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年政治学考知识点整合: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五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部分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根本上说,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有时又会超前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赖以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2.社会的基本矛盾始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有促进或阻碍的两重性,不一定是起积极作用。
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始终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三★、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所以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四★怎样理解群众观和群众路线?①群众观: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五、人生价值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既要看个人价值,但主要是看他对社会的贡献。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于社会意识。
(2)价值观作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
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价值判断的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是为价值选择。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因人的社会地位(阶级)、立场、认识事物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六、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如何实现人生价值)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B、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坚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