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芥菜的说明性文章仿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芥菜的说明性文章仿写
案例一:
大头菜也叫孔明菜,具有1800余年的历史和文化。
相传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古隆中,每当寒冬腊月,他就把称为“蔓茎”的野菜挖回来,凉拌下饭。
有一次,诸葛亮出门访友,临走前做了一盘蔓茎丝,数天后回家,见没有吃完的蔓茎丝无异味,就试尝了一下,一吃感到又脆又嫩,非常可口,立即悟出了其中的奥妙:新鲜蔓茎用盐多腌一些时间就能变成美味佳肴。
故相传诸葛亮是腌制大头菜的创始人,所以大头菜也叫孔明菜。
今天,我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蔓茎”——芥菜。
来到芥菜种植厂,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
“开拔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兴奋地拔起来。
老师不是说拔芥菜吗?怎么都是白萝卜!我暗暗地想。
过了一会儿,听旁边的小记者说:“这是芥菜,前面的才是白萝卜,它们虽然长得像,但是芥菜比白萝卜更圆一些,你看这个芥菜,好像一个大圆球哦。
”原来是这样。
老师告诉我们芥菜露出土的越多就越大。
我盯住一个,这个露出来的多,拔!我兴奋地都不敢看了,谁知却是一个很小的,还没有我的一个手掌大。
我一连拔了5、6个后,上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拔到了好几个大的,真开心呀!
接着,我们来到了东津镇孔明菜制作基地。
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香味,而且还有一点酸味。
随着这味道,我们看见了上百个大坛子,里面放满了还没腌好的大头菜。
再往前,只见几个人正给许多的“大头菜”撒盐,不一会儿,这些“大头菜”全都成了“白发老人”。
欢乐的时光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个个都满载而归。
只是在去的路上,我所乘坐的车因为走错路了,多开了一个小时,但是,就因为走错路了,我们几乎把全襄阳都走遍了呢。
案例二:
在我家的露台上种着许多的植物,其中最多的就是那绿油油的芥菜,芥菜不高,叶子呈平扁
状,叶子很大,上面有许多象树瘤一样的包。
芥菜的生长十分迅速,是青菜的1.3倍,它的种子很小,多数为暗紫色,和蛾卵的大小差不多。
芥菜的种法是:在地上挖一个直径和深度都平均0.5厘米的小洞,把芥菜种子5——7颗撒到里面,这么做是因为芥菜的存活率不是很高。
种下去以后先让它在地里待个两个小时左右,再用肥料把种子盖住,最后再撒上土盖住种子。
过上三天以后浇上水,要是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在种子前面蹲上两个小时你会发现它的小芽没有一会儿就从土里钻出来。
等到四天以后,苗大约就有三十公分了,这时候要把所有的苗轻轻挖出来,然后每一颗只露十公分的样子重新种下去,这样子等到一天以后,再把那些埋在地下受苦的二十公分重新请回到地面上。
那些埋在地里二十分公的叶子和杆都会沾上一层泥,这是防止以后被虫子咬最好的保护罩。
大约三周过去了,芥菜都到了成熟期,结出一个个绿嫩嫩的小豆荚,这时候你会发现许多新长的叶子上面出现许多的蚜虫,正在贪婪地吸食着芥菜绿色的汁液,看到这种情况不用慌,只要用一盆泥水轻轻地从头浇到尾,那些蚜虫飞不了跑不了,只能死死地粘在芥菜杆上,用不了三天,它们就会纷纷风干落下,成为芥菜的肥料。
芥菜是自体传播的,它的种子会因为豆荚的变热和变干而弹出去,落在附近的地里。
这种观赏型的小叶型芥菜一生比我们食用的芥菜还要短,但是它的叶子由于皱褶很多,落尘也很大,每颗平均每天能够净化十平方米的空气,它的寿命虽然短存活率也不是很高,却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的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