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财政与金融(doc 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财政与金融(doc 6页)
浅谈财政与金融
——09级数学B班学号:094080132 姓名:宋睿
一直以来,我对财政与金融都不了解,仅仅只知道它是经济中的一部分,也只知道它是与钱有关的。
高中政治上所接触到的也仅仅是几个相关名词而已,却只知道背而没有去深究,今年在选课时看到《财政与金融》,突然心中就萌发出一种想要去了解它的欲望,也正是如此我选了这门课,而他也确实让我更多的了解财政与金融。
通过今年的选修课《财政与金融》老师每星期的详细分析,让我认识到财政与金融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下面就让我来说说这个学期的所得吧。
财政与金融是一门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
包括财政学和金融学两个组成部分。
这两个部分共同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运行当中资金的运动。
但不同的是:财政:研究是以政府为中心的资金收支。
金融是研究社会货币资金的相互广泛融通。
通常所说的财政是国家或政府财政的简称,即有关国家(政府)钱财货物方面的行政事务。
企业、单位钱财货物方面的行政事务一般被称作“财务”。
财政又有着不同的概念表述,所说的国家财政,其财政与国家权力密不可分,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强制性参与的对社会产品的一种分配活动。
而公共财政这种观点认为,市场体制下的政府收支活动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我国已经转而实行
而它又分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
自改革至今,我国的金融机构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为领导核心,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外国在华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
这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很多方面。
同时我也了解认识了许多的国际金融机构,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间接的不容忽视的关系。
而金融市场是通过金融工具交易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与行为的总和,也是进行资金融通,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并通过市场上的金融交易,最终实现社会实际资源的配置。
它以金融产品为交易对象;传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为交易工具;企业、个人、财政、金融机构和国外部门为交易主体;市场利率为交易价格。
而金融市场又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保险市场。
谈了金融,自然也就要谈到信用,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
一般而言,它有两点特征:一是偿还性,二是付息性,但偿还性是信用的最基本特征。
而在借贷活动中,无论是贷出、偿还还是付息都体现为一种价值的单方面让渡,即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为此,可以把“信用”这一范畴定义为: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并且信用的最基本职能是动员闲置资金并加以再分配。
信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中的一个范畴,信用分配是建立在社会总资金运动过程中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基础上的。
信用在发挥资金分配
职能的时候,也在提供(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创造)着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即货币)。
同时,银行信用的收缩和扩张直接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增加。
信用有多种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信托信用以及租赁信用。
其实信用卡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那么陌生了,并且是更加重要了。
我国自1979年办理信用卡业务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信用卡的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提高全社会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安全性的重要支付工具;成为方便人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载体;成为商业银行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开辟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成为政府扩大信用消费,刺激消费需求,扩大国内为外经贸往来的重要途径。
但是,总体来说,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水平低下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2002年底,我国银行卡消费共1847亿元,占个人可支配收比重仅4。
92%,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5%的水平;能受理银行卡的商户为30万家,占全国商户总数的2。
7%,远低于欧美国家20%的水平;信用卡透支额度我国仅为25亿元,而台湾省3000万人口的透支额达800亿元,香港特区为510亿元,美国为54854亿元。
这说明我们国家的金融水品还很低我们应进一步发展我们的金融水品。
针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接触最多有关金融的方面就是信用卡了。
还有利息我们对它也应该有最起码的要求吧。
它也伴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啊。
利息常被表述为:货币所有者因出让货币使用权而从借款人那里获得的补偿,或者资金短缺者从市场上筹集资金的成本。
从本质上说,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态,是利润的一
部分。
收益是一个与利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收益的内涵比利息要深,外延比利息要广。
利息和股息收入是投资的基本收入。
利息水平的高低是以利率来表示的,利率的基本内涵是一定时期的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如下:R=I/P。
利息计算方法有两种:单利法和复利法。
单利法:I=P×R×T 复利法:A=P×(1+r)n。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是依对借贷期内利率是否可以调整的不同而划分的两种利率。
以借贷关系成立时确定的利率为标准,在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是固定利率。
相反,在借贷期内利率可做调整的利率为浮动利率。
利率又可分为基准利率、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是从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角度划分的。
基准利率是在利率体系中起决定作用或指导作用的利率。
一般利率是指市场上存在的各种不含优惠的利率。
优惠利率是指国家通过金融机构或金融机构本身对于认为需要扶植的行业、企业或个人所提供的低于一般利率水平的贷款利率。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都与利益有关,正如一句话所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我觉得我们是很必要了解这些知识的。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我们天天在用的钱,其实钱也是一种货币,货币原来就是商品,它的产生是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商品内部矛盾运动发展到非借助于货币不可时,才自发地从千百万种商品中分离出来。
正如马克思所说:“货币是以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高度为前提的。
”货币有着它自身的特征价值尺度,即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流通手段,即货币充当商品交易的
媒介。
支付手段,即货币被用作清偿债务、支付税收地租等等。
贮藏手段,即货币停止运动,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世界货币,即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在学习了《财政与金融》这门课程后,我确实了解到了好多以前一直模糊的知识,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
也不再使用茫然、无知去看待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了,而是学会了去站在宏观位置,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结合老师对财政与金融的讲解,认真的看待国家相关的经济举措。
同时也真正认识到我们将来所要面临的问题,但是,相信随着我只是的丰富,我将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