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吃什么补充蛋白质,癌症患者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症患者吃什么补充蛋白质,癌症患者饮食
食物与营养在防治癌症中的作用一直是癌症研究的重点,也是大家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
很多肿瘤患者在咨询医生饮食方面的问题时,大多都会得到类似“多吃高蛋白饮食”这样的答案,那到底为什么肿瘤患者要尤其注意多摄入一些高蛋白的饮食呢?
为什么要高蛋白饮食?
与正常组织细胞相比,肿瘤组织的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都会增强,其中合成代谢的速度往往超过分解代谢的速度,甚至肿瘤组织会夺取正常组织的蛋白质分解产物以合成肿瘤本身所需要的蛋白质,这样的结果就可能使机体处于严重消耗的恶病质状态。
所以,在肿瘤患者饮食中,要保障充足的蛋白质摄入量。
相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就是要高蛋白饮食。
缺乏蛋白质会产生什么影响?
蛋白质缺乏,肿瘤患者会出现以骨骼肌萎缩为主要表现的营养不良,患者逐渐消瘦、体重持续下降、身体容易疲劳;出现低蛋白血症,还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感染发生率增高,同时更易出现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耐受性下降,治疗机会减少,并发症增加,生存期缩短。
什么时候需要补充蛋白质?
首先当有营养不良风险时需要补充,比如体重有超过一周的持续下降趋势,乏力明显增加,体力明显下降,或者白蛋白<30g/L,转铁蛋白不在 2.0~4.0g/L范围内或前清蛋白≤0.2g/L 时,均提示营养不良风险。
其次,在治疗期间也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首先,围手术期间及时补充蛋白质能够有助于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因为蛋白质能够帮助构建健康组织,加速康复。
其次,在放化疗期间也需要适量增加蛋白质,虽然目标是肿瘤细胞,但是难免会损伤正常细胞而产生副作用。
因此提前补充蛋白质能够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高耐受性,促进细胞修复。
最后,在康复期间需要适量增加蛋白质。
重建肌肉对于康复期非常重要,能够避免伤口感染。
癌症患者吃多少蛋白质合适?
根据《恶性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处方专家共识》的建议:肿瘤患者每天补充蛋白质的量为1~2克每千克体重。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肿瘤患者,每天需从食物中补充60~120克的蛋白质。
注意,蛋白质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过量摄入蛋白质会加重肝脏、肾脏等脏器的负担,从而造成肝肾问题。
另外,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每天具体的摄入量也应有所不同,比如体重为60公斤的肿瘤患者,肝肾功能正常,BMI(身体质量指数)正常的情况下,每天最好摄入90g左右蛋白质;对于体重为60公斤,但体型偏瘦、肌肉质量较差的患者,每天就应该摄入120g蛋白质;对于体重为60公斤,但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则需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有哪些?
动物蛋白来源包括:肉(牛肉、羊肉、猪肉),家禽(鸡、火鸡、鸭)、鱼和海鲜(蟹、龙虾),蛋、乳制品(牛奶、奶酪、酸奶);
植物蛋白来源包括:坚果(杏仁、松子、核桃、澳洲坚果、花生),种子(向日葵、南瓜、芝麻),豆腐、豆类(干豆、豌豆和小扁豆);
谷物(谷物、面包和大米)和蔬菜含有少量蛋白质。
水果和脂肪不提供任何蛋白质。
牛奶、豆浆、大米、椰子和杏仁奶等牛奶替代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各不相同,因此请检查产品标签。
建议通过蛋白粉来增加摄入
食欲正常的肿瘤患者,从食物中补充蛋白质是可以的,但大部分肿瘤患者由于各种的化疗反应、肿瘤本身导致的厌食、大手术后消耗增加,胃肠功能障碍等等原因,日常的进食很难满足机体对蛋白质需要,因此建议通过蛋白粉来增加摄入。
比如华北制药出的pizvdn白蛋白肽营养素就是针对各类癌症、肿瘤、围手术期以及胃肠道功能低下者研发的,富含40多种营养成分,涵盖50.2%的蛋白质、5%的白蛋白肽、3%的益
生菌、7种珍稀食用菌多糖、还有十几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全面营养的同时,有助于改善食欲,快速补充优质蛋白,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状态。
还可以改善放化疗副作用(呕吐、恶心),有效升白,提升血小板,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