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育人,以美育德——浅谈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乐育人,以美育德——浅谈初中音乐
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音乐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情感和精神的寄托,是一种文化形式,
在实际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会受到其中的情感感染,产生共情,并逐渐地陶冶
自身的情操。

将其与教育进行结合,不仅能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还能提升学生
的审美情趣与精神品质。

教师可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此促使学
生得以全面发展。

基于此,本文从初中音乐渗透德育教学的重要性着手,对初中
音乐教育方式进行探究,旨在为日后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音乐是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虽然与文化知识教学的学科存
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音乐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对学生进
行情感的引导,还能使其在音乐情感的熏陶下,意识得以强化。

在初中音乐教学
的过程中,教师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全面发挥音乐对于学生发展的促
进作用,教师应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在音乐素养中不
断提升。

一、初中音乐渗透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品德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因此家长和学校在初中
时期就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严格的管理,但这种做法却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学生心理上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1]。

在这种情况下,教
育的重点不仅仅是“育”字,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
成长,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就。

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是在思想道德上有过人
之处,所以教育的重点更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2]。

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该
将德育教学元素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接受思想道德理念的熏陶,
明白正确与错误,认识到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从而真正地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原则。

二、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的有效方式
(一)深挖中学音乐教材德育元素,实现德育与音乐的有机融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渗透德育精神,以根据音乐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的
深层次发掘,从而带领学生进行意识的优化,进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3]。

此时教
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深度把握教材,根据其中德育知识进行教学融合。

例如,在开展人音版教材《岁月回声》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深
挖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志,运用音乐强化学生
的精神,从而促使学生能在音乐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其
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举办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提升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感受能力
实践活动是教育中最有价值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实践活动更
是正是能还音乐魅力之所在[4]。

此时通过各种类型的音乐教学项目,学生可以更
好地融入音乐世界,这些教学活动既有激情又有活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音乐知识。

音乐活动是学生接受德育的最佳途径,而其影响力也是最显著的。

通过在音乐活动中加入竞赛元素,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道德精神,不仅能直接教育学生,还能为学生提供更深层次的德育指导。

例如,在开展人音版教材《流行乐风》这一单元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举办
音乐会或演唱大赛等项目,根据学生对于流行乐风音乐的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
提供更多的音乐教育机会。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如何与同学协商合作,还能锻炼交际能力和创作才能,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参加音乐竞赛,学生可
以更好地理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必须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

随着
竞技意识的不断提升,勇敢前行、不轻易放弃的品质也逐渐形成。

参加小组比赛
不仅能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还能让教师获得共赢的教育。

教师可以尝试不
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并让它们更富有生命力和意义,只有如此,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渗透德育目标。

(三)渗透音乐德育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共情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较为敏捷,对教师讲故事非常感兴趣,并且故事
的中的任务和情节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5]。

因此,如果教师在进行音乐
德育教育时融入音乐故事,以此种教育方式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则大大地提升
德育的有效性。

教师应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进行有意义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音
乐的旋律中思考人生,并通过故事情节培养生活和生命意识。

这样,学生才能在
爱和关怀中不断成长。

因此,教师应该创造一些能够满足学生心智成长和价值观
念发展的童话故事,并以德育为背景,让歌曲与童话故事相结合,以此来激发学
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话故事的精神,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识。

例如,在开展人音版教材《国乐飘香》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为提升学生对
于国乐的认同度,可以为学生讲述阿炳(华彦钧)的故事,他童年丧母,后又因
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但是他没有因此放弃音乐,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上百首民间乐曲。

学生都不禁
佩服这个民族音乐人,他的故事也启发了在场的学生们。

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
珍惜国乐,理解民间乐曲,了解作曲人的不易之处,之后在带领学生的进行乐曲
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将自身的情感融合在其中,还能提升实际学习效能。

此种故
事能为学生的成长指明了方向,使他们树立了成长自信,能够引导学生坚持不懈
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培养坚毅不屈的精神,由此践行道德教育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并根据学生的动态进行教学的设计,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受音乐
感染。

此时,初中音乐教师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性,
结合教育工作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并深挖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从而促使学
生在音乐旋律和情感感知的过程中,能强化自身道德素养,从而达到提升个人综
合素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柳剑.国学音乐融入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9):111-112.
[2]徐倩.新时代爱国主义融入初中音乐教育的有效路径[J].学苑教
育,2021(36):72-73+76.
[3]孙炯.探析“互联网+”时代下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前景[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2):63-64.
[4]杨作相.浅析培养初中生乐感以及开展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0):111-112.
[5]周楠颖.窥探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下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的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1(10):96-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