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组织学教学基本技能及教研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组织学教学基本技能及教研能力
组织学和其它医学基础课程、临床医学关系紧密,是医学课程学习的基础。

组织学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对其他学科如病理学、生理学以及其他与临床医学相关的课程的学习。

由于其描述的组织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内容较为抽象,这给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造成困难[1]。

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抽象的结构讲得具体、生动甚至引人入胜,是中医药院校从事组织学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

为了培养组织学教学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组胚教研室积极响应学院党委的号召,开展了新形势下的”教学基本技能及教研能力建设”活动,(以下简称”教学基本功”)。

针对教学经验不足或者非医学专业出身的青年教师,教研室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下是开展”教学基本功”以来的几点体会。

1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讲课的好坏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加强基本功的”修炼”,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讲好课,提高教学质量[3]。

教师必须扎实地、系统地掌握组织学的基础知识。

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学是组织学的基础,同时还应该系统地掌握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基本知识。

因此,组胚教研室各位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和非医学专业出身的教师,除了能够全面地、熟练地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外,还要尽量找时间对其它相关课程进行系统学习,才能将各科相关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掌握授课要领
2.1资深教师示范集体备课1次/w,主要由教研室资深教师按章节内容进行讲解示范。

具体内容如下:①详细讲解教学大纲,包括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同时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大纲做出适当修改,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②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组织及每个知识点的讲解。

③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形态学图片的选择及黑板简图的运用;板书和PPT如何更好的结合;对比教学方法及导入式教学法的运用。

④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的侧重点作出相应调整。

如针对骨伤专业的学生,骨组织的结构和骨组织的发生应该作为重点内容,而对护理专业的学生,皮肤的组织结构一定要作为重点掌握内容进行讲解。

⑤对教材内容有争议的地方要提出来探讨,大家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来学习,对不同观点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通过这样的探讨方式,加深了大家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

2.2青年教师说课为开发青年教师的自主能力,部分内容可以由青年教师在做好充分准备后进行说课,提高青年教师的备课能力,为更好的地进行教学奠定
基础。

3认真准备教学资料,加强实战练习
教案的书写要能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时数,重点、难点和疑点标示清楚。

讲稿要条理清楚,符合逻辑,突出重点和难点。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多媒体的应用的确可以节省板书时间,丰富教学内容。

一定要留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消化吸收教学内容。

画简图、提问、板书与PPT等多种教学手段要有机相结合,才能缓冲过快的教学节奏,让学生有一个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一定要通过多次演示,有了充分准备之后,才能正式走上讲台面对学生授课。

演示的方式最好是在教室进行,教研室的老师听课后指出不足,经多次整改合格后方能授课。

4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
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安排1~2位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进行传、帮、带,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授课方法;独立撰写讲稿、教案及课件制作;学会画简图;掌握切片制作技术;在试讲合格后,才能进行实验课程及理论课程的教学。

指导老师要定期对青年教师的教案编写,实习带教,切片制作技术进行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5观摩教学名师的示范性教学,学习名师风采
组胚教研室全体教师听取了贵阳中医学院教务处领导关于”教学基本功”的讲座,学习如何书写讲稿、教案,如何备课和说课,听取校内学科相关教学名师的示范教学,同时还注重加强与外院的教学交流。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借鉴、学习教学名师对重点教学内容的把握,对板书的布局,简图的运用,将传统教学法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等多种教学方法。

6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不断完善教学工作
相关学科之间每学期必须交叉参加两次以上的集体备课。

组胚教研室邀请解剖教研室和生理学教研室等形态学相关教研室参与本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或说课。

同时组胚教研室全体教师也先后参与了解剖教研室和生理教研室的集体备课。

这样的备课方式加深了各学科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为做好后续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阶段性总结及常态化方案的建立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基本功训练,贵阳中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全体老师尤其是
青年教师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组织学教学基本功得到了提高,奠定了组织学教学的基础,全面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总体素质,为青年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7.1坚持1次/w的集体备课制度,逐步覆盖全书所有内容和知识点。

某些知识点以”讲长课”的方式进行,某些知识点可以以微课教学方式进行。

7.2加强新教师和非医学专业教师的听课制度,要求多听资深教师的课程。

教研室对青年教师的学习效果进行定期的检查、总结、讨论。

督促青年教师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医学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7.3从质量工程、加强教学实战、教学与临床科研相结合等多方面来提高和完善说课。

在讨论教学知识点和教学方法的同时就本学科发展前沿的一些知识也进行了探讨,还提出今后教学研究的一些方案。

同时,各位老师也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完成了个性教案和讲稿的撰写。

7.4不断完善试题库,开展网络课程建设。

为了提高组织学教学资源利用率以便于学生课外独立学习,今后工作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完善试题库、充实网络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吕伯实,高惠英,高佩安,等.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解剖学杂志,2009,32(2):275~276.
[2]杨玲,胡凯猛,仵敏娟,等.组织学与胚胎学考查课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0,13(8):694~696.
[3]孙胜玫,李慧友,姜艳华.青年教师怎样打好教学基本功[J].解剖科学进展,2010,16(2):187~188.编辑/孙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