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拉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低碳钢的拉伸试验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s σ,抗拉强度b σ。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2)
观察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所出现的屈服、强化和缩颈现象,分析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拉伸图。

3)
学习、掌握万能试验机的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1) 试件:按《国标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的规定准备20#
钢的圆形长比例拉伸试件,如图2-1所示。

图2-1 圆形拉伸试件
图中L 0为标距长度,用于测量拉伸变形,单位为mm 。

(2)万能试验机:采用夹板式夹头,如图2-2。

夹头有螺纹,形状如2-3所示。

试件被夹持部分相应也有螺纹。

试验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器绘制低碳钢的拉伸图。

图2-2 夹板式夹头图 2-3用于圆形截面试件的夹头
(3)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
(1)低碳钢拉伸的实验原理:低碳钢的拉伸图全面而具体的反映了整个变形过程。

观察自动绘图机绘出的拉伸图应如图2-4所示。

在试验之初,绘出的拉伸图是一段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这是因为试件开
图2-4 低碳钢拉伸图
始变形之前机器的机件之间和试件与夹具之间留有空隙,所以当试验刚刚开始时,在拉伸图上首先产生虚线所示的线段,继而逐步夹紧,最后只留下试件的变形。


了消除在拉伸图起点处发生的曲线段。

须将图形的直线段延长至横坐标所得相交点
O,即为拉伸图之原点。

随着载荷的增加,图形沿倾斜的直线上升,到达A点及B 点。

过B点后,低碳钢进入屈服阶段(锯齿形的BC段),B点为上屈服点,即屈服阶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载荷,用P
su
来表示。

对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一
般只需测试下屈服点,即应测定屈服阶段中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载荷,用P
sl 来表示。

下屈服点的测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在屈服阶段中,当指针无规则上、下波动时,要准确捕捉屈服载荷的读数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对试件连续加载
直至拉断,由测力度盘或拉伸图上读出最大载荷P
b。

将试件拉断后的两段在拉断处紧密对接起来,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

如拉断处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
入该试件拉断后的标距内。

由此可量得试件标距部分拉断后的长度L
1。

四、实验步骤
1)试件准备与尺寸测量
用划线机划上试件的标距,并将其分成10格(图2-5),以便观察标距范围内沿轴向的变形情况。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标距部分的直径。

在标距范围的中间及两端处,每处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各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为该处直径。

用所测得
的三个平均值中的最小的值计算试件的横截面面积A
0。

计算A
时取三位有效数字。

图2-5 用划线机将标距10等分2)调整测力指针指零
①选择测力度盘。

根据低碳钢的强度极限σ
b 和横截面面积A
估算试件最大载荷。

根据最大载荷,选择合适的测力度盘,配置好摆杆重锤,将缓冲器放在合适的位置;
②开机进油,使活动平台上升10mm左右;
L0
③摆锤对中,使重摆垂直;
④调整测力指针对准零点,使测力指针与随动指针重合。

3)装夹试件
先把试件夹持在试验机上夹头内,再将下夹头移动到试件所需的夹持位置,并把试件下端夹紧。

4)准备好自动绘图器,使笔与记录纸刚好接触。

5)进行实验
①开始试验机,缓慢匀速加载。

②根据所提供的屈服类型确定P
su 、P
sl
或Ps。

③冷拉试验。

在强化阶段任一处(例如图2-6中的a点)将载荷卸至初载,再重新
加载,从自动绘图器上曲线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到,冷拉过的材料曲线上的转折点a高于未冷拉过的材料曲线的转折点B,说明材料经过冷拉以后弹性极限提高了。

图2-6 冷作硬化现象
④观察颈缩现象。

当测力指针再次出现停滞不前、倒退现象时,可以观察到试件产
生局部变形的颈缩现象。

随之,测力指针迅速倒退,试件很快断裂。

⑤确定P
b。

试件断裂后,关闭机器电源;记录随动指针所指的刻度值,此即为强度
极限载荷P
b。

⑥ 取下试件,将拉断的试件在断口处尽量对拢,量测拉断后的标距长度L 1和断口直径d 1。

五、注意事项 1)
开机前和停机后,送油阀一定要置于关闭位置。

加载、卸载和回油均须缓慢进行。

2) 拉伸试件夹住后,不得再调整下夹头的位置。

3) 机器开动时,操纵者不得擅自离开。

实验过程中不得触动摆锤。

4) 使用时,听见异声或发生任何故障应立即停止。

5) 调整测力指针指零时,一定要开机进油,使活动平台上升少许。

6)
试件装夹必须正确,防止偏斜和夹入部分过短的现象。

读测力度盘显示值时,测力指针所指的刻度值必须与所挂摆锤相对应。

六、实验结果处理 (1)强度指标:
下屈服极限:0
A F sl
sl =
σ (2-1) 强度极限: 0
A F P
b =
σ (2-2)
(2)塑性指标:
伸长率:
%100)
(0
01⨯-=
L L L δ (2-3)
断面收缩率:
%100)
(0
10⨯-=
A A A ϕ (2-4)
七、思考题
1. 在试件的拉伸δ- 曲线中,标出试件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

2.解释出现加工硬化和屈服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