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上半期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小学校
学科检测用卷分析
——20 -20 学年度(上期)科目:语文五年级:考试级别:县级一、各班答题情况统计
注:以每道大题来计算。
二、试题分析:
(结合学生实际,逐题分析检测题的难易程度,是否合理具有检测针对性。
)(一)基础题
1—3题:
这三个题考查的是字词的积累和词语造句的运用情况,属于难度较低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积累和识记情况。
主要问题有:第一题许多孩子把“尊”的关键笔画没有写到位,还有一些孩子属于识记不牢固,没有写对字或者把形近字混淆出现了错误。
另外就是书写比较模糊,导致扫描试卷看不清字迹。
第二题判断对错,本题错误率很高,没有掌握好“稻”字的书写笔画。
第三题错误做多的是“置”很多孩子少写一横。
还有就是造句没有理解意思,乱造句。
4、5题:
这两个题都是属于积累题,主要考查学生积累教材和国学中的诗文,属于知识、能力范畴。
只要学生平时认真记忆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可是从学生答题情况看,不容乐观。
第四题,有的不会背国学中的经典语句;有的乱填序号。
第五题,由于题上有标点符号,不少学生答题时又加标点符号;也有不会被诗歌的;还有不少错别字,如“清”和“青”混淆,“晴”“情”混淆;另外,部分学生的书写极不规范。
(二)阅读题
6—8题:
部分学生对课文不熟悉。
这道题是我们课文里有的句子,只需要填出相关的颜色就行了,这是要求背诵的课文。
出错的同学是背诵不够熟练。
第七小题是写诗歌小节的意思。
考题要求写提纲式的,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反映出来概括能力不强。
有一部分学生只会用文章的原句,一部分以偏概全。
第八小题是根据词语谈感受。
这是两分的题,很多学生只得到一分,主要是因为感受没有到文章的主题上,答案似是而非。
9—11题:
平均分2.7分,错得较多的是第三小题。
“第三行点明了脸谱‘鲜艳’的特点”,此处应该是第一行点明了脸谱鲜艳的特点。
学生由于对文本的理解比较粗浅,没有细化,所以对每行写的什么是不明晰的。
把歌词中的人物和对他们的描述用直线连起来。
关公和典韦混淆比较多。
猴王是《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这个基本没有错,可能是因为孩子们对《西游记》比较熟悉。
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对历史故事了解较少,课外阅读的积累比较欠缺。
划去文中不恰当的注音、汉字。
豪和毫,祥和详,应和教的多音字,这四组字音字形的区别,应该是非常没有难度的一道题,全对的也比较多。
出错的原因应该是基础太薄弱,平时没有发准读音,认清字形。
12—15题:
12题面对陨石降落,小伙伴们和胡佛的做法各是什么?请用20个字以内的一句话概括。
出现的问题:一是题意没有理解清楚,答非所问;一是没有按照要求,分别回答,而不是概括的一句话;还有就是没有考虑字数的要求。
所以综合起来,这道题扣分较多。
13题皮克林为何会感到意外?出现的问题:不能对文章进行理解,找到文章相关联的句子,反应出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能力欠缺;其二,有一部分孩子能够理解到表达的意思,但是书面表达不完整,因此丢分。
14题学生对文章体裁、形式和内容的总结概括不了解,不清楚各种文体的突出特点,对人物传记、新闻报刊等写作特点不清楚,因此失分率较大。
15题仿照原文写出提示语在不同位置的句子,这个题目归根到底是考验对提示语不同
位置引号等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
出现的问题:学生对提示语位置不同的三种情况掌握不好,写的两个句子都是提示语一样的位置;二是标点使用不完全准确;三是写的句子的内容直接照搬或者改一两个字,没有自己的思考。
16—20题:
16题给选文加上个题目,本道题较容易,只有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食物——旅行鸽,做起来就不难,大部分学生答的是《消失的旅行鸽》,但有部分学生没有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写旅行鸽的消亡,因此题目起成《旅行鸽和普通鸽子的区别》
17题满分率极低。
错误的罪主要原因是不会审题。
题目中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提取原文中的关键语句来解释绚丽多姿和铺天盖地。
第二是在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个词语。
很多学生只能完成第二个要求,忽视了第一个要求。
此话对文章的理解不够也导致不能正确提取关键语句,比如绚丽多姿文章描述的是:“它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差。
18题,满分率较高。
错误点在1.审题失误,要求只填写序号,有些学生把答案填在括号里。
2.将单选题选成多选。
3.对不同说明方法作用和含义理解不到位,导致根本不知道题目中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4.第二小题中做主要的说明方法应该是作比较,很多学生选择列数字。
19题很多学生找不准正确答案,过渡句需要承上启下,很多学生找到的是三自然段的第一句,它并不是严格意义的过渡句。
20题原文有正确答案,“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小部分学生找到原文句子,如果学生自己写答案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捕杀旅行鸽和砍伐森林,大部分孩子只能答道由于旅行鸽肉质鲜美被人们大范围捕杀,因此只能得到一半的分数,造成失分严重。
(三)综合活动
21—23题:
21题是要求学生对对子,都是比较简单的对韵歌里面的内容,但是学生出现错误的还是很多,主要凸现的问题就是学生在对德时候只关注词性相对,却忽视了押运,比如大陆对什么,很多学生写蓝天,天空,其实在五年级高段应该更严格的要求要注意押运,还有的学生会被这类对子,但是错别字还很多,这是基础不扎实的体现。
22题是要求介绍徐悲鸿的那幅马的绘画作品,可以从相关故事上介绍,也可以从绘画本身介绍,但是很多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大都把材料上面的内容又复述一遍,或者将一个马的故事,哈有的孩子直接将课文天马的内容写在上面,可以看出学生根本没有去认真审
题,态度不够端正。
23题是要求学生用笔记录观察到的自己学校近几年的一个变化。
照理讲这真的是一道送分题。
但是学生却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得不到满分,所以阅完后年级平均分才1.6,得分率远不及想象中的样子。
学生答题时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不读题,或读了但审题不清,所以有写老家看到过的学校的却不是写自己就读学校。
要求写一个变化,结果写了好多个,但是又没有一个写清楚具体。
第二,书写和卷面比较糟糕,因为是在一个大方格里写,没有格子和横线,所以学生的字大小不一、排列不整齐。
写了涂黑又再写,乱七八糟不美观。
第三,表达不清楚,句子成分残缺不完整,语言干瘪,没有深入细致的描述。
第四,不能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变化”来写,看答案便知学生大多是没有深入思考再作答的。
第五,不打标点符号似乎成了通病。
(四)作文
本题失分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偏题,第一个题目学生并没有写水的综合活动过程和感受,而是写的想象作文或议论性质的文章;第二个题目,要求写“我喜欢____”的人、事、景,很多孩子类别没分清,写的生活自然界的各种喜欢的事物,这样偏题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
第二,学生写事的作文没有感染力,不注重细节描写,写景写物的文章所用的修饰也没有很优美,思维较局限,作文千篇一律;
第三,卷面不够整洁,修改符号使用不恰当,字迹也不工整,本身作文功底不错的孩子,因为卷面书写问题造成作文分数降档。
三、各班检测情况分析:
(突出各班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不用面面俱到,但要客观真实)
一班:
总体情况,本次考试试题难易度适中,但是学生成绩出现了下滑,全班41人参考,13人缺考。
主要是许多孩子对作文题目的审题不严,导致偏题失分严重。
所以优秀的孩子较少,良好率也不是很高。
但是也有少数孩子较以前有很大提高,许多孩子成绩不够稳定。
存在的问题:
1.书写有的孩子很糟糕,导致扫描卷面不清晰,要么是书写很潦草,要么是字迹太小
看不清楚。
2.阅读理解多数学生不能够准确地理解意思,对词句的理解有不小的难度。
有些同学还有审题不认真的,特别是不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3.失分较多的是阅读第三题,练习上下文解释词语,本题有38个人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4.平时的课外阅读量不够,到时候孩子的语感较差,无法理解短文内容。
跟别说回答问题,有的理解能力基本没有。
5.学生习作审题的习惯较差,没有仔细审题的习惯,所以作文有许多孩子偏题,失分特别严重。
二班:
优势:
1.绝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对待半期检测,能按要求尽自己做大努力完成了所有的题目,书写相对较工整。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一定提高。
2.绝大多数学生敢于大胆表达,所以成绩优良的学生更多了。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阅读题中,绝大多数学生对根据语境理解词、句有难度。
题目要求一变他就懵了,无从下手或者干脆运用原来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这里失分较多。
2.课外阅读太少,就是连线题都有很大一部分人出错。
还有平时的字词没真正过手,尤其是多音字、形近词的辨析,所以在阅读中运用时就只能连猜带蒙。
3.后进生和其他学生的差距太大,背诵默写不会,就连连线题都不会,更不要说阅读理解了,作文也是乱画一通。
也就是说,学语文他没入门,更没上道。
4.审题不严,答题缺法技巧,啰嗦抓不住关键。
粗心大意,有漏题现象。
没有掌握和运用检查的方法,做完后大多都没有再次对照题目要求认真检查的习惯。
5.阅读理解中辨识文体和提取信息更糟糕,用文中语句解释相关词语,照理说非常简单,但是学生就是没弄明白。
这说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灵活度不好。
6.作文审题不严,有偏题的。
思路不清,有跳跃式表达。
表达不畅,语句不通,语言不生动。
主题不明确,情感不浓,详略不当,书写不规范。
三班: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答题读题不认真,有好几道题本该是送分题,但是个别人依然出现了的问题
2.学生基础依然不够过关,也没有达到人人过关,往往做过的题就只是在手上过了一遍,脑子里记得东西十分少,对课本上讲过的知识并没有印象,课堂上复习时也不认真,
身在曹营心在汉,往往效果不佳。
另外答题用的是答题卡,对于如何在答题卡上正确规范的做题还需要练习。
3.学生做题太过着急,很短的时间往往审题都是不严的,看到题目就答题,所以阅读部分真的比较困难。
提取关键信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等都非常片面,思考问题考虑欠佳,或者没有读原文,没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写作文审题不严格,作文重点中心都没有思考清楚,往往是提笔就写,一写全是大白话。
5.学生比较粗心,性子比较急,做题也是一样,急于做完,却不关心自己做的对不对,从来没有自己主动去检查试卷的情况。
四班:
总体情况:
本班本次半期检测有48人参考,6人缺考,总的成绩和在年级的排名与上学期期末相比没有什么起伏。
学生的状态也比较稳定,但是依然呈现出优生较少,只有一人上了90分。
优点:
通过学业检测平台上的数据分析,知识、技能和能力占的比重稍微大一点,在理解和记忆两个方面还有待提高。
没有特别高的分数,但是及格人数有所上升。
结合每个小题来看,本次半期主要
存在问题:
1.首先是失分最多,与年级相差最大的一道题是基础知识的第5小题,按原文填空,错误的原因都是因为原题上本来有标点符号,但是全班孩子都打了标题符号。
2.其次是第二题的判断题,只有4人全对,错误集中在生字的书写“稻”,不知道笔顺。
最后一个判断题“新陈代谢”和“吐故纳新”结构是一样的。
应该是书写的问题,同时对词语的理解和认知是没有落实的,也不懂什么是词语的结构。
3.阅读中的17小题,提取原文的关键信息,解释词语,失分是第三多的。
虽然平时讲方法很多,但是实际解释词语的练习不够,所以还是没有落实。
另外由于问法发生了改变,很多孩子不够灵活,对题意就没有理解到了。
4.19小题勾画过渡句,有19个人出错,对过渡句的作用理解没到位。
5.23题写学校的变化,没有一个得满分的,答题的规范性欠缺。
6.不得不提到作文,结构上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谋篇布局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审题和选材都很随意,没有美感。
五班:
总体情况:
班级参考51人,在年级排名较上期有一点点进步,没有90分的学生,优生不优,最低分11.5分,一共有5人不及格,学困生依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优点:
1.纵观几个大题,各有优缺点,由于平时要求人人背诵过关,基础中的背诵和对知识的判断掌握较好。
2.平时坚持阅读和片段的读写训练,所以在完成阅读理解题目中相对以前来说,留空不做的现象明显减少。
问题:
1.平时每天坚持听写,字词过关,但是有一些易错词写了一次又一次还是会错,另外要求背诵的内容书写没有达到人人过关,所以写诗句时还是会出现错别字。
2.阅读速度较慢,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理解词语或者回到问题时没有意识去文中提取相关信息。
其次,在答题时,表达完整上做得不好,平时做笔记时为了节约时间只做关键词,在考试时也只写关键词了,一是因为态度不端正,二是因为答题习惯不好。
3.作文能写,但是内容枯燥,口水话严重;二是作文不会审题,把平时练的作文照搬,就出现严重的偏题现象。
4.班级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困生人数太多,基础知识都过不了关,跟别说越来越重视能力的高年级考试了,他们根本就无从下手。
六班:
本次语文测试特别考验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从第一大题的第四小题开始,每道题都需要去审题去思考。
而这两方面能力也正是我班最欠缺的地方,下面对我班这次考试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总结。
基本情况:
从失分率来看,我班从第6题开始十分严重。
课内外阅读理解两道大题失分严重,尤其是7题针对歌词内容写提纲,8题理解加点字“愣”。
10题考课外知识的积累运用,两篇课外阅读题也做的相当糟糕。
作文没有一个人得满分习,作表达能力不足,语句不通,思维混乱,前言不搭后语。
对比年级,我班在如下主要方面与年级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课外阅读题12题,理解题目。
13题概括段意。
综合实践题两道,都远远低于年级水平。
综上所述:我班词语理解、句子练习、阅读概括关键词理解、综合实践题是我班存在的最严
重的漏洞。
问题分析:
从知识、技能、能力三个方面来看,我班发展比较均衡,其中技能水平最高,能力水平最低,能力水平比技能水平差距有10%以上。
根据试卷分析,从班级目前情况看,从知识方面看,我班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我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十分欠缺。
七班:
优势:
1.学生答题态度较好,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了所有的题目,没有什么空题情况的发生,说明学生对待考试地态度较为认真严谨。
2.基础题失分低于年级平均失分,说明学生基础掌握较为过关。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的学生的书写习惯有待进一步加强,书写不规范,有待进一步强调
2.考试习惯不好,没有答题完成后的检查习惯,答漏题的,答偏题的情况仍然存在,学生粗心大意得仍然较多。
3.学生审题不够严密,题意的理解有较大偏差。
答题习惯不好,标点符号等细节问题处理的不够仔细。
4.阅读理解是学生的弱项,学生丢分严重,不会在文中寻找关键信息,索取信息的能力较差,很多原文阅读中有答案的不会根据问题搜寻答案,理解迁移的能力有待加强。
5.作文没有立意,没有中心思想,语言不通顺,语句不优美,语意没有意境。
八班: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答题读题不认真,有好几道题本该是送分题,但是个别人依然出现了的问题
2.学生基础依然不够过关,也没有达到人人过关,往往做过的题就只是在手上过了一遍,脑子里记得东西十分少,对课本上讲过的知识并没有印象,课堂上复习时也不认真,身在曹营心在汉,往往效果不佳。
另外答题用的是答题卡,对于如何在答题卡上正确规范的做题还需要练习。
3.学生做题太过着急,很短的时间往往审题都是不严的,看到题目就答题,所以阅读部分真的比较困难。
提取关键信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等都非常片面,思考问题考虑欠佳,或者没有读原文,没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写作文审题不严格,作文重点中心都没有思考清楚,往往是提笔就写,一写全是大白话。
5.学生比较粗心,性子比较急,做题也是一样,急于做完,却不关心自己做的对不对,从来没有自己主动去检查试卷的情况。
九班:
总体情况:
班级参考39人,全班最高分为89.5分,最低分0分。
优点:
1.大多学生卷面比较干净、整洁。
2.在背诵默写方面答题准确率有了较大提高。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读题、审题的习惯和能力很差,把平时练的作文照搬,就出现严重的偏题现象。
我班参考的39人中作文偏题的是绝大部分,甚至还有写想象作文的。
2.基础依然不够过关,虽然每天都坚持听写,但是效果却不明显,也没有达到人人过关。
3.阅读速度较慢,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理解词语或者回到问题时没有意识去文中提取相关信息。
4.答题习惯较差,标点总是忘,句子不完整。
平时做笔记时为了节约时间只做关键词,在考试时也只写关键词了,一是因为态度不端正,二是因为答题习惯不好。
5.班级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困生人数太多,基础知识都过不了关,跟别说越来越重视能力的高年级考试了,他们根本就无从下手。
十班:
优势:
学生的书写比较规整,在背诵默写方面答题准确率比较高,学生的基础字词部分相比阅读题答题情况要好得多。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答题读题不认真,有好几道题本该是送分题,但是个别人依然出现了的问题
2.学生基础依然不够过关,也没有达到人人过关,往往做过的题就只是在手上过了一遍,脑子里记得东西十分少,对课本上讲过的知识并没有印象,课堂上复习时也不认真,身在曹营心在汉,往往效果不佳。
另外答题用的是答题卡,对于如何在答题卡上正确规范的做题还需要练习。
3.学生做题太过着急,很短的时间往往审题都是不严的,看到题目就答题,所以阅读部分真的比较困难。
提取关键信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等都非常片面,思考问题考虑
欠佳,或者没有读原文,没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写作文审题不严格,作文重点中心都没有思考清楚,往往是提笔就写,一写全是大白话。
5.学生比较粗心,性子比较急,做题也是一样,急于做完,却不关心自己做的对不对,从来没有自己主动去检查试卷的情况。
十一班:
优点:
1.学生答题态度较好,速度较以前有所提升,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了所有的题目,作文也能顺利完成,说明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比较认真。
2.基础题失分与年级失分率基本持平,说明学生基础掌握较为过关。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书写还是不好,部分学生特别潦草。
2.考试习惯不好,没有答题完成后的检查习惯,看错题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3.阅读理解丢分严重,部分学生不会在原文中搜寻答案。
4.学生知识面太过狭窄,马的介绍一题好多同学完全答非所问。
5.作文审题不严,偏题现象严重,不偏题的作文也没有中心,没有意境,没有好词佳句。
十二班:
总体情况:
班级参考52人,在年级排名比上学期稍微落后,全班一人上90分,最低分10分。
优点:
1.由于平时班级注重背诵,背诵要求人人过关,因此,学生诗歌国学等文学积累比较好,连线题、默写题和对对子题得分率高;
2.第三篇阅读题大多是在文中找答案,由于平时的阅读训练本类题型训练较多,因此第三道阅读题学生完成较好,失分相对较少。
问题:
1.学生平时的字词虽常常听写练习,但在考试时,仍会出问题,写过的字临考试了却想不起来,不会写,扣分较为严重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水平较差,阅读题一遇到需要理解的题干或问题,学生就不愿思考,答题出现偏差;
3.作文千篇一律,不会选取角度,思维局限,高分较少;
4.班级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最高分91,最低分10分,上了五年级后,由于题型变化,基础题只占20分,所以本就学习吃力的后进生面对五年级的题根本无从下手。
四、全年级整体问题梳理:
(一)有进步的地方:
1.注重背诵,背诵人人过关,学生诗歌国学等文学积累比较好,连线题、默写题和对对子题得分率高,只有极个别孩子出现问题;
2.学生的书写比较工整,全年级的书写情况有很大改善;
3.答题态度良好,除开个别不动笔的学生,大多数孩子还是能认真完成每一道题,空题现象明显改善。
(二)问题梳理:
1.基础没有达到人人过关,往往做过的题就只是在手上过了一遍,脑子里记得东西十分少,对课本上讲过的知识并没有印象,课堂上复习时也不认真,身在曹营心在汉,往往效果不佳。
另外答题用的是答题卡,对于如何在答题卡上正确规范的做题还需要练习
2.在阅读中,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欠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等都非常片面,思考问题考虑欠佳,或者没有读原文,没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在答题时,表达不完整,平时做笔记、批注时为了节约时间只写关键词,在考试时也只写关键词了,有的是因为态度不端正,有的是因为答题不规范。
3.作文方面,学生谋篇布局没有做到心中有数,重点中心都没有思考清楚,往往是提笔就写,一写全是大白话、记事也多是流水账,不注重细节描写;审题不严,偏题现象严重,不偏题的作文也没有中心,没有意境,没有好词佳句,文笔不优美。
同时,仍然还有部分同学达不到要求字数。
五、改进措施:
(结合实际提出有操作性的改进措施。
)
(一)教学方面
1.重视课内文章教学理解训练。
针对班级问题,在五年级课文教学中,着重训练学生文章概括能力,重视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教会学生起小标题。
训练关键词句、中心句的理解能力。
对每篇文章的关键词句进行解析。
2.重视专题教学。
以前忽视每个单元的畅所欲言。
针对学生口语能力欠缺问题,要重视畅所欲言,对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进行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重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培养。
坚持每天让学生读课外书,联系一个片段,提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