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子山雨量站2016年7.20大暴雨分析

合集下载

2016年7月20—23日本溪市持续性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

2016年7月20—23日本溪市持续性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期2016年7月20要23日本溪市持续性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唐秋艳寇思聪蒋林杉宋冀凤(辽宁省本溪市气象台,辽宁本溪117000)摘要利用区域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N C EP再分析资料、M ICA PS系统高空、地面和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16年7月20—23日本溪 地区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本次过程以大尺度天气系统为主,伴有中尺度天气系统,具有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 水强度分布不均的特点。

稳定的水汽供应和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此次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强降水;成因分析;环流背景;物理量;辽宁本溪;2016年7月20—23日中图分类号P458.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8)02-0218-02辽宁省地处全球西风环流带内,降水水汽主要来源于太 平洋和印度洋上空高温高湿的气流。

辽宁省东南部属于长白 山脉,为迎风坡和入海口地形,是全省降水分布最多的地 区。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属于全省降水多发区容易出现强降水天气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因此,对暴雨、强 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研究十分重要。

虽然已有学者对本溪地 区的降水做了相关的研究[5-7],但是对于连续性大范围的暴 雨灾害性天气还没有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本文选择一次典 型的天气案例进行成因分析,为今后本溪地区连续性降水 的预报提供参考。

1天气概况2016年7月20日20:00至7月23日8:00本溪地区出现了区域性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天气过程。

本溪地区的降 水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上呈东多西少分布。

本次降水开始时 间按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的顺序,降水量大体呈现自西北至 东南递增的分布趋势。

平均降雨量:全市为108.5 m m、市区 为73.3 m m、本溪县为98.8 m m、桓仁县为149.6 mm。

最大降 雨出现在本溪市东南部地区普乐堡镇大清沟村,为200.7m m。

2环流背景2.1 500h P a高空形势此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前期,7月19日20:00 500 hPa 形势场上,欧亚大陆中纬地区为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高压 脊分别位于河套以西地区和朝鲜半岛地区,在2个高压脊 之间河套以东地区有1个纵向的深槽,径向环流梯度较大。

郑州“7.20”极端暴雨天气的基本观测分析

郑州“7.20”极端暴雨天气的基本观测分析

郑州“7.20”极端暴雨天气的基本观测分析郑州“7.20”极端暴雨天气的基本观测分析一、引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极端天气现象频频发生。

2016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极端暴雨,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本文将对这场极端暴雨的基本观测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和应对极端天气的措施提供参考。

二、暴雨形成原因1. 气象背景7月20日,郑州市位于中国华中地区的内陆城市,这时正值梅雨季节,气候湿热。

高温和湿度的组合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2. 大气环流暴雨的形成与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

郑州位于暖湿气流和冷干气流的交汇带,气温骤降会形成冷涡,引发对流云团发展,进而导致暴雨天气。

三、暴雨观测数据分析1. 降雨量从观测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7月20日的降雨量异常巨大,全天的降水量达到了历史上罕见的400毫米以上。

这一降水量几乎相当于郑州市年平均降水量的三分之一,可见极端暴雨的突发性和猛烈程度。

2. 降水强度分析降水强度数据,我们发现短时间内的降雨强度非常大。

部分小时降水量超过100毫米,极大地增加了地表径流和城市内涝的风险。

3. 降水分布根据观测数据,降水分布呈现出集中性和不均匀性。

郑州市南部和东部地区降雨量较大,西部和北部地区降雨量相对较少。

这种不均匀分布的特点增加了城市内涝的程度。

四、极端暴雨导致的影响1. 水域涨水郑州市临近黄河,暴雨直接导致河水迅速上涨。

未能及时疏通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不足,使得部分地区周围的水面上涨过快,形成洪水。

2. 内涝灾害暴雨导致郑州市城区多个区域出现严重内涝灾害。

市政设施无法应对巨大的径流量,导致道路积水、密集低洼地区内涝等问题,车辆和行人无法通行。

3. 居民生活受到打击暴雨造成城市供电中断、交通瘫痪、通讯中断等问题,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五、极端暴雨应对措施1.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加强气象观测网络的建设,提高对极端天气的预测和监测能力,及早发出预警信息,提醒民众做好防范准备。

北京市“2016.7.20”特大暴雨防范应对工作启示

北京市“2016.7.20”特大暴雨防范应对工作启示
特别 关注 l S p e c i a l T o p i c s
V 0 1 . 2 6 N O . 6 D e c . 2 0 1 6 I 第2 6 卷 第6 期2 0 1 6 年1 2 月
北京市 “ 2 0 1 6 . 7 . 2 O " 特大暴雨 防范应对 工作启 示
3 7 1 个 雨 量 站 中 有 4个 站 超 过 4 0 0 i i l m, 1 2 5个 站 超 过 流 域 大 石 河 漫 水 河 断 面 发 布 了洪 水 黄 色 预 警 , 北 运 河
2 5 0 I n l T l 。
流 域 通 惠河 乐 家 花 园 断 面 发 布 了洪 水 蓝 色 预 警 。 城 区
日0 8 ~0 9 时雨 强为 5 6 . 8 mm/ h。 1 6 个 区平 均降雨量 全部 遇 ( 图1 ) , 丰 台 区 的丰 草 河 、 马草河等河道满槽 。 北 运
超过 1 0 0 I T I I I ' I , 其中 1 0 个 区平 均 降雨 超过 2 0 0 mm。 全 市 河 流 域 凉 水 河 张 家 湾 断 面 和 清河 羊 坊 闸 断 面 、 大 清 河
从 降 雨时 间分 布 来看 , 此次 暴 雨过 程 为一小 一 大的 河 道 凉 水 河 最 大 洪 峰 6 8 6 m / s , 北运河北 关拦河 闸最大 双峰 雨型过程 。 第1 阶段全 市平均 降雨量 2 7 . 9 mm, 1 9日 洪峰 6 5 1 m。 / s 、 分 洪 闸最 大洪 峰 6 8 5 1 2 2 / s , 房 山大 石河 最 l 4 时 为最大 雨强 5 mm/ h。 第2 阶 段为 降雨主过程 , 全市平 大洪峰 1 0 8 0 m / s 。 均降 雨量 1 8 4 . 7 mm, 2 0日 1 3 时 为最大 雨强 1 6 mm/ h, 这

7.20特大暴雨灾害中深刻汲取教训

7.20特大暴雨灾害中深刻汲取教训

7.20特大暴雨灾害中深刻汲取教训《7.20特大暴雨灾害中深刻汲取教训》引言在今年的7月20日,我国多个地区遭遇了特大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水灾和山洪灾害。

这场罕见的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损失,也让人们对于应对暴雨灾害的能力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从不同的角度探讨7.20特大暴雨灾害带来的教训,并共享我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对灾害预警系统的反思7.20特大暴雨暴露了我国目前的灾害预警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这场暴雨来临之前,很多地区并没有及时、准确地发布暴雨预警,导致了许多人对于灾害的来临毫无准备。

我们应该深刻反思现有的灾害预警系统,加强预警的精确性和及时性,以便在未来的灾害来临之前能够有更多的准备时间。

二、对城市防洪能力的思考城市的防洪能力也是这次暴雨灾害中暴露出的一个问题。

城市建设中的排水系统并不完善,许多地区的排水管网容量不足,难以有效排除暴雨引发的洪水。

未来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该更加重视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提升城市的防洪能力,以减少暴雨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

三、对应急救援体系的改进面对突发的暴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也显示出了一些不足。

有些地区救援力量和物资储备不足,导致了救援行动的滞后和不足。

我们需要对应急救援体系进行改进,加强救援力量和物资的储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暴雨灾害。

回顾与总结7.20特大暴雨灾害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深刻汲取这次灾害带来的教训。

在灾害预警、城市防洪能力和应急救援体系方面都有待改进和完善。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更加重视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家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努力打造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暴雨灾害不仅是自然的考验,更是我们应对灾害的能力和素质的考验。

只有在灾害发生之前真正投入到预防和储备工作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我们所生活的环境。

希望全社会都能够深刻汲取这次灾害带来的教训,共同努力,打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2016年7月20日河北大暴雨过程的分析

2016年7月20日河北大暴雨过程的分析

·98·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4期2016年7月20日河北大暴雨过程的分析张 蔚,侯姝伊(乐亭县气象局,河北乐亭 063600)摘要:2016年7月19—21日在河北地区发生了大暴雨天气。

经过分析,本次暴雨发生的环流形势为两脊一槽,高空槽在河北南部切断形成低涡,同时低层出现闭合低压,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向北抬升,阻碍了高空低涡与低层闭合低压东移,使其在河北南部产生气旋。

河北地区低层有水汽辐合上升,对河北暴雨的形成非常有利。

在河北高空出现正位涡异常区,低层水汽上升凝结释放潜热促进高空位涡异常区域向下脱落,使得低层涡度增大,增强低层的气旋性环流。

关键词:低涡;水汽;位涡0 引言2016年7月19—21日,在河北及其周边地区出现了大暴雨天气。

受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影响,河北山区出现了山洪灾害,在河北部分城市出现了内涝,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同时也给河北地区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1]。

7月19日至21日08时,河北地区的累积降水量在100~250 mm之间,其中河北石家庄局地降水达400 mm以上。

河北地区的这次降水强度大,属于极端性降水。

1 资料源引用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欧洲气象中心资料,对本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形势、动力和水汽的诊断分析。

2 天气形势分析7月19日08时(图1a)500 hpa在陕西至四川东部有低槽,在槽的两边分别有高压脊的存在,槽后方的脊线位于95°E附近,前方的脊线位于125°E附近。

这样在北方形成了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

此时河北地区位于高空槽前,有辐合上升气流,产生降水。

高空槽持续向东移动,逐渐控制我国北方。

08时,在700 hpa上在山西、陕西、四川盆地东部存在闭合低压。

我国南部存在西南急流,急流将南海的暖湿空气向我国北方地区进行输送,为河北地区的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2]。

7月19日20时(图1b)500 hpa 槽东移,其中强度为5 800 gpm线在山西河北切断,形成了低涡。

首都机场2016年7·20暴雨与2012年7·21暴雨对比分析

首都机场2016年7·20暴雨与2012年7·21暴雨对比分析

首都机场2016年7·20暴雨与2012年7·21暴雨对比分析文章通过对2016年7月20日华北区域暴雨过程分析,指出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是由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北抬加强,外围东南和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交汇在华北南部形成黄淮气旋造成。

通过与2012年7·20暴雨过程对比,分析了两次暴雨过程的异同。

并针对暴雨对民航生产运行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

标签:华北暴雨;黄淮气旋;民航运行引言华北地区的降水80%至90%出现在6-8月,而又主要集中在雨季,其中又以7月下半月和8月上半月最集中,几乎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60%[1]。

2016年7月19日至20日,受黄淮气旋北上影响华北区域出现了2016年首场大范围强降水天气。

北京、太原、石家庄、天津等机场都出现了暴雨或大暴雨,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达210.7毫米,最大小时雨强56.8毫米,多个地区打破历史极值,首都机场20日全天累计降水量161.2毫米,达到大暴雨量级。

不禁使人联想到2012年罕见的7·21暴雨。

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都具有过程雨量大、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同时两次过程在形成原因等方面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本文即对两次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1 天气实况对比2016年7·20暴雨过程是由黄淮气旋东移北上产生。

19-20日降雨主要影响华北、山东半岛及东北南部,21日强降雨已移动至东北。

根据北京气象台自动观测站资料,此次降雨过程北京地区平均累计雨量210.7毫米,超过2012年7·21暴雨,而首都机场2016年7月20日单日降雨161.2毫米,在2000年以来本场最大日降水量排名中位居第二,仅次于2012年7月21日的日降水量195毫米。

首都机场降雨从19日9时(BJT下同)开始,以小雨或阵雨为主;20日6时,雨势加强转为中雨;20日11-17时机场持续大雨。

21日7时主要降水基本结束。

2016年7月20-23日本溪市持续性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

2016年7月20-23日本溪市持续性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期收稿日期2017-09-28辽宁省地处全球西风环流带内,降水水汽主要来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高温高湿的气流。

辽宁省东南部属于长白山脉,为迎风坡和入海口地形,是全省降水分布最多的地区。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属于全省降水多发区[1-4],容易出现强降水天气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因此,对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研究十分重要。

虽然已有学者对本溪地区的降水做了相关的研究[5-7],但是对于连续性大范围的暴雨灾害性天气还没有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本文选择一次典型的天气案例进行成因分析,为今后本溪地区连续性降水的预报提供参考。

1天气概况2016年7月20日20:00至7月23日8:00本溪地区出现了区域性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天气过程。

本溪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上呈东多西少分布。

本次降水开始时间按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的顺序,降水量大体呈现自西北至东南递增的分布趋势。

平均降雨量:全市为108.5mm 、市区为73.3mm 、本溪县为98.8mm 、桓仁县为149.6mm 。

最大降雨出现在本溪市东南部地区普乐堡镇大清沟村,为200.7mm 。

2环流背景2.1500hPa 高空形势此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前期,7月19日20:00500hPa 形势场上,欧亚大陆中纬地区为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高压脊分别位于河套以西地区和朝鲜半岛地区,在2个高压脊之间河套以东地区有1个纵向的深槽,径向环流梯度较大。

7月20日8:00—20:00,由于朝鲜半岛以南的副热带高压向北挺进,在朝鲜半岛地区高压脊稳定维持,同时位于河套以西的高压脊向东移动,不断有冷空气沿脊前下滑,受其影响在河套以东地区的槽加深发展形成切断低压。

7月21日8:00至22日8:00,河套以西的高压脊逐渐减弱转为平直的西风气流,同时随着副热带高压的东移北抬,位于河套以东的切断低压逐渐东移北抬至华北地区且减弱为短波槽,本溪市主要受槽前偏南气流影响。

2016年7月20-23日辽宁地区大暴雨过程分析

2016年7月20-23日辽宁地区大暴雨过程分析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期温带气旋北上发展是引起辽宁地区区域性暴雨过程的一个重要天气形势,副高对其的影响和制约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了辽宁地区降雨的落区、强度和持续时间。

每年夏季辽宁地区都会经历数场暴雨过程,很多气象专家对影响辽宁地区暴雨的天气系统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

金巍等[1]在对辽宁西部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低空急流演变与强降水关系的研究中指出,低空急流到达测站上空不一定立即产生强降水,有时会滞后1~2h ,强降水或强烈天气的发生都存在一定的动量下传。

孙欣等[2]对辽宁地区2008年3场暴雨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低空急流、纬向剖面上的宽且厚湿柱和能量锋的位置、强度与辽宁地区强降水的等级和落区关系密切。

路爽等[3]通过对2008年7月发生在沈阳的2次区域性暴雨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7月副高北跳与西风槽相迎合是辽宁地区暴雨天气的典型天气形势之一。

本文利用MICAPS 实时资料、雷达资料等,对本次辽宁地区暴雨到大暴雨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营口地区预报偏大的原因。

1天气实况受黄淮气旋影响,7月20日8:00至23日8:00,辽宁省自西南向东北出现了近5年最大的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过程平均降水量103.5mm 。

降水分为3个阶段:20日8:00至21日8:00受黄淮气旋中心在华北地区,受其影响,主要降水落区在辽西,即气旋的东北方向;21日8:00至22日8:00黄淮气旋北上,主要降水落区在辽宁北部和东部;22日8:00至23日8:00黄淮气旋减弱,受副高后部影响,主要降水落区在辽宁东部。

2形势场分析2.1500hPa 形势场分析500hPa 形势场上,20日8:00副热带高压588dagpm线位于长江以南到日本岛附近,584dagpm 线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高原槽东移在华北上空形成闭合低涡,辽宁地区处于低涡东北部,辽西葫芦岛地区开始受低涡的影响;20日20:00副热带高压迅速加强并向北抬升,588dagpm 线北抬至朝鲜半岛北部,受副高影响华北上空低涡位置小幅度北移,此时辽西地区受到低涡和副高后部共同作用,成为主要降水落区;21日8:00副高北部脊线位置东移,588dagpm 线继续小幅度北抬,低涡中心继续小幅北移,范围减小,此时辽西地区降水减弱结束,主要降水落区沿584dagpm 线附近区域;21日20:00副高继续北抬,588dagpm 线在中朝边境附近,584dagpm 线南部在渤海上空,北部略西调,此时低涡减弱为高空槽,并与584dagpm 线接合;22日8:00副高南落,588线回到朝鲜半岛北部,584线位于大连、丹东沿海一带北部位于中朝边界靠近中国境内,高空槽进一步减弱,冷空气东移,降雨落区随着副高向南移动;22日20:00副高继续南落,并逐渐呈东西向分布,588dagpm 线南移至朝鲜半岛中部,584dagpm 线在大连中部至朝鲜半岛北部穿过,高空槽消失,降水落区主要在丹东地区;23日8:00副高较为稳定,辽宁地区降水结束。

辽宁省抗御“2016.7.20”暴雨洪水经验与启示

辽宁省抗御“2016.7.20”暴雨洪水经验与启示
西 南 向东北 出现 了暴雨到特大 暴雨天气过程 , 部分 河流发 急转 。 生洪水 , 其中, 石河大 风 口水库 洪峰流量 2 O 1 1 m / s , 为建 库 以来第 3 位; 女儿河边沿子水文站洪峰流量为 1 7 2 0 m。 /面工作 , 总结 了成功 防御本次强 降雨 的经验 。 关键 词 : “ 2 0 1 6 . 7 . 2 0 ” 暴雨 洪水 ; 防汛抗洪 ; 减 灾; 辽 宁省
中图法分类号 : T V 8 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1 6 7 3 — 9 2 6 4 ( 2 O 1 6 ) 0 6 - 8 1 - 0 2
1 0 3 . 5 mm, 排1 9 5 1 年以来第五 名 , 是近 5 年最大 的暴雨到 议 , 听取防汛工作 汇报 , 分析研究防汛 工作形势 , 安排部 署 特大暴 雨天 气过程 。 葫芦 岛地 区及宽 甸县 出现 特大暴 雨 。 全 省防汛工作 。 针 对“ 2 0 1 6 . 7 . 2 0 ” 强 降雨 , 省 委书记 多次作
葫芦 岛地 区 1 2 6 个 气象观测站均达 到大暴雨 , 为1 9 5 1 年 以 出批示 指示 , 第 一时 间来到 省防指现 场办 公 , 了解分析研
来最大 值 , 单 站最 大为 4 1 1 mm, 突破 历史极值 。 6 2 个 国家 判 全省 雨情 、 汛情、 灾情 , 指挥 调度 、 安排部 署防汛 抗灾 工 气象站 中 , 葫芦 岛 、 建 昌、 羊 山、 喀左 、 锦州 、 宽旬 、 岫岩 、 建 作 ; 省长先后 3 次 召开全省防御 强降雨工作紧急视频 会议 , 平县 8 个 气象站出现 了近 l 0 年 日最 大降水 量。 对 强降 雨防御 工作再动 员、 再 部署 , 并与 暴雨 中心 城市葫

2016年7月20—22日赤峰市大暴雨成因分析

2016年7月20—22日赤峰市大暴雨成因分析
间。分析20日20:00天气图(图2),低涡稳定维持在华 北地区,赤峰市位于低涡东北象限,冷槽落后于低涡延 伸出的高度槽后,槽后有强冷平流,有利于槽的发展加 深,配合200 hPa南压高压北部高空急流在河套地区分为 两支,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大片辐散区,而赤峰地区 位于分流辐散区,这种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有利 于上升运动维持和发展,同时700 hPa和850 hPa低涡中心 与500 hPa位置较一致,地面图上赤峰市位于倒槽前部, 高低空配置较好。
此次降水也造成了一定的灾害。连续降水导致阿旗 多个乡镇出现洪涝灾害,4889人受灾,因房屋倒塌死亡2 人,急转移安置14人,需救助15人;因灾倒塌房屋5间, 严重损坏房屋18间,一般损坏房屋243间;受灾农作物面 积1 888 hm2,成灾面积1410 hm2,绝收面积298 hm2;受 灾草牧场731 hm2,因灾死亡羊201头(只),损坏棚圈60 处、203间,毁坏院墙网围栏19 552 m[2]。直接经济损失 2 720.97万元,农业经济损失2 478.47万元,基础设施损 失207.4万元,家庭财产损失35.1万元。
1 降水实况和灾情
2016年7月20日07:00—22日07:00,赤峰市出现入夏 以来最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宁城县中西部及东部偏南地 区、元宝山区南部地区、喀喇沁旗西北部、赤峰市区出现 超过100 mm的大暴雨天气,宁城县东北部、喀喇沁旗大 部、赤峰市区、敖汉旗大部、翁牛特旗南部、阿旗南部、 右旗南部、克旗东南部出现暴雨(50~99.9 mm),其余 地区以中到大雨为主。此次降水过程时间长,覆盖范围 广,是2016年汛期比较重要的一次天气过程,对改善土 壤墒情、水库蓄水、净化空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1]。
一个地区的降水强度除决定于垂直速度外还决定于 该地上空整个大气的水汽含量和饱和程度。从水汽条件 的诊断分析来看,在低涡东侧存在16~20 m/s的东南急 流,向赤峰市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渤海湾的水汽,赤峰 市位于低空急流左前方的风速辐合区,地面位于倒槽顶

2016 年7 月20 日天津暴雨过程分析

2016 年7 月20 日天津暴雨过程分析

2016 年7 月20 日天津暴雨过程分析作者:李智来源:《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1期摘要:本文选取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16年7月20日天气暴雨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此次天津暴雨过程具备影过程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危害性严重等特征。

在本次暴雨天气出现前期,副热带高压主体 588 线主要处于我国东南区域的海上,中高纬主要表现为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对天津低槽产生影响。

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切变线、低空急流以及低涡。

高空急流构成的冷暖气流的交汇以及高低空耦合等有利的环流形势共同促进了本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产生。

低空急流为天津暴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500 hPa以下区域高空存在着显著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本次天津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动力条件;冷暖平流在天津及其周边上空区域积聚,水汽呈饱和态势,为本次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热力条件。

关键词:暴雨;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天津1.天气实况以及灾情概况2016年7月20日,天津市普降大暴雨,13个国家气象站中有5个日降水量超过200mm。

13个气象站中,最大日降水量出现在北辰,达228.1mm;市区、东丽和津南的日降水量均为各自站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大值。

本次降雨过程的最大单点降水量出现在河西区的挂甲寺,为359.1mm,最大小时雨强77.7mm(20日14时至15时)也出现在挂甲寺。

受此次暴雨灾害影响,全市受灾人口142869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69人,其中分散安置人口145人,集中安置人口924人,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1929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23610.99公顷,其中成灾面积21243.03公顷,绝收面积148.34公顷。

全市共倒塌房屋28间,严重损坏房屋114间,一般损坏房屋15748间。

暴雨洪涝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007.85万元,其中农业损失22209.58万元。

辽宁锦州市防御“2016.7.20”强降雨工作经验及启示

辽宁锦州市防御“2016.7.20”强降雨工作经验及启示
王 连 卿
( 辽 宁省锦州 市防汛抗 旱指 挥部办公 室, 锦州 1 2 1 0 1 3 )
摘 要: 受江 淮气旋北 上影响, 2 0 1 6 年7 月2 0日8 时至2 2日8时辽宁锦州市普 降暴 雨到 大暴 雨。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 , 锦9 t { 市 委、 市
政府领 导亲临一线 , 在驻锦部 队的大力支持下 , 市、 县、 乡、 村4 级联 动, 各级防汛工作人 员4 8 h 坚守工作 一线, 全 力以赴组织防汛抢 险, 整个 防御 强降雨工作有力 、 有序、 有效。金市上下劾力 同心 、 众 志成城 , 取得 了防御工作的全面胜利 , 实现 了汛情过程零伤亡和抢 险期 间零伤 亡的预期 目 标, 对防御工作进 行总结 , 为今后洪水 防御工作提供 参考 。
大点雨量义县石 匣子站 2 0 7 mm。
个 乡、 村 级预案 的编 制工作 ; 请省 水利勘 测设 计院编 制 了
( 2 ) 河道水情 。 2 0 1 6 年7 月2 2日8 时, 大凌河 义县 水文 锦凌水库应 急预案及水库控制运用计划 。
. 3 开展应 急演练 站流量 1 0 m / s , 凌海水文站流 量 1 0 8 m / s ; 小凌河 缸窑 口 2
关键词 : “ 2 0 1 6 . 7 . 2 0 ” 强降雨 ; 锦州市 ; 防御洪水 中图法分类号 : P 4 2 6 . 6 1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 9 2 6 4( 2 0 1 7) 0 4 - 1 0 6 - 0 3
1雨水情
2 。 2 修订完善预案
工作 交流 I E x p e r i e n c Biblioteka E x c h a n g e
V o 1 . 2 7 N O . 4 A u g . 2 0 1 7 I 第2 7 卷 第4 期2 0 1 7  ̄0 8 . 9 ,

2016年7月下旬吉林省两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2016年7月下旬吉林省两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Ⅸ平均降水 8 5 . 1 1 I | I l l , 根据全省 域 自动站资料统 计, 过 程降 水大 于 5 0 mm 的有 2 4 1 站, f 总站 数 的
d ; ■ _ e

2 5 08
2 5 2 0
26 08
2 6 2 0
2 7 0 8
高 西侧 的高空槽 、 切变线 等 天气 系统 影 响 , 吉林 省
7月 2 5日一 2 7日,吉林 省再 次 现 强 降水 天
气 过程 2 5 日上 午 中部 及 南 部 陆 续 开 始 现 降
水, J 4时 后降水 彳 丁 所加 强 , l 4 — 2 0时最 大 6小 时 降 水f I I 现 在 蛟 河 市 ,为 8 3 . 3 a r m,强 降 水 雨带 呈 东 北一 西 南 分 布 , 2 6日 0 8时 后 降 水 减 弱 , 2 5 f l 0 8时 一 2 7¨ 0 8时 , 全 省平 均 降 水 2 7 m m, 辽 源 地
2 0 1 6年 7月下旬 吉林 省两次暴雨 过程对 比分析
尹路 婷 谢 静 芳
( 吉林 省气 象服 务 中心 , 长春
摘 要
1 3 0 0 6 2 )
似 的天气 过程 预报 提供 参 考。
2 降水 实况 特征 分析
利 用 常规探 空 、 地 面观 测 资料 等 , 应 用 天 气学
图 1 5 0 0 h P a 环流形势对 比陶( 等值线表示位势高度场 , 单位 : g p m)
《 气 象 灾 害 防御 》 2 ( ) 1 6年 第 4 期

21—
1 7 %, 其中3 2站过 程降 水 量 大 于 1 0 0 am, r 最 大 降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发生了一场暴雨天气。

暴雨主要发生前济南境内持续有西南弱雨,一气呵成降雨范围加大,旗山,梁山等地有大暴雨。

7月19日,济南市有大暴雨。

短暂降雨已经对济南市交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山区路面积雪,滑坡防控也明显恶化。

此外,河流和低洼地带也易被洪水淹没,影响通行,其中有些地区有房屋被淹。

7月20日,济南市的暴雨破了,午后多云转阴,阴沉的天色让人心慌意乱,整个济南市已经从昨天的欢庆状态中恢复过来,但也出现了一些污水和洪水。

随着7月20日午后多云转阴,整个济南市的安全状况比较稳定,气象报告也报告了
阴天,但仍有部分降雨。

气温逐渐下降,空气质量也有所转好,但是湿度仍然较高。

暴雨天气给济南市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比如水淹房屋,路面溺水,滑坡灾害等等。

也给济南市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比如提高了水源资源的利用,提高洪水及洪灾防
御能力等等。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济南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重要城市。

而在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雨天气,给城市带来了严重影响。

这场暴雨造成了城市内涝、交通瘫痪、居民生活受损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济南市因地处东亚季风暖温带区,夏季气候炎热潮湿,降水集中在6-8月,是暴雨的多发季节。

这次暴雨天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超出了往年的常规范围,导致了严重的灾害。

由于济南市市区地势较为平坦,城市排水系统相对滞后,加上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雨洪治理存在一定难度,暴雨天气容易造成内涝现象。

本文将结合暴雨天气特点、降雨量分析、气象因素影响、城市排水系统状况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对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防范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暴雨天气特点分析暴雨天气是指短时间内降水量较大的天气现象,通常会伴随着强风、雷电、冰雹等极端天气条件。

7月19-20日济南市遭遇的暴雨天气也具有这些特点。

暴雨天气在短时间内会降下大量的雨水,导致城市内涝、交通阻塞等问题。

暴雨天气往往伴有强风和冰雹,给城市建筑、农作物等带来风险。

暴雨天气还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暴雨天气具有瞬间强降雨、伴有强风等特点,对城市和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危害。

在应对暴雨天气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防范意识,确保人员安全和城市设施的正常运行。

2.2 降雨量分析降雨量分析是评估暴雨天气对济南市的影响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2016年7月19-20日的暴雨天气给济南市带来了持续的降雨,造成了城市内大量的积水和交通堵塞。

根据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这次暴雨过程中,济南市总降雨量超过了200毫米,其中大部分降水集中在短时间内。

这种大强度、短时段的降雨会给城市的排水系统造成极大的压力,导致城市内涝严重。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自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连续遭遇了罕见的暴雨天气过程,给城市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和应对措施。

据气象数据显示,此次济南市暴雨过程是由一股强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碰撞所引发的。

7月19日前后,一股强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在济南市交汇,形成了强烈的对流天气系统。

水汽充足也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地形条件是此次暴雨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济南市地处山东省中部,地势起伏较大,山区和低洼地带交错分布。

这种地形条件易于形成锋面和涡旋,使得暴雨天气更容易出现。

此次暴雨过程中,暴雨云发展迅猛,由于地势的限制,降雨向下缓慢并积聚,导致山区产生了大量的洪水。

城市化进程也是此次暴雨过程的诱因之一。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速度。

大量的泥沙和垃圾堵塞了排水道路,影响了城市的排水能力。

此次暴雨过程中,济南市多个地区出现了内涝和道路积水的现象,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对于此次暴雨过程,济南市政府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

启动了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相关部门对受灾区域进行了紧急救援和转移工作,确保大部分居民的生命安全。

加强了对城市排水系统的维护和治理,清理了排水道路上的泥沙和垃圾,提高了排水能力。

加强了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提前发布暴雨预警,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加强了宣传教育,增强了市民的自救能力和应对意识。

此次暴雨过程是由于强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的碰撞所引发的。

地形条件和城市化进程加剧了暴雨的产生和影响。

针对此次暴雨过程,济南市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有效减轻了灾害的影响。

未来,针对类似的暴雨天气过程,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增强市民的防灾意识,以减少暴雨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失。

2016年7月20日朝阳市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7月20日朝阳市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天气实况2016年7月20日8:00起,朝阳市自西南向东北方向迎来一次全区性的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

其中有73个乡镇达到大暴雨量级(100~250mm ),其他乡镇也都达到了暴雨量级(50~100mm )。

全区平均降水量107mm ,乡镇最大降水量达到229.7mm ,出现在朝阳县王营子村。

雨量分布东南多西北、东北少,小时最大雨强达到39mm/h 。

本次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前后共经历近30h ,过程总量在朝阳市历年较为少见。

2天气形势分析2.1影响系统及系统发展过程18日8:00地面实况图上,四川盆地中部有西南涡生成,500hPa 高空贝湖东侧有一冷涡存在,朝阳地区位于高空冷涡前部,地面受弱气压场控制。

同日20:00日本海高压建立,中心气压强度达到1020hPa 。

随后,西南涡缓慢东移,日本海高压逐渐向内陆伸展并于河北形成一闭合小高压,500hPa 高空有浅槽东移。

同时,副热带高压脊逐渐向东北方向伸展,受其影响河套浅槽东移受阻,迅速加深发展。

当高空槽底部伸展至华北一带时被暖湿气流所截断,逐渐形成切断低涡。

此时,高纬度冷空气受高空槽后偏北气流引导,注入地面西南涡倒槽内部,致使倒槽顶部有闭合低压中心生成。

自此,气旋于河南省黄淮一带生成,因初生位置主要位于江淮一带的湖北境内,因此判定为江淮气旋而不是黄淮气旋。

此后,江淮气旋东移北上,行进过程中地面受日本海高压阻挡,同时高空切断低涡受副高脊线阻挡,系统东移受阻导致整个降水系统移动非常缓慢,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至20日夜间,朝阳地区处于地面倒槽顶部,为降水条件最有利的时段。

21日,日本海高压强度减弱,同时副高南落,系统东移加快,朝阳地区降水趋于减弱。

2.2水汽条件20日20:00850hPa 急流建立,朝阳位于急流轴的中心位置,700hPa 急流建立时间稍早一些。

850hPa 温度露点差达到2℃,700hPa 也在4℃以下,水汽接近饱和状态。

朝阳地处辽西,是辽宁最为干旱的地级市之一,夏季暴雨的发生、发展所需的水汽条件往往依赖于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低空急流是朝阳夏季暴雨、大暴雨过程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1-3]。

2016年7月19-20日潍坊市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7月19-20日潍坊市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KEJI2017年8月(中)872016年7月19-20日潍坊市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王婉1王皓2(1.潍坊市寒亭气象局,山东潍坊261100;2.杭州市气象局,浙江杭州310000)[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7月18-21日山东省潍坊市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2016年7月19-20日潍坊市的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受到低涡、切边线、低空急流及黄淮气旋的共同影响,本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过程降水量大、造成危害严重;500、700、850hPa形势场较为相似,水汽通量的大值中心都是从安徽省经过鲁东南后移动到了潍坊市;19月20:00850hPa低空处,山东半岛、鲁东南到安徽一带都是辐合区,辐合中心主要位于山东半岛,700hPa中低空处的潍坊市上空主要表现辐散,在200hPa高空处,除了山东北部地区以外,其他地区都是辐散区。

由此不难看出,200hPa高空辐散的抽吸作用对垂直运动的发展较为有利,在200hPa高空处的强辐散中心内出现有强降水。

[关键词]大暴雨;环流形势;物理量场;潍坊市[中图分类号]P458.1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7)23-87-2暴雨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气象灾害,会给社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1]。

相关部门的统计结果表明,2004-2011年,暴雨洪涝是我国各个灾种中对社会经济影响最大的灾害。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与青岛、烟台两市相接,西与东营、淄博两市为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

东南部为崂山山脉的余脉,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区,是由弥河、丹河、白浪河和潍河的长期冲积而形成的,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部,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市域处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型。

作为潍坊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对暴雨天气进行研究引起了气象学者的高度的关注。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暴雨是一种极端气象现象,其造成的降雨量大、范围广,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遭遇暴雨天气,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市民居住密集,城市排水系统相对薄弱,一旦遭遇暴雨天气,往往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和交通瘫痪等问题。

对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气象条件、降雨量、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对于进一步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完善城市防汛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这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未来类似天气事件的防范和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1.2 问题提出在2016年7月19-20日,济南市遭遇了持续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水灾。

暴雨天气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道路积水、交通拥堵、房屋倒塌等问题接连发生,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有必要对这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造成暴雨的原因,探讨如何提高城市的防范水灾能力。

在这次暴雨事件中,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暴雨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在济南市这样的城市中,暴雨会给城市带来哪些灾害和影响?市民在面对暴雨天气时应该如何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城市应对暴雨天气的能力,减少暴雨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失。

2. 正文2.1 暴雨天气过程分析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主要包括暴雨的形成原因、演变过程以及持续时间等方面。

济南市暴雨通常是受到气旋、锋面、对流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大范围水汽聚集和释放,从而形成了强降水。

在暴雨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强对流天气现象,如雷电、冰雹等,这些现象会加剧降水的强度和范围。

暴雨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但降水强度较大,会对城市交通、农田灌溉等带来一定影响。

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气象现象,需要通过气象条件分析、降雨量分析、影响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来减少暴雨对市民生活和城市建设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O 0— 2 1日 8 :O 0之 间 , 且 降 雨量 均较 大 ; 鸡 冠 子
2 暴 雨成 因及暴 雨实况
2 0 1 6年 7月 2 0日 ~2 1日, 全 市 由南 向北 出现 了

次强降雨过程 , 南 部 大 到暴 雨 , 累计 雨量 5 0—1 0 0
山站人 工 观 测 降 雨 量 和 自动 监 测 降 雨 量 误 差 仅 0 . 9 m m, 误 差较 小 ; 由此调 查 组认 为本 次鸡 冠 山 实测 降 雨
进行。
营子站 、 高家 窝 铺 站 和 小 城 子 站 的 降 雨 资 料 ( 各 雨 量 站 时段 降雨量 见表 1 ) , 对这些 雨 量站 的 同时 段 降雨 量 进 行整 理 、 对 比、 分析 : 鸡冠 子 山站 周 围各 个 雨 量 站 在 同一时 段 内均 有 降 雨 , 各 站1日降雨量 重 现期 为 3 0 0年 。
量2 3 9 . 0 m m是 可靠 的 。
表1 7月 2 0日各雨量站时段降雨量统计
mm, 局部达 2 0 0 m m 以上 。其 中翁 牛 特 旗 大 到 暴 雨 , 宁城县 、 喀 喇沁旗 、 敖 汉旗局 部地 区大暴 雨 。本次 暴雨
的形成 主要 受东 移北 上气旋 影 响 , 覆盖 范 围广 , 降雨历
m m; 2 : 0 0— 5 : O 0累计降雨量 2 2 . 8 m m。通过查阅历 史资料 : 1 9 7 9 年最大 1日降雨量为 1 1 2 . 9 m m; 1 9 9 1 年 最大 1日 降雨量为 1 1 3 . 6 m m; 2 0 0 7 年最大 1日降雨量 为9 6 . 5 m m。由此推 断鸡冠 子 山属暴 雨 多发 区域 。为 保证资料可靠性 , 鸡冠子山的此次降雨量进行 了可靠 程度 的分 析 。
4 降雨量频率计算
鸡冠 子 山 7 . 2 O暴雨 过 程 降雨 历 时 短 , 强 度大 , 因 此 我们分 别选 取 了鸡 冠 子 山最 大 2 4 h和 最 大 1日两
3 资料对 比分析
暴雨发生后 , 赤峰水文勘测局立即组织技术人员
个系列对 7 月2 0日降雨量进行了频率计算。鸡冠子 山站最大 2 4 h降雨量为 2 5 9 . 4 m m, 最大 1日降雨量
时长 , 累计降雨 量大。7 月2 0日8时 一 2 1日 8时, 鸡 冠 子 山雨量 站 观测 降雨量 为 2 3 9 . 0 m m, 达 到大暴 雨级 别, 也是 本 站有 资料 记 载 以来 最 大降 雨 量 。2 0日 1 7 :
0 0~ 2 0 : o 0累计 降 雨量 3 2 . 4 mm; 2 0 : O 0— 2 3 : 0 0累计 降雨量 6 6 . 8 m m; 2 3: O 0— 2 1 E l 2: O 0累计 降雨 量 7 8 . 2
四周 分别 调取 了双 庙 站 、 草 沟 门站 、 罗 家 营 子站 、 陶 家
县大城子镇鸡冠子山村 。该站始建于 1 9 7 4 年, 观测方 式 为人工 观测 , 观测 段制 为 8段 制 。2 0 1 3年 1月进 行 了改建 , 改建 后观 测方 式 为 人 工观 测 和 自动传 输 同时
对本 次暴 雨进行 调查 。调查 组人 员首先 检查 仪器设 备 的安 装场地 、 位置、 高度, 安 装场地 四周无 遮 挡 , 器 口水 平, 距地面 0 . 7 m, 符合规范要求 ; 然后有查看了降雨 量 观测记 载簿 , 观测 记 录 、 观 测段 制 、 观 测 方 法 符合 规 范要 求 ; 最后调 查组 又 以鸡 冠子 山雨 量站 为 中心 , 在其
为2 3 9 . 0 m m( 鸡 冠子 山站 7月 2 0 日8时至 7月 2 1日
鸡冠 子 山雨量 站 2 0 1 6年 7 . 2 0大 暴雨分 析

李亚 光
3 3
1 3时各时段 降雨 量见 表 2 ) 。鸡冠 子 山站最 大 2 4 h频
率 计算 成果 , 见表 3 , 鸭 冠子 山站 最 大 1日频 率 计算 成 果 表 见表 4 ; 鸡 冠 山站 最大 2 4 h降雨 量频率 曲线 , 见 图 ㈣¨ 1 , 鸡冠 山站 最大 1日降雨 量频 率 曲线 见 图 2 。经 计算 得: 鸡 冠 子 山站 最大 2 4 h降 雨量 重 现期 3 0 0年 , 最 大
3 2
内 蒙 古 水 利
2 0 1 6 年第 1 O 期( 总第 1 7 0期)
【 水文 水 资源 】
鸡 冠子 山雨 量 站 2 0 1 6年 7 . 2 O大 暴雨 分 析
李 亚 光
( 赤峰市水文勘测局 , 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
[ 摘
要] 文章主要 对 2 0 1 6年 7月 2 0 日鸡 冠 子 山 雨量 站 大暴 雨的 次 降 雨量 采 用 多种 方法 进行 分
中图分类号 : T V 1 2 3 文章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9一 O 0 8 8 ( 2 0 1 6 ) 1 0一 o 0 3 2— 0 2
1 测 站 简 介
鸡 冠子 山雨量 站 位 于 大城 子 河 中上游 , 地 理 坐 标 东经 1 1 8 。 4 4 4 7 . 4 , 北纬 4 l 。 4 2 3 7 . 3 ” , 站 点位 置在 宁城
析, 以验证 降雨量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 同时对 7月 2 0日这次降雨过程的最大 1日和最大 2 4 h降雨量 进行 了频 率分 析和 计算 , 最后 又通过 调查 洪水 对本 次降 雨量进行 了验证 , 最终证 明本 次降 雨量观 测 资
料是 可 靠的 。
[ 关键词 ] 鸡冠子 山; 降雨量; 对比分析 ; 可靠性; 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