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六)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63995b9dd88d0d232d46a05.png)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4.巡抚始于明太祖令太子朱标“巡抚”陕西。
宣宗时,由于地方动乱,开始常设巡抚。
巡抚职权不断扩大,不仅掌政,而且掌军,实际上已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中央官性质未变,还必须经常上京汇报军政事务。
关于明代巡抚的设置说法正确的是A.明代巡抚已正式演变为地方长官B.明初地方“三司”制不利中央集权C.设置的最初目的是镇压地方动乱D.利于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25.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
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A.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B.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26.《后汉书·蔡邕列传》记载:“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经文字。
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B.蔡邕所书的石经字体一律采用小篆C.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D.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27.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武昌起义前命人制作铁血十八星旗时曾表示:“革命必须使用武力,以热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等校高三四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等校高三四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945525b7360b4c2e3f6499.png)
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等校高三四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 538 年“ 郑子产作丘赋”。
对此,现代学者解释说:“ 丘赋是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
” 据此分析,子产推行军赋改革的进步性在于A. 开创了赋役制度改革之先例B. 为争霸战争准备了条件C. 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税收入D.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2. 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 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
” 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A. 批判精神______________B. 自由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政治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公民意识3. 战国时期,今天的湖南省区域属于楚国,所以湖南也称“ 楚地”。
观察下面汉代某时期政区示意图,汉朝时对“ 长沙国” 的称呼可能是A. 西楚______________B. 南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东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楚国4. 司马迁在《史记· 货殖列传》中引用当时的谚语说:“ 百里不贩樵(柴火),千里不贩籴(买入粮食)。
”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司马迁瞧不起商贩B . 交通不便制约商业发展C. 百姓普遍视商为末D. 谚语不能反映社会经济5. 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C. 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6. 清代学者赵翼指出汉初“ 布衣将相” 现象是“ 前此所未有也。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2776400b4e767f5acfcec4.png)
绝密★启用前英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人:杨婷黄治清刘丽珍审题人:高三文综备课组注意事项:l.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术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汉朝政论家仲长统议论某一制度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材料表明这一制度()A.从光武帝开始实行 B.台阁官员位高权重C.是皇权扩张的结果D.是中央与地方博弈25.宋史专家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
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南宋灭亡,临安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和繁华。
这说明()A.城市发展受制于政治因素B.城市的经济职能薄弱C.两宋时期的城市发展艰难D.城市有其发展的周期26.明清时期的江南儒家土大夫往往吟诗作画、刻经讲道、吃斋念佛、奇门遁甲,不问苍天问鬼神。
儒家士大夫在朝廷排斥佛教、道教,但回到江南乡镇却和僧人、道士关系密切。
这种矛盾现象表明()A.开始出现“三教合一”局面B.儒与佛、道有很多共通性C.明清儒家士大夫爱好广泛D.程朱理学世俗化、普及化27.古代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万国来朝”“天下共主”的国际秩序模式,称为朝贡体系。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在中国建立起新的中外关系模式,称为条约体系。
这两种关系体系()A.均为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体系B.是平等与不平等两种外交关系的反映C.体现了王道与霸道不同交往观念的差异D.符合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28.1913年中国各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具体统计如下表。
2019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原创精准模拟试卷(六)历史试题
![2019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原创精准模拟试卷(六)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f08f1a0b4c2e3f5627631e.png)
2019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原创精准模拟试卷(六)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
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
这反映了A. 封建导致政权衰亡B. 宗室拱卫专制王权C. 封建体制日趋完善D. 血缘政治影响深远【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的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主要利用血缘关系来维护统治。
从秦朝之后仍然存在分封现象可以看出,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故答案为D项。
材料只能反映分封制对加强中央集权不利,没有导致政权衰亡,排除A项;分封制不利于巩固专制王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危害,不是反映封建体制日趋完善,排除C项。
【点睛】分封制本身存在缺陷,诸侯利用在自己的领地——封国内享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从而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秦统一天下后,鉴于分封制的弊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7564ef828ea81c759f57805.png)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4.1956年,陕西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对宗族小子的一次诰命:“余其宅兹中国(西周都城成周所处伊洛流域的中原地区),自之乂(治理,安定)民。
”此铭文表明周成王旨在A.完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解决周的大地域控制难题C.禁止在殷商旧地大行分封 D.密切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25.贞观十七年,因地方大旱,朝廷派遣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
此外,唐前期还设有诸道采访使、观察使、宣慰使、市舶使、海运使、户口使等几十种官职。
这种措施的盛行,表明A.唐朝地方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B.唐代统治者分散了地方的权力C.唐代重视地方制度的建设 D.藩镇的存在分化了地方的事权26.宋代花鸟画家甚至用一生的时间,专注于画某一种花果、某一类鸟。
他们不断观察、研究,“格物致知”,用精细的笔法画出大自然中美丽的生命。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物我合一是宋代画家的最高境界 B.宋代画家以文人画展示个人性情C.宋代花鸟草虫画基本以写实为主 D.理学塑造了宋代画家的工匠精神27.有学者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基本上贯穿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王朝时期,其中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具有典型性。
2019届四大名校月考试卷师大附中高三历史(答案)
![2019届四大名校月考试卷师大附中高三历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eefcb33968011ca2009164.png)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附中版"!"
有获得通过%#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仍然不彻底#故 ,项正确&材料内容只涉及帝国议会对宰相的一定限制# 没有体现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故 /项错误&-项不符合史实( "+0/解析英国在工业革命前通过关税保护'海运限制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促使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 后#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却转向了自由主义#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优势与其他国家进行不公平的竞争# 故 /项正确( "'0-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 -项( "%0.解析根据$遭到布尔什维克内部普列汉诺夫'加米涅夫等人的激烈反对%$极其愚蠢地剧烈运动#以致 早产%等信息可知当时并非所有人都同意列宁的主张#故 . 项正确&,'/两项不符合史实&-项与材料无关( #$0,解析赫鲁晓夫强调$在将来#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这对其后勃列日涅夫侧重重工业的改革有 重要影响#故 ,项正确&.'/'-三项不符合史实( #"0,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 ,( ##0-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 -&.'/两项不符合"%)"+"%+$年的相关史实#,项不符合表格( #(0,解析世界银行$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设置')1赞成票的门槛%#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故 . 项错误&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需要')1的赞成票而美国投票权占"+1#相当于美国拥有一票否决权#故 ,项正确&/'两项不符合材料( #&0.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小题#共)#分(其中第#)题#$分#第#*题#$分#第#+题"#分" #)0!""措施#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分" 影响#恢复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加强了专政%巩 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分" !#"认识#新经济政策接近三民主义%已经脱离了社会主义性质$!#分" 影响#推动国民党联俄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和国民大革命的开展$!&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农民一定的自主性&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利用市场和 商品货币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否定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引进来'走出去)%实行对外开放$!任答四点计'分" #*0!""措施#禁止美国人持有黄金%停止黄金的交付功能&通过*黄金储备法令+%金币停止流通&抬高黄金价格% 实行美元贬值$!*分" 影响#有利于刺激出口'物价回升%从而摆脱经济危机&形成了现代货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布雷 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分%任答三点即可" !#"不同#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黄金成为法定的定价基 础&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分"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脱钩% 黄金不再是平价基础&国际货币多样化%美元不再是法定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承认浮动汇率制合法化并允 许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分" 实质#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但仍无可替代$!#分" #+0评分标准# 一等!"#"$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二等!%)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答案示例# 材料观点#自由致力于实现个人权利'自由市场和政治民主三个方面$ 我同意材料观点$ 论证#首先%自由体现为个人权利的实现$美国"+%"年通过的宪法"$条修正案增加了公民的新闻'言论'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等个人权利&法国大革命在以自由为核心的启蒙思想指导下%颁布了*人权宣言+%确立 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强调对个人财产权的保护$ 其次%自由还可以表现为经济上建立自由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盛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主张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开放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最后%自由还可以表现为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压迫%美利坚民族通过独立战争获得 了自由%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 总之%对自由的追求既可以体现在政治上个人权利的实现'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同时也包括经济上自由市 场的逐渐形成$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PDF版)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PDF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0bab45af45b307e87197cd.png)
#&0,解析美苏争霸从#$世纪)$年代中期开始材料的时间是"%)#年故 / 项错误两大对峙军事集团出 现于"%))年即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故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美苏关系故 -项错 误从图片中可看到美国所标注的军事基地在苏联周围均匀而密集分布对苏联形成了包围圈这说明美 苏战时同盟关系开始转变为冷战和对峙两国矛盾加剧故 ,项正确
应当具有最高权力%可知#雅典具有权力制约思想#故 ,项正确& "*0/解析$伤人者也应受到同样的伤害%$伪证被揭穿者#应从塔贝斯山崖上抛下%这些规定具有同态复仇
和野蛮的色彩#不具备理性#$应交给地下神即予以诅咒%$应供献牧羊为祭品%等则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来进 行惩罚#总之上述制裁办法都具有简单和粗暴的原始色彩#故 / 项正确#,项错误&材料仅仅提到了罗马法 中关于某些罪刑的惩罚方式#不能说明体系完备#故 .项错误'民刑不分是古代东方国家法律的特征#不符 合古代罗马#故 -项错误& "+0.解析英国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议会是权力中心#故 / 项错误'材料中内阁的决议议会只能表示$是% 或$否%#说明内阁的权力增大#即行政权力的增强#故 .项正确'英国实行的仍是君主立宪制#并未发生根本 改变#故 -项错误',项不符合史实& "'0-解析美国实行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故 /(,两项错误'三权分立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分权#与 人民参政无关#故 .项错误'大多数的美国开国精英不相信具体的$人民%具备自己统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因此美国实行了精英政治#人民将$代表权%出让给政治精英之后#不必直接参与国家政治事务#这样就可以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1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1](https://img.taocdn.com/s3/m/fc309efd360cba1aa811da6f.png)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人:杨婷黄治清刘丽珍审题人:高三文综备课组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术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朝政论家仲长统议论某一制度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材料表明这一制度A. 从光武帝开始实行B. 台阁官员位高权重C. 是皇权扩张的结果D. 是中央与地方博弈【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反映了东汉尚书台逐渐成为参与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三公权力逐渐减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结果,故C正确;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该制度从光武帝开始实行,故A 错误;台阁官员权力的变化仍然是加强皇权的结果,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宋史专家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
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南宋灭亡,临安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和繁华。
这说明A. 城市发展受制于政治因素B. 城市的经济职能薄弱C. 两宋时期的城市发展艰难D. 城市有其发展的周期【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反映了政治军事因素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政治军事因素制约,故B排除;两宋时期的城市并不都是发展艰难,而是受制于政治因素,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城市有其发展的周期,而是强调政治军事因素的制约,故D错误。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含详解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6fcc5c8aef8941ea66e052e.png)
2019年4月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杨婷黄治清刘丽珍高三文综备课组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术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朝政论家仲长统议论某一制度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材料表明这一制度A. 从光武帝开始实行B. 台阁官员位高权重C. 是皇权扩张的结果D. 是中央与地方博弈【答案】C【详解】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反映了东汉尚书台逐渐成为参与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三公权力逐渐减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结果,故C正确;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该制度从光武帝开始实行,故A 错误;台阁官员权力的变化仍然是加强皇权的结果,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宋史专家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
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南宋灭亡,临安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和繁华。
这说明A. 城市发展受制于政治因素B. 城市的经济职能薄弱C. 两宋时期的城市发展艰难D. 城市有其发展的周期【答案】A【详解】材料“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反映了政治军事因素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政治军事因素制约,故B排除;两宋时期的城市并不都是发展艰难,而是受制于政治因素,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城市有其发展的周期,而是强调政治军事因素的制约,故D错误。
湖南省师大附中、岳阳一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湖南省师大附中、岳阳一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5a65f408a1284ac85043c5.png)
湖南省2 0 1 9届高三六校联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工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春秋战国时期,在儒家学派的大力提倡下,孝成为完整的、有关处理亲子关系准则的学说。
秦律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如殴打祖父母、曾祖父母者,处以黥城旦舂的刑罚,对被控以不孝罪者,最重可判处死刑。
这表明A.秦朝统治者事实上不排斥儒家学说B秦朝继承发展了儒家提倡的孝道观C.秦朝用严厉的法律手段来维护孝道D.秦朝时孝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25. “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
•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
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A.代政府禁止奢侈之风B.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髙C.战争频繁铜镜难得D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26.朱熹弟子陈宓曾任安溪知县,他在《安溪劝农诗·动贫富相资中》说:举债当知济汝穷.取钱须念利难供。
寓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材料体现了A.社会贫寓分化现象日趋严重B.士大夫崇尚社会和谐的理念C.士大夫反对民间的借贷行为D.官府强行干预民间财务纠纷17.明代中后期,来自海外的事物在中国社会逐渐增多。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六)文综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41070c561252d381eb6e0b.png)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六)文综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汉朝政论家仲长统议论某一制度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材料表明这一制度A.从光武帝开始实行B.台阁官员位高权重C.是皇权扩张的结果D.是中央与地方博弈2.宋史专家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
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南宋灭亡,临安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和繁华。
这说明A.城市发展受制于政治因素B.城市的经济职能薄弱C.两宋时期的城市发展艰难D.城市有其发展的周期3.明清时期的江南儒家士大夫往往吟诗作画、刻经讲道、吃斋念佛、奇门遁甲,不问苍天问鬼神。
儒家士大夫在朝廷排斥佛教、道教,但回到江南乡镇却和僧人、道士关系密切。
这种矛盾现象表明A.开始出现“三教合一”局面B.儒与佛、道有很多共通性C.明清儒家士大夫爱好广泛D.程朱理学世俗化、普及化4.古代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万国来朝”“天下共主”的国际秩序模式,称为朝贡体系。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在中国建立起新的中外关系模式,称为条约体系。
这两种关系体系A.均为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体系B.是平等与不平等两种外交关系的反映C.体现了王道与霸道不同交往观念的差异D.符合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5.1913年中国各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具体统计如下表。
这反映出A.中国政党政治逐渐完善B.政党决定中国政治走向C.中国政局陷入混乱状态D.辛亥革命推动民主进程6.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德谟克拉西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
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六)文综地理(解析版版)
![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六)文综地理(解析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e5ce7a3c1ec5da51e27019.png)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至42题是必考题,第43至47题为选考题。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智能手机制造业飞速发展,基本上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三个月内某一领域就会有技术更新。
我国手机产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转变。
回答1~2题。
1.近年来,我国智能手机制造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B)A.生产成本下降B.市场竞争激烈C.生产效率提高D.土地价格上涨【解析】读材料可知,“我国智能手机制造业飞速发展,基本上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三个月内某一领域就会有技术更新。
”说明我国智能手机制造技术更新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说明我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各手机生产公司加快技术研发。
故选B。
2.我国手机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A.技术水平提高B.政府政策支持C.资金投入加大D.国外设备引进【解析】我国手机产业从劳动力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转变,直接原因是各手机生产公司加强技术研发,使手机产业自身技术水平得以提高,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形成手机品牌。
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对手机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没有直接作用,通过引进国外设备是不能引进有技术创新的品牌产品,B、C、D错误。
故选A。
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是某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雨滴在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但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就会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
回答3~4题。
3.关于冻雨的说法,错误的是(D)A.冻雨常出现在初冬、冬末或春初B.严重时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C.潮湿地区多而干旱地区少D.平原比山区多,高山最少【解析】山区比平原多,山区比平原更容易形成逆温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的异同并作简要评价。
1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536年的“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老百姓公布。这是中国政治史、法制史的一件大事。春秋时期,上层贵族社会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决不能让国人知道。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子产这个做法,遭到很多贵族反对。晋国大臣叔向专门为此给子产写了一封措词严厉的信。信中说,本来民众怀着恐惧之心,不敢随便乱来。你把法律公布了,民众就会钻法律的空子,争相琢磨怎么做坏事而不至于被制裁,这样就不怕长官了,反而会导致犯法的事情越来越多,腐败贿赂到处泛滥,郑国也会因此而完蛋。子产给叔向回了一封信,表示要坚定不移公布法律。结果呢?犯罪案件减少了。晋国在子产“铸刑鼎”之后20多年,也把刑法铸在鼎上,向社会公布了。可是孔子认为这样做不对。孔子说,晋国大概因此要灭亡了。人民知道了法律,只看鼎上的条文,不看贵族脸色,怎么能显出贵族的尊贵?
——卞姗姗《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
围绕上述材料,运用批判性思维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论证须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届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三月考试卷(六)
历史(文)答案
1.C
【解析】
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反映了东汉尚书台逐渐成为参与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三公权力逐渐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结果,故C正确;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该制度从光武帝开始实行,故A错误;台阁官员权力的变化仍然是加强皇权的结果,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由于这样一个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发展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建起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A.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
B.战后美国一直扶持日本
C.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
D.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
12.某些画家特别重视形、色、体积的构成关系,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要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这种美术风格始于()
A.浪漫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现代主义
D.后印象画派
A.从光武帝开始实行
B.台阁官员位高权重
C.是皇权扩张的结果
D.是中央与地方博弈
2.宋史专家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南宋灭亡,临安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和繁华。这说明()
A.城市发展受制于政治因素
B.城市的经济职能薄弱
C.两宋时期的城市发展艰难
3.B
【解析】
材料“家士大夫往往吟诗作画、刻经讲道、吃斋念佛、奇门遁甲,不问苍天问鬼神……回到江南乡镇却和僧人、道士关系密切”反映了当时儒家与佛、道的融合,说明儒与佛、道有很多共通性,故B正确;明清之前已经开始出现“三教合一”局面,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明清儒家士大夫爱好广泛,而是儒家与佛、道的融合,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程朱理学世俗化、普及化的信息,故D错误。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汉朝政论家仲长统议论某一制度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材料表明这一制度()
A.国共合作中应保持党的独立性
B.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C.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性
7.1937年淞沪会战中,蒋介石亲任第三战区军事指挥官,以极大的决心和力量组织、指挥这场大规模战役,“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之目的,实行攻势作战,保护经济命脉,巩固首都,同时激励国人斗志,以新国际观感”。据此可知,淞沪会战()
——摘编自徐蓝《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美国的对日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转变所带来的影响。
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世贞,明朝一代名臣。他少年有才名,史藉称“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五,咏宝刀诗,师为之避席”。隆庆元年(1567年),王世贞被起用为大名副使。大名风俗,逢婚丧之事,姻族相聚吃喝,“多者匝月不止”。置办一次,“而中人之亏去半矣王世贞到任,定婚丧礼,力求简约。大名府下属州、县十一个,真定府三十多个,但“以军兴论供输,則大名与真定等”,极不平等。经过王世贞力争,“乃不果增”。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王世贞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邵阳。在任期间他“为纠劾贪讥,咨访将才,刷军政,清屯田,郧遂隐然为重镇此时,张居正当国,王世贞对张居正改革是支持的,“江陵相业,吾始终不谓其非但张居正的骄横跋晨,他又极为反感,“臣道太盛,坤维不宁”。张居正的妻弟导江陵今,王世负“论奏不少贷”。万历十五年(15S7年),王世贞辞官回乡。
D.城市有其发展的周期
3.明清时期的江南儒家士大夫往往吟诗作画、刻经讲道、吃斋念佛、奇门遁甲,不问苍天问鬼神。儒家士大夫在朝廷排斥佛教、道教,但回到江南乡镇却和僧人、道士关系密切。这种矛盾现象表明()
A.开始出现“三教合一”局面
B.儒与佛、道有很多共通性
C.明清儒家士大夫爱好广泛
D.程朱理学世俗化、普及化
D.符合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
5.1913年中国各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具体统计如下表。这反映出()
A.中国政党政治逐渐完善
B.政党决定中国政治走向
C.中国政局陷入混乱状态
D.辛亥革命推动民主进程
6.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德谟克拉西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这说明中共认识到()
A.标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迫使日本改变侵略中国策略
C.蕴含了中国抗战的多重战略意图
D.体现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配合作战
8.下表为1949-1956年国民收人构成表(单位:%)。据下表可知()
A.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
B.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改善
C.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D.经济部门比重基本平衡
9.格兰特在《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中写道:“研究物理世界意味着研究上帝的创造物,研究上帝则意味着了解世界。追求、发现、阐明自然规律的效果,足以显示上帝造物之奇妙与思虑周详,这一神学动机为整个近代早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大的驱动力。”作者意在说明()
A.宗教改革影响了人类价值取向
B.基督教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C.理性崇拜与宗教信仰同步雷顿森林会议上,英国外交官哈利法克斯勋爵对英国代表团主要成员凯恩斯低声耳语:“他们是有钱袋子,但是我们有的是脑瓜子。”这表明()
A.英国对自己的方案缺乏自信
B.英美两国经济实力差距悬殊
——摘自邢来顺《启蒙运动与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材料二儒者三纲之说,为吾伦理政治之大原,共貫同条,莫可偏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貴贱制度者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共一……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材料英国著名的经济史家麦迪逊经过详细的计算处理,曾提出一组数据:直到清英鸦片战争爆发之前20年,即道光帝立位的1820年,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的产出总和十二个百分点,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和日本(3.0%)。这样的数据虽未必完善,但至少表明了一个基本结论,中国在清中叶仍属全球首富。……从中外学者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共识,至少在经济方面,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并不落后。
C.美国的方案比英国的方案更好
D.美英均提出国际贸易体系方案
11.二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并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1951年,美国集合48个国家在旧金山签订对日媾和条约,结束了日本的被占领状态,同时日美还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规定美国军队继续驻扎日本并有权使用日本军事基地。1952年和1954年两国又缔结了关于驻日美军地位的行政协定和《共同防御援助协定》。这表明()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A
【解析】
材料“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反映了政治军事因素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政治军事因素制约,故B排除;两宋时期的城市并不都是发展艰难,而是受制于政治因素,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城市有其发展的周期,而是强调政治军事因素的制约,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