所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防御功能、隶属关系、军事序列和建置规格等方面的内容,探究这个名称便可一窥全豹。

“寨”即军寨,在设置浮山千户所之前此处就曾是军寨,有防御壁垒和驻军。

“备御”即防御之意。

明代倭寇猖獗,沿海百姓深受其害,洪武年间明太祖下令在沿海广置卫所,仅1388年在青岛海域就设置了鳌山卫和浮山所、雄崖所。

青岛浮山公园作文

青岛浮山公园作文

青岛浮山公园作文篇1青岛的浮山公园很美,有各种各样的树木,形形色色的花儿,奇形怪状的石头,叽叽喳喳的小鸟自由的在林间飞来飞去,还有清澈的小溪不知疲倦的流淌着……浮山的四季都很美,不信,你看!春天的浮山。

春姑娘使浮山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春的气息。

本来光秃秃的树枝上,又穿上了一件绿色的纱裙。

小草长出了嫩绿嫩绿的小芽,花儿们长出了大小不一的花骨朵。

小溪的冰渐渐的融化了,哗啦啦的流淌着……夏天的浮山。

太阳像个大火球,所有的花草树木像是被放在了烤箱里。

树叶无精打采的垂着头。

小草也不开心的弯着腰。

这个时候的它们,特别期盼来一场大雨,给它们降降温。

小朋友也希望能下一场雨,那样,他们就可以在小溪边玩水了……秋天的浮山。

你看那满地的落叶。

有手掌形状的枫叶、扇子形状的银杏叶、红红的火炬叶……这个时候我会和妈妈妈一起捡一些好看的枝条,把它插到花瓶里面,当装饰品。

冬天的浮山。

我特别希望能下一场雪,这样我就可以和其他人打一次寒冷的雪仗。

可是我的手和脸,会遭殃,因为会很冷。

浮山的小溪也会结冰,有几个男孩在上面滑冰。

整个浮山像个超大号的雪人。

啊,浮山真的很美,四季变换,每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景色。

我爱青岛,更爱四季都很美的浮山。

篇2浮山公园是懼州一座远近闻名的公园,公园内风景,绿树成荫,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威严的孔子像,栩栩如生,似乎在凝视着过往游客,孔子像前面有三座小桥,栏杆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是花鸟鱼虫,有的是孔子育人图,还有的是诗词赋……真可谓是精美绝伦!告别孔子像,我们拾级而上,两旁种着低矮的石楠,这楠木叶子碧绿碧绿的,尖端稍微带点红色,显得生机勃勃。

走上高高的台阶,便来到一个广场,广场上人们都各自忙着,有练太极的老大爷,一招一式像模像样,老远看真像是“太极宗师张三丰”,还有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欢歌跳舞显得是那么的年轻漂亮!远一点的地方还有练剑的,拉胡二的……总之,看到这一切,我很感慨我们能在这样的和平年代快乐生活,真是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古城浮山所
浮山所是青岛人尽人皆知的黄金地带,青岛市政府和著名的五四广场以及奥帆基地都坐落在这里,近十年来两次引起世界的瞩目,一次是2008年在浮山湾举办的奥帆赛,再就是现今在浮山湾奥帆基地举办的上合峰会。

现在的浮山所周围高楼林立,流光溢彩,五彩缤纷,美仑美奂,一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景象。

鲜为人知的是在1388年至1914年前它还是一座海防古城。

浮山所古城在香港中路以北,南京路以西,江西路以南,市政府及四零一医院以东的框架范围内。

明朝初年为抵御倭寇从海上侵犯,明太祖下令在沿海设“卫”立“所”。

《浮山所志》记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五月朝廷决定设立鳌山卫浮山备御千户所,简称浮山所。

浮山所隶属鳌山卫。

在明、清两代浮山所是今青岛市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1388浮山所年开始筑建城墙,按照朝廷对卫所的规划(州县的规模)修建官署、庙宇、街道、住宅及其他设施,至1402年完成建城,历时14年。

建成的浮山所城,城墙四周呈长四方形,南北长422米,东西宽403米,,周长约1500米,占地约18公顷。

浮山所城西门外是西校场(现府新大厦所在地),为驻守将士演练比武之处,占地约50
亩。

筑有将台一座,并有辕门、壁垒、演武场、马道、射圃、钟鼓楼等。

城内四边靠城墙处各有一个因取土夯筑城墙而形成的大坑,因地制宜作为水湾,用以储水备用。

南湾称为苏家湾,西湾称为余家湾,东湾称为东草湾,还有一个称北湾。

官署设在南北大街以西,东西大街以北。

在城内的东部东西大街的以北,建有一个大戏台,供每年正月唱戏之用。

城内有诸多庙宇如:玉皇庙、佛祖庙、三清庙、真武庙、马神殿(浮山所人称为马神庙)等。

有银杏树,现为青岛市编号为01的一级古树名木,专家鉴定树龄600余年(这棵银杏树现在还在香港中路家乐福超市的西后侧),在城内西北玉皇庙栽植银杏树两棵一雌一雄,在城内东北角的马神庙栽植银杏树一棵,现在这四棵银杏树依然苍劲有力生机盎然,它们是浮山所630年沧桑变迁的见证和现存的浮山所唯一标志。

浮山所的各大姓氏还建有家族祠堂(家庙),公产(具有家庙特性)。

分别是:仲子祠、余氏宗祠、胡氏宗祠、焦氏宗祠、苏氏宗祠、孙家公产、章家公产。

自1388年张氏一世张清受封百户到浮山所任职,至1432年有九位军户官员受封或加封千户,分别是苏、余、焦、亢、毛、杨、张、汪、王,受封百户的军户有丁、詹、葛、侯共计十三户先后到浮山所任职(这就是浮山所人俗称的坐地十三户),其余来浮山所从军(没有职务的普通士
兵)的难以悉数。

在明朝还有马、孙、洛、胡、仲、王等姓氏的居民先后来到浮山所定居。

德占青岛后,1899年为建德人区及商业区,强迁青岛村及会前村等数十村庄,致使原址村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有两支青岛村的胡氏族人及会前村的郭氏族人、刘氏族人、和王氏族人纷纷到浮山所投亲靠友置地购房在浮山所定居。

自浮山所城建成后,为便利周围居民商贸流通,农历的每月逢四遇九为浮山所集,600多年来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

浮山所受封的千户、百户每年过了小年便动身去南京给皇帝磕头谢恩,归来时正是正月十三,众百姓这一天在真武庙举行迎接仪式。

感于千户们、百户们每年过年不辞劳苦去京城磕头谢恩,洪熙元年(1425年)皇帝下旨在卫、所的真武庙内设“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牌位。

从此,过年时众千户、百户等军户及百姓在此牌位前磕头即可,不再受往返京城劳顿之苦。

但每年的正月十三仍旧在真武庙举行庆祝活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正月十三真武庙庙会,即浮山所的正月十三香油果子山会。

山会之日,浮山所村西北的真武庙大院、及前边广场、农家场院和大街小巷,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周围各村的高跷队、旱船队、龙灯队等,都来献艺祝贺,他们各显身手,博得阵阵喝彩声。

中午时分,这些来献艺的邻村村民,都被当作贵宾由村长恭恭敬敬地安排在各农户家,受到热情的款待,加深
了各村之间的乡谊里情。

山会时,浮山所村的每家每户都有亲戚来聚会,这些姨表、姑表、舅表亲戚们,从远近的许多村庄到来,大家欢聚一堂,共叙家常,其乐融融,其情绵绵。

商贩们也纷至沓来,设摊串巷兜售各种商品。

山会最多的是卖油炸食品的商摊,其中以‘油条’(当时称香油果子)和‘油炸面鱼’为主。

赶会的、走亲的、献艺的都手提着这些食品返回,所以村民们把正月十三的山会,称之为‘香油果子会’”。

浮山所城虽小,但也有几处闻名的典故。

如;“十步三封桥”、“两步三座庙”、“无樑庙”、“吃水城外挑”等。

“十步三封桥”就在南阁庙后面苏家湾的东侧,因此湾是浮山所最大的一个储水湾,地势最低,全村的雨水都汇流到此湾,水满了再通过排水沟排到城墙外的大海里,一进一出一拐弯就形成了九步三封桥(其实就是暗渠上面铺上石条);“两步三座庙”就是因为庙宇过于集中,三庙相连,庙殿较小造成的;“无梁庙”其实就是用一块大石头雕刻而成的庙宇;“吃水城外挑”是因为城内所有的水井都是漤水井,水质苦涩不适于饮用,而一墙之隔的城墙外的水井却是清澈甘洌的甜水,甘甜爽口,这样的甜水井有四口分布在城墙外供浮山所人吃水。

浮山所城建成后,南城墙外即为大海,满潮时人们可坐在城墙上钓鱼。

浮山所城东北角的马神庙内塑有红、白两尊马神,其形体、颜色、神态与真马极其相
似。

这两匹被人们尊称为“神马”的马有很多传奇的故事。

传说神马总是在浮山所危难之时显灵救助。

南海大潮海水淹没耕地,甚至湧到南城墙外,这时,两匹神马总是跑去喝一口水,海水立即退回。

麦苗返青时,有时在薄雾依稀的清晨能看到两匹神马在城东边的麦田里吃麦苗,不过不用担心,被神马啃过的麦苗一定会有好收成。

神马不可亵渎,对不恭敬者还会还以颜色。

传说有一个顽童曾骑上马背,结果下不来了,最后请来道士念经许愿,孩子总算下来了,由于穿的是开裆裤,下来时屁股上都没有皮了。

相传在嘉靖年间倭寇进犯山东沿海,浮山所军民严阵以待。

倭寇趁着天文大潮的时机,驾驶着战船铺天盖地的向浮山所城扑来,船临城下,潮水猛涨,水涨船高,倭寇在船上架梯攻城。

神马显灵跃上城墙,在城墙上来回奔跑,马蹄踏踏,火星四溅,就在倭寇即将破城之际,两匹神马纵身跃入大海猛喝海水,海水急剧退去,倭寇的战船随着退潮的海水急速退回,远离浮山所城,损兵折将,以失败而告终。

自从神马退敌后,即便涨再大的潮,海水也没有到过南城墙。

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在现在的香港中路以南还是一片海洋滩涂湿地(涨潮时有海水覆盖地面,退潮后裸露出凸凹不平的地面及一个一个的水湾,且长有水草),浮山所人称之为南浆。

后来由于围海造地,成为了菜地,但是每逢天文大潮时有海水倒灌淹没菜
地现象。

1967年在浮山湾建起了红星造船厂(北海船厂前身),船厂建了挡浪坝后就再也没有发生海水倒灌。

为了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和打造帆船之都,青岛市政府将北海船厂整体搬迁至黄岛,在这里建立了奥帆基地,和之前建成的五四广场、音乐广场连成一片,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清朝建立后,废除了明代的卫所制,但对山东沿海的卫所则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直到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才将浮山所裁撤,浮山所随即更名为浮山所村。

浮山所的多个姓氏的军户在明末清初因失封而迁徙至外乡。

裁撤后的浮山所城的城墙及设施,由于疏于管理年久失修,但是直至德占青岛时,城池的轮廓依然清晰。

1914年9月24日为抵挡日英联军的进攻,德军在浮山所南城墙的南阁庙派兵防守。

9月27日日英联军占领浮山,浮山所一带是日英炮火控制的范围。

9月27日28日日英联军从浮山、英国军舰从海上同时炮轰德军阵地。

德军为防止日军利用民房为依托进攻,竟放火烧毁民房,浮山所成为火海,居民们四处逃难,有的逃到崂山、有的逃到海西红石崖一带。

10月31日日英联军兵分四路向驻青德军发起总攻,浮山所一带成为其中一处战场。

11月中旬逃难的村民陆续返回,这时的浮山所已是断壁残垣疮痍满目。

五百多年的浮山所城墙被夷为平地。

南阁庙旁边的的银杏树干被一炮弹击
穿,至今疤痕犹在。

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厮杀,致使浮山所村民的生命财产遭到极大的伤害。

全村被毁房屋1000余间,家产受损不计其数,所幸多数村民已提前躲避。

浮山所城内的庙宇均毁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南阁庙毁于1972年。

浮山所村于1999年拆迁改造,更名为新贵都,闽江路以北为原村村民回迁安置区,闽江路以南为商品房。

至此除四棵六百多年树龄的银杏树还有十字大街还在原址外,浮山所再也没有旧时的一点模样了。

(作者:胡延竹系浮山所老居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