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班育人方略——努力使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班育人方略——努力使学生成为最好的
自己
荀子在《劝学》中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班主任工作要做好,要走进学生心里,达到育人育心的境界,就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自身的优势资源。

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有短处,如果我们能发现学生自身的特点,在教育中注意扬长避短,以长带短,最大限度的发挥长处的作用,就能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至少要比要比现在的自己完善。

这也是我多年来带班的理念:努力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班规的制定,班委的成立。

孟子曰: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有了规矩,照章办事,学生知道怎么做,班干部知道怎么管,老师知道怎么掌控。

可规矩从哪里来呢?
我认为:班规无非是本班的学生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一些规矩罢了。

既然是本班学生约定的,就得有本班的学生共同制定。

所以在一个班级成立之初我根据成绩指定一个临时班委,并向全班同学征集班规。

我会发包含这些问题的一个调查问卷。

1.每天早上做进教室干什么?2、每迟到一分钟怎么办?迟到后进教室怎么办?进办公室怎办?3、上课前该做好什么?4、每节课怎么上?5、作业怎么写?什么时候交?按时交不了怎么办?6、路上见到老师怎么办?7、该怎样跟老师说话?8、怎样给老师提出建议?9、自习课怎么上?10、卫生怎么打扫?怎么交接?11、课间操怎么做?12、同学之间怎样相处?各项纪律做不到要承担什么责任?
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征集,在下一周周会课上与同学们
商定好班规。

把这些用A4纸打出来,贴在墙上,临时实行两周有问题再完善。

就这样两周后正式定班规、选班委。

一般情况下,人对自己所说的话遵守的比较多;对自己推选的人信服的可能性大。

学生自己定的班规,自己选的班委,这样班级工作的开展就比较顺利了。

二、化整为零,分组管理
班级成立之初,我先按成绩,把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

每小组4人,两个小组为一个大组,也就是值日组。

按成绩把每个小组的同学分成1、2、3、4号。

1号为小组的组长。

1号挨着4号坐,2号和3号挨着坐,他们为一个学习帮扶小组。

1、2号负责教3、4号不会不懂的地方,教不会再找老师。

每天评出听课最认真的小组、作业写得最好的小组、字写得最认真的小组。

将这些记进小组量化的表里,累计一个月给最优小组发奖品。

卫生上前两周我和学生一起值日。

在教室里,手把手教他们清扫工具如何摆放,窗台黑板擦成什么样子,地拖成什么样子,垃圾怎样放进垃圾桶;在车棚里教他们自行车摆成什么样,地扫成什么样,边界在哪里;在卫生区里教他们怎么扫地,垃圾桶如何取出,边界在哪里。

直到他们没一人都知道怎样做的又快又好,我才放手让学生做。

三、听取建议,共同管理。

毕竟一开始分组是按成绩分的,对学生都不了解,弊端是肯定有的。

我就向学生了解情况,问分组是否合适,学习是否促进,同学之间是否有矛盾,该如何改进。

问的多了学生自然会打开心扉,给提出建议。

有了建议,班委立即讨论,如果可行立即实施。

这样每个人都有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的机会,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

每个人在班级建设中都有着
不可推御的责任,学生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产生极强的内驱力,激发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班级自然会朝着我们心中的理想前行!
四、以爱为媒,唤醒学生的内驱力。

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别说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了。

所以每个学生都是空前绝后的奇迹,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是那样的伟大值得我去珍惜,去爱护。

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我坚信:孩子是好孩子,只是在处理事情时经验不足,方法不当,造成了自己不可控制的局面。

所以每次出现班干部不能解决的矛盾时,我会先了解情况,再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种方案来。

怎么做会造成什么后果也给学生说清楚,让他来选择自己该怎么做。

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学生也不例外。

一般情况下,他们的选择都是理想的方法。

这样做不仅孩子不反感老师,不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还会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

五、活动育人促成长,坚持到底显成效。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多彩与责任,我配合学校每月的教育主题开主题班会,让学生真真切切地通过与教师、父母的交流,体会知识的崇高、学习的重要、坚持的伟大、感恩的价值。

用活动触动学生的心,使他们尊重知识,渴望知识;学会感恩,懂得关爱。

我还在我的自习课上与学生一起学习《超级演说家》中精彩的励志演讲。

用精彩的演讲,坚持的精神,感人的故事来滋养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提供前行的榜样和动力。

这样我们一周一周的坚持,直到初三毕业。

六、以崇高的理想来引领学生的行为。

我相信,每一个赤城忠厚的孩子都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祖国,都曾在心底许下“忠孝”的宏愿,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怎么做。

于是,我就把我在新闻中听到的一些国内、国外的大事讲给同学们听。

他们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和中国近代史中感受到和平的可贵;他们从我国的抗疫的胜利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从佩洛西窜访台湾的事件中,感受到美国企图把中国拖入战争泥沼的险恶用心;又从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中感受到技不如人的屈辱,让他们明白:我们之所以能安全的坐在教室里,安心得学习,幸福的生活,是有很多人负重前行,替我遮挡了风雨,但是,祖国也正在等着我们帮她化解危机,摆脱困境。

所有的这一切都能触动孩子们的内心,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报国志。

让他们思考,当他们长大了,他们能否为他们父母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富足的环境?这样孩子们就容易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老师在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报国情、爱国志融入到自已的生活中。

作为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天的作业,值好每一次日,都是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都是在为日后的祖国建设做准备;作为一个孩子,作业本上每个红对勾、老师的每一次肯定,和父母好好说的每一次话,为父母捧上的每一杯水,都是孝。

让孩子明白做好自己当下该做的事就是为父母尽孝,为国尽忠。

总之,无论是班级制度的建立,班委的选举,班级的管理,矛盾的解决,都是学生在自己管理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角色不过是个参谋,给学生提供方法,提供方向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完善自己,朝着更好的自己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