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年秋季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史纲》的作者乔治·韦尔斯说:“第七、八世纪,欧洲人民尚处於茅舍坞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於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

”中国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统治有度B.科举取士,统治有人
C.儒学独尊,统治有序D.制度创新,统治有方
【答案】D
2.学术界普遍认为,罗马法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和罗马人的“务实精神”,“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和罗马人的“务实精神”分别是指
A.人文主义、统一社会道德 B.民主政治、调节社会秩序
C.人文主义、规范社会行为D.轮番而治、扩大帝国统治
【答案】C
3.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

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

”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共和制B.联邦制 C.代议制 D.三权分立【答案】B
4.1924年11月,孙中山关于统一问题的题词是“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当时孙中山为实现“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组建中国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B.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C.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 D.进行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答案】C
5.下面新闻涉及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美联社莫斯科1917年11月7日电】今天(俄历10月25日)俄国政府在今年一年中第2次被推翻,这次革命的组织者是激进的布尔维克党。

A.在发达国家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B.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C.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D.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答案】C
6.下面四个省份率先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的是
A B C D
【答案】B
7.著名纪实文学作家陈敦德出版了两部外交纪实著作:《解冻在1972》和《起航在1979》。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部著作的主题应是
A.中美关系从解冻到建交B.中日关系从解冻到建交
C.中苏关系从解冻到建交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A
8.观察如图:图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
写着“优势”两字。

据此判断该漫画最有可能是讽喻
A.二战后的美欧关系
B.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
C.二战后美苏冷战
D.两极格局解体后的美俄关系
【答案】C
9.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答案】B
10.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

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

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
【答案】B
11.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等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着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材料反映出江浙地区
A.形成区域性市场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海陆交通的便利D.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答案】A
12.《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之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

”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B.反对实行海禁
C.主张实行海禁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答案】C
13.学者萧功秦指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卫现代化的弥散效应’,那就是,只要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步,他们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他们为了保住第二步不至于前功尽弃,就不由自主地要走出第三步、第四步……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从—个点向—个面的不断弥散过程。

”材料中的“第二步”应该是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D.筹划海防,建立海军
【答案】B
14.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A
C.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答案】C
15.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答案】B
16.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

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

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国社会
A.废止缠足,封建束缚破除 B.女子入学,近代教育普及
C.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
【答案】D
17.《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己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答案】A
18.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在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二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

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采取自由主义政策 B.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实施福利国家政策D.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
【答案】B
19.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
【答案】A
20.美国投资专家麦克法伯说:“联邦政府给每人600美元的退税。

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如果买好车,钱归了德国;……”这一现象表明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B.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D.亚洲商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增大【答案】B
21.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家的评价。

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①道家②儒家③墨家④法家B.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
C.①墨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儒家D.①法家②墨家③儒家④道家
【答案】C
22.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
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程
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C.仁政理念深入人心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B
23.安德烈·夏斯特尔称“文化仿造的一件大事……为了要重新发现古代,它创造了完全不同的东西”。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同希腊古典文化的关系是
A.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B.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借助古典文化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另一种形式
【答案】C
24.“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

远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名著作是
A.《汜胜之书》 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
【答案】B
25.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答案】D
26.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

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山水画 B.人物画C.文人画 D.风俗画
【答案】C
27.1738年版《牛顿的哲学原理》一书的封面如右图所示:“光明”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牛顿的哲学原理》)上。

该封面的寓意可以解读为
A.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
B.经典力学体系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形式表达的力学体系
C.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D.牛顿为工业革命制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答案】C
28.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日心说 B.进化论C.量子论 D.相对论【答案】B
29.学者张岂之曾说:“思想解放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就在于动摇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头的循环论的思想……进化论不是循环,进化论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逐步地向前发展。

”下列主张体现“不断地向前发展”而动摇了“循环论的思想”的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C.“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天下之公理” D.“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
【答案】C
30.“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37题13分,第38题20分,第39题18分。

要求:紧扣题意,史论结合,详略得当,层次分明,用词准确,书写规范工整。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1750-1938年各大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有2.3%,……中国的人口每年以数以千万计的高速度增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的农民,其人均产值低得可怕,……20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受到过许多干扰。

……中国的的工业要想腾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长期的安定和巨额的投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回答:
(1)归纳提取材料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并简要分析其经济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0—1953年中国的发展主要受到了哪些干扰?(3分)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变制造业的落后状态?(2分)(3)“中国的的工业要想腾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长期的安定和巨额的投资。

”1978年后,中国为了解决巨额的投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请概括对外开放采取的措施。

(2分)31.(1)信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4分)原因:两次工业革命。

(2分)
(2)干扰:军阀混战;日本入侵;国共内战;高出生率(人口过快增长)。

(3分)(只要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措施: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

(2分)
(3)措施: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分)(只要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

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如演杂剧、影戏、杂伎、说史书、谈经、舞番曲、鼓子词、卖嘌唱等,百戏杂陈,雅俗共赏。

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

《东京梦华录》记载:“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中国史•博学人》
材料二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

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材料三 1926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

”女裙的长短与经济景气的函数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屡屡展现威力。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市井娱乐生活繁荣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中出现大量带“洋”字的词语,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最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二战”后,超短裙却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时尚出现的原因。

(6分)32.(1)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或海外贸易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政治:政府松动重农抑商政策(或政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思想文化:文人阶层的壮大(或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
如宋词;或理学的兴起)。

(6分)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3)20世纪末30年代初: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2分)“二战”后:战后美国经济繁荣(或战后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使经济得到快速恢复与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各国交往加快;审美观的变化等。

(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材料三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材料四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不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政治主张产生的共同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明清之际思想家与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

(2分)与明清时期相比,法国启蒙思想侧重强调什么?(2分)
(3)你是否认同材料四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分)
33.(1)孔子:实行德政;遵守礼制。

苏格拉底:反对雅典政治中的选举和抽签制度(或
主张选用专门人才从事政治)。

(4分)背景:政治制度弊端日益显露,道德沦丧。

(2分)(2)共同点:反对君主专制。

(2分)侧重:强调天赋人权。

(2分)
(3)认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极力宣传西方启蒙思想,但终因历次运动脱离群众尤其是农村中的广大农民,所以先进的思想对广大农村影响很小。

(3分)
或不认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对西方思想的宣传活动持久、深入,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
革命的发生,先进思想观念已经传播到农村并逐渐深入人心。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