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现象考点总结+中考题型汇总
2024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范文
![2024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d3bf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0.png)
____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范文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下面是____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的总结:1.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固定的,约为3.0×10^8 m/s。
在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光在光密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2. 光的反射: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
根据反射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4. 球面镜的成像: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实像、倒立、缩小;凹透镜成像的特点是:虚像、正立、放大。
根据薄透镜成像公式:1/f=1/v-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5. 镜像的性质:镜像有三个基本性质:位置性质、大小性质和性质。
其中,位置性质指的是像的位置关于光学器件中心的关系;大小性质指的是像的大小关于物的大小的关系;性质指的是像的方向关于物的方向的关系。
6. 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是光在界面上完全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7. 干涉现象:当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会产生干涉现象。
干涉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两种情况。
构成干涉时光的波峰和波谷相遇,形成亮度较大的干涉条纹;破坏干涉时光的波峰和波谷错开,形成亮度较小的干涉条纹。
8. 衍射现象:当光通过一个小孔或绕过障碍物时,会产生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的特点是:波的传播方向改变,波的传播范围增加。
以上是____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的总结。
通过对这些考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的相关知识,为顺利通过中考物理提供帮助。
中考物理光学部分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光学部分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337b44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2.png)
中考物理光学部分考点总结一、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如:太阳、萤火虫、电灯、点燃的蜡烛、水母等都是光源;月亮、发光的金子、自行车尾灯、电影银幕等都不是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如水母、太阳)和人造光源(如灯泡、火把)。
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 光的直线传播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
3. 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需要注意光线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4. 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性质:(1)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考点2 光速1.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约为3×108m/s ,合3×105k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非常接近c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 43;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 32。
2.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光年是天文学中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3. 光速的几点理解(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与声音的传播性质刚好相反);(3)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4)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三、考点3 光的反射1. 光的发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 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中考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
![中考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0c6f14a0c22590103029d4a.png)
专题2光现象考点汇总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 m/s。
2.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凸面镜和凹面镜。
3.光的折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光的色散。
4.光的色散5.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知识解读1.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由于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像应用虚线画出。
(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物体和像关于镜面对称;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好像从镜子里的像发出的,根据这个规律完成光路。
3.平面镜成像实验:(1)选两只同样大小的蜡烛是为了研究像、物大小的关系;刻度尺用来探究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2)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对应的像、物上的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物关于镜面对称。
A.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B.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C.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D.从玻璃板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f.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以后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混合成为白光。
6.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热效应强,穿透云雾的能力强。
加热物体、红外遥控、控制全自动水龙头中水的流动。
紫外线:杀菌、消毒;验钞机防伪。
过量照射对人体有害,重则引起皮肤癌。
伪。
过量照射对人体有害,重则引起皮肤癌。
2024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
![2024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be726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8.png)
2024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2024年中考物理中,关于光现象的高频考点可能包括:
1. 光的传播性质:光是横波、直线传播等。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的变化。
3. 光的反射:光线垂直入射、斜入射时的反射规律,及反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的关系。
4.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的折射规律,及折射率和折射角度的关系。
5. 镜面反射: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反射特点及成像规律。
6. 光的色散: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产生的色散现象。
7. 光的吸收和透射:透明介质对光线的吸收和透射的规律。
8.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及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9.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及偏光片的作用。
10. 光的光谱和光的成像:白光光谱的组成、色散成像的规律。
考生备考物理中考时,应掌握以上高频考点,并结合相关实验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光现象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多做一些习题和模拟试题,巩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提高解题能力。
第 1 页共 1 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光现象必记常考点(共五大类)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光现象必记常考点(共五大类)](https://img.taocdn.com/s3/m/6ee52c4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c.png)
③平面镜成像作图时应注意:
(1)像和物对称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要画上垂直符号;
(2)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3)只有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用实线表示(镜面除外),其他均用虚线表示。
2、平面镜的应用:①成像;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凸面镜和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与折射有关的现象:海市蜃楼、沙漠蜃景;水中的筷子“折断”;水中观鸟鸟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提前看到日出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②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③强烈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这些光滑表面时,会产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
三、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①在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并确定蜡烛像的位置;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4)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作图步骤:根据两条或多条反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则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
作图时的注意事项:(1)法线一定要画虚线,光线一定要画实线。(2)当画好光线后,一定不要忘记用箭头标出光线的方向。
初中物理光现象考点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复习知识点考点梳理和练习
![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复习知识点考点梳理和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66d526731126edb6f1a10bf.png)
1.光现象专题复习 (1课时)一、知识考点考点一正确区分光的三种现象考点二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2.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反射角入射角。
3.光的反射分为漫反射和反射。
我们能够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的表面发生了反射。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像;像和物的大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平面镜的应用:医生用来检查牙齿、早期军事上用的、塔式太阳能电站等。
考点四光的折射、光的色散1.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角。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太阳光经过棱镜折射后,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把七种色光按照这一顺序排列起来就是。
光谱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就是线,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就是线。
利用可以制成夜视仪、电视机遥控器等。
利用可以制成灭菌灯、验钞机等。
4.色光的三原色是,它们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二、解答方法1.用光的三种现象的定义去分析解答有关光现象的问题;2.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并能运用公式V=S/t计算光传播的距离、时间;3.用光的反射定律去分析解答有关光的反射的问题;4.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去分析解答有关平面镜成像的问题;5.用光的折射规律去分析解答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问题;6. 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7.用紫外线、红外线的特点分析解答它们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问题。
(物理)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光现象(含解析)含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光现象(含解析)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92c2aa192e45361166f53b.png)
(物理)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光现象(含解析)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 “潭清凝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 “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 “皮影“——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答案】 D【解析】【解答】A. “湖光映彩霞”是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B.“潭清凝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C.“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直线传播 C不符合题意;D.“皮影“是光的直线传播,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要分清光的反射:倒影;折射现象:水中物体变浅;光的直线传播:皮影。
2.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镜子里的像是虚像B. 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C. 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人向镜子靠近0.3m,像将远离镜子0.3m 【答案】 A【解析】【解答】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A符合题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B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人向镜子靠近时,像也向镜子靠近,D不符合题意。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D.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A【解析】【解答】解:A、光从水中射向水面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故A正确.B、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需要佩戴凹透镜发散光线,从而使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故B错误.C、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人走近镜面时,所成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 错误.故选A.【分析】(1)了解常见的折射现象,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2)知道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4)掌握小孔成像的原因: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而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光年是时间的单位C. 水0℃时结冰是因为分子停止运动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宇宙由众多的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一个星系,而太阳是银河系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距离的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故B错误;C、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发生变化,但分子不会停止运动,故C错误;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D正确.故选D.【分析】(1)从宏观上,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我们常用光年来描述天体间的距离;(2)从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更小的原子组成,原子还可以再分,目前发现最小的粒子为夸克;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5.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3种基本色光合成的,这3种基本色光是()A. 红、橙、黄B. 黄、绿、蓝C. 橙、靛、紫D. 绿、红、蓝【答案】D【解析】【解答】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解答.6.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 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 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是因为发生了碳酸分解的化学反应D. 用纯碱检验真假红酒,利用的是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红酒中色素变色【答案】 D【解析】【解答】A、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B不符合题意;C、可乐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人体内的温度比体外高,故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C不符合题意;D、红酒中的葡萄汁含有花青素,可以随着溶液的酸碱性改变颜色,溶液呈酸性则偏红,溶波呈碱性则偏蓝,故利用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红酒中色素变色来检验真假红酒,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喝完可乐打嗝不是化学反应.7.下列各组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黄、绿D. 黄、绿、蓝【答案】 A【解析】【解答】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答案为:A.【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8.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B. 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答案】 D【解析】【解答】解:A、看见水中的鱼儿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不是光的直线传播,A不符合题意;B、太阳下人影相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B不符合题意;C、近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的发散作用,属于凹透镜,C不符合题意;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D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59f7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3.png)
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中,关于光现象的高频考点总结如下:
1.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角的特殊情况是光垂直入射时
反射角等于0°,光平行入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在两个介质间传播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
的折射率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3.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像距,物距和像距的方向相反,物像间
距等于物距和像距的绝对值之和。
4. 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满足薄透镜公式:1/f = 1/v - 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虚焦;
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平行光;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焦。
5.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受到折射的程度不同,产
生出彩色光谱的现象。
常见的造成光的色散的介质有三棱镜和水滴。
6.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互相叠加,产生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的现象。
常见的干涉现象有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
7.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开口或物体边缘时,光波遇到较大的阻挡而扩
散出去的现象。
常见的衍射现象有单缝衍射和双缝衍射。
8.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电矢量在某一平面上的振动方向。
可以通过偏振片
来实现光的偏振。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题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98f2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7.png)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题第一,光的波动特性。
光既可以呈现波动的面貌,又能够表现出粒子的性质。
关于光的波动特性,最早的实验是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
该实验表明,在光通过双缝时,两束光线会相互叠加,形成干涉条纹。
也就是说,光具有波动特性,能够表现出波粒二象性。
第二,光的衍射现象。
衍射是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偏折和变形的特性。
例如,当光波通过狭缝时会发生衍射,形成衍射条纹。
光的波动特性决定了光能够发生衍射现象。
第三,光的偏振现象。
光波是一个电磁波,它的电场和磁场是相互垂直传播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光波的电场方向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就叫偏振。
光的偏振性质对于光的传播和利用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光的折射和反射。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而光线遇到介质表面时会发生反射。
折射和反射是光的基本性质,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和光学系统中。
第五,光的色散。
色散是光波经过透明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与波长有关,而引起色光发生偏折分离的现象。
这个现象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
第六,光的干涉现象。
干涉是指当两束相干光相遇时,由于它们的相位差而产生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干涉是光波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和光学技术中。
第七,光的吸收和发射。
当光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引起物质的吸收和发射现象。
这些现象对于光的利用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八,光的波导现象。
光波导是指一种可以限制和导引光波传播方向的介质结构。
光的波导现象在光通信和光学器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之,光现象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光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光的本质和性质,从而推动光学领域的发展。
同时,光的各种现象也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这篇总结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2篇)
![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19073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4.png)
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____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____米/秒。
光的反射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6.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9.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1)为什么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能够比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
(2)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也不能和A的像重合?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
(3)怎么找到A的像的位置?挪动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光的折射10.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1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光的色散12.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透镜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二)光现象是中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之一。
2024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
![2024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fb08e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e.png)
____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一、光的传播特性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可通过光的远离者、折射、反射等现象进行解释。
2. 光的反射:光在界面上发生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光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发生折射,遵循折射定律,即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4. 全反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完全被反射回原介质中。
5. 光的色散: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频率的光速度不同,导致光的折射角度不同,产生色散现象。
二、光的成像1. 光的传播路径:光从物体上的点发出,在各个方向上经反射、折射等现象,形成的光线传播路径。
2. 光的成像条件: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的传播路径,能够在接收器上交叉,形成清晰的像。
3. 凹凸透镜成像规律:利用透镜成像,可以根据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体与像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推理和计算。
4. 理想机能的规律:光能够直线传播,光线在平行于光轴的平面上传播时不会发生偏折,光线在通过透镜时要遵循折射规律。
5. 光的夹角:光线传播过程中,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等的大小关系。
三、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i = r。
2. 光的反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的关系:入射角越大,反射角越大。
3. 光的反射法则:光线垂直入射于平面上,反射光线的方向和原来的光线一致。
四、光的折射1. 折射定律: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成反比,即n1sinθ1 = n2sinθ2。
2. 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的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之比,即n = c/v。
3. 折射率与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慢。
4. 波长与折射率之间的关系:波长越小,折射率越大。
五、全反射1. 全反射定律: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
2. 临界角的计算:通过折射定律,可以计算出临界角的大小:sinθc = n2/n1。
中考物理总复习 考点梳理与典题解析 光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 考点梳理与典题解析 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1194ef7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d.png)
【答案】B 【解析】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 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 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 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 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 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 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
【思路点拨】 平面镜成像中, 像和物关于平面 镜对称,可以通 过轴对称的方法 作图判定。
【答案】A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可以选 取“F”上几个特殊点,用刻度尺去找到其关于镜面对称点。也可将像 将“F”沿镜面这条线对折,能重合的就是正确答案。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关于镜面对称的规律, 可以用刻度尺去找几个特殊点的对称点,从而确定答案。
4、色散现象说明: (1)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红光偏折的 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要点诠释: 1、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也随着增大。在折射现象中, 光路可逆。 2、应用:池底变浅、钢笔错 位…… 3、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 色是红、绿、蓝。
为物体发生了漫反射;黑板出现“反光”现象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3、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人眼看到虚像时,是物光源发
出的光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好像是从“像”发 出来的一样,而当我们用屏去接时,接不到像。
考点三、光的折射及其现象
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9ce91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5.png)
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中考物理中,光现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光现象的高频考点总结:一、光的反射1. 法则:a.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 光的反射的特点:a. 光的反射具有定向性b. 光的反射使物体投影在平面镜上3. 平面镜的特点:a. 平面镜是一个平整的镜面b. 光线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发生改变,但光线的频率和速度不变二、光的折射1. 折射定律:a. 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满足的关系:n1sinθ1 =n2sinθ2b.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 折射的特点:a. 折射使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b. 折射时,光线通过界面时发生速度的变化,频率不变3. 光在介质界面上的全反射:a.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b. 全反射只发生在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情况下c. 全反射是一种特殊情况,折射率越小,临界角越大d. 全反射的条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入射光通过界面时的折射角等于90°三、凸透镜1. 凸透镜的特点:a. 球面的一侧背面切去,即是凸透镜b. 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汇聚到一点上,这个聚焦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c. 凸透镜光线的传播方向遵循从上往下的规律2. 凸透镜的成像性质:a. 物距超过2F时,物像关系为实像放大,b. 物距等于2F时,物像关系为实像实等大,c. 物距在F和2F之间时,物像关系为实像缩小,d. 物距小于F时,物像关系为虚像放大四、色光与白光1. 色光与白光的形成:a. 色光是由带有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组成的b. 白光是由带有不同波长的彩色光混合形成的2. 三原色原理:a. 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彩色光b. 三原色光混合形成白光3. 增色混合与减色混合:a. 增色混合是指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形成另一种颜色,b. 减色混合是指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减少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形成另一种颜色五、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a. 在均匀介质中,光以直线传播,这是一条重要的光的传播规律b. 通过反射、折射,光线路径发生变化,但传播方向总是直线2. 光的传播速度:a.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最快的,为光速b. 在任何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光速c. 不同介质中的光的速度不同,而且介质的折射率和光的速度呈反比关系以上是光现象的一些高频考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2023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
![2023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ffd0f1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0.png)
2023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总结光现象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涉及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各种现象。
下面是对2023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高频考点的总结。
1. 光的传播与反射1.1 光的传播方式: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传播。
1.2 光的反射定律:光线在界面上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1.3 镜面反射:平面镜和曲面镜的反射特点。
1.4 平面镜成像:利用反射定律和虚像的特点,分析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2.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2.1 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发生折射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2.2 折射现象: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2.3 折射率和光速:不同介质的折射率和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
2.4 折射定律的应用:利用折射定律分析折射现象和计算折射角度。
3. 透镜成像3.1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及用途。
3.2 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实像、虚像的形成和位置。
3.3 透镜成像公式:利用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实像和虚像的位置关系。
3.4 光的散焦与聚焦: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散焦和聚焦作用。
4. 光的干涉4.1 光干涉的条件:单色光、相干光和干涉光程差为整数倍波长。
4.2 干涉现象:光的干涉产生的明暗条纹以及干涉环的形成。
4.3 干涉条纹:利用干涉条纹的等级关系计算波长或者两光源的相差或者距离关系。
5. 光的衍射5.1 光衍射的条件:光通过一道狭缝、一个小孔,或者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
5.2 衍射现象:光的衍射产生的明暗条纹和夫琅禾费衍射。
5.3 衍射条纹:利用衍射条纹的等级关系计算波长或者狭缝的宽度。
5.4 衍射与物体形态:利用衍射现象解释物体形态、大小和颜色。
除了以上各个方面的考点,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6. 光的色散6.1 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折射率不同,从而使光发生色散现象。
6.2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原色的组合可以形成各种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光现象》复习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
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7.知道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
8.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
二、全章知识框架
3 《光现象》复习
【知识梳理】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______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_____.
2.光年是光在____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_________单位.
二、光的反射
3.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在同一个平面内;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居法线两侧;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这就是反射定律.
4.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_________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5.阳光射到镜子上会发生_________反射,阳光射到白纸上会发生______反射.
6.平面镜成像特点是:(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2)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 _;(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 __.(4)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7.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到的球面镜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凸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_.
三、光的折射和色散
8.当光从空气中_____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偏折,此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光从其它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折射角与入射角_______,且等于____度.
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这就是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
四、物体的颜色
10.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__________,白色物体能_______所有色光,黑色物体_______任何色光.有色物体只通过或反射与物体本身颜色_______的色光,如果色光与物体的颜色不相同,则物体看上去呈________.
11.把红、橙、黄、绿、蓝、靛、紫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它们属于可见光,在红光和紫光以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中考回顾
【2008】1、对下列图中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28(2)请在图-2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A /B /
(保留作图痕迹)。
【2009】2.有一种自行车装有激光系统,人在晚上骑车时,该系统发出的激光在路面上形成“虚拟自行车道”。
如图所示。
它可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行驶安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激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 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 激光是一种电磁波
D 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010】29.(1)(2分)通过细管可以看见水底的物块,但从细管穿过的直铁丝,却碰不上物块.请在图-1中作出通过细管看见物块的入射光线和法线.
【2011】30(1)图-1所示,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2012】 1.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 )
A 天鹅在水中
B 5月21日发生
C 通过“水杯望远镜”
D 通过凸面镜能看
的倒影 的日环食 观看远处的景物 见拐弯车辆的像
A 、“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放大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 、“日”是根据光的反射现象制成的
D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013】2、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里,水泊点点,碧水云影,柳枝摇曳.关于公园里的自然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花香四溢,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摇曳的柳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湿地能影响周边的气温,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29(2)在图中,画出光线SA经水池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014】24.(2分)如图所示,水中的“倒影”是岸上景物所
成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这是光的_________
现象形成的。
光现象复习题
1.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请你将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物理光学中的知识指出:
③“潭清疑水浅”__________________②“湖静映彩霞”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___________④“水中月,镜中花”_______________
⑤“海市蜃楼”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
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
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
4.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5、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a中由A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b 图是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并补充光路。
)
6、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的入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实验结论是:。
第三步:使入射光线从左侧射入,记下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再使入射光线从右侧刚才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入,观察左侧反射光线的位置。
实验结论是:
7.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
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
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 像;
(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2.通过平面镜看到数字电子表的示数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间是( )
A 21:51
B 21:15
C 15:12
D 12:15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可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的大量的( ),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地生存.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紫光
4.电视机地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 A 红光 B 红外线 C 紫光 D 紫外线
5.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_______而形成的_____像(填“虚”或“实”),太阳实际在下图中的______位置(填“甲”或“乙”)
7.一束光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______.如果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镜面旋转40°(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间的夹角是___ 9.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通过精美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 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其他演员的面孔,这是因为光的_____ 的缘故。
(2)演员的衣服主要是黄色,而我们却看到的是黄色与黑色的交替,原因是: 10.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5中已标示了
11.画出折线ABC 在镜中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