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活性炭吸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
2.掌握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污水确定设计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活性炭与内部分子吸附质分子通过分子间力产生的吸附,称为物理吸附;另一个是由于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为化学吸附。

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相等时,即单位时间内活性炭吸附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再变化,而达到了平衡,此时的动态平衡称为活性炭吸附平衡。

而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 表示
M
X
M )C C (V q 0=-=
式中:q ——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质量,g/g V ——污水体积,L
C 0,C ——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g/L X ——被吸附物质量,g M---活性炭投加量,g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变化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通常用费兰德利希经验式加以表达。

q=K ·C 1/n
q ——活性炭吸附量。

g/g C ——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g/L
K,n ——与溶液的温度、pH 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

将费兰德利希经验式取对数后变换为下式: lgq=lgK+1/nlgC
将q 、C 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n ,截距为K ,即可求得K 和n 。

三、实验设备与试剂
1.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装置
2.六联搅拌器1台或磁力振荡器
3.250ml 锥形瓶5个
4.粉末活性炭
5.烘箱
6.COD 、色度测定分析装置、滤纸
7.配水 四、实验步骤
1.将某污水用滤纸过滤,去除水中悬浮物或自配污水,测定该污水的COD 、色度等值。

2.将粉状活性炭放在蒸馏水中浸24小时,然后放在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备用。

3.在5个250ml的锥形瓶中分别投加0mg、100mg、200mg、300mg、500mg粉状活性炭。

4.在每个三角瓶中投加同体积过滤后的污水,使每个烧瓶中的COD浓度与活性炭浓度的比值在0.05-
5.0之间。

5.测定水温及pH值,将锥角瓶放在振荡器上震荡,当达到吸附平衡(时间延至滤出液得有机物浓度COD值不再改变)时即可停止振荡。

(时间一般为30min以上)
6.过滤各锥形瓶中的污水,测定其剩余COD值,求出吸附量q。

实验记录如表
活性炭间歇吸附实验记录
五、实验结果整理
1.按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吸附量q
2.利用q、C相应数据和公式,经回归分析求出K、n值或利用作图法,将C和相应的q 值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出吸附等温线,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为K。

六、思考题
1.吸附等温线有什么现实意义?
2.作吸附等温线时为何要用粉状炭?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一、测定步骤
1、取100mL混匀水样(如高锰酸盐指数高于5mg/L,则酌量少取,并用水稀释至100mL)于250mL锥形瓶中。

2、加入5mL(1+3)硫酸,摇匀。

3、加入10.00mL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摇匀,立即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从水浴重新沸腾起计时)。

沸水浴液面要高于反应溶液的液面。

4、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0.00mL0.01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摇匀,立即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

5、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标定:将上述已滴定完毕的溶液加热至70℃,准确加入10.00mL草酸钠标准溶液(0.0100mol/L)再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

记录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按照下式求得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K):
式中:V—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mL)。

V K
00
.
10
6、空白值测定
若水样经稀释时,应同时另取100mL水,同水样操作步骤进行空白实验。

记录耗用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V0)。

注意事项:
1、在水浴加热完毕后,溶液仍应保持淡红色,如变浅或全部褪去,说明高锰酸钾的用量不够。

此时,应将水样稀释倍数加大后再测定。

2、在酸性条件下,草酸钠和高锰酸钾的反应温度应保持在60-80℃,所以滴定操作必须趁热进行,若溶液温度过低,需适当加热。

二、测定结果的计算
1、水样不经稀释
高锰酸钾指数(O2,mg/L)=
100
1000 8
]
10
)
10
[(
1



-
+M
K
V
式中:V1—滴定水样时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mL); K—校正系数;
M—高锰酸钾溶液浓度(mol/L);
8—氧(1/2 O2)摩尔质量。

2.水样经稀释
高锰酸钾指数(O2,mg/L)=
20
1
1000
8
}
]
10
)
10
[(
]
10
)
10
{[(
V
M
C
K
V
K
V⨯

-
+
-
-
+
式中,V0—空白实验中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mL);
V2—水样量(mL);
C—稀释的水样中含水的比值,例如:10.00mL水样用90mL水稀释至100mL,则C=0.90。

数据列表表示如下:
试验水样的配置
1、活性炭吸附试验:一大桶水加黑墨汁几滴,颜色深,主要用于测色度;加淀粉10~15g;主要用于测COD;
2006级:3g苯酚+1g糖+(1~3滴红墨水)2L水,稀释至10升,测CODmn时采用稀释法,取5ml 稀释至100ml
2、混凝沉淀试验:一大盆水,加灰渣,主要用于混凝;黏土一大盆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